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课标立足素养凸显育人
2022-06-18黄雨青
黄雨青
摘要:本文针对2021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简明扼要地进行了总体评价和剖析,从题目维度、育人价值、选拔人才等方面归纳出本考卷具有紧扣课标、立足素养、凸显育人的三大特点,并切合实际地提出了精研课程标准、夯实必备知识、训练图文联动等备考建议。
关键词:高考地理;广东试卷;试题评析;备考对策
新一轮高考改革正式落地生根,四选二科目将由各省自主命题。从2015年到2021年,间隔了5年之后,2021年广东高考地理试卷由广东省自主命制,颇有王者归来的亲切感。
2021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以稳为主,充分考虑学情和教情,在题型与结构、呈现形式与风格、难度等方面,多借鉴延续了近年全国卷的模式,充分体现出稳定性和过渡性,给学生以熟悉感和获得感,有利于学生稳定心态,鱼与熊掌原本难于兼得,而今年广东卷坚持稳中求变、开拓创新,在秉承全国卷基本格调的基础上,又适当体现了广东新高考改革的主要特色,二者有机结合、兼容并蓄、相得益彰。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考评价体系要求,注重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考查,彰显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素养教育导向作用。试题紧扣《中国考试》2019年第12期史辰羲老师发表的《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以下简称《路径》)新的理念要求,以学科素养为导向,突出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求实创新,总体上呈现“紧扣课标,立足素养,凸显育人”的特点。
一、试卷评析
(一)题量结构
本套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共16道选择题,2道必考综合题,1道二选一考题。必考题小题数量对等,第17、18题均各设3问,17题占20分,18题占22分;选考题均为1问,其中把旅游地理改为海洋地理,占10分,加强海洋国土意识,这个可算是广东卷最大的改变了。
16道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以8组串题呈现,分别有三题为一组(5-6-7题、12-13-14题)、其余均为两题一组;选择题答案的分配上非常均匀,A、B、C、D各占4个。选择题全部是群组题,与全国卷保持一致,但小题之间联系较弱,虽然共用背景材料但前后选择题之间分别涉及不同的考点,互不干扰,更倾向于分立式设问,注重知识覆盖面,保证了知识考查的广度与信度,与2016年前的“广味题”有类似之处。
(二)内容呈现
在呈现形式上有多种组合,包括文字材料、文字材料+示意图、文字材料+表格、文字材料+坐标图、文字材料+区域图、文字材料+景观图。
必备知识(考查内容)按题号顺序包含:人文/交通与城市(我国高铁网的演变及空间扩张)、人文/工业/地理信息技术(大疆无人机)、人文/区域/农业(我国三大产棉区比较)、自然/水循环(我国内陆咸水湖岸线发育系统)、自然/区时计算/自然带(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仓发射)、自然/大气的受热过程(黄河源地区的辐射逆温)、自然/地质(长江中游河流边滩的外力作用)、自然/洋流/全球变暖(南极罗斯环流、罗斯冰架)、人文/工业及其布局变化(上海市嘉定区汽车生产基地)、海洋地理/溶解氧(長江口外海域水体溶解氧的变化)、环境保护/冻土(青藏高原热融湖)。
全覆盖了考查载体、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等方面的课标要求,即考查载体全部属于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关键能力也从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三个层面进行了考查;学科素养方面,略作统计,对综合思维的考查有11个题次,对区域认知的考查有9个题次,对人地协调观的考查有6个题次,对地理实践力的考查有4个题次,这充分说明了全卷对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视和体现是很到位的。
从上可知,试题呈现维度多,知识点考查灵活,紧扣《路径》的要求。试卷涉及7个图2 个表,展现出地理特色,给了学生充分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依据。必做题从大类上看,自然地理占47分,人文地理占43分;区域地理占51分,非区域地理占39分;相对比较均衡。所使用的素材以学习或学术探索情境居多,一定程度上给学生比较陌生的感觉,增加了难度系数与分选性。
(三)发挥立德树人功能,彰显学科育人价值
试题紧密结合学科内容,选择反映新时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等素材,强化对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等方面的引导。
1.紧跟时事政治,坚定家国情怀
紧跟时事政治,讲好建党百年的伟大成就,坚定自力更生的家国情怀。第10-11题,北京时间2021年4月29日,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是在这方面被外国严密封锁几十年,广大科技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自力更生奋斗出来的结果,充分表现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概。第5-7题,以新疆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高这一典型科技兴农案例,展示了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农业科技水平、农民劳动收益与生活水平发生的巨大变化,用事实啪啪地打脸西方世界对新疆的凭空污蔑。第4题,无人机自动返航主要依赖卫星定位技术,当然也包含了我国的北斗系统(BDS),不再突出强调美国的GPS系统,这也传达了我国的科技自信。
2.聚焦科技创新,体现时代气息
从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最近几年国际上科技贸易战风起云涌,这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动向。第1-2题,以我国的首张名片----高铁作为素材,考查其空间演变及空间扩张规律,从地理视角反映出我国高铁在技术上是过硬的、在应用上是成熟的。第3-4题,以深圳的大疆无人机为素材,其以国际市场占有率达80%,比国内占有率70%还更高,说明在国际市场上无可撼动的地位,并在世界制造强国德国法兰克福建立欧洲总部,从地理的视野反证了只要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知识产权,就不惧任何外来的打压。
