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类别模型的上海市朱泾镇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2022-06-17马翠
马 翠
健康是指一个人的身体、精神、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其中社会心理的健康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很多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始于学龄前期[1],学龄前期儿童身心发育较快,运动、感觉和认知的发育处于关键阶段,是个体尝试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时期[2],然而由于外界环境或者儿童自身原因导致的心理行为问题,对儿童各方面的成长发育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进而可能加重社会负担。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并进一步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相关研究表明,学龄前期儿童在社会行为、情感问题、行为表现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3],且与家庭因素的影响息息相关[4],而现存的研究都是将儿童的心理健康行为聚类,将研究对象作为一个同质整体,忽略了个体异质性。本研究通过调查2020年辖区内3所幼儿园儿童的基本情况,利用“长处和困难问卷”[5]从父母的角度对儿童青少年的情绪、行为、交往等多方面评估得分情况,采用潜在类别模型分成不同的类别,以描述不同类别学龄前期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提升儿童早期发展服务能力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提高儿童身心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20年上海市朱泾镇3所幼儿园所有学龄前儿童的监护人开展横断面问卷调查。所有参加调查儿童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纳入有效问卷816份。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调查问卷分成基本情况调查和“长处和困难问卷”(SDQ)量表两部分。基本情况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包括性别、年龄、独生子女、家庭类型、照管方式、家庭月收入、孩子身体健康状况、孩子每日体力活动时间、孩子日常完成作业、阅读书刊杂志等的平均时间以及起床睡觉的时间等。“长处和困难问卷”(SDQ)(父母版)量表是一个简明的行为筛查问卷,是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杜亚松等进行修订后,应用于上海地区的常规模式问卷,从父母的角度对儿童青少年的情绪、行为、交往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估,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5]。
1.3 质量控制:调查开始前由调查员进行指导和说明,问卷收回并及时由质控员质控,及时对接儿童父母填补缺漏项。数据实行双录入并进行逻辑校验。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采用Mplus 8.4进行潜类别分析,探索社会心理问题的潜在类别数,根据后验概率将表面同质的社会心理问题聚类到不同的社会心理问题模式即潜类别[6]。潜在类别分析(LCA)模型适配检验指标主要有Log Likelihood检验、信息评价指标Akaike信息准则(AIC) 、贝斯信息准则(BIC) 、调整的贝叶斯信息准则(aBIC)、平均信息量(Entropy)、 罗梦戴尔鲁本校似然比检验(LMR检验)和基于Bootstap的似然比检验(BLRT)等。如果一个模型具有更高的Entropy值,更低的Log Likelihood值、AIC值和BIC值,LMR达到显著性,则说明这个模型的拟合程度高。LMR和BLRT两个指标的P值达到显著水平,说明K个分类模型较K-1个模型拟合效果更好[7]。在此分类基础上采用SPSS 23.0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不同类别儿童社会心理问题的相关因素,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社会心理问题潜在类别:运用LCA,综合AIC、BIC、ABIC、Entropy、LMR、BLRT等得出三分类是适合本数据的最优模型,见表1。在此基础上得到3个潜在类别的条件概率(图1,目录后):高危心理类(23%),一般心理类(7%)和正常心理类(70%)。
表1 社会心理因素的潜在类别模型适配指标
2.2 社会心理问题潜类别分布的相关因素分析:基于潜在类别模型的分类结果,以正常心理类别为参照,将年龄、性别、孩子是否为独生子女、孩子父亲文化程度、孩子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类型、照管方式、家庭月收入、父母一方是否外出务工、孩子身体健康状况、每日体力活动时间(h)、孩子日常学习的平均时间(h)、视屏平均时间(h)、左右眼视力及BMI作为自变量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不同类别儿童社会心理问题的相关因素,见表2。
表2 学龄前儿童社会心理问题潜类别分布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自变量高危心理类P值OR(95%CI)一般心理类P值OR(95%CI)家庭类型 父母与未婚子女>0.050.445(0.198~1.001)>0.050.726(0.181~2.917) 祖(外祖)父母、父母与未婚子女>0.050.534(0.237~1.202)>0.050.582(0.145~2.339) 父亲或者母亲一方与未婚子女>0.050.828(0.255~2.685)>0.051.158(0.151~8.866)家庭月收入(元) 3000~5000>0.052.21(1.036~4.717)>0.051.313(0.368~4.688) 5000~8000>0.051.337(0.901~1.983)>0.050.779(0.391~1.551)孩子父母有一方外出务工>0.051.155(0.622~2.144)>0.051.488(0.564~3.925)孩子身体健康状况良好>0.050.675(0.415~1.096)>0.050.468(0.224~0.979)右眼视力 ≥5>0.051.174(0.213~6.485)>0.050.84(0.063~11.177) 4.9>0.050.897(0.169~4.759)>0.050.466(0.037~5.838) 4.6~4.8>0.051.13(0.224~5.692)>0.050.852(0.077~9.465)左眼视力 ≥5>0.051.486(0.198~11.178)>0.050.579(0.041~8.117) 4.9>0.051.686(0.233~12.224)>0.050.691(0.054~8.821) 4.6~4.8>0.051.684(0.247~11.471)>0.050.563(0.05~6.31)BMI 偏瘦>0.050.661(0.266~1.642)>0.050.381(0.078~1.876) 正常>0.050.717(0.323~1.592)>0.050.89(0.236~3.36) 超重>0.050.645(0.259~1.607)>0.050.291(0.052~1.643)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正常心理类相比,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OR=0.445,P<0.05,)、长时间的日常学习(OR=0.785,P<0.05)、孩子身体健康状况良好(OR=0.468,P<0.05)是出现社会心理问题的保护性因素,男童(OR=1.464,P<0.05)、母亲的文化程度低(OR=5.969,P<0.05)、家庭月收入低(OR=2.21,P<0.05)、独生子女(OR=2.247,P<0.05)、孩子在家期间由爸爸照管(OR>1,P<0.05)以及较长的平均视屏时间(OR=0.18,P<0.05)都会增加出现社会心理问题的风险。
3 讨论
3.1 学龄前儿童社会心理问题的潜在类别特征:本研究采用潜在类别模型将学龄前儿童的社会心理问题划分为3个潜在类别:高危心理类、一般心理类和正常心理类,该分类方式与刘文[7]把儿童分为低危型、中间型和高危型三类的做法相似。潜类别结果显示,“高危心理类”在所有指标上都有较高的条件概率,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和同伴交往问题这三个指标的得分概率都超过了30%,说明高危儿童社会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一般心理类”中只有同伴交往问题这个指标的得分概率为30%,相对较高,其他指标都低于20%。“正常心理类”除了同伴交往问题指标的概率为10%外,其他指标的条件概率均较低。提示学龄前儿童亦存在较多的社会心理问题,而在这三类中,同伴交往问题尤为突出,不容忽视。
3.2 学龄前儿童社会心理问题的相关因素:男童、父母的文化程度低、家庭月收入低、独生子女、孩子在家期间由爸爸照管以及较长的平均视屏时间都会增加出现社会心理问题的风险,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长时间的日常学习、孩子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是出现社会心理问题的保护性因素。
男童发生高危社会心理问题的风险是女童的1.464倍。与以往研究中男童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问题和亲社会行为异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童的结果一致[8]。现代社会家庭中,过度溺爱、期望过高都会引起儿童心理压力过大,可能会进一步造成儿童自我为中心、孤僻敏感或者产生攻击性行为,导致同伴交往困难,提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管教方式。父母文化程度越低的家长养育的学龄前儿童发生社会心理行为的检出率更高[9],文化程度越高的父母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在儿童的教育上毫不懈怠,除学习教育之外,在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等方面均能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相对于5 000~8 000元的月收入家庭,更低的3 000~5 000元收入家庭中孩子发生社会心理问题的危险性要增加1.21倍。有研究发现,家庭贫困、父母拮据会导致儿童心理平衡发生心理行为问题,并具有代际传递的特点,在健康促进过程中,应更加关注低收入、生活困难家庭的儿童[10]。独生子女的家庭往往比较溺爱、过分担心和过度保护孩子,对其行为约束较少,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孩子在家期间由爸爸照管,可能会因为父亲角色的不够细腻而未能及早观察到孩子的心理状态,以致后期发生不良的社会心理问题。视屏时间与心理问题的正相关性已被证实[11],且儿童处于认知发育的初级阶段,网络游戏中的虚拟世界给儿童营造理想化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容易产生矛盾感,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故而在家庭教育上建议父母严格把控孩子玩电子产品、看电视的时间。
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的亲密度呈显著负相关[12],亲密的家庭关系会营造幸福的儿童成长环境,这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息息相关。能够长时间学习的儿童不容易出现社会心理问题,这可能与儿童在学习品质上具有更强的意志力和自制力有关。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儿童不容易出现社会心理问题,所以要防止心理问题的发生,一定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每天坚持体力活动,使儿童从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
3.3 启发和建议:为了切实提高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建议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基础教育改革共同体,充分发挥学校的阵地教育、家庭的基础教育以及社会的平台依托教育,深入开展各类儿童早期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同时,提高社会人群的心理卫生保健意识,及早发现儿童潜在的心理行为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切实降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