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研策略 提升课堂品质
2022-06-18黄月欢
黄月欢
摘要:为了全面落实打造“品质教育”的要求,深入推进“品质课堂”行动,促进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富有东莞特色的小学语文活动课堂新样态。因而我校语文科组以“凝聚共识,规范过程,注重实效”优化教研策略,深入推进“品质课堂”行动,成效显著。
关键词:优化;教研;品质;策略
一、凝聚共识,推动科组教研的积极性
有句广告语:大家好才是真得好。我校意识到学校的成功靠科组,而不是靠某位老师。同样,对于语文科组而言,偶然的成功可以靠某位老师,某个班级,只是昙花一现,唯独要取得长久的胜利只能是靠科组的力量,所以我们要把语文教师拧成一股绳,凝聚共识,提高教师教研的积极性。
(一)一帮一”,以老带新
我校语文科组资历浅的年青教师居多,如何把他们一步一步培养成长起来呢?那就是“一帮一”方法,让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带一位年青老师,定期对年青老师进行听课、评课。资历深的教师认真、负责地指导年青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某些教学细节怎样处理、怎样调动课堂气氛以及怎样把语文的“双基”、“一课一得”浸透在教学当中,扎扎实实地教语文,年青教师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用到日常的课堂上,他们逐渐体会教法,逐渐成长起来。这样资力深的教师既帮助别人,又发展了自己,构建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团结合作,坦诚治学
每次教研活动中,老师在讨论教学问题或评课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冷场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们经过调查了解,知道有部分老师怕在评课当中太过直接指出不足之处,引起别人的误会,伤和气,他们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针对这情况,我们在下次教研活动上就以“如何评课?”为主题,让老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同时让他们摆正思想,认真对待工作。在教研活动上,语文科组要求他们做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刘坚所说的去做。刘坚说:“我们要倡导、建立一种新的评课文化。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评课文化来哺育,滋养我们的教师,使得我们的每一个教师在教学成长起来。这里就有一个评课者与被评课者之间怎么建立起一个民主的建设性的,对话的伙伴关系。把评课、观课当作一种教研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彼此交流,发表观点,大家都受启发。这样的评课文化,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只有当一个活动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有收获和启发,这个活动才有意义,才能延续下去,才能推动我们的研究更深入,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此,教师热情、积极投入教研活动。有一次,有位老师提出当前教师忽视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学生书写的姿态歪歪斜斜,书写的字体“千姿百态”,有的教师视而不见,有的教师关注却无法,于是提出了“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应养成哪些良好的书写习惯,引起大家反思。这位教师的注意引起了老师们的重视,针对问题强抓,效果有了明显进步,同时更值得欣慰的是老师们发挥团结、严谨与坦诚的治学态度,使教学专业化和教学质量有了提高。
(三)强化共识,和谐共建
组织松弛是科组管理的痼疾,病因之一是科组长人微言轻。针对此的对策是健全科组规章制度,以制度管理的形式来建立工作秩序。我们的语文科组以学校的绩效方案为依托,通过制订定性、定量的管理细则,对全员出勤出力情况进行及时地考评。当然,仅凭刚性的手段难以实现优化管理,还要借助人性化管理去经营好团队。首先尊重信任并发挥好教师们的教学个性,以产生业务成长的归属感,形成强韧的向心力,营造和谐共建的科组软环境。
二、依纲靠本,促进科组教研的实效性
1.依纲靠本,抓教学目标。语文教师要围绕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展开教学,要认真研究目前使用的教材,对照考试要求准确掌握其重点、难点和知识考点的分布情况。每学期,我校都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教学用书》,明确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准确掌握教学要求。同时,还要求全体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各个环节必须紧扣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手段体现时代特点。我们还在备课当中,要求每位教师把握教材,读透教材,明确每一节课“教什么”“怎样教”,做到“一课一得”。语文科组要求教师能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2.依纲靠本,抓教学结构优化。一是抓驾驭课堂,稳定课堂教学秩序,包括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提问,组织课堂练习,控制课堂内的时间分配。二是抓好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注意教学程序的控制,重视课堂教学中教学系统的整体性和教学诸因素的相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是强抓主体意识,要求课堂面向全体,强化因材施教,贴近生活,渗透德育。