3.挖掘地域特色,推崇主流产业
纵观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能够持续做大做强的,都是长期坚持产业立国,如德国、日本等,中国也不例外。汽车作为体现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既是生活工具又是生产工具,而且在制造上技术含量比较高,产业链也比较长,在增加就业和提升产业水平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18题,以上海嘉定、江苏的昆山和太仓为核心组建的“嘉-昆-太”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为题材,突显主流产业的发展趋势,从区域协作到产业升级,为其他类似产业带来很好的借鉴作用。
(四)紧扣高中育人方式,考查维度丰富多样
试题以地理学术学习探索情境为主,要求学生能够合理运用学科的基本规律与原理、科学的思维范式与方法,主动思考、分析问题,最终完成论证和探究的任务、得出新结论,展现学科素养。考查的能力不仅包括必备的逻辑推理能力,还包括培养适应并创造未来、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多样化高素质人才提出的批判思维、综合思维等,力求为高校选拔出基础扎实、创新突出的学生。
1.淡化地理过程,突出发散思维
在过往的全国卷中,对地理过程推理能力的考查,都是偏难的,也是学生最怕的。在今年的广东卷中,为了降低试题难度,此类考题是有所淡化的,多被知果推因来替代。如17(1)题,简述罗斯环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只要罗列因素即可,不要求过程性描述。17(3)解释降雨会加速南极海冰融化的原因,也是对各原因之间无过程顺序要求。选择题第9题,2010年-2017年SDI值的变化指示了该湖沿岸区域生境多样性增加,暗含了对地理过程的推理思维考查,但也是可以用排除法找到答案,降低了难度。第17(2)题,分析从罗斯冰架分离入海后的冰筏漂移的动力机制,论证和探讨本质是地理过程,但题设跳出模板,不落俗套,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几个力的作用也重在罗列式,虽然难度还是比较大,但因分值占比不高,难度又稍下降,在形成整卷的区分度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2.强化获取信息,落实必备知识
通过拓宽试题材料的来源,从材料信息的丰富性、试题要素的灵活性、问题解决的差异性、答题要点的多样性等方面,探索和尝试题设新视角,为学生搭建多通道思维平台。但无论如何,均离不开一些地理的必备知识。题目的起点高,但落点低,强调必备知识。选择题第15题,有关边滩的侵蚀或堆积,其中的关键信息是材料“长江中游某段河道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0.5m/s之间”,也就是快于此流速为侵蚀,慢于此流速为堆积,其中的必备知识就是“侵蚀与流速正相关,堆积与流速负相关”,掌握了此必备知识,选对就水到渠成了。第17(1)简述罗斯环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罗斯环流本质就是洋流的一种,而洋流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盛行风、海陆形状分布、地转偏向力,这些是在课本上明确有的内容,再加上试卷图5中有陆波流、西风漂流示意可供推理,所以能够知识迁移即可。
3.活化读图能力,全面提升素养
地理图表是考查落实综合思维的载体,对图表的解读能力,是地理的核心能力之一。如第6题表1,可以分析得出西北内陆棉区单产一直都相对较低,但种植面积一直都偏大,故可选出正确选项。题中的图3,不容易读懂,但若与材料提供的流速数据结合,则比较好理解了,这也反映了图文信息的结合,能够解读出有用的信息,是提升综合思维的关键节点。而18(1)简述空间变化特征,直接就是考查读图能力了。
(五)科学使用真实情景,激活思维解决问题
将学生的关注点从“解题”转向“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从“做题”转向“做人做事”的素养提升。无情境不命题是地理命题的突出特点,试题用生活实践情境、学习探索情境做为载体,科学引导考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善挖课标内涵,夯实地理基础
試题选取的考查内容与高中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比较契合,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在充分考查德、智的基础上,立足学科内容和高中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引导中学地理教学回归课标、回归课堂,加强对体美劳的教育引导。例如对我国三大产棉区的考查,充分说明了解决温饱、建设小康,不但要艰苦劳动,还要善于劳动,使用机械化以科技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2.善呈地理事实,促进全面发展
第18(3)题对汽车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试题通过选取生产实践场景设计典型任务,要求学生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学习地理中有用的知识。第20题分析青藏高原热融湖的发展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从事实出发,树立学生的环境观、生态观,尽管回答的难度比较大,但文字材料里也有提示地理事实,如“凹坑集水”、“星宿海”---说明是与水有关的环境改变;“一串串的甲烷气泡”---说明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湖盆会被水生植物、泥炭和沉积物充填”---说明生物多样性增加,湖陆互变。从地理事实出发,形成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人地协调观,培养实事求是的唯物观。
3.善用创新考查,服务人才选拔
