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落地

2022-06-16何玉国

新长征 2022年6期
关键词:干部基层人才

何玉国

舒兰市委组织部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带头树理想、守初心、强组织、转作风,着力建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斗堡垒和干部人才队伍,有力有效推动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落地。

一、找准新方位,推动全会精神深入人心

铭记忠诚于党的铮铮誓言,在坚定信仰信念中勇做先锋。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把全会精神列入各级党组织集中学习的必学内容和首要任务,充分利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读原文、悟原理、究原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

践行知责担当的为政之德,在致力高质量发展中勇当中坚。将全会精神与舒兰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农业现代化示范高地、宜居宜业文明城市”两大发展定位相结合,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信访稳定、项目建设等一线敢打敢拼、建功立业,把主动作为、敢于担当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价值取向,助推全市“六大升级工程”取得实效。

谨遵为民奉献的崇高使命,在践行党的宗旨中勇担重任。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追求,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交通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注重宣传发动群众,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正确主张向群众说明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真正把社会各方力量凝聚在党的周围。

贯彻从严治党的政治要求,在巩固执政基础中勇建新功。紧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后新形势发展要求和党员干部思想工作实际,不断创新组织生活形式,丰富实质内容,使各种形式的党内政治生活都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坚持把抓基层党建与城乡基层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党建目标与发展目标相衔接、与重点工作相一致、与服务群众相统一,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前哨和坚固堡垒。

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中勇当楷模。深化“作风建设年”成效,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正风肃纪,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纪律和家庭防线。持续营商环境建设和全员招商,以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奋进的精神状态服务企业发展,努力谱写“全面建设富强文明、美丽幸福现代化舒兰”新篇章。

二、扛起新使命,推动重点任务取得实效

强化理论武装,吹响“集结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组织是“形”,思想是“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既要“造形”,更要“铸魂”。全市上下要严格对标对表,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精神作为各级党组织中心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新提任领导干部党的理论、基本知识测试的重要内容,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方法,丰富学习载体,开展干部轮训和分层分类系统培训,在学深悟透上下真功,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突出政治标准,锻造“好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干部标准的时代内涵,既为广大干部明确了个人努力方向,也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修订后的《干部任用条例》,明确将“好干部标准”写进总则第一条,并围绕有利于选准用好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提出了新要求。组织部门在今后的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大政治标准的考察力度,坚持因事择人,持续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要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注重实践锻炼,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和领导班子整体效能。要加强对干部的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落实关心关爱干部的具体措施,用足用活公务员职级职数,激发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信心和动力。

夯实基层基础,建强“主阵地”。严密的组织体系、组织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所在。基层党组织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要紧紧守住这个“主阵地”,确保各项政策要求及时执行,取得成效。在农村,要重点推动农村党建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着力实施“好书记”培育、“好队伍”打造、“好制度”规范、“好服务”提质、“好业绩”争创“五项工程”,持续开展“三资”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推动乡镇党委“一村一策”研究产业项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城市,要有效落实城市基层党建“吉林行动”计划。全面实施“书记一号工程”项目,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动“党建联盟”,大力推行“红心物业”治理,实现街道社区、单位、行业党建互动融合。在机关,要组织实施“强责提质创标”行动,强化党组织书记“三个带头”,抓实机关党支部建设“十个一”。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要持续推进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两个覆盖”。实施发展党员“火种计划”,积极开展“红色孵化器”、助企纾困、“十大发展服务团”服务企业等活动,切实把党的工作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还要稳步推进基层治理各项工作,抓好新时代党支部标准体系(BTX)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集聚優秀人才,增强“源动力”。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主线,抓好人才“引、培、用、服”四个方面,着力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发挥人才引领带动作用,切实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动能优势和发展优势。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吉林市“一个意见、六个办法”,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制度机制。狠抓人才政策落实,以吉林省《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实施意见》、吉林市《关于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助推实施“四六四五”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为抓手,不断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科学化水平,统筹推进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展现新作为,筑牢组织工作发展根基

在践行“两个确立”上“强根”。深刻认识“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的决定性意义,读懂百年大党的光辉理论、宝贵经验和惊世奇迹。坚决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行动自觉,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全程无缝落实。

在服务大局中“深融”。只有融入,才能作为;唯有融入,才有作为。全市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找准定位,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把党的建设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履职尽责上“担当”。要注重运用历史方法、历史经验,把先辈前辈走过的“坎坷崎岖”转化为斗争策略、斗争艺术。要善于以群众为师,在摸爬滚打中听取“真经”。要磨砺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刚健勇毅,敢到困难突出、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锤炼担当的“宽肩膀”。

在强化保障监督中“守正”。坚定不移反腐,让纪律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确保制度执行落到实处、制度意识入脑入心。

(作者:中共舒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责任编辑/李    文D189C046-BC35-4F15-A13A-049B174D8530

猜你喜欢

干部基层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基层巡览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
毛遂自荐
为国家选人才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