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R技术的场景阅读研究

2022-06-17刘果

出版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交互体验情感

[摘 要] 场景理念与AR技术的共同发力,打造场景阅读新模式,有可能为数字出版的变革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基于AR技术可以提升场景阅读的体验性、增强场景阅读的适配性、优化场景阅读的交互性、培育场景阅读的情感性。

[关键词] AR场景阅读 体验 适配 交互 情感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22) 03-0051-08

Research on scene reading based on AR technology

Liu Guo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Abstract] The combination of scene concept and AR technology to create a new paradigm reading model may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publishing. Based on AR technology, the experience of scene reading can be improved, the adaptability of scene reading can be enhanced, the interactivity of scene reading can be optimized, and the emotion of scene reading can be cultivated.

[Key words] AR scene reading Experience Adaptation Interaction Emotion

AR技术是在用户所处的真实场景上叠加融合由计算机模拟生成的虛拟场景,由于虚拟场景对真实场景有增强作用,故名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 Reality,AR)。它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技术与内容紧密结合,扩展了知识抵达空间。2008年,AR技术正式应用于数字出版行业,近年来以营收持续增长的势头为数字出版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AR技术与数字出版的结合,开辟了二维平面图书所不能达到的空间,赋予用户以视觉、听觉、触觉兼备的阅读新体验,并带来新的内容呈现和消费方式。

Web3.0语境下,用户对特定环境(时间、地点、人物关系)下的适配性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场景”这一理念应运而生,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入口。人们喜欢的不再是产品本身,而是围绕产品所构建的场景,这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商业逻辑。

场景理论所包蕴的基本观点与AR技术构建的增强现实场景特征有许多契合之处:二者都强调场景建构的真实可感,使用户获得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强调场景建构与用户个性化、多元化、碎片化需求和心理的匹配;强调场景与用户的强交互特性以及场景化社交关系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它们都将目光聚焦在产品与人的连接,强调对用户特定情感的激发和浸润。这些共同诉求,又与数字阅读产品设计理念遥相呼应,在数字阅读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因此,场景理念与AR技术的共同发力,打造场景阅读新模式,有可能为数字出版的变革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鉴于此,本文拟从体验、适配、互动、情感等场景建构的基本元素出发,进一步考察基于AR技术的场景阅读呈现出的新特点。

1 身临其境:基于AR技术提升场景阅读的体验性

在传统纸质出版时代,读者的阅读基于抽象的文字展开,其逻辑演绎、知识获得与文字想象都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之上。然而,基于AR技术的场景阅读对内容感知和理解的方式是体验性的。它将阅读内容转化为图像或物象,这些图像或物象在半开放三维立体空间中腾挪、跳跃,摇曳生姿,并与用户实时交互。用户在具体的情境之中,获得视听触等综合性感官体验,最终引发情感共鸣,在这样自然而然的状态下完成阅读。AR场景阅读的体验性特征一方面使它与静态的、线性的、纸质出版的知识生产和消费迥异,另一方面,也与传统数字出版以文字为主,以多媒体内容为辅的生产方式不可同日而语。其根本差异则在于:在传统的出版设计中,关注的焦点仍然是产品本身,是人们对内容的获取和认知是否准确、是否高效、理解是否全面等。在AR出版中,对产品的关注让位于对用户体验的关注,即:用户与虚实融合的场景交互过程中建立起的心理感受。用户是否获得沉浸式体验,是否惊喜、是否愉悦、是否留下美好的记忆与回味等主观性特征成为衡量产品成败的新标准。读者由体验产生的感知印象、心理状态、情感浓度、信仰忠诚度等主观性特征成为AR场景阅读的入口。

那么,基于AR技术的场景阅读,应如何增进读者独特的阅读体验,使之既区别于传统数字出版的读者体验,又与其他领域的体验性服务形成差异呢?

