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的扩张与发展
——以莆田系民营医院为例
2022-06-16吴宇莹
吴宇莹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广东 汕尾 516600)
一、引言
莆田系医疗集团是中国的一个民营医疗系统,其大部分的资本和人员主要来自于福建省莆田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7年末,中国民营医院数量为1.8 万个,而莆田市市长在2018年初时表示莆田市常年有8万多人在外从事医疗投资行业且总共开办了9200多家医院,[1]这意味着莆田系医疗集团控制了中国超过半数的民营医疗市场。此外,2016年大学生魏则西的死亡也引起了公众对莆田系民营医院的进一步关注和谴责。那么,莆田系民营医院是如何在不同阶段逐渐发展壮大并占据中国民营医疗市场的大半份额的呢?在民营经济莆田系的发展案例中,对于政府与市场二者在国家经济中的互动又应如何理解呢?
本文将使用约翰·奈特(John Knight)的发展型国家理论(Developmental State Theory)与倪志伟(Victor Nee)、索尼娅·奥珀 (Sonja Opper)的自下而上理论(Bottom-up Theory)去分析莆田系医院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本文由五部分构成,在引言与文献综述之后的第三部分将阐述用于案例分析的理论框架,并进一步解释案例的选取和问题分析方法。在第四部分,本文将结合理论方法与案例去分析莆田系医院各阶段不同的发展历程,并通过阐述其各阶段发展的主导原因来进一步探究国家与市场二者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最后,本文将进行全文性总结和启示探究。
二、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在经济改革发展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中国高速的经济发展逐渐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新古典市场理论认为市场是一种自发形成的秩序,这种秩序无需国家的干预便能自发调节达到均衡的状态,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而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国家政府主导的结果,这种与新古典市场理论相对的“强国家”共识下的“发展型国家”理论(Developmental State Theory)成为了中国民营经济扩张发展的重要研究理论。一直在解释东亚经济体发展处于核心地位的“发展型国家”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创立以来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2]第一阶段的“发展型国家”理论强调国家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来有效干预引导经济的发展。[2]如约翰·奈特(John Knight)便认为只要一国将经济发展的目标放在首位且采取相应的激励政策即为“发展型国家”,并认为中国符合“发展型国家”的特点。[3]但是第一阶段的“国家型理论”由于完全忽视了社会力量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而受到了“社会中心论”者的质疑。[4]于是,第二阶段的“发展型国家理论”着眼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网络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如彼得·埃文斯(Peter Evans)提出的“嵌入式自治”理论(embedded autonomy)强调了各国不同的组织方式与社会的不同联系方式会影响国家在经济主导中的角色。[5]然而,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发展型国家”理论似乎仍然无法回答许多中国特殊国情下的发展现象,这产生了将“中国模式”纳入第三阶段“发展型国家”理论建构中的要求。[2]第三阶段的“发展型国家”理论内容将可能继续扩大在国家主导下社会参与的广度与深度,进一步追求国家与社会的平衡发展。[4]
发展型国家理论强调了政府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与主导性作用,但是这种自上而下的研究视角似乎难以完全解释中国民营经济如何在许多仅局限于体制内的经济改革政策下发展壮大的。因此倪志伟(Victor Nee)和索尼娅·奥珀(Victor Nee)尝试从新制度主义视角自下而上地去研究国家经济发展,用经济制度的内生性变革及内嵌于经济制度中的社会规范与社会关系去解释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理论框架与方法
(一)理论框架
本文将运用约翰·奈特(John Knight)的发展型国家理论(Developmental State Theory)与自下而上理论(Bottom-up Theory)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莆田系民营医院的发展案例进行分析。这两种理论都旨在解释一个国家的政府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关系。
发展型国家理论强调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在众多不同的“发展型国家”理论中,约翰·奈特(John Knight)采取了一个不与任何国家战略挂勾的、更为宽泛的定义。他主张,“发展型国家”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将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并采取相应的制度安排以激励相关各方实现这一目标。这一理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强调良好的官僚管理的作用。奈特认为中国是符合这两个标准的发展型国家,并在他的文章中分析了为什么中国会成为发展型国家,以及中国为维持发展型国家所拥有的激励结构。[3]