3.依纲靠本,抓学困生辅导。总所周知,我们语文科组认识到教学质量是學校的生存之道,而“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关系到一所学校的校风和教育质量高低的问题,因此,在对待学困生转化问题上,我们教师的主要做法是:其一是了解本学科学困生的情况,制定计划、措施;其二是在教学上我们应当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使其树立进取心和勇气,以及尊重他们,对他们不歧视,激励差生转化;其三是注意方式和方法,对学困生报以信任,多表扬少批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在工作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必要的,在指出缺点的同时要细心鼓励,体现出教师的关心和帮助,不要一味指责,更不要轻易地去“揭伤疤”,否则批评过度,说话缺乏分寸,容易产生负效应。在对“差生”的教育中,坚持原则是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地进行说服教育,并在学习上多鼓励,生活上多关心,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教师的信任是对学困生人格的尊重,使他们会变成一股无形的力量,促其奋发向上。其四是教师在课后耐心辅导他们,对他们的已学的知识查漏补缺,使他们赶上队伍,重新树立信心。
三、规范过程,寻找有效的教研之路
第一层次:成长期
为了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的基本功和深入理学课堂的研究。我校语文科组开展了40岁以下教师进行“群众性汇报课”活动。活动的初期,35岁--40岁的老师很抗拒上讲台面向全体语文教师上课。他们有的没有自信心,有的无法驾驭课堂,还有的备课没有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万事起头难。我们语文科组对这样局面,没有气馁,一步一脚印做好工作。引导教师继续深造学习从备课、听课、评课三大方面为抓手,以“课例+专题业务学习”为引领,促进教师的成长。群众性汇报课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实践教学理念、锻炼教学功底、展示自身风采、交流教学心得的平台。它既让教师在教学上有个迅速提高的过程,又让教师能够积极融入这个小集体。
第二层次:助长期
本校40-49岁的教师占了60%,他们有一定的教学水平,但这远远没达到学科要求的。因而,我们语文科组针对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观念陈旧,力争打造精品课。从大力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校本教研理论水平,着力打造一支校本教研理论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科组要对每次开展的教研活动要进行认真调研、精心策划、有效组织与实施,确保教研活动有实效。科组活动可以通过“接力课”形式,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具体说:这一年龄阶段的教师以年段为组别,选取一篇精读课文,共同备课,形成教案、课件和作业设计,即形成“一研”。同组别的第一位教师用“一研”教案,在组内上课,经过评课、修改形成了“二研”,以此类推,以组内最后一位教师为“终研”。一般组内会选出进步空间大的老师为上“终研”,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向全体语文教师进行汇报课。(基于我校每个年级教学班为6个,上课、评课时间比较短。)教师在听课、评课过程,也同时是每个教师又一次提升自己的学习。
第三层次:提升期
不同年龄的教师都有不同的教研要求,他们都明白问题来自课堂,效果回归课堂。依托磨课,紧密结合“打造精品课”教研活动,教师的教學水平已提升一个高度,但我们在已有的教研模式上再创新。本学期,我们语文科组以“课例+专题小讲座”为契机,扎实抓好专题研究,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捷径,是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最有效的形式。例如:六年级姚老师和黄老师结队(姚老师年龄28岁,黄老师年龄50岁)。姚老师授课《怀念母亲》第一课时,姚老师大量补充资料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课堂效果显著。补充资料是这一节课的亮点,黄老师在这一个亮点上,收集资料形成专题讲座《在语文课堂上如何有效补充课外资料》。这种模式,授课的老师不仅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而合作负责讲座的老师也提升了自身教学的理论水平,达到“双赢”的效果。
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一次次的磨课,一次次的悟课,磨出了对专题的清晰认识,悟出了解决困惑的策略。这里没有旁观者,科组所有老师都是参与者。总之,只有寻找到为教师自身发展和互助发展找到更多的捷径和突破口的道路,才会成就有强战斗力的教研组,才会成就有更强凝聚科组的力量,最终语文学科的成绩明显提高,课堂的品质显著。
一路探索,一路收获。我校的语文教学成绩稳步提高,师生语文素养大大提升;学科组在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品质课堂大赛等方面也取得可喜的成绩。我们这样一所底子薄的学校已有语文市级科研课题3个,并成功结题。实践证明,走教研之路,让科组挖掘出潜能,绽放了活力,收获了成绩,做出了品质。
参考文献:
[1]樊亚杰﹒走科研之路 育尚美文化【N】中知网
[2]陈妹娟﹒浅谈小学英语科组管理【N】《教育科学》,2014年第5期
[3]刘华英﹒抓小专题研究 促学科组建设【N】中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