提升AR场景阅读体验的关键在于营造“生境”,即:激活用户在真实世界才能获得的感官体验。媒介环境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保罗·莱文森通过剖析广播得以生存而无声电影在人类媒介发展史上却只能昙花一现的原因,认为广播之所以能够生存,是因为它的生产方式与人类在现实生活中的只听不看的感官体验高度切合(而无声电影则并不是人类自然的感官体验)。他进一步深刻地指出,广播生存的奥秘在于它获得了一种媒介生态位,这就是与人类协调的生境,媒介要进入这样的生境才能生存。因此他认为继续不断地复制人类传播的自然模式是媒介演化的必然规律,他将之称为“人性化趋势”。

与VR技术完全建构虚拟场景不同,AR技术将真实的生命个体置身于创设场景之中,其技术本质是指向人类真实性感受的回归。换言之,它创设的场景固然是虚拟的,但用户在场景中获得的感受是与现实生活中感官体验完全一致的,这与迪斯尼的终极魔幻体验设计思路高度一致。这种体验,虽都源于对虚拟场景的感知,但都以还原现实生活中人的诸多感官体验为目标,其所构建的生境与人类传播的自然模式无限贴近。AR阅读产品《咒语之书》(Book of Spells)是由《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的作者J · K .罗琳和索尼公司共同推出的。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可以拿着魔杖施行书上的咒语。 AR魔法甚至会让这本书 “着火”,要求读者使用手势来灭火,火焰熄灭后还会留下烟尘。 这样的阅读体验虽然是在通过虚拟的魔幻场景获得,但它却与现实生活中的相关体验并无二致。因此, “增强现实”的设计,虽然融合叠加虚拟场景,但其本质仍然指向是真实。

在虚拟场景下要寻求对于真实体验的再现,连接虚拟与真实世界的中介就显得十分重要。AR阅读设计中“万物识别”功能有助于增强用户的真实体验。在此功能下,读者通过握持某一实物,可以正确地检测识别大量真实世界的特定物体(如日常生活用品、人脸等),并以这些物体为平台实现虚实融合。如读者手持放大镜识别身边地球仪上美国版图,即会出现自由女神的三维立体图像。虚拟的自由女神像诞生于真实的地球仪之上,又加上握持放大镜这一真实可感动作的贯穿,消融了虚拟与真实的边界,令读者获得身临其境的视觉、听觉等综合感官体验。近年来,随着光线感知技术、传感技术的发展,三维立体全景影像技术在AR阅读产品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它将如虎添翼,使AR场景阅读的真实感体验得到进一步增强。

综上所述,虚实融合使AR阅读产品显著区别于以虚拟世界为主体的数字阅读产品。在这些虚拟产品中,构建内容的符号的真实指涉性逐渐去魅,在其构建的纯粹虚拟的文化景观中,现实逐渐被消解,人类也越来越依赖于麦克卢汉所谓的媒介化生存。在这个意义上,AR阅读产品试图重新勾连文化与现实的关系,匡救虚拟之弊,重塑文化变迁。就产品本身而言,在AR阅读读物中,虚实融合使得场景的作用得到了更大的发挥。戴着“虚拟”的镣铐,跳出“真实”的舞蹈,游走在虚实之间的AR阅读,致力于让用户获得真实世界的体验,以此为依凭收获沉浸感,这是AR阅读产品设计的难点与关键,也是其魅力和文化价值所在。

值得强调的是,AR场景阅读激发的阅读感受不能仅仅止步于真实性体验,为此基于AR技术的阅读内容设计应努力创造“甜蜜地带”(sweet spot)。体验经济认为,人类的体验可以大致分为娱乐的体验、教育的体验、逃避现实的体验和审美的体验。同时涵盖这四个方面的体验被誉为“甜蜜地带”。在AR读物《看恐龙》中,声色俱备的情境带来的娱乐体验、史前动物知识获得带来的教育体验、虚拟的热带森林遨游带来的远离现实的体验以及恐龙巨大身躯不可一世称霸自然界带来的审美体验交织在一起,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更多的是融汇了兴奋、惊恐、自我实现等多元感受为一体的优质体验。中信出版社《科学跑出来》系列AR图书是又一成功案例。自2016年1月起上市以来,该系列半年的销量就超过50万册,成为又一本“现象级”的童书产品。系列中的《太阳系跑出来了》《龙卷风跑出来了》等品种尤为受到市场的欢迎和追捧,其重要原因之一是这些品种展现的天文宇宙、史前生物、自然现象等主题较为容易全面激活上述四大体验。 这也应该是当前AR读物率先在少儿科普领域得到突破的重要原因。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在场景理论中,这种性质的体验一旦被激活,即形成了“甜点、痒点、尖叫点、兴奋点”,他们是引爆场景、扩张产品影响力、产生商业价值的重要驱动。