倪志伟(Victor Nee)和索尼娅·奥珀(Victor Nee)提出的自下而上理论的关键点在于,中国的私营企业经济不是由国家自上而下创造的,而是从下往上自发冒出来的,是由新经济制度的内生性变革驱动的。许多理论认为,在大多数国家,经济型企业的存在从根本上说是由国家创造的,并依赖于国家。但倪志伟和奥珀认为,政府只是在民营经济自下由上不断试错、扩张发展之后介入,并使市场经济创造的制度合法化和规范化。[6]此外,“自上而下”理论将内嵌于新经济制度之中的社会互动与社会规范放至分析的核心地位,探究其对于民营经济与市场发展的作用。图1为作者在书中总结出来的制度变革的多层次模型,[6]在此模型中可以看到市场参与者在新经济变革中通过社会网络、合作竞争形成自己的非正式制度,并进一步“倒逼”国家机构改革正式制度。[7]虽然倪志伟和奥珀的理论并没有忽视党和国家的作用,但这种方法最终将中国市场经济的成功归功于受利润驱动的企业家。
图1 制度变革的多层次模型(A multilevel model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这两种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国家政府与民营企业家的关系。因此,本文将运用它们来分析莆田系民营医疗集团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以此回答其在中国医疗市场是如何成长扩张起来的问题,并进一步窥探国家与市场二者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与互动。
(二)案例选取与分析方法
本文选取的研究案例为我国莆田系民营医院的发展历程,莆田系民营医院的发展时间长且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是我国早期民营经济发展的代表之一。此外,莆田系民营医院所属的医疗行业是我国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对象,通过分析其发展与扩张过程来探析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中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采用理论驱动的案例分析法,根据莆田系民营医院不同时间阶段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并结合国家各阶段政策,按照时间顺序来展示莆田系民营医院在各阶段的发展背景与结果。
四、理论框架中的案例分析
本文将莆田系民营系医院的发展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发展时期是在2000年之前,第二个发展时期是从2000年开始至今。
(一)第一个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
20世纪80年代,福建省莆田市东庄镇的陈德良通过发展民间偏方,成为当地有名的皮肤病医生。在文化大革命的混乱时期,中国的医疗资源和医生数量都十分有限,整个社会对于医疗的需求是供不应求。陈德良在巨大的市场机遇下开始运用自己的疗法招收弟子,开始在全国各地游行执业。此外,1980年卫生部出台了《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8],这为莆田系初期的游医执业行为提供了规范性的制度文件。
这一阶段莆田系的发展可结合倪志伟和奥珀的自下而上理论来分析,该理论认为市场在中国自下而上的出现依赖于五个主要的原因,其中之一是创业行为产生制度创新,并通过一个反复试错的过程,最终将成功的解决方案扩散到整个区域经济。[6]在莆田医疗民营系统发展初期,创业者通过对市场需求的预测,做出创业行医的决定,并通过不断的尝试,莆田出来的游医们选择专注于皮肤病和性病的诊治,且在各种广告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规模和知名度。此外,政府后来在这一阶段支持个体行医政策的出台,进一步使莆田系初步开拓的市场经济制度合法化和规范化。
自1985年以来,我国公共卫生体制一直在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进行改革。政府对医疗体系的补贴一直在缩减,地方政府不得不承担更大比例的医疗支出。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不仅面临财政压力,还必须以有限的资源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9]结果,这迫使公立医院探索政府补贴以外的财政资源,导致公立医院的半盈利性质,也使得患者的医疗费用进一步增加。此时,莆田系医疗集团在这种情形下开始承包公立医院利润较低且管理麻烦的小科室,并以此获利。此外,上世纪90年代末,军队医院、武警医院、消防医院等具有较强官方背景的医院也进行了改革,这给了莆田系医疗集团更好的签约承包公立医院科室的机会。自下而上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市场竞争的变化为经济行为者提供了动力,促使他们提出自下而上的制度安排,以确保从紧急机会结构中获得收益。[6]民营企业对于外部形式遵从和内部的自我建构也增加了其市场可及性与回应市场需求的灵活性。[10]医疗市场的变化促使公立医院与莆田医疗集团合作形成利益联盟以外部遵从制度的形式获取收益,这对于莆田系医生来说,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发展和盈利机会。
从另一方面来说,政府实际上并没有支持莆田系医疗集团的早期发展。1998年,“打假第一人”王海在经过调查后,就莆田医疗集团在行医过程中的医疗诈骗案提交了报告。同时,在莆田系发展逐步迈入21世纪初的第二发展阶段时,国家卫生部也意识到了公立医院与莆田系民营医疗合作外包科室的弊端,因此立即发布文件,禁止当地非正式的私营医疗机构,并要求政府组织的非营利医疗机构不得与其他组织合资投资,建立具有非独立法人地位的营利性“部门”。因此,早期莆田系的发展特点更适用于自下而上的理论分析框架,莆田系一路的自行发展形成了一种自下而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并没有过多地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法律保护和其它资源配置,更多的是在国家正式制度的缺口中成长。
(二)第二个发展阶段:从21世纪初至今
在分析莆田系民营医院的第二发展阶段之前,首先要了解莆田系医疗集团的发展现状。从表1的数据(来源于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可以看出,从2013年到2019年,民营医疗发展迅速,近年来总体增长率在10%以上。2014年年中,民营医院数量正式超过公立医院,此后进一步扩大。截至2019年,全国民营医院约2.2万家,是公立医院的1.8倍。此外,在2008年至2016年的9年间,民营医院在卫生资源配置与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方面也实现了飞速增长,其整体的卫生技术人员数增加了263.8%,诊疗人次数增加了223%,住院人数增加了435%。[11]那么,为什么民营医院能发展得如此之快呢? 2000年后,莆田系医疗集团又如何能占据民营医院近半数的市场份额呢?
