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22-06-15汤国威
□汤国威
(新疆财经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淮安市位于苏北平原腹地、京杭大运河与古淮河交汇处,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耕地和水域面积较大,现有耕地38.42 万hm2,水域面积31.26 万hm2。境内有著名的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洪泽湖,以及具有极强开发潜力的高邮湖和白马湖。淮安市总面积1.06 万km2,总人口517.68 万人。优越的自然条件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自改革开放以来,淮安市受到国家及省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经济补贴,充分调动自身发展优势,激发创新潜力,已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盛产稻麦、棉花、油料、林木、畜禽、水产等农副产品。
自然因素促进了淮安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农产品的产出量。洪涝灾害一直是淮安市乃至整个江苏省所遭受的主要自然气象灾害。2019 年“利奇马”台风过境,江苏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5.33 万hm2,畜禽圈舍累计受灾面积6 万m2,死亡家禽3.7 万只,直接经济损失224 万元;江苏省渔业养殖受灾面积213.33 hm2,损失水产品36.1 t,直接经济损失276 万元。在进行灾后损失补偿的过程中,除了依靠政府部门的财政补贴外,各种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农业保险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淮安市自2004 年“淮安模式”试点开启后,一直致力于不断发展农业保险,完善相关制度法规,不断创新险种,合理定价,积极理赔,为新时期农业保险深入发展和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淮安市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2.1 淮安市农业保险在江苏省的数据对比
从整体来看,江苏省的保险中心在苏南地区,淮安市在江苏省13 市的保费收入仅排在第十二位;同时,相关数据显示,2019 年淮安市的保险深度为2.41%,保险密度为1 892.67 元,均远低于江苏省平均水平。2019 年江苏省各市保费收入及增长率如表1所示。
表1 2019 年江苏省各市保费收入及增长率
由表2 可以看出,江苏省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主要集中在苏北的几个市,其中淮安市作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产粮大市,其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在全省排在前列。
表2 2019 年江苏省各市农业保险保费收入
综上所述,淮安市保险规模总体上看并没有达到江苏省的平均水平,但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居于一定的领先地位。作为试点较早的城市,淮安市要承担起农业保险改革创新的“排头兵”责任。
2.2 “淮安模式”简述
21 世纪初期,国家为保障民生,特别是考虑到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种植农作物的收成问题,在全国选取部分地区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工作,2004 年淮安市作为国家首批试点城市,在农业保险的运作方面投入了巨大精力,极具特色的“淮安模式”应运而生。
淮安市农业保险发展初期,在运作模式上采取“政策性保险、商业化运作”的形式,即保险公司与市(县、区)政府联办共保;在保险方式上采取“低保额、低保费”的方式。同时,市(县、区)都成立了由农工部等涉农部门参加的“促进农业保险发展委员会”;试点伊始,仅有中华联合保险公司一家进行保险。由于刚起步,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广大村民投保积极性不高,大部分保费收取依靠行政力量推动,且在保险条款设计时规定造成的损失率达到70%以上时,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负责赔偿。这样的理赔标准无疑过高,直接导致当暴雨、洪水、内涝等自然灾害给农作物造成损失时,农民无法直接获得保险公司赔付的保险金。因此,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淮安市政府与相关农业保险公司不断深入探讨和研究,对早期的“淮安模式”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包括调整核保比例、动员更多保险公司开办农险业务、给予更多优惠补贴等措施,同时针对广大农户积极宣传、广泛动员,使得淮安市的农险业务迈入更高的层次[1]。
3 淮安市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承保机构较少,农险业务规模有待提高
淮安市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初期是由中华联合保险公司负责农险业务,后来中国人保也进入淮安市农业保险市场,并分摊了中华联合的一些农业保险市场份额。到2019 年末,淮安市共有22 家财产保险机构入驻,但从事农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仅有5 家;特别指出的是,目前淮安市农业保险市场份额依然由人保和中华联合占据大份(2019 年中华联合的农险保费收入接近淮安市农险保费收入的1/2)。由于农业保险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很难采取纯粹的商业化保险运行机制,需要政府部门介入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同时农业保险的赔付力度较大,一旦遭灾,保险公司将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因此,即使加大政府的补贴力度,一些中小型保险公司也很难进驻农业保险市场。相反,占有较大农业保险份额的保险机构会因缺少市场竞争而疏于对农险业务的管理和创新发展,不利于淮安市农业保险的长远、有效发展。
3.2 产品创新力度不足,缺乏地方特色的农险产品
