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童年
2022-06-16吴颖
吴颖
有一次,我和一群同龄朋友吃下午茶,大家的勺子都不约而同地避开蛋糕上的奶油,从中部挖着吃,最后的结果就是那块白花花、颤巍巍的奶油应声倒在盘子里,我们都大笑了起来。接着,我们一起聊起小时候对奶油蛋糕的渴望,对猪油渣儿的渴望,对芝麻酱拌白糖的渴望……现在,这些食物都已让我们这些中年人避之唯恐不及,但是那些童年渴望却是那么的清晰和鲜活。
而现在的孩子们,他们在童年里渴望着什么呢?
越来越难找到渴望的童年
记得我曾和一位与我同龄的儿童文学作家闲聊,他说,这个时代儿童文学的写作难度,就在于不知道如何去构建一个让孩子渴望的世界。物质肯定越来越不是吸引孩子们的元素,而他们渴望的精神世界,我们在童年里并没有太多的体验。我想,这大概也是当今很多父母的困惑—孩子们的渴望似乎真的越来越少,好吃的,好玩的,都不足以吸引他们。其实,这只是因为他们对物质的渴望越来越少而已。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孩子一起在童年里找到那種真正的、精神层面的渴望,比如保护某种濒危物种,去开发某个星球,甚至是拯救世界……这种渴望一旦被挖掘,潜力巨大,带给孩子的内在动能也巨大。
越来越长的童年
有人说,现在孩子的童年越来越长,独立的时间越来越晚。这是一种退化吗?《园丁与木匠》一书的作者、牛津大学心理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教授艾莉森·高普尼克认为,这恰恰是人类的一种进化。因为童年期的加长,正是为了让孩子们做好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准备。面对要做好这样准备的童年,父母似乎要为孩子提供的不是单一知识的死记硬背,也不是无休止的竞争和焦虑,而是应该给他们提供更多探索、尝试的环境,更多提升能力的机会,更多了解世界的视野,这样才不辜负这样一个要为不确定的未来做充足准备的重要童年。
亲子关系越来越微妙的童年
完全不同的童年经历,让我们的亲子关系变得非常微妙。我们会发现很难提取自己的成长经验去教育处在今天的孩子—我们在意的他们不屑一顾,他们的烦恼我们很难理解。所以,我觉得现在的父母可能更应该倾向于与孩子打造一种新的亲子关系—互相成就。想要成就孩子,必须先提升自己;想要和孩子有共同语言,顺畅沟通,必须懂得他的世界,认同他的烦恼。这给父母提出了新的挑战,但这也是父母去经历一次与自己的童年完全不同的童年的好机会。
时代发展得太快,“童年”这两个字,对中国近三代人来说,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这也是我们这次想做这个策划,试着探讨这个话题的初衷。E4A14161-559D-40CE-9230-CB1AA4B18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