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2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2-06-17胡艳君赵平安

宁夏医学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混合物皮肤病阳性率

雷 静,胡艳君,杨 琴,赵平安

过敏性皮肤病(ASD)是由于接触了各种致敏原(如吸入性过敏原、注射性过敏原、接触性过敏原、食入性过敏原等)引起的皮肤病,临床上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有荨麻疹、接触性皮炎、湿疹、药疹、特应性皮炎、自身敏感性皮炎、丘疹性荨麻疹等[1-2]。有研究发现[3],饮食及生活习惯、家族史、免疫调节、环境污染等因素与过敏性皮肤病患病有关。而我区对过敏性皮肤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治几近空白,本文开展过敏性皮肤病的过敏原和危险因素调查研究,将会为其防控策略的制定和后期防治过敏性皮肤病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5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银川市中医院皮肤科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152例。过敏性皮肤病类型:各类皮炎(过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 61例,湿疹36例,荨麻疹55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20例,将患者年龄划分为六个年龄段:0~岁组1人,7~岁组4人,13~岁组2人,18~岁组89人,46~岁组52 人,>69岁组4人。

1.2 纳入标准:根据《中国临床皮肤病学》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过敏性皮肤病的患者[4]。①受试者所患皮肤病包括荨麻疹、各类皮炎、湿疹等;②受试者在测试前4周内未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组胺类药物以及未暴露于强光下;③受试者测试部位没有任何皮肤破损;④银川市居住≥1年的常住居民;⑤ 户籍所在地为银川市三区居民;⑥无明显视、听力、语言障碍者;⑦意识清晰,有一定的理解、配合能力;⑧对本次调查知情同意,愿意参与本次调查研究。

1.3 排除标准[5-7]:① 测试部位皮肤出现各种皮损,如溃疡、糜烂、毛囊炎、痤疮、疖痈等;②患者皮炎处于急性发作期;③病人受试前两周内服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以及近2 d 内系统使用抗组胺类药物;④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⑤在银川市居住不足1年的流动居民;⑥户籍所在地不是银川市三区居民;⑦听、视力、语言障碍,无法配合调查者;⑧意识障碍或患严重躯体、精神疾病不能配合的调查者;⑨ 拒绝参与本次调查研究者。

1.4 试剂与方法:采用斑贴试验诊断试剂盒(三明市和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共包括45种常见测试抗原:重铬酸钾、硫酸镍、樟脑、硫柳汞、甲醛、山梨酸、环氧树脂、甲苯、氯化镍、松节油、 氯化钴、苯甲醇、对苯二胺等。按照其说明书操作并判读试验结果。试验部位:上背部脊柱两侧或前臂屈侧的正常皮肤。操作过程:①将待测部位皮肤清洁干净并擦干;②去除斑试胶带的保护纸,将含有低分子化合物的斑试胶带自下向上贴牢、贴平并用手掌轻轻压几下,以便排出空气;③斑贴试验时间:24~48 h;④观察结果时间:贴敷24~48 h后,首先除去斑试胶带,为避免斑试物压迫皮肤所可能造成的反应,应在去除斑试胶带至少30 min后观察结果,必要时(如高度怀疑对该变应原过敏而72 h呈阴性者 )在斑贴后第7天进行第三次观察或重复试验。结果判断:(-)无反应;(?)可疑反应:仅有微弱的红斑;(+)弱(无疱的)阳性反应;红斑、浸润、可有小红疹;(++)强(水疱)阳性反应;红斑、浸润、丘疹非小水疱;(+++)极度的阳性反应;红肿并有大疱。可疑阳性者不记入阳性结果。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发布调查问卷,研究对象由调查员监督完整的填写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共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信息;第二部分(患病情况):包括家族史、过敏原接触史、患病高发季节等信息;第三部分(认知情况):包括患者对过敏性皮肤病症状、持续时间、治疗措施和防护措施的认知程度等信息。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过敏性皮肤病的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7 变量及其赋值:本研究中的因变量是过敏性皮肤病患病与否,自变量包括14个变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有家族史、是否接触吸入性过敏原、是否食用海鲜、是否食用牛羊肉、是否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更换枕套/床单及被套时长、每天晒太阳时间、换用护肤品是否会有不适感、是否养宠物、是否对药物过敏、使用电子产品时间。

2 结果

2.1 斑贴试验多重过敏原阳性率情况:152例患者中,斑贴试验检测出阳性病例134例,总阳性率为88.2%。对一种过敏原阳性者14例,阳性率为9.2%,对两种过敏原阳性者19例(12.5%),对三种及三种以上过敏原阳性者101例(66.4%)。

