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视域下雕塑在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中的应用研究
2022-06-18颜海强魏宇辰迟慧付馨迪
颜海强 魏宇辰 迟慧 付馨迪
摘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创新与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红色文化教育需进一步普及与加强。伴随社会的发展,红色文化教育的方式不断完善、受众不断增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作为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平台,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红色题材雕塑是教育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红色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提升红色题材雕塑的艺术表现性、叙事性、亲和力,有助于加强雕塑在红色文化教育中的感染力、吸引力。
关键词: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雕塑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红色血脉代代相传。”[1]红色文化作为独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的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当下社会发展具有指引性意义。红色文化的弘扬有助于人民群众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深刻情感认同。在新时代社会建设的要求下,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提升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的信仰,是精神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点。红色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在其传播过程中需要强有力的物质载体担当宣传支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建设,正是将红色文化转化为文化实体的一种重要方式。借助教育基地开展相关红色文化活动,对红色文化的发展意义重大。
1、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
红色文化教育,顾名思义是以红色文化为核心开展教育活动,其本质是教育,是教育者根据发扬红色文化这一目的,对被教育者展开一系列教育性行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作为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媒介,在红色文化的弘揚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性质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相像,同样起到提升人民整体素质,引导人民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尤其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着正面、直观且印象深刻的影响。
1997年7月至2019年9月,中宣部分六批,向社会公布了473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其中以红色文化为主要教育内容的基地占大多数,基地建设内容包含党指挥带领下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伟大红色人物和重要革命纪念地。红色教育基地借助多种史料,从多角度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展现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精神。其中,基地进行文化教育的载体主要为革命时期的文物、革命英雄的遗物、旧信件、老照片等“历史的遗物”。除此之外,大量关于红色事件、红色人物的讲述还需借助各类艺术作品来完成,这其中又主要以大型壁画、人物雕塑为主。辽沈战役纪念馆作为重要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就选择了用大型壁画来还原历史事件。由时任鲁迅美术学院院长宋惠民先生带领创作的全景画《攻克锦州》,将绘画与地面塑形相结合,真实的还原了紧张的战斗气氛,带给观者身临其境的感受。此外,还有很多红色教育基地以雕塑为主要载体,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毛主席纪念堂中由雕塑家盛扬、孙家彬、叶毓山、张松鹤、白润生、李祯祥、沙志迪、蔡修齐、王志强等人共同创作的毛主席坐像,以汉白玉为材,雕刻了端坐于椅上的主席形象。雕塑呈现给观者的感觉,就好似主席正静静的坐着,注视着祖国壮丽的山河,让人民能时刻体会到主席的气势与精神。再有,河北省唐山市大钊公园中,由雕塑家钱邵武先生创作的李大钊雕像,以夸张的肩膀、方正的脸庞、正襟危坐的姿态,呈现给我们一个“铁肩担道义”的红色伟人形象,使观者真切的感受到李大钊同志的精神气概。由此可见,美术作品在红色文化教育中,对真实生动的再现红色事件、红色人物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鲜活的艺术形象完美的补充了史料理论化、平面化的不足,让各个层次的观者都能直观的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
