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德教育体系对比与启示

2022-06-15李真张昊孙远翔张祯滨

教育现代化 2022年9期
关键词:德国教育学生

李真,张昊,孙远翔,张祯滨

(山东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一 中德教育体系概述

(一) 中国教育体系

中国的教育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孔子便开办了学堂,孔子在教育方法上注重因材施教,他提出举一反三,主张温故而知新,开创了中国教育的先河。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官办学校出现在汉朝,推行“有教无类”的政策[1],打破了只有贵族能接受教育的状况。中国教育的又一次大革新是唐朝科举制的创办。科举制贯穿了唐朝之后的所有封建王朝,是整个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手段,通过这种手段选拔了大量中下阶层人士进入统治阶级。而到了近代,中国社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西式教育开始涌入中国,逐渐成为主流,不断完善,沿用至今。

现代的中国教育经过两千年的演变,已主要形成了以下四点教育理念:

1.提倡刻苦努力,勤奋好学;

2.重视基础知识教育,多以课后作业保证学习质量,强调温故知新;

3.应试教育发挥主要作用,希望保证学生有较强的快速学习能力;

4.注重道德教育,强化集体意识,提倡学生进行团队分工协作。

现代中国教育已形成了6个较为完整的教学阶段,如图1(a)所示,大致总结为:幼儿园阶段(3~4年)、小学阶段(6年)、初中阶段(3年)、中专或高中阶段(3年)、大专(3年)或大学(4年)阶段以及高学历深造阶段。

中国学生的分流定向发生在初中后,学生们可以选择读高中后参加高考或者读中专后直接工作。换而言之,中国学生约将在15岁时面临第一次人生方向的选择。

(二) 德国教育体系

德国的教育历史相较于中国来说起步较晚,其主要发展于中世纪之后,起初仅贵族及神职人员可以接受教育。但德国的义务教育发源较早,早在16世纪,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呼吁普及义务教育,至此之后德国的全民教育体系开始逐渐发展兴盛。同时德国的前身普鲁士王国是世界上最早设立国民教育的国家,西方近代的教育制度大多产生于德国,为西方近代教育乃至世界教育体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德国的现代教育理念与中国大不相同,列举为以下四点:

1.德国提倡兴趣导向,注重动手创造;

2.德国的基础知识教育较为灵活,仅有较少的课后作业,主要强调动手实践;

3.鼓励和要求学生去参与、实践、创造和尝试新事物;

4.注重独立意识,强调责任意识,致力于培养德国制造工程师队伍。

德国现如今有5个教学阶段,如图1(b)所示,大致总结为:幼儿园阶段(3年且为非强制)、小学阶段(4年)、中学阶段(5~9年不等)、职校(3年)或高校(4年以上不等)和高学历或深造阶段。

图1 中德教育阶段对比

德国学生的分流定向发生在小学后,德国学生可以选择读5年制的普通高中、6年制的实业中学和8~9年制的文理中学。与中国学生相比,德国学生大约在10岁会面临第一次人生方向的选择。

二 中德初等教育体系异同

在小学教育方面,中国的小学生每天需要面对6~8节的课程,其中主修课程涵盖了语文、数学、社会、自然、英语、音乐、体育、综合等等,同时中国小学生每学年均要通过多次的闭卷考试来检测学习成果。而与中国相比,德国小学生每天只需要上4节课,而且除了文化知识外,烹饪、园艺、手工等综合素质专题课也是必修课程。通常德国学校的学业考查方式为每学年2次的开卷考试,考试成绩中包含了教师对学生的个人评价,而且在最终分数中占有很大比例。

综合而言,中国小学课程量更大,更偏向于文化课的教育,而缺少综合素质的教育。同时中国小学更看重考试分数,学生从小开始有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但中国小学生因为更多文化课的学习而更早地拥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使得中国小学生能更好地过渡至中学阶段来面对难度更高的学习。而对德国小学来说,德国除了文化课的教育外,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的表现,淡化了考试分数的影响。但与此同时,德国小学生会在毕业时面临未来教育方向的选择,第一次的人生分流过早,使得很多学生并没能自我成熟地考虑清楚自身目标而选择了错误的人生方向。

