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如何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

2022-06-17陈静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朴素学科课文

陈静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课堂,深入解读文本,在核心素养视角之下取得新的发展,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寻找传统文化落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最根本的体现就是语文学科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不可替代的地位。没有哪个学科像语文学科这样,可以很好地实现传统文化传承的任务。要知道,语文教学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渠道,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传承传统文化。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因为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有据可依,没有有效的教学载体,文化是不可能传承的。有效的教学载体在哪里?当然在于具体的文本解读过程当中。从这个角度来看,借助语文学科的教学,通过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来传承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明确了上述认识之后,语文教师就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文本解读为基础,去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使我国的宝贵文化财富得以传承,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品格修养的形成和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而且值得强调的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教学与创新,就存在于基本的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所需要努力的就是能够从一般文本的解读中,寻找到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契机。

例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有《落花生》这篇课文,从一般意义的角度来看,这篇课文只是一篇叙事文,实际上这篇课文当中也蕴含着传统的文化。课文中有这样的描写——“我们家的后花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說:‘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这段看似平常的文字,实际上包含着传统文化: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不能让地荒着,要让土地充分发挥作用,就是一个普通母亲最基本的追求。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母亲的,每一个母亲的情怀都是朴素的,读者通过这样的文字可以看出一个普通母亲身上最朴素的传统文化。

无独有偶的是,课文中引用父亲的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实际上也是一种最朴素的文化传承,旨在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社会最基层的人,追求的不应当是“好看”,而应当是“有用”。这是一种极其朴素的文化,同时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师指导学生在课文解读的过程当中继承这种文化,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

总之,在教学中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教师应当抓住文本解读的契机,以文本解读为载体,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才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朴素学科课文
【学科新书导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背课文的小偷
朴素的安慰(组诗)
他是那样“笨拙”和朴素——3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路遥?
最神奇最朴素的两本书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