在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中,美术作品迸发的艺术感染力是无可替代的,于红色文化教育而言,是最为绘声绘色的教育范例,尤其是对于一些红色文化历史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以红色为主要题材的美术作品,极大弥补了红色文化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让地域不再是红色文化弘扬的阻碍,打破了红色文化传播的时空壁垒。雕塑作为三维空间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空间感、可触摸感。在精神传递、文化表达上,雕塑的真实性让它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而公共雕塑往往持续影响周围的公共环境,并对该地区的活动人群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2]借助雕塑再现红色事件与红色伟人,更易使观者身临其境的感悟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
但在很多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中,雕塑的创作仍存在许多问题。优秀的雕塑可以生动的再现红色文化,而劣质的雕塑则会起反作用。一些劣质的雕塑,艺术形象模式化,整体姿态呆板,精神缺失。且造型上,由于塑造者没有准确的造型能力,甚至出现了部分人物雕塑结构失调等问题。此类劣质雕塑需要通过雕像基座上雕刻的文字才能辨别出,雕刻的是哪次红色事件,哪位红色人物。该类雕像已完全无法作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载体。因此,当下红色题材的雕塑创作仍需进一步加强。进而提升雕塑作品在红色教育中的优势,使红色雕塑成为红色教育、美育的最佳载体之一,拓宽并完善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
2、雕塑在红色文化教育中的应用
放置在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中的雕塑不仅要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能够真实、典型的反映红色精神,还要作为一种教育媒介,达到教育后代、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家国情怀等作用。同时还要考虑各类观者的接受程度,降低雕塑的赏析难度,提升雕塑的亲和力,让儿童、老年人及各行各业的普通人都能通过观看、触摸雕塑,直观的感受红色文化、红色精神。是以,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中的雕塑承担了非比寻常的教育任务。在公共美育视角下,红色雕塑还将发挥其独特作用,培养观者的审美能力,提升观者的艺术感知力。且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中的雕塑作为公共雕塑向民众开放,是一种相对永久性的艺术形式,一旦落成其拆除和改建的可能性较小,在材质和题材的选择上也需考量其建立后的维护与影响。这些要求极大的提升了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中雕塑创作的难度。3D5CB2B7-C1EF-492C-AC80-2BFEC334FA17
2.1、提升红色题材雕塑的艺术表现性
所谓艺术表现,即创作者通过塑造种种艺术形象,让观者感受作品背后传达的文化和思想情感。就红色题材的雕塑创作而言,创作者应深入了解红色事件、人物与文化,以此立意设计创作方案,确立艺术语言,生动展现雕塑的艺术表现性。雕塑家吴为山先生为香山革命纪念馆创作的,大型主题雕塑《毛泽东同志在香山》就以极强的艺术表现性展现了,毛主席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气魄。塑像选择主席站立眼眸望向前方,左手背后右手微微抬起握拳于身侧的姿势,雕塑整体显现出一种蓄势待发之感,将新中国成立前夕,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新中国的期盼及建设新中国的信心展现的淋漓尽致。纪念馆序厅两侧的浮雕《百万雄师渡大江》、《共商国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两组大型浮雕,通过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艺术语言,细腻考究的塑造手法,生动的再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渡江战役中的英勇气概与不屈精神,和建国前主席与各位民主人士共商国是的历史时刻。吴为山先生隽永的艺术语言赋予作品极强的艺术表现性,让作品带给观者直击灵魂的震撼。这种表现性对观者理解雕塑所表达的精神力量、文化力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正是强烈的艺术表现,让红色伟人们以栩栩如生的姿态,再次鲜活的出现在观者眼前,观者通过雕塑形象感知红色革命家们坚毅的革命精神,在这一过程中雕塑也对观者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2.2、加强红色题材雕塑的叙事性