在中学教育方面,中国初中教育为9年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培养职业技能的学校在高中教育阶段中才出现,初中与高中的学制均为3年。其中高中阶段的培养目标为通过高考,高考为期2天需要进行6门笔试科目,满分为750分,是中国唯一通往高校的途径。德国的中学教育体系相对较为丰富,出现了培养职业技能的学校,且要持续8~9年。在德国,“高考”为Abitur考试,Abitur考试时间会持续两个月,其中包括笔试和口语测试,计分标准为1.0~4.0。但是其考试结果并不像中国高考一样被一次考试的成绩做决定,而是会结合高中阶段不同学科的成绩加权计算累计而来。这种成绩评定方式既能展示学生在高中阶段平时学习水平,又能反映孩子对不同学科的喜好,同时该成绩也会作为学生申请大学时一个重要的参考。

综合而言,中国中等教育时间短,且仅用单一的高考成绩作为评判标准,带来的后果是中学生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盲目追求成绩而忽略自身的全面发展。但在这种模式下的中国学生可以更好地养成刻苦努力的习惯,有更强的学习能力来面对日后更艰苦的工作或更深层次的研究。与此同时,在中国,以培养职业技能为目标的学校较少,而且不被家长和学生认可,社会教育仍以读高中参加高考为主流。相较于中国来说,德国的中等教育培养时间更长,且存在更多的培养方向,培养职业技能的学校被社会认可,同时德国中等教育的评判标准更多元化,不只是参考最终考试的成绩,更注重平日成绩与平日表现,学生可以在进行日常学业的同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但德国对素质教育的过分重视,使得文化课的学习程度较浅,学生可能在高等教育阶段面对难度突升的学科时会较为吃力。

三 中德高等教育体系异同

现如今的中国和德国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均把将学生培养成有能力的人作为主要任务,但是因两国文化差异和初等教育体系的不同,高等教育也在如下几个方面表现出了差异:

(一) 大学分类

在中国,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将中国高校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以及高等专科院校。其中研究型大学主要致力于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与科技研发,本科生人数往往少于研究生人数;教学研究型大学主要是培养本硕学生,个别专业可招收部分博士生;教学型本科院校针对的是培养本科生,特殊情况可以招收研究生;高等专科院校培养的是具有某种职业技能的专科生。

在德国,由《联邦教育促进法》规定,德国的高等院校可分为:综合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双元制大学。其中综合性大学可以培养本硕博三个层次学生;应用型大学可以培养本科生和硕士,但不能培养博士,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主要从事工程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工程处理能力;双元制大学也就是职业院校,学生以被企业录取为基础,在企业进行实训,同时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实验模拟操作[2]。

综合来看,中国高等教育普遍严进宽出[3],大学入学后淘汰率极低,几乎为0,且高等专科院校不受重视。而德国高等教育普遍宽进严出,入学前两年淘汰约50%[4]的学生,同时职业教育不受歧视,与高等教育具有同样地位。在以上方面,中德教育体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

(二) 课程设置

在中国,以山东大学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为例,本科生首先需要进行高等数学、电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磁场等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后在高年级会进行研究方向的分流,其中包括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电力电子等方向,然后继续对相应方向的专业知识进行深入学习,若要最终获得学士学位,除了通过所有课程之外,需完成规定的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

在德国,以慕尼黑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Elektrotechnik und Information)培养为例,本科生的基础学习科目为电工学、物理学、信号与系统、数学等,与中国的学士培养相同,德国学士学位的通过仍需完成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但不同的是,德国的本科生必须掌握职业化的技能培训。