故事设计是营造甜蜜地带体验的又一有效途径。在社交媒体背景下,讲故事作为最简单但最有力的凝聚用户的工具被定义为“新型新闻流”。这一局面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因为故事是激发情感、吸引关注的有效手段,在拉近距离、激发兴趣、引起共鸣、培育忠诚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在AR场景阅读产品中,故事情境的建构仍然是重要的策略,其内容呈现往往以人物关系为前提,其消费背景是故事性的,极具场景特征。将叙事的推进与场景的变化协调同步是AR场景阅读故事设计的关键性技巧。此外,通过细节设计深化用户情感,在人物关系、情节设计中注意其与甜蜜地带体验的内在联系,也能以充沛的情感和与现实生活的无限贴近使故事的讲述有温度、有记忆,带给用户愉悦的阅读体验。

最后,让用户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中来是提升AR场景阅读体验的又一重要思路。要让阅读场景基于用户创设的人和物展开,使用户倾注自己的审美趣味和阅读需求,使读者与产品产生共鸣与共感。这种创造性阅读的过程因其更好地体现了用户的主体性和价值,也就更易激发用户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满足感等良好的心理体验。

总之,由于真实场景的加入,用户对AR阅读产品体验的层次感得到了加强。人作为重要入口,将自身与产品联系起来,获得虚拟情景中的真实而丰富的体验。AR场景阅读体验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通过与“物”交融获得第一层次的感官体验。这个“物”指的是阅读的对象。与“物”的近距离“接触”,激活了读者视听触等多种初级感官体验。然而,更重要的是第二阶段:人与“境”的交融。这个“境”指的是阅读的场景(情境)。在读者与阅读情境的交互作用中,第一阶段生成的初级感官体验被升华并互相作用,融汇成与自然状态感官体验无限接近的多重真实体验,读者长时间地沉浸于其中,并生发种种愉悦而甜蜜的多元心理体验。在这一过程中,人、物、境的有效连接整合,让场景本身成为一种新的价值交换方式。

2 量身定制:基于AR技术增强场景阅读的适配性

场景设计的另一要求是与用户个性化需求高度适配,“场景分析的最终目标是要提供特定场景下的适配信息或服务”。利用AR技术增强场景阅读的适配性,关键在于动态考量具体情境下用户的时空位置、兴趣偏好、知识结构和禀赋潜能等特征,给出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适配性阅读方案。

适配用户所处时空是场景设计的基本要求。在AR阅读产品中,场景理论所要求的“适配时空”突破了物理时空的局限,有了新的含义。首先,用户所处地理时空与阅读内容固然有着密切的关联,但时空概念更应理解为用户所处的阅读情境。AR场景阅读中,因为场景的变化,阅读环境由相对固定逐渐演变为动态不定,因此,只有实时感知与追踪不断变化的阅读情境,为阅读者提供情境化的内容资源,才能实现阅读内容的连续生成,提高阅读成效。更进一步,适配用户所处时空还体现为与用户所处的閱读氛围相协调、相匹配。这种氛围基于用户阅读偏好,又融入社会化阅读的特征。阅读氛围的适配与读者的心理感受、信任程度等因素高度相关,因此用户情感培育和深化、阅读兴趣分享与价值认同等因素,就显得特别重要。