传统的农业保险分为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两大类。近年来,淮安市农业经过努力发展,已形成诸多农作物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的特色产业类型。因此,农业保险应紧跟农业发展步伐,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满足农户需求的特色保险产品。但农业保险的投保率和赔付金额并没有飞速提升,究其根本,在于保险条款及保险产品的设计存在诸多弊端,从而导致一系列“遭灾不赔”的现象发生。实际上,江苏省各地近几年都在开办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保险创新险种,淮安市在模仿学习的基础上,也陆续进行创新,例如2016 年初淮安人保财险推出的内塘螃蟹水文指数保险、2017 年太平洋产险淮安中支开发的水稻收入保险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此类创新险种仅占少数,并不能形成良好的规模效应。
3.3 专业人才缺口较大,现代农业保险难以有序开展
现代农业保险能否在产品设计和质量上取得较大突破,专业性的保险人才是关键。财险和人身险的产品定价基础都是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的相关知识,需要较强的理论功底及实际运用能力。根据统计年鉴发布的保险公司内部人员结构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保险公司员工的学历不高,仅能做到熟悉自身从事的相关业务,按部就班完成工作内容,对于精算等一些难度较高的领域知之甚少。同时,农业保险在定价和理赔过程中,应对所保作物的基本情况有一定了解,这样才能有效完成保险理赔等一系列工作[2]。
3.4 缺乏先进设备及相关技术支持
农业保险的一大特点是标的农作物面广量大,无论是在投保阶段还是理赔阶段,都需要对相关保险标的物进行严格筛查和查勘定损,如果仅依靠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去完成这些工作,不仅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在有些遭灾路段还会发生许多意外事故,从而危及生命财产安全。尤其是在种植险查勘、定损阶段,存在不易做到精细查勘定损、时效性差、成本高、效率低等缺陷。
目前,许多发达地区采取了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代替人工,大大提高了农业保险在投保和理赔时的工作效率。当然,高新技术的开发和普及使用要依靠政府资金的支撑,仅依靠农业保险公司无法达成现代农险科技化运行的目标[3]。
4 淮安市农业保险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广泛采用“保险+期货”模式,降低风险
自2015 年,在证监会、中国期货业协会和期货交易所的领导下,“保险+期货”的试点范围逐渐扩大。“保险+期货”模式主要是以特定农产品价格保险和收入保险为基础,农户向保险公司投保转移风险,同时,保险公司向期货风险管理公司购买场外期权来转移赔付风险,实现再保险,期货风险管理公司通过期货市场交易来对冲风险。由于农业保险面临的理赔风险较大,农业再保险显得尤为重要,较传统再保险而言,将风险向期货市场转移有较大优势。采取“保险+期货”模式,可有效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充分发挥保险的分散风险和经济补偿的基本职能。但目前市场上农产品期货产品种类较少,不能实现全方位覆盖,因此可以借鉴已有期货产品的例子,对本地特色农产品进行开发。同时,广泛开展宣传,加强农户对“保险+期货”这一模式的认知。银保监会需要对此进行充分有效的监管,不但要考虑分散风险的必要性,更要重视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
4.2 加强农业巨灾保险的建设
巨灾保险是指对因发生地震、飓风、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风险,通过巨灾保险制度,分散风险。巨灾对农业的影响是毁灭性的,淮安市所面临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汛期的强降雨以及夏季台风过境所导致的大面积洪涝灾害,因此加强农业巨灾保险的制订非常必要。政府应与保险公司加强合作,各司其职,对气象、水文地质、地震观测站点等加大建设投入,便于保险公司获取相关数据。此外,还要加强农户对巨灾风险的防范意识,政府及相关保险机构要向大众普及巨灾风险带来的巨大灾害性以及通过保险产品转移风险的必要性。
4.3 大力推动“互联网+”农业保险的普及
淮安市农业生产布局较分散,尚未形成集约化的集中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因此对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来说,收集各项投保作物指标便成为一大难题。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户对保险条款等一些专业领域的知识了解较少,同时农户对自家投保标的可能出现虚假数据上报的情况,从而获得不正当赔偿。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采取“互联网+”农业保险的形式。利用互联网在广大农村地区广泛普及这一优势,农业保险公司在专门的网站或手机APP 设立投保端,并附有各类保险产品的详细介绍,农户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类型,同时在线完成保单信息的录入。农业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对上报信息进行筛查,对不符合要求或存有疑虑的填写状况进行进一步核实。
4.4 保险公司与乡镇机关合作,加大宣传力度
农业保险的受众群体是广大农户,让广大农户接受并积极参保,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灾害过后农作物受损给农户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更是金融扶贫的有效手段之一。由于很多农户对农业保险公司的政策和产品不够了解,仅依靠农业保险公司单方面的宣传很难达到全民参保的良好预期。在日常生活中,乡镇机关是与农户有密切接触的政府基层机关组织,在农户心中有较高的公信力。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大都有国家政策扶持,因此可以与乡镇机关合作并进行定期培训,让广大基层干部对农业保险有充分的认识。针对农户,可以组织下乡宣讲活动,在公众号及相关网站投放宣传视频,提高广大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识和投保积极性。
5 结束语
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和转移农业风险的重要手段,必然会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再分配和农村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淮安市各农险公司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研发特色险种,利用现代金融手段进行风险分散,提高经营的稳定性。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户的参保率,提高农户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从而使淮安市农业朝着更稳定、更高速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