2.2 152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斑贴试验阳性检出率:检出阳性率居于前十位的过敏原依次为对苯二胺阳性64例(42.1%),十二醇硫酸钠阳性36例(23.7%),秘鲁香脂和硼酸各有25例阳性(16.4%),卡巴混合物有24例阳性(15.8%),硫酸镍、对叔丁基酚醛树脂和三氯生的阳性分别有23例(15.1%),重铬酸钾阳性22例(14.5%),第七位是脂肪酸硫酸钠和三乙醇胺分别有20例阳性(13.2%),第八位是苯基-β-萘基胺(防老剂D)的阳性为19例(12.5%),第九位是氯化钴、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秋兰姆混合物、硫酸新霉素、菊科混合物这五种过敏原的阳性例数均为17例,阳性率为11.2%,第十位是乙二胺有14例阳性,阳性率为9.2%。

2.3 不同性别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前十三位过敏原阳性检出率的比较:过敏原斑贴试验在男性和女性中的阳性检出率有所不同。男性患者中检出率居于前5位的过敏原为对苯二胺,硼酸,十二醇硫酸钠、秘鲁香脂和脂肪酸硫酸钠,菊科混合物、丙二醇和巯基混合物,卡巴混合物、重铬酸钾、三乙醇胺、苯基-β-萘基胺(防老剂D)、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和硫酸新霉素。女性患者中检出率居于前5位的过敏原为对苯二胺,十二醇硫酸钠,三氯生,卡巴混合物、硫酸镍和对叔丁基酚醛树脂,秘鲁香脂。丙二醇斑贴试验的阳性率男性(18.8%)相比女性(5.8%)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巯基混合物斑贴试验的阳性检出率男性(18.8%)也较女性(4.2%)的阳性率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 过敏原斑贴试验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患者中的比较:将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按照年龄<40岁(76例)和≥40岁(76例)分为2组,2组人数之比为1∶1,分别统计2组45种过敏原的斑贴试验阳性检出率并进行比较可知,十二醇硫酸钠、脂肪酸硫酸钠、亚乙基二胺三种过敏原的阳性检出率<40岁年龄组明显高于≥40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5 过敏性皮肤病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itic回归结果分析:在α= 0.05的水平上,有2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家族史和更换护肤品这两个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接触吸入性过敏原,是否食用海鲜,是否食用牛羊肉,是否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更换枕套,床单及被套时长,每天晒太阳时间,是否养宠物,是否对药物过敏,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这些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不同性别过敏原阳性检出率的比较[n(%)]

表2 过敏原斑贴试验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患者中的比较[n(%)]

序号过敏原<40岁(n=76)≥40岁(n=76)χ2值P值22樟脑3(3.9)9(11.8)3.28>0.0523香兰素8(10.5)4(5.3)1.45>0.0524对羟基苯甲酸丙酯7(9.2)4(5.3)0.88>0.0525黑橡胶混合物6(7.9)5(6.6)0.10>0.0526巯基混合物4(5.3)7(9.2)0.88>0.0527对羟基苯甲酸乙酯6(7.9)4(5.3)0.43>0.0528戊二醛7(9.2)3(3.9)1.71>0.0529甲醛5(6.6)4(5.3)0.13>0.0530环氧树脂3(3.9)6(7.9)1.06>0.0531松节油5(6.6)4(5.3)0.12>0.0532六亚甲基四胺7(9.2)2(2.6)2.95>0.0533山梨酸4(5.3)4(5.3)0.00>0.0534二甲苯4(5.3)4(5.3)0.00>0.0535苯甲醇6(7.9)2(2.6)2.11>0.0536萘基混合物4(5.3)4(5.3)0.00>0.0537卡松2(2.6)6(7.9)2.11>0.0538亚乙基二胺7(9.2)0(0.0)7.34<0.0539苯唑卡因2(2.6)5(6.6)1.35>0.0540硫柳汞4(5.3)2(2.6)0.69>0.0541对羟基苯甲酸甲酯4(5.3)2(2.6)0.69>0.0542葡萄糖酸洗必泰5(6.6)1(1.3)2.78>0.0543甲苯3(3.9)3(3.9)0.00>0.0544对羟基苯甲酸丁酯2(2.6)1(1.3)0.34>0.0545对羟基苯甲酸苄酯1(1.3)2(2.6)0.34>0.05

