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胃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2022-06-15钟巧兰王金婷
刘 杰,钟巧兰,王金婷*
(1.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科;2.淮安市淮阴医院消化科,江苏 淮安 223300)
胃息肉为胃黏膜组织异常凸起,临床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上腹部疼痛、恶心、嗳气等症状,但临床症状也不具有特异性,因此,胃息肉患者病情易隐蔽发展。临床上,多数胃息肉患者在确诊时,息肉形态已较大,具有一定的癌变风险。常规息肉切除手术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术后存在较高的复发率。由于手术将突出的息肉切除后,并没有改变胃组织整体环境,因此术后患者也要预防胃息肉的再次复发,定期复查,提高自身重视程度[1-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胃息肉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及时给予有效防治措施,进而减少术后复发风险,避免癌变,现将研究结果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11月淮安市淮阴医院收治的230例胃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胃息肉患者术后36个月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70例)和未复发组(160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消化内科疾病诊疗指南》[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且经病理活检确诊者;胃镜检查前8 h未饮食者;符合高频电凝电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手术指征者等。排除标准:严重肺部疾病、心脏病、高血压、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等不宜接受胃镜检查者;有胃部手术史者;家族性息肉病者;有炎症性肠病史者;未做好胃部准备,影响胃镜观察者等。本研究已获淮安市淮阴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运用内镜观察息肉大小、数量、部位及形态等,直接切除或钳夹息肉,采样进行病理检查,结合患者胃息肉情况确定治疗方案,具体手术方式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高频电切术等。术后复查:术后定期借助胃镜观察患者食管与胃部状况,发现复发现象者记录息肉大小、数量、部位等,并采取相应治疗方法予以切除,术后将息肉组织送病理检查。
1.3 观察指标 ①单因素分析: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抽烟、喝酒、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息肉大小和数量、病理类型、部位、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镜下于胃窦距幽门2~5 cm处取1或2块黏膜,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法检测)、术后肠胃反流等一般资料并进行比较。②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胃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以[ 例(%)]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胃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复发组年龄≥ 45岁、手术时间≥ 40 min、息肉直径 > 2 cm、多发息肉、腺瘤性息肉、幽门螺杆菌感染、术后肠胃反流的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影响胃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单因素分析[ 例(%)]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胃息肉患者术后复发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年龄≥ 45岁、息肉直径 > 2 cm、多发息肉、腺瘤性息肉、幽门螺杆菌感染、术后肠胃反流均是胃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1.943、2.726、6.767、4.216、3.053、3.796,均P<0.05),见表 2。
表2 影响胃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胃息肉为胃黏膜上皮组织乳头状、突起状异常生长的组织。多数胃息肉患者息肉色泽与正常组织无异,表面平整光滑,边界清晰,呈圆形或半圆形隆起;少数胃息肉患者胃息肉检出异常增生,息肉表面质地柔软,呈鲜红色,充血糜烂,少部分息肉呈指状、分叶状、菜花状。胃息肉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但当胃息肉较大时,有致癌风险,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威胁,需进行手术切除[4];且有研究报道,胃息肉患者经息肉切除术治疗后,术后仍存在较高的复发风险,且癌变风险更大[5]。因此,需对胃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分析,以便于临床医师采取针对性治疗及预防措施,以降低胃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
本研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45岁、息肉直径 > 2 cm、多发息肉、腺瘤性息肉、幽门螺杆菌感染、术后肠胃反流均是胃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的原因有,年龄≥ 45岁的胃息肉患者机体各项机能呈下降趋势,术后免疫力较差,自身抗体产生较少,导致胃息肉患者术后复发风险升高[6-7]。因此,临床可给予年龄≥ 45岁的胃息肉术后患者免疫力增强剂,促进机体产生抗体,以降低胃息肉复发的风险。息肉大小 > 2 cm、腺瘤性息肉的胃息肉患者息肉易癌变,息肉的癌变率随着息肉直径的增大而增加[8];而腺瘤性息肉组织中含绒毛状组织,绒毛状组织可能具备组织细胞分裂、生长速度较快等特点,其在生长过程中可能发生恶变,甚至发展成为不受机体调控的异型增生,故术后有较高的复发风险[9-10]。因此,临床需对息肉直径 > 2 cm、腺瘤性息肉的胃息肉患者治疗后进行长期随访,定期检查患者恢复情况,以降低患者复发癌变的发生风险[11]。多发息肉胃息肉患者术中切除可能不完全,故有较高的术后复发风险;同时,部分多发胃息肉患者行高频电凝电切,而高频电凝电切会使息肉边缘烧焦,显微镜下结构不清晰,也会加大切除不完全和复发的风险[12-13]。因此,临床需为多发胃息肉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降低患者术中切除不全而导致复发风险增大。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会异常激活解聚金属蛋白酶,进而激活表皮生长因子,还会损害胃息肉患者机体胃黏膜屏障,刺激机体产生前列腺素、白细胞三烯等多种炎性因子,刺激手术创面出现黏膜腺管生成、腺体颈部延长等变化,黏膜肌与腺管上皮的不断增生引发黏膜周边隆起,最终形成息肉甚至肿瘤,从而增加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14-16]。因此,临床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息肉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同时,还需给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以降低患者术后因炎性因子刺激导致复发风险增加。术后肠胃反流也会增加胃息肉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的风险,机体炎性因子的升高能够促进胃息肉转变成恶性,因此,术后肠胃反流的胃息肉患者的复发风险较高[17-18]。临床可通过给予胃息肉术后胃反流患者胃黏膜保护剂、抑制胃酸的药物等治疗,改善患者胃反流情况,从而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
综上,胃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 45岁、息肉直径 > 2 cm、多发息肉、腺瘤性息肉、幽门螺杆菌感染、术后肠胃反流等,临床可据此对胃息肉术后患者进行干预,以降低胃息肉术后患者复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