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

2022-06-17

党史文汇 2022年6期
关键词:饭碗北大荒高粱

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總书记来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在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一楼大厅展台前,他用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今天成为“中国饭碗”的代名词,这是70多年来历代农垦人共同奋斗的目标。画家晁楣于1963年创作的版画《北方九月》(见封底,40.4 cm×60.2cm),就以一幅喜获秋粮丰收的火热醉人图景,来展现数万官兵开发北大荒的伟大创举。

晁楣就是这数万名垦荒官兵中的一员。1958年,他转业参加北大荒垦区开发建设,对开拓荒原的艰难险阻,有着深切体验。这幅版画用刀流利、构图开阔深远,采用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手法,近景处颗粒饱满的高粱特写与远景中一望无际、层层叠叠的高粱海相互呼应,让人不禁感叹在这个“北方九月”,丰收的高粱质量之高、数量之多。画面中成片火红色调的运用,象征着北大荒人勇于开拓、无私奉献的赤诚之心;画中人物皆埋头劳作于红高粱与黑土地间,展现出北大荒人为保障粮食供应、解决全国人民吃饭问题的十足干劲和昂扬斗志。

无数中华儿女把一生奉献给了北大荒。其中,有为拓荒事业不懈奋斗的老红军余永清,身残志坚的工人迟子强,积劳成疾的农业专家李万宝,因抢救羊群而牺牲的支边青年王泉孝……他们战天斗地,用汗水和热血锻造出北大荒精神。如今的北大荒已是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为国家提供了近14%的商品粮,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的生动写照。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关乎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在党的领导下,面对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困境,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由“吃不饱”“吃得饱”到“吃得好”的跨越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新时代、新征程。尽管缺衣少食的艰苦岁月早已离我们远去,尽管昔日北大荒已经变成了连年丰收的“中华大粮仓”,但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是当今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大背景下,唯有继续弘扬北大荒精神,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坚持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坚持节约优先,厉行节俭、抵制浪费,才能确保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文汇)

猜你喜欢

饭碗北大荒高粱
高粱名称考释
金秋时节高粱红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就业“饭碗”端得更稳了
端牢国人饭碗 保障粮食安全
从北京到北大荒
陶在我们生活中——“瓷饭碗”
北大荒:新航母,再出发
用北大荒精神教育青少年
高粱米饭治烫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