综合而言,在本科教学方面,中国的课程考试简单,不及格率较低,成绩分布较为集中,考试不及格时需进行重修后补考,补考次数不限。另外毕业设计时间节点有明确安排,设计周期短,确定课题后不能轻易换题。而德国的课程难度较大,不及格率较高,成绩分布层次分明,前1~4学期考试不及格每人有2次补考机会,第5~6学期考试不及格者直接淘汰,毕业设计无硬性时间及方法规定,设计周期长,无法完成可换题。

上述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教学角度展示了中德教育之间的不同,下面仍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硕博研究生教学角度再次进行对比。

中国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士培养计划中主要包括必修专业课、必修公共课、前沿讲座、选修专业课、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硕士学位论文,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培养计划中主要包括核心课程学习、专业实践、科学研讨会、学术研究和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博士培养计划中主要包括课程学习、前沿讲座、讨论班、科学研究、学术论文发表以及博士学位论文,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博士培养计划包括教学任务(教授课程、指导本科生和硕士生)、工程项目工作、企业合作、学术论文发表和博士学位论文。

中国的博士生需要缴纳学费且必须上课,同时科研任务与课题契合度高,毕业论文需要命题,导师也同时会给详细的指导,毕业流程简单,毕业周期适中。而德国的博士生在以上几点与中国大为不同,德国博士生不需上课,所以不需缴纳学费,但会承担教学任务,项目任务与企业联系紧密,任务内容与自己课题相关度低,毕业论文几乎不命题,导师对其指导也有限,同时毕业流程很复杂,周期较长。

综合而言,从硕博阶段的教育来看,中德教育均偏向于对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具体培养细节方面,例如是否需要上课、导师是否提供详细指导或毕业流程等等,双方仍存在着差异。

(三)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中国和德国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也有所不同[5]。如图2所示,山东大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分为四个层次:课堂教学评估、专业评估、学院评估和学校评估,其中课题教学评估包括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来自学校或同行的教学督导,专业评估包括来自教育部的专业认证和来自外部机构的专业排名,学院评估包括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育创新和教育拓展,学校评估包括专项检查、专家评估、问卷调查和课程评价。这四个层次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高质量进行。如图3所示,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教学评估过程区分三个级别,分别从学校教务处、学生和学院发起评估,其中包括组织笔试考核环节、学生学习与毕业管理以及来自外部的教学评价,各个环节均向着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前进。

图2 中国山东大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图3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四 造成差异的原因

(一) 师生关系差异

中德两国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在各个教育阶段都表现出不同的差异。在中国的初等教育中,传统教育观念是以课堂为核心,以教师授课学生听课为主,再加上“尊师重道”一直以来是深入人心的中华传统美德,因此形成了课堂主动权在教师手中,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面对在校时教师的管理与课后大量的作业和考试,学生往往会处于较“劣势”地位。这种师生关系虽然会对学生的积极性造成伤害,但更有助于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德国的初等教育中,教育观念为以学生为本,对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视使得学生们的重心不仅仅放在课堂,因此老师的教育任务也不仅仅在书本,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不限于课堂上的“主从关系”而更趋向于“平等”,这种模式下的老师会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所把握,但无法起到强势的领导作用,可能会造成学生的过分自我化,而违背最初的教育目的。

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中,本科期间对学生学习要求不高,多以传授基础的专业知识为主,师生课堂外联系较少,仅少部分学生会参与科研项目。同时与初等教育相同,课堂的主动权仍在老师手中。到了硕博阶段,师生的交流才会更加密切,导师对学生辅导细致,会对学生安排科研任务,基本可以保障学生毕业。在德国的高等教育中,课堂授课要求严苛,考试难度极大,对学生要求较高,同时教师非常尊重学生[6]。但到了硕博阶段,教授面见辅导机会较少,导师不能保障学生的毕业,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师生之间交流平等。中国高校重视教师执行教学辅导义务,目的为保障学生毕业,而德国高校教师尊重学生独立人格,以培养学生自我科研能力为主。