影视剧会利用影像的再现与语言的描述,重现一段历史或回忆,美术作品亦能如此。美术作品的叙事性功能,自其诞生之日起便作为它最为重要的表达手段存在。自古代起,无论是汉代画像石、画像砖,还是欧洲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等,叙事性都是其艺术语言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雕塑作为三维艺术,触感与空间感带给公众的真实性远远超过二维艺术。雕塑拥有的这一功能属性,能帮助其以定格的方式真实的再现历史事件、人物,并通过雕塑的艺术语言反映历史文化的精神内涵。《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天安门广场中心,作为中国最大的纪念碑,新中国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意义非凡。在纪念碑创作初期,梁思成、林徽因等创作者认为单以碑文来表达紀念的内容,虽能叙述清楚,却很难向观者直观的展现人民英雄的雄伟气魄,故经讨论决定,以浮雕的形式叙述红色革命中的代表性事件,并以此展现人民英雄的伟岸和人民取得胜利的不易。八组浮雕按事件顺序排列,生动准确的再现了我国人民在党的带领下经过艰难的斗争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的过程。因创作内容需准确展现近代革命历史,故在艺术创造时重点注重了作品的叙事性与表现性。又因其题材和建造地点的特殊性,要求其艺术风格要严肃、严谨。根据浮雕创作的具体要求,创作时选择在主体人物的塑造上运用写实性雕塑语言,而在人物背景的刻画上则运用装饰性手法,将背景符号化。人物主体与背景的区别处理使浮雕在保证叙事完整的同时,层次感更为丰富,使观者可以直观的回顾事件,感受到浮雕传达出的精神力量。八块雕塑高2米,总长40.68米,镌刻着170多个人物形象,巨大的尺度极易让人产生崇拜之情,进而对浮雕描绘的事件产生敬慕之感。《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作为中国雕塑史上的一块丰碑、作为红色文化发扬的重要载体与代表,在新中国雕塑史上地位卓然,十分值得我们在创作红色题材雕塑时借鉴。
2.3、增添红色题材雕塑的亲和力
艺术家的作品不仅要满足审美需求,还要关注人的内心、探究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要。[3]红色题材雕塑作为红色文化教育的传播载体,要向人民传达红色历史背后共产党人伟大的精神追求。因此要求红色雕塑不能仅仅是红色文化的展示机器,还要与人民大众保持“亲密关系”,拉近红色文化与大众群体的心理距离,故红色雕塑要保有亲和力。现藏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中,由雕塑家潘鹤先生创作的雕塑《艰苦岁月》塑造了一老一小,相互依偎的两位战士。衣衫褴褛的老战士轻轻的吹着笛子,小战士将手肘抵在老战士膝上,撑着头,神情专注的听着。鹑衣百结的人物形象与安静而期盼的人物神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苦中作乐的红军战士。该雕塑作品本是潘鹤先生受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委托,为建军30周年美术展而做,展览的主旨是要表现第四野战军解放海南的情景,但潘鹤先生却舍弃高昂的战斗场面和激扬的战争胜利时刻,选择了军队困苦时期一老一小两位战士互为依靠,憧憬未来的景象,将观者直接“拉近”红军的军队中,沉浸感受红军战士不怕困苦,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极大增强了雕塑艺术的亲和力。又由于该件雕塑作品尺寸较小,仅为45.6cm×46.6cm×34cm,观者可以近距离观看雕塑全貌,拉近了雕塑与观者的空间距离,亲近感十足。《解放军画报》中就曾有一幅绘画作品描绘了,邓小平、陈毅、彭德怀等红色领袖正兴趣盎然的围着《艰苦岁月》追谈往事的景象。作者潘鹤先生对此曾说“可能是统帅们以为是表现长征时期的艰苦岁月,从而引起他们对往事的追忆及共鸣。”[4]由此可见一件富有亲和力的作品可以提高观者的参与感,将观者带入雕塑艺术所传达的精神世界中。放置在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中的红色题材雕塑作为公共雕塑的一种,其亲和力提升的同时也增强了红色雕塑作为一件公共艺术作品的社会性与公共性,加强了红色文化教育的公众关注度,进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介入到教育基地的建设中,使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建设,从国家主导转变为国家倡导、社会共建、公民参与的良好发展模式中。
3、小结
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作为一个以教育为主,用于红色文化传播的公共空间,其空间营造情况影响着红色精神的弘扬与传播。雕塑作为空间中的三维艺术形式,于公共空间而言是重要的构成要素,影响着空间精神的建设。红色题材雕塑是红色文化的物质载体,它以自身的艺术语言,借助公共空间这一场所,向观者讲述红色精神,其作用使其具有教育性、社会性、公共性、纪念性、审美性等意义。因此,在美育视域下,红色雕塑要提升艺术表现性、叙事性、亲和力等要素。让红色题材雕塑不再是符号化的矗立在某些需要的公共场所,凭借基座文字了解其塑造的人物与故事,而是让树立红色雕塑的空间,被雕塑所展现的红色文化影响,进而激发了人民的红色精神,提升民族凝聚力与爱国热情。
参考文献:[1]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J].中国人大,2021(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