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位传记文学家,该如何讲述自己的一生?
——读《朱东润自传》

2022-06-17文_曹

工友 2022年6期
关键词:传记文学张居正自传

文_曹 程

这是一本传记文学家的传记。一部反映世事浮沉、“儒林”百态和普通人生的历史长卷。

郦波教授在《百家讲坛》为观众讲解《风雨张居正》时多次致敬朱东润先生,究竟是何许人让郦波教授如此推崇?他是我国的学术泰斗,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第一人”。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朱东润自传》,看看一位传记文学家,该如何讲述自己的一生。

朱东润出生之时,家道中落,早年生活艰苦,导致他的求学之路异常坎坷。17岁时他受到资助前往伦敦西南学院就读,跟以往一样也没能完成学业。因为在他20岁那一年,袁世凯称帝,他毅然回国参加反袁斗争。

次年,为了生活他到广西第二中学担任英语老师,开启了教师生涯。此后多年,他辗转于多所学校,献身教育和学术研究事业70余年。

他精研文史,开设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在几乎一片空白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学术体系;作为传记文学家,他立志“替中国文学界做一番斩伐荆棘的工作”,先后总结提出系统而完整的传记文学理论主张,为中国传记文学开辟了一条新路;他喜好书法,教书、写作之余临池不辍,是著名的书法家;他教书育人,呕心沥血为国家培养人才……

不过在这本书里我们没有看到他在87岁和91岁时还完成两部著作,成为现代学术史上的佳话;没有看到他90高龄依然执掌教鞭,为学生尽心尽力,完成了“教师终于讲席”的夙愿。

他笔下的人物个个有血有肉,带着时代精神,在写自己时也是如此,在本书中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风风雨雨。

我们可以和作者一起历经清王朝的覆灭、中华民国的混乱、抗战的动荡;也可以感受他在艰苦岁月中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更能看到他始终向往光明,执着进步,耄耋之年毅然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

基于此,他在创作时除了有对历史的观照,更饱含对现实的折射。《张居正大传》是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候完成的,为什么要选择那个时间?因为张居正曾经救明朝于水火之中,他希望也有这么一个人能以万民为己任,驱赶日寇。

朱东润一生治学,大部分的时间都在高校度过。他的交友圈大多也是文人、学者,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熟悉的名字出现在这本书里:叶圣陶、沈从文、闻一多、苏雪林……这些人都在这本书中有了交集,成为文人的最强“朋友圈”。

朱东润去世已经三十多年,如今我们这些站在时间远方的人,依然享受着这位老人一生的学术馈赠,他是我们不能忘也不应该忘记的人。

猜你喜欢

传记文学张居正自传
诗人写诗人的长篇传记文学《峭岩传——青铜的天空》出版
张居正感激考官让自己落榜
亨利·劳森丛林小说的自传性书写
磨砺是一笔财富
58年前朱东润先生的预见
异彩纷呈:传记文学研究70年
张居正宽待对手
《李敖自传》
入学考试——比尔吉特·尼尔森自传(四)
当小家伙来到这个世界上——比尔吉特·尼尔森自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