(二) 学生发展方向差异

中德两国在对学生发展方向上的差异也决定了两国教育体系的不同。在中国社会上,有个普遍的观点:好学生都是既学习好又听话的孩子,他们在学校遵守纪律,能够取得较高的成绩,在家尊重长辈,愿意听从父母的指导。而在德国,所谓的好学生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定义,他们有可能是考试型的“学霸”,可能是篮球队长,也可能是社团中的骨干,又或是文艺青年等等,共性是在其兴趣爱好、课程选择等方面展示出独立自主的精神。而在上述内容中体现的是中德学生在学生发展导向上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没有足够的教育资源去保障每个学生可以享受到全面的素质教育。为了保障教育的平均水平,学生们享受着统一的教育课程制度,使用着相同的教育资源,在公平的考试制度下发展与竞争。在这种模式下,学校内奖学金的评定和人才的筛选也很自然地以成绩为标准,因此学生们学习生活中在必修课程上花大量的时间,也向着高分型人才的方向发展。

而德国相较于中国人口较少,教育的重心不在如何保障平均水平上,而是实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强调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他们以兴趣为主导,发掘自身潜力。因此在学习生活中,德国学生也会花部分的时间在社团等兴趣组织上,扩展自我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追求自己对学习对生活的热爱,向着全面型人才的方向发展。

五 启示

(一) 合理的考试评价制度

中国整个教育体系尤其是在初等教育阶段,均以应试教育为主题,其教学质量以小考、中考和高考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忽略综合素质的培养,所有学生均为了考取高分而考试,直接导致高分主义的盛行,培养出来的学生甚至变成了“考试机器”。然而这些决定着学生命运的成绩都由一场考试所决定是不合理的。德国的考试制度会参考平时成绩与平时表现,因此德国学生会更注重接受教育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唯“结果论”[7]。

因此,在我国的考试评价制度中,也可以加入对平时成绩与平时表现的考核,这种考核不限于文化课的考核,可以是艺术、体育等科目的综合测评,保障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 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中国,乃至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都绝大多数缺少动手能力,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为例,该学科的培养目标为使学生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尤其本科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强、可塑性高的时期,也是培养适应未来新形势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阶段,因此该学科的培养应更注重培养动手实验的能力。

然而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多为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学生大多对照实验指导书内容按部就班地操作以获取最终的实验波形及数据。这种方式下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电路工作及操作顺序的原理,因此起不到理论结合实践的培养作用。同时电气工程的学生虽大多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缺少必备的硬件技术、关键的软件技能及科学的数据处理手段,使得学生觉得电气工程学科课程知识较为零散且概念抽象。种种因素最终导致电气工程学科培养出的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因此,在平日学习中应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自主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实践能力,优化改革课堂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模式。

(三) 重视职业教育

在中国社会,职业教育普遍不受到重视,多数人认为当学习成绩不够优秀的学生才会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同时学生在毕业时应聘岗位时,好的就业岗位都限制着本科学历报名,而将专科学历拒之门外。因此形成了对职业教育的“歧视”,大量学生为了进入高等院校获得本科学历而涌入“高考大军”,导致学生面对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使得我国职业技术型人才缺失。

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程度在世界处于领先。在社会上职业院校与高等院校拥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普遍认为高等院校培养的是科研工作者,职业院校培养的是职业技能工作者,两者缺一不可。在德国,职业院校也有着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丰富的课堂教学和企业培训,毕业后在技术企业中就业更具有优势。职业院校为德国培养了许许多多的工程师,成为德国工业领域的主力军。

因此,我国也应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给予同样的重视,培养强大的职业教育教师团队,将优秀的教育资源同等地分配给职业教育,这样对我国实现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8-9]。

猜你喜欢

德国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德国弃煤的烦恼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梦梦”“娇庆”德国行
学生写话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