与阅读者的知识水平相匹配是AR场景阅读设计的又一要求。就静态匹配而言,与阅读者已有知识水平的适配,不仅能让阅读过程循序渐进,而且能够帮助出版商培养忠实且稳定的受众群,对于提高用户黏性和用户忠诚度大有帮助。以动态匹配而论,适配读者知识水平,还表现在适配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变化的个性化认知。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和在阅读中习得的体会和思考,自主选择深度阅读的方向,激发、强化学习兴趣点,建立个性化的阅读方案。这在知识类AR读物中应用得更为突出。借助AR对知识的挖掘可以促进学习者的深度学习进程,通过整合新旧信息、碎片化资源,以技术的手段实现知识的重新组合,从而将学习过程深化、细化、实化。科学出版社推出的一款“爱医课”App,是运用AR技术适配读者认知水平的代表之作。该平台主要面向卫生职业教育领域的学习者设计。学习者在掌握了临床、护理、药学等基础学科知识以后,其认知水平逐渐提高,此时利用AR技术扫描相关领域内容,就可以进行深度学习,自主设计和动态完成与自己的认知水平相适应的学习闭环。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自主参与到学习中,由此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获得继续学习的自信,从而激发更为积极的学习行为。

综上,随着读者群体的进一步分化,深度整合内容、精准把控渠道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阅读需要,已成为场景阅读重要的发展趋势。适配性对于基于AR的场景阅读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够激活学习者的主体性体验,为发挥主体创造性提供了可能。

如许多学者论及的,互联网技术令碎片化阅读、图像化阅读大行其道,带来阅读者思维钝化和浅表化,导致其认知能力、分析能力的下降。AR场景阅读为狙击浅阅读流弊、重塑更优质的数字阅读方式开启了新的可能性。通过对阅读者认知水平的精准匹配,读者量体裁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取舍对自己有用或感兴趣的内容,真正有效地习得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自主设计、个性匹配的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主动思考与探索的思维过程,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读者的思考力、分析力、创造力、想象力等理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学习的潜力被激发,学习的兴趣也随之提升。终身学习、自主阅读等深度阅读特征落在了实处。此外,3D图像等具象化的运用和生动场景的加入,又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使读者能够沉浸其中,而非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式的快速浏览。基于以上原因,AR场景阅读的适配性特征具有重要意义。由是观之,仅将“浅阅读”之祸归因于新媒体、新技术的论调有失偏颇。技术如双面之刃,在肢解阅读的理性与严肃性的同时,也通过创设深度整合内容资源、精度匹配阅读需求、高度激活学习潜力等路径为纠偏其自身带来的局限和流弊提供了解决方案。

3 生成分享:基于AR技术优化场景阅读的交互性

交互性阅读是数字出版区别于传统出版的重要特点,这一特性在场景理论中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场景理论认为,传统的产品设计更多关注产品的功能属性,但新场景体验的产生却更多地依赖于产品的连接属性,它既包括产品与人的连接,也包括人与人的连接。基于AR技术的场景阅读,其交互性也集中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