全卷除了18(1)题是属于模板化的答题模式外,其他几乎无模板可套用,这也是许多学生从考场一出来就大呼小叫很难的原因之一。但这也恰好反过来,可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思维活跃情况,是活学活用还是死记烂背,一考便知。18(2)题分析嘉-昆-太地区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独特区位条件,该题第一是考查了学生要认知该区域是位于长三角核心地带,第二是考查上海与江苏之间的协同发展,第三就是要懂得经济腹地广阔的现实意义,从这三大思路出发才能找出其“独特区位条件”,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的地理素养。对人才要求是预见并创造未来的人,17题是纯自然内容,18题是纯人文内容,从为高校选拔人才的角度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综上所述,试题覆盖了高中地理课程中的自然-人文-区域三大主干知识,重点考查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符合新课标倡导评价的基本途径,通过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甚至新知识,联系、迁移旧知识,对应分析或推理、判断,关注技能、方法、行为等能力要求,把课标落到实处,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创新性、应用性和导向性,充分体现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路径》中“一核四层四翼”的考查内容和要求,落实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精心选择体现“五育”的地理素材,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地理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二、备考对策
高考备考,要在理论上对高考要求加深学习和认识,要在实践上对复习方向加强整体把握,要在师生互动上不断调整复习节奏,踩准需求和痛点,找到共识、形成合力。具体提出如下三个建议:
(一)精细研读课标,不断熟悉路径
把国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作为教学理念和教学范畴;把《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作为教学策略和教学尺度。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是顶层设计,就象撒网要抓住网顶一样,把“一核四层四翼”了然于胸,是否注重了“五育”引领,是否对《路径》进行了认真的探究和落实等,随时进行反省纠偏。教师可以多参加教育部门开展的各种讲座、学习培训等,俗语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专家们的观念与建议多进行反刍,结合教学实际多思考多应用,不断丰富提升自己。
(二)凝炼主干考点,夯实必备知识
如果把“四层”当作是一个金字塔,那么,必备知识就是塔基,塔基不牢,地动山摇;主干考点是不变的,变化的是“试题情境”,只有把握了“考点”的本质,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例如17(1)题就是考查必备知识的迁移应用;再如第10题区时的计算,亦如此。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为例,可以凝炼关注:①区时计算、②太阳直射点移动特点与极昼极夜的关系、③生活中的物体影长-移动-日出日落方位等现象解读、④地转偏向力的影响、⑤景观图及其定位。一轮复习要精细化,尝试找到学生的痛点,学生的错误多在于不解或误解,如背景风学生就误认为是风的一种,土地利用率学生误以为是复种指数,如光照与热量分不清,滑坡与泥石流,水资源、水利资源与水力资源,风化与侵蚀等;对一些有新发展的知识,在复习时要作适当补充,如工业区位资金、社会协作、分工合作、产业链、产业组合、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等,学生是答不上的,所以复习时要补充,起码让学生知多点,有印象,才有思考到的可能,例如18(3)题就如此,因为角度刁钻,限定在“产业协同的角度”回答,所以很多学生不知所云。在复习中,要注重效率,并不是把课重新上一遍这么简单,理论上高三的学生对知识起码是掌握有6-7成的,问题是如何知道学生未掌握好的哪3-4成呢?每个学生的3-4成又是哪些呢?唯有放手放开,多让学生思考,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多让学生自己总结,这样才能充分暴露学生的痛点,最后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因为地理是“无情境不命题、无情境不考试”,所以“无情境也不教学”,要通过甄选试题,甚至自己编题、改题、命题来落实必备知识。要针对学生存在的痛点问题进行有的放矢,除了勤与学生沟通外,还要对每次考試进行数据统计,在失分的数据中找出痛点来,并且相应编印一些必备知识资料、错题重练等,让学生经常翻阅,以便及时纠偏纠错。
(三)训练图文联动,形成关键能力
地理考查离不开图表,地图读取能力、地理信息选用能力是地理解题制胜的关键,为了提高学生地理空间思维与综合思维品质,要经常将一些地理事物通过图表资料等有机地联动起来。《路径》列出的关键能力主要有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但学生经常就栽在第一个能力上,例如本卷中的第15题、第17(1)题,体现在失分的原因就是对图文材料信息不能综合联动,所以在平时教学时要强调“左图右书”,养成良好的用图学习地理的习惯。在每次考试过后,评析试题时,都要让学生首先找出与图文信息有关的答案来,反复训练学生提升对图文信息的敏感度,这个在二轮和三轮复习中,尤其要重视。教学过程中,要提供新情境和新知识,选用临场学习、即时解决问题的试题训练;探究性学习是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主要途径,探究的地理问题既可以采用教材的典型案例和活动问题,又可以在历年高考卷和模拟卷中选用典型题目。探究性学习尽管节奏慢、耗时长,甚至见效慢,但是持之以恒的训练可以让学生产生质的变化,其关键能力形成后的持久性也是不容置疑的。训练做题速度(包括快速阅读、应对难题、把握整体时间、快速答题等),训练做题的精准度(包括把握关键信息、验证答案、表述规范、逻辑清晰、踩住给分点等),这些都要通过真实情境、图文联动为基础达到形成关键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史辰羲.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 中国考试,2019,No.332(12):65-70.
[3]熊星灿.理性回归凸显课改推陈出新[J].地理教学,2019(06):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