小学科学课程中渗透德育的教学策略探讨
2022-06-18高涯
高涯
摘要:科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必备课程,不仅要对小学生的科学思维进行启蒙教育,还要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促进学生求真务实思想的形成。而在小学科学课程中,不仅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更包含着许多具有育人价值的内容,因此教师一定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充分发挥科学教育中的育人功能,让学生的思想品质得到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文对小学科学课程中渗透德育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科学;德育;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认识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科学的价值,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和保持科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增进有效应用科学的能力;还能运用科学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利用探究式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掌握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科学基本思想方法,养成认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理质疑的态度,形成努力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一、在学习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日常学习中培养良好习惯
小学科学课程中,基本上都是探究性的活动,课堂中也可以设计出几个探究性的活动,通过让学生采取自己动手、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经过相关实践可知,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促进未来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最后可以培养成社会发展中需要的人才,达到现代社会的道德水平,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并有效服务于社会。
因此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是我们作为科学教师的责任。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自身良好的习惯主要是从小事做起,作为科学教师也需要从小事做起,让学生在日常科学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实践教学中,要严格遵循科学实验秩序,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将器材在不用以后放回到原处;日常在做实验过程中也要爱惜实验器材,做到互帮互助;实验活动开展以前需要制定科学的计划,做好分工工作,保证实验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针对这些细节都是需要得到教师提醒的,提醒过程中要重视做到循序渐进,并一直贯穿于整个科学课堂。
(二)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精神
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这样课堂氛围也会非常的活跃,师生之间的交流会更加有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也能够实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鼓励学生在合作中互帮互助,提高课堂的整体效率,大大缩短学生之间的距离,便于交流。例如,在我教《做指南针》的时候,我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比较哪一组的设计方法最有创意。当任务明确后,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激烈的讨论,这个过程都非常的愉悦。儿童的想象能力可谓丰富多彩:水浮式、悬浮式、造型丰富。最后,我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想法。我充分鼓励了他们的创意设计。这不仅强调了群体的作用,还能表现出个人的观点。通过采取这种教学方式,教学目的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能体会到互帮互助的优势,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健康成长。此外,小组合作学习也需要保证教师在划分小组中的科学性,不仅有高水平的学生,还要有低水平的学生,这样小学合作学习的优势才能发挥到最大处。
(三)学习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精神
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的态度实际上就是人们对待世界、自然规律提出的相应看法,及实事求是、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观察、动手操作等方面的实验活动,学生可以对自然事物的发展持有科学的态度。例如,教学《抵抗弯曲》过程中,教师也需要结合科学的方式展开,实现循序渐进,从中寻找相关的规律。再如,教学《植物的一生》时,也需要让学生做到长期观察,并做到相应的记录,以保证可以更好地对其进行研究分析。
二、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属于学校教育活动的首要内容,教学内容方面涉及了德育因素,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全面体现。小学阶段中的科学学科还是启蒙教育,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思想也非常丰富,通过在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到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实现全面性的发展。
(一)教学中培养严谨科学态度
小学科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具有大量的观察、实验操作,因此具体操作中也需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品质。具体实验操作中也需要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实验,让学生了解到实验过程中必须要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自然发展的相关规律。小学科学教学中也需要多进行观察,如四年级《天气日历》中指导学生坚持每天按时观察天气中的状况,做好相應的记录并定期进行汇总,这样可以更加便捷的分析这一单位最后一课分析。尤其是需要提醒学生尊重客观的事实,从小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学习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在细节上展开,作为科学教师也需要注重从小事做起,教育学生未经老师同意不得使用实验材料,实验后使用的实验设备要放回原处,在进行实验以前也需要具有一定的计划,并且按照相关的步骤展开实验结束后要总结经验得出结论,教学生全面回答问题,学会倾听等。而好习惯需要反复训练才能实现,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细节,可以让学生一步一步养成好习惯。
(三)点滴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爱国主义教育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将知识点与德育相结合,并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其中。例如,在我国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科学家发明的故事中,可以借助于爱国的情感来唤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讲解蚕的生活,除了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外,还可以介绍首个利用蚕丝来制作丝绸的国家。在公元前的2世纪,我国丝绸开始向着其他国家运输,开始了丝绸之路。这一发明开创了人类利用生物资源的先河。它也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概念的前身。
综上所述,对小学科学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策略与教学路径远远不止这些,笔者和课题组、区域教师的研究在初步探索层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教材、课标,结合有效教学资源进行不断挖掘与应用。期待更多同仁的加入,持续探索,让育人价值在一线的科学课堂中,如春雨般滋润每个儿童的心田。
参考文献:
[1]许晓明.探讨在小学科学课上如何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J].文理导航(上旬),2021(12):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