首先是产品与人的连接。在AR阅读产品中,用户通过鼠标、触摸设备以及麦克风与阅读产品进行交互,其交互方式主要有裸手操作、语音控制两种基本类型。

与其他数字阅读产品相比,这种交互呈现出新的特点:第一,由于交互产生的环境是建立在真实场景中虚拟叠加,因此交互方式更为真实和自然。第二,因为场景的融入,这种交互突破了传统数字出版局限于屏幕的弱点,交互的范围更加开阔,交互的感受更为直接,回馈也更为快捷。第三,这种交互与其他数字产品,尤其是数字影音产品完全以虚拟世界为背景相比,现实感更强,与真实世界的互动感觉相比,又多了一份虚拟时空的神秘与新奇。在三维技术的支持下,人们分不清到底是在真实世界还是虚拟时空与场景对话,但却借此获得前所未有的新体验。这种新的体验使它从双重意义上颠覆了传统的场景设计。近年来, AR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结合,使读者与阅读产品的交互能力进一步增强。语义驱动、多模态融合和智能交互 (Semantic Multi-model AR in Traction,SMART)协同,将更智能化地带给读者全新的惊喜。实际上,与AR的联姻,也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基于AR技术的场景阅读产品,其交互性特征还表现在对阅读内容的参与与生成:人与产品的交互生产出新的叙事模式。这一模式首先表现为角色扮演。阅读《小熊尼奥的神奇放大镜》AR故事书,通过扫描用户的脸部特征,读者可以扮演小熊尼奥角色,进入虚拟的游戏场景。游戏人物的活动进程例如吃饭、洗澡、聊天等完全由使用者控制,在小熊尼奥的世界里,每一个尼奥都是可爱的,又是不同的,它充满了阅读者的个性色彩。其次,读者可以参与叙事进程,推动故事情节的走向。以AR涂色书为例,产品将花朵的颜色、小狗身上的斑点数量,都交给读者来决定,读者还可以反复进行对比调整,确定最佳设计方案。由此,读者可以施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也进一步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AR场景阅读的交互性特征,使读者与阅读作品之间的关系再次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在以往的传统阅读中,读者仅仅只能依靠想象去理解作品的情节和人物,读者与书中人物是分离的,是“我”与“他者”的关系;但是因为AR技术的加入,读者自我创造、自我开发人物,读者与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合二为一,是“我”与“自己”的关系,共情效应大为增强。更进一步,作品中的人物因为这种交互由固定、单一变成了变化不居、千姿百态,每个人对作品的审美和理解不同,参与的进程各异,创造的人物角色自然大不相同,它真正实现了“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构想。阅读内容含有的原生文化意义因此也次生出众多的个人意义: 读者个人从同一文本中演绎出来的意义。与传统意义上的用户生成内容不同,这种内容或意义的生成是在具体可感的场景中实现的,是读者创造性思维、虚实融合的场景作用的结果。它也许是非理性的,甚至是转瞬即逝的,但即時性更强,可能性和丰富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伴随着读者细腻的生命体验和强烈的阅读感受,它有可能迸发出更多缤纷的灵感和火花。这些火花赋予阅读内容以新的生命力,也使得阅读过程变成了一场无数读者重组内容的狂欢。

“除非我们的DNA和身体彻底改变,使我们成为与今日人类完全不同的另一个物种,我们使用的信息技术的软刀刃最好是与血肉之躯的刀柄连接在一起,与可以接触到的实物活动联系在一起。因为,我们人类发明和应用的这些软利器的最锋利的刃口就是在这些物质活动中兴起。”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的论断虽不是针对AR阅读产品提出,却恰切地说明了其交互性表现出的新特征及其意义。因为实物的加入,AR技术这把软利器变得更为锋利。在虚实莫辨、亦真亦幻的阅读氛围中,是人的思考与想象把产品和场景有机连接,产品与场景又反向作用于人,三者组成密不可分的有机体,实现整体性交互。其关系和作用如下图所示:

基于AR技术场景阅读的交互性还表现在同一内容下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互。场景理论认为,基于不同场景的社交分享往往能够带来信任溢价,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用户交互对于AR场景阅读也有着重要意义。

值得说明的是,基于AR技术的场景阅读,其用户交互既可基于稳定现实人际关系的强连带特征,也可基于共同的内容兴趣爱好聚合的弱关系特征。这与社会化阅读的用户关系略有不同。在社会化阅读中,用户主要基于共同的阅读兴趣参与社群话题的建设,进行互动交流,形成兴趣体验。这一特征在教育AR出版物中较为明显,比如基于家长、老师、同学等现实人际关系,互相陪伴、依赖、指导、反馈学习进程,进而形成独特的学习社群。又如在教材中加入可识别的AR图像,教师可以在后台收集学生在教材中各个部分的停留时间和浏览状态,以此来估计教学难点,把控教学进程。学生群体之间也可通过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等场景,展开竞赛、分组、游戏、练习等知识分享方式。基于强连带关系构建阅读社群,能够促进线上知识内容的线下迁移,从而实现阅读者线上阅读、线下分享的无缝衔接。

4 价值认同:基于AR技术培育场景阅读的情感性

场景理论倡导新的场景精神和场景化思维:以人为入口,通过充分释放出个人的情感和价值诉求,激发个人的场景参与欲望,创造出新的价值。

由此,仅仅把基于AR技术的场景阅读视为一种技术变革的结果是远远不够的。AR技术作为一种客体,当它作用于阅读这一极富人文情怀的主体活动时,其生发的新的阅读范式所带来的文化意蕴和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是值得关注的。换言之,与其说这是一次技术的更迭,不如说它是一场由技术引发的改变人们阅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价值取向的革命。其关键在于这种新的阅读方式能够帮助用户完成从感官体验到情感激发最后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这一过程。此外,社会化阅读模式的加入,还可以使AR阅读产品进一步激发群体相同价值观念的共鸣,带给用户强烈的归属感和价值认同,从而发酵并放大这一效应。