表3 过敏性皮肤病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自身的过敏体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各种致敏原、环境因素、气象因素等,由于其复杂的诱因,导致此疾病反复发作、难以彻底治愈。而斑贴试验作为一种安全可靠、无创的检测方法,其阳性结果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明确患者的具体过敏原,并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避免接触含有致敏的物质,可降低过敏性皮肤病的复发率[8]。本研究结果显示,152例皮肤斑贴试验,女性阳性者107例(70.4%) ,男性阳性者27例(17.8%),男女阳性率比为1∶3.96,这可能与女性更加注重美容护肤,喜欢佩戴金属饰品,多从事家务劳动导致接触各种洗涤剂的概率增大等有关,使得女性过敏性皮肤病发病率常较男性高;按照年龄分组,斑贴试验人数及阳性数分布最高的2组是(18~45)岁组和(46~69)岁组。这可能与该年龄段是社会工作和家庭生活劳作主要承担者有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接触到了更多的物质,使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

本研究结果显示,152例患者中,斑贴试验检出134例阳性患者,总阳性率为88.2%,对三种及三种以上过敏原阳性者101例(66.4%);此结果高于赵万润[9]等人的报道。这可能与银川地区人群生活习惯、环境、患者女性居多、年龄集中在18~45岁年龄段接触过敏原的概率大等因素有关。除此之外,也有相关文献报道称患者出现交叉过敏或多发过敏,且多种过敏原同时存在也会使斑贴试验阳性率提高[10]。本研究中斑贴试验在男性和女性中的阳性检出率有所不同。男性患者中检出率居于前5位的过敏原为对苯二胺,硼酸,十二醇硫酸钠、秘鲁香脂和脂肪酸硫酸钠,菊科混合物、丙二醇和巯基混合物,卡巴混合物、重铬酸钾、三乙醇胺、苯基-β-萘基胺(防老剂D)、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和硫酸新霉素。女性患者检出率居于前5位的过敏原为对苯二胺,十二醇硫酸钠,三氯生,卡巴混合物、硫酸镍和对叔丁基酚醛树脂,秘鲁香脂。这可能与男女工作性质的不同和性别差异导致不同的生活习惯使得对相关化学物质的接触频率不一样有关,通过分析不同性别对前十三位过敏原斑贴试验阳性检出率的差异发现,在男性患者中,丙二醇和巯基混合物的阳性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不同年龄组的45种过敏原阳性率,结果显示小于40岁年龄组十二醇硫酸钠、脂肪酸硫酸钠、亚乙基二胺三种过敏原阳性检出率都大于等于4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醇硫酸钠和脂肪酸硫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可用于各种各样的洗涤剂、护肤品中,包括洗衣液、浴液、复合皂、餐具洗涤剂、润肤霜、防晒霜、香水以及许多其他产品,亚乙基二胺主要存在于乳化剂、防冻剂 、地板上光剂、染料中,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这可能是小于40岁年龄组对这三种致敏原阳性率高的一大原因,其余42种过敏原在不同年龄段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测试45种常见接触性过敏原,结果显示:银川地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过敏原居前5位的依次为对苯二胺(42.1%),十二醇硫酸钠(23.7%),秘鲁香脂和硼酸(16.4%),卡巴混合物(15.8%),硫酸镍、对叔丁基酚醛树脂和三氯生(15.1%)。对苯二胺是银川地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居于首位的过敏原,本研究患者大部分集中在青年人群,人口结构较为年轻,这与年轻人思想观念前瞻、追求时尚,较多地使用染发剂及化妆品等因素有关。本研究居于前5位的致敏原广泛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因此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明确自己的过敏原后,应该注意避免接触这些含有相应致敏原的物质。

本研究分析的影响因素里,家族史和更换护肤品这两个因素是过敏性皮肤病的危险因素。对于有家族史的过敏性皮肤病应给予早期干预措施,对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中更换护肤品也是过敏性皮肤病的危险因素,原因可能与女性使用的护肤品种类繁多有关。由于面颊皮肤相对较薄,过度清洁导致面部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润肤霜、各类香皂、功效性面霜、洁面乳等化学成分复杂,使面部容易出现过敏症状。因此女性患者一定要避免使用造成皮肤过敏的护肤类产品。

猜你喜欢

混合物皮肤病阳性率
多组分纤维混合物定量分析通用计算模型研制
西咪替丁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疗效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正丁醇和松节油混合物对组织脱水不良的补救应用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Parkinson and Hypericum perforatum: a medical hypothesis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心情不好会导致患皮肤病吗
巧用1mol物质作标准 快速确定混合物组成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