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2022-06-18
我们经常能听到一句耳熟能详的“台词”: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似乎给了使臣一块免死金牌,保证其在古代战场中来去自如。不少使臣借此大放异彩,甚至决定了战争胜败、国家兴亡。为何“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斩了又会如何?
我们经常能听到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台词”: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似乎给了使臣一块免死金牌,保证其在古代战场中来去自如。不少使臣借此大放异彩,甚至决定了战争胜败、国家兴亡。那么,为何“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斩了又会如何?
为何不斩来使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最早出自《左传·成公九年》:“栾书伐郑,郑人使伯蠲行成,晋人杀之,非礼也。兵交,使在其间可也。”讲的是晋国攻打郑国时,郑国派使臣伯蠲出使晋军大营,结果被晋国杀了,这是不符合礼制的。两国交战,应该让使臣安全地往来两国之间。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其实是春秋时期的一种礼制。
回顾古代战争史,一些使臣在弹指间就能影响一次战争的走向,也可以影响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对使臣的尊重礼遇,也成为了古代战场上的“武德”之一。比如公元450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大举南下,包围南朝刘宋重镇彭城,双方展开拉锯战。眼看伤亡太大,魏太武帝就派大臣李孝伯为使臣进入彭城劝降,镇守彭城的刘宋名将刘义恭便派大臣张畅接待李孝伯。在会谈期间,双方不但有唇枪舌剑的较量,还有温情满满的问候。李孝伯带来了骆驼、骡马、葡萄酒等礼物,张畅也回赠了粽子等礼品。虽然劝降不成,双方谈话的气氛却十分友好,演绎了一段“不斩来使”的佳话。
与军事实力相关
当然,这友好气氛也是建立在双方的实力对等上:刘宋与北魏是南北朝时期对峙的两大强国,双方的军力和国力相差不大。所以就算开战,也要时刻考虑后果,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流血冲突。而这也是“不斩来使”的另一原因:战场上的使臣不仅代表着国家的脸面,更是双方沟通的桥梁。一旦“斩来使”,便意味着双方不死不休。
比如著名的典故“苏武牧羊”。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大臣苏武为使臣,出使西域同匈奴单于修好。由于汉朝降将鍭侯王反叛,单于大怒,扣押了苏武,劝其投降。深知自己处境危险的苏武毫无惧色,反而上演了一场千古名骂:“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
由于苏武宁死不屈,匈奴不敢杀他,只得让他在草原上放羊,19年后才将他送了回去。“留胡节不辱”的慷慨气节背后,亦有汉朝强大军事实力作为支撑。
奠定宋辽百年和平的“澶渊之战”,也是古代战场上“来使”们桥梁作用的缩影。当时,宋辽双方在澶州城(今河南濮阳)下形成对峙。辽国元帅萧揽达也被击杀后,辽国萧太后派大臣韩杞为使臣来到宋营交涉“议和”。韩杞一开始气焰嚣张,开口就向宋真宗讨要“关南十七县”。宋真宗虽然拒绝了韩杞的无理要求,还是赐给他金带、鞍马等礼物。之后,宋朝大臣赵安仁警告韩杞:“您现在是在我大宋军营里,不穿我大宋的官服接受国书,您觉得可能吗?”一句话让韩杞醒悟,他恭恭敬敬地换衣服拜见宋真宗。
之后,宋朝使臣曹利用跟随韩杞来到辽营开启新一轮谈判。当着萧太后的面,曹利用把叫嚣讨要“关南十七县”的辽国官员大骂一顿,最终达成了澶渊之盟。而促成这场议和的另一位宋朝官员王继忠留在辽国做官,还成了辽国贵族“耶律显忠”。之后,大宋使臣受到的礼遇也常被各类典籍大书特书。
为何大宋使臣能受此礼遇?多年后,出使辽国的宋朝名臣富弼当着辽国皇帝的面揭開了真相:“澶渊之战时如果不议和,大宋坚持打到底,辽国的远征大军别说讨要‘关南十七县’,一个人也别想回来。大宋能坐下来和辽国谈判,辽国已经是占了大便宜,对大宋的使臣当然要隆重礼遇。”由此可见,宋辽的“百年和平”是谈出来的,更是大宋将士以血肉之躯打下来的。遇到这种背景复杂的仗,“不斩来使”乃至“优待来使”是交战双方的基本礼节。
受尽屈辱的民国外交官
到了近现代,中国受尽列强欺凌,民国外交官们的生命难以得到保障。
1928年5月,日本悍然出兵山东济南,干涉中国的北伐战争。进入济南后,日军肆意向北伐军开枪放炮,甚至连外交官也不放过。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特派山东交涉员蔡公时被日军抓走,被割掉了耳鼻,挖去了双眼,最后被残忍枪杀。
面对如此耻辱,蒋介石却惩罚反抗日军的北伐军官兵,甚至将北伐军撤走。1928年5月11日,日军在济南展开了疯狂屠杀,近两万人遇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
回看这场惨案,我们看到的是懦弱无能的南京国民政府无视国家尊严和人民生命财产,还有蒋介石为个人私利对日军作出退让,这也注定了蒋介石败退台湾的命运(详见《败因:蒋介石为什么败退台湾》上下册,特惠价128元)。
(《刀锋上的文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