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视角的比较阅读教学策略
2022-06-17唐海燕
唐海燕
基于文本视角的多维比较阅读,可以让学生获得新的思维视角,促进主体的知识构建,提升语言实践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基于文本视角的比较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化以生为本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指导,引领学生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采用比较阅读的学习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一、找准切入点,明确阅读目标
在基于文本视角的比较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引导作用,准确地找到比较阅读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明确阅读的目标和方向,有的放矢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例如,在统编教材《童年的水墨画》这组诗歌的比较阅读中,教师先引领学生通读全文,弄清楚这三首诗歌的写作思路和内容。学生通过文题认识到诗歌选择了三处不同的地点“街头”“溪边”“江上”,在比较阅读中以“文题”的地点定位“切入点”,进一步明确了阅读的目标,有助于体会文本的写作思路和内容。接着,学生细读文本,品析语言,体会每组诗表达的不同情境,勾勒出一幅简洁生动的“水墨画”。最后,在学生掌握文本内容和写作思路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领学生体会文本的童真、童趣,进一步梳理文本的内容和思路。
二、找准关键词,体会语言的精妙
在基于文本视角的比较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关键词的品析和引领作用,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精妙,然后以语言文字为基点,深化学生对文本思想情感的体验。
例如,在《小虾》一文中,作者对小虾“真有趣”和“脾气不好”的特点采用了细节描写,还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其中,在对小虾的细节描写中,作者用了三个“有的”句式的排比句,通过独自游来游去、互相追逐、紧贴缸壁休息这三种不同的状态,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小虾的“十分自在”。学生仔细阅读这些细节描写,深化了对“有趣”一词的体会。休息的小虾被逗弄后会“十分生气”,作者在对脚末端的那副钳子、胡须和眼珠子的描写中,运用“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这三组ABAB式词语,生动地描绘出小虾生气的样子。文本的细节描写定位明确,语言运用到位。
三、找准主线索,理清文章脉络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要交给学生几把“钥匙”,让学生自己去开发宇宙之宝藏。对于阅读教学而言,这“钥匙”是要引领学生找准文章的主线索,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理清文章的脉络。在基于文本视角的比较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对文本主线索的探究和把握,让学生有的放矢地阅读,保证阅读方向的准确性和阅读结果的实效性。
例如,在对比阅读《陶罐和铁罐》和《鹿角和鹿腿》这两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找准主线索,明确两篇文章要表达的主旨,理清文章的脉络。其中,《陶罐和铁罐》的作者运用“移情于物”的写作手法,将陶罐和铁罐融入生活,从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中体现两种人的性格,然后在历史长河的演变中充分暴露他们的优缺点,启示人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鹿角和鹿腿》的作者则直接描写一只鹿遇到狮子后奋力脱险的故事,提醒人们要认识到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要正确认识美和实用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价值。两篇文章都以寓言的文体表达人们对生活的认知和感悟,学生把握文本的主线索,理清文章的脉络,才能理解文章的寓意。
四、找准立脚点,培養鉴赏能力
书籍就像食品,有不同的“品尝方式”,我们可以部分阅读,可以通读全文,可以不求甚解只知道故事的梗概,也可以细读反复品味。大量的文学作品为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基于文本视角的比较阅读中,教师要注意找准立脚点,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例如,在《海底世界》的比较阅读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欣赏这篇文章的艺术魅力。在找准“立脚点”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有的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行分析,指出文章在构思上别具特色,以提问的方式引发读者的兴趣和思考,然后从“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两个方面去分析探究,最后以简洁的语言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点明中心。有的学生则侧重对某个段落进行赏析,例如,在介绍“海底动物”的特点的时候,作者举了几个例子,有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深水鱼,这些动物行走速度有快有慢,行走的方式各具特色,有的自身有发光器。作者对这些动物特点的介绍,为学生打开了神秘的海底世界的大门。有的学生则钟情于文中的语言文字的特色,其中,作者在介绍海底动物的声音的时候,用了“扩音器”才能听到其中细微的声音,在表达方式上运用了排比的句式,连用三个“有的”,将拟声化的语言通过象声词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出这些声音。
总之,在基于文本视角的比较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从文本思路、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比较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791E78E5-A123-4091-99C6-1680013781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