如前所述,基于AR技术的场景阅读触发了一种新的连接,即产品与人的连接。这种连接建立在情感激活的基础之上。作为游走于现实与虚拟之间的不可或缺的连接符号,人成为基于AR技术的场景阅读的重要入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与之息息相关。同时,个体投射于AR阅读产品之上的深厚丰富的情感是将人与产品联系起来的重要中介。如果缺乏情感这一重要的催化剂,人与产品的化学反应难以完成。

值得进一步追问的是,AR场景阅读激活的是什么样的情感特质呢?与AR游戏、AR服务等其他AR应用形态不同,AR阅读产品是技术与人类思想精华的完美结合。因为阅读内容本身具有的形而上特征,其激发的用户体验不仅仅像视频、图像一样停留在短暂的感官快感层面,而常常与生命的本真状态密切相关,并折射出用户的价值观、情感诉求,唤醒其心灵的激荡和长久的依恋。“此中有深意 ,欲辨已忘言”,因为关乎终极思考和精神皈依,这种情感更为稳定、深厚和持久。它与酝酿它的阅读场景一道重塑新的阅读亚文化景观,使阅读有可能重返以个体生命体验诠释提升文本的经典阅读之旅。

因此,如果说AR场景阅读的体验性、适配性、交互性更多地具有互联网新媒介的特征,那么场景阅读产品的情感性则体现了它向传统阅读精神的回归。这不仅仅是场景理论所要求的,也是阅读作为人类独有的认识世界的審美活动所必须具备的。AR阅读产品的情感性特征是纠偏数字阅读带来的庸俗化、功利化阅读倾向的一剂良药,也有望使阅读借助技术之翼走向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的道路。

“(字母表、广播)这两种媒介之所以能长期稳定,那是由于它们原来未能满足的需要被补救性媒介满足了,而补救性媒介始终陪伴这些原生的媒介,而不是取代它们……它体现理性指引媒介演化航程的力量;在意料之外后果的汪洋大海里,大多数其他媒介尚未走完航程到达彼岸。”基于AR技术的场景阅读再一次印证了作为媒介乐观主义代表人物的保罗·莱文森的论断。AR场景阅读张开技术的翅膀,吸萃场景理论的精华,有可能实现数字阅读的又一次涅槃与新生。作为补救性媒介,它又始终与纸质出版相依存,并通过自身强大的生命力,使困境重重的纸质出版重焕生机,这一补救的实现,是出版领域的重大变革,也带给我们有关媒介传播演变进化规律新的思考。

注 释

[1]2008年7月,泰国拉金技术(Larngear Techonlogy)公司推出《地球结构》(Earth Structure),开启AR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之门。2015年,利用AR技术设计的小熊尼奥《口袋动物园》在3个月内销售150万套,码洋达到1亿元。

[2]一般认为,“场景(Context)”概念是2014年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Age of Context)一书中首次提出的。该书将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定位系统概括为“场景五力”。国内场景研究的代表性观点是“场景一词同时涵盖基于空间和基于行为与心理的环境氛围”(彭兰,2015)。

[3]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新闻记者,2015(3):20-27

[4]三维注册是AR系统的关键技术,通过这个技术,系统能够精确地判断产品摄像头相对于真实场景的位置,这样就能将虚拟场景准确地安置到它应处的位置。

[5]安福双.正在发生的AR(增强现实)革命:完全案例+深度分析 +趋势预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57-68

[6]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 (复旦新闻与传播学译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11:71

(收稿日期:2019-03-06)

[基金项目] 本文系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场景视域下数字出版研究”(18YBA303)成果。

[作者简介] 刘果,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出版科学,2022,30(3):51-58

猜你喜欢

交互体验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浅析色彩在人机交互界面中的作用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多点触控交互技术综述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虚拟现实技术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