表1 2013-2019年中国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机构数(个)
2000年以前,国家开始允许个人行医作为公共卫生系统的补充,在2000年后,国家允许民间资本开办医院,私立医院开始了新的发展高峰。2010年,政府颁布《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医疗机构的意见》,放宽社会资本准入范围,鼓励多元化医疗机构模式。2013年,政府颁布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形成多元化医疗服务格局,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因此,在这种背景下,莆田系医疗集团也找到了发展的契机。莆田系开始建立国家卫生系统认可的国际医院,完成了从草根医生到正规医院的转变,开始从收购医院科室过渡到建设医院、全面提升自营医院的新阶段。
莆田系医院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符合奈特的发展型国家理论。中国政府在这一时期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政府对民营医院发展的鼓励政策反映了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的激励措施。政府发展民营医院市场有助于政府减少直接财政投入,降低医疗保险成本,增加联邦税收收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在此期间,政府所创造的市场环境为莆田系医疗集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使得其迅速成长,占领过半的民营医疗市场。
此外,莆田系医院于2014年成立莆田健康产业总商业,形成了行业联盟并在互联网营销领域加大发展力度。莆田系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使其形成稳定的商业网络,这同样是自上而下理论中关于民营经济产业集群与比较优势中更为关注的地方。[10]
表2 理论框架下的莆田系发展阶段
五、总结与启示
(一)研究总结
本文通过两种理论来探究莆田系民营医院在不同时期如何发展的问题并进一步探析政府与市场二者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角色。莆田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自身早期准确的市场预测和定位,另一个是在医疗改革中政府对医疗市场化的政策支持,这给了莆田系医院十分重要的发展机会。
在第一个发展阶段,莆田系医疗集团是在没有政府支持的情况下,通过反复试错的过程由下至上发展的。在那之后,他们非正式的自下而上的发展方式得到了政治家的回应,政府通过改变正式的规则制度来适应和规范新兴的经济实体,这符合自下而上理论的因素之一。在第二发展阶段,国家出台的支持民营医院政策为莆田系医疗集团的发展创造了积极的环境,并且莆田系也在积极地参与社会网络与互动以此进一步稳定其商业网络。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出民营经济扩张与发展过程中的三大重要驱动力。一是政府的外生推动力。政府通过制定积极的政策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优化资源配置并减少对民营经济的干预。二是企业内部的利益与创新驱动。民营企业通过对经济利润的追求,创新自身市场定位与发展策略,或通过制度的缺口发展壮大。三是制度驱动力。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下的产物,经济制度或是产权制度等的变革是维持民营企业活力与生命力的重要动力之一。
结合民营经济三大发展驱动力与莆田系民营医院发展案例,可以看出,中国地方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企业家自身的决策和定位,国家政策的影响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者的互动与相互作业不断促进着民营经济的发展。这不单单仅局限于奈特的“发展型国家”理论与倪志伟、奥珀的自下而上理论,而是一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这种互动表现为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对市场经济进行鼓励与支持,甚至是对企业的某些行为进行默认与容忍,使得民营企业能在夹缝中生存发展。[7]另一方面,企业通过不断试错或是通过识别正式制度下的缺口逐步构建起自身内部的制度,并不断扩张壮大进一步倒逼政府建立正式的法律制度来调节市场。
(二)研究启示
在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家与市场二者的角色均不可或缺,如何建立二者良性的互动发展模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发展型国家”理论过分强调国家的角色,而“自下而上”理论更侧重于探讨民营企业的内生性演变所带来的经济发展,但是二者是可以且有必要统一起来进一步讨论新的变革发展制度。[7]民营经济的扩张一开始都来自于各经济体与政府对于自身利益追求的结果,最终在各方的博弈中形成一个较为均衡与平稳的制度结构,以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民营企业家在创业行为中通过政策缺口发展有时会破坏市场秩序、毁坏市场道德,这就需要国家针对政策缺口及时进行相应的政策安排规范秩序。另一方面,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进一步关注民营经济中的社会网络与合作竞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