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古文教学 开启文言文启蒙
2022-06-15黄悦文
黄悦文
摘 要: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所占比重大幅度增加,这体现了文言文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对学生来说,小古文相对现代文而言更难理解,这难免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是学好古诗文的关键。文章以《荷》的小古文教学为例,浅析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古文语感,提升学生对小古文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古文;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学习兴趣
一、学习小古文的意义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学习文言文,我们可以了解古人的日常生活、精神状态、接人待物、思想智慧等方方面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和体现,文言文蕴藏着中华民族古老而深厚的文化。因此,要想了解古代文化,就要学习文言文,积累文言知识。到了中学,文言文占了教材的20%,为了给中学文言文学习做铺垫,小学就应该学习浅显的文言文,也就是小古文,从中积累一定的文言词汇,培养文言语感。在小学阶段学习小古文,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了解到祖国悠久的文化底蕴,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二、小古文的教学现状
小古文教学在小学阶段越来越受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引起教师的思考。例如:文言文教学形式单一,往往都是一个模式:读课文认识生字,再根据注释逐字逐句翻译。还有个别教师对课外资源的挖掘过多。这样的教学方法可能会使学生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根据课程标准,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学科。因此,教师要把两者结合起来。从工具性出发,要让学生学到方法;从人文性出发,则让学生懂得道理。所以,如何通过教学中的策略,让学生对小古文形成初步的语感,对小古文学习产生兴趣,这是需要教师重点思考的问题。
三、小古文的教学策略
《小古文100课》中的小古文短小精炼,语言优雅精妙,朗朗上口,且内容活泼有趣。特别适合进行古文启蒙教学。在本班学生初次接触小古文时,笔者从中选择了比较浅显而有趣的小古文《荷》。原文如下: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荷》
本文尝试以《荷》的教学为例,探寻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小古文的趣,领悟小古文的美,习得小古文的学习方法。
(一)激发小古文的“趣”
小古文短小精炼,意思浅显,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读起来很有趣。考虑到小学生专注力和耐心有限的年龄特点,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着重选择了一些简短有趣、特点鲜明的文章,并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小古文”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小古文《荷》时,笔者在导入环节让学生欣赏荷花美图,学生马上被风姿绰约的荷花所吸引,不停发出啧啧的赞叹声。然后,笔者让学生说说荷花美在什么地方。学生有的说美在颜色,有的说美在姿态……似乎荷花的美说不完,道不尽。接着,笔者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的小古文僅仅用了38个字就把荷花的美全部描写出来了。学生马上充满了好奇,迫不及待地阅读小古文。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比、表演感悟小古文的趣味。例如,笔者通过让学生进行文白对比阅读,使他们品出了文言文语言凝练、富有音律美的独特趣味。
(二)感受小古文的“美”
“小古文”在文章结构、语言功底等方面都有着独到之处,所以它能够传承下来,并编入中心小学语文教材中。我们在小古文的字里行间能品味到中国文化之美。
在教学小古文《荷》时,笔者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字、词、句,学生从中体会了小古文的独特与优美之处。如:笔者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或红或白”中的“或”字的意思为“有的”。用看图或比画的方式理解“茎横泥中”中的“横”字的意思。学生读完,都纷纷表示作者只用短短的38个字,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描写了亭亭玉立的荷花,其色,其梗,其叶,其茎,宛如一首清丽唯美的小诗,娓娓讲述荷的故事。四字成句,节奏明快,最后的三字成句,使节奏有了变化,有了起伏。学生由衷地赞叹“小古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课中,笔者用悠扬悦耳的声音,读出抑扬顿挫的节奏,让学生感受其中的读音长短与轻重缓急。接着,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下来。在读与背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小古文的语言美、艺术美和韵律美。
在拓展部分,笔者以一篇带出多篇,对比阅读《莲》,师生共同创作《桃》,及时提供拓展和迁移训练。既是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又彰显了语文学科的特性。
(三)体会小古文的“情”
小古文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情感。这也是小古文的精妙之处。如:让学生比较原文中“荷叶形圆”与现代文中的“荷叶圆形”,让学生感受到小古文中强调的“圆”字,让读者感受到荷叶的圆,招人喜欢,让人欣喜。又如“茎横泥中”的“横”字,仿佛那软软的泥巴就是藕温软的床,写出了茎躺在其中那舒服、自在的感觉,使作者对荷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同时,在教学中,笔者通过范读、配乐读、个别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美,体会作者对荷的婀娜多姿与生机活力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让学生受到“小古文”中优秀文化之美的熏陶。
(四)感悟小古文的“理”
虽然小古文篇幅短小、语言简练,但作者往往会在结尾处抒发情感、阐明道理。如《两小儿辩日》告诉我们,如果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结果。孔子面对两小儿的态度,表明了他敢于承认自己学识有限的谦逊态度。小古文内容丰富,含义深刻,需要我们细细品味包含在文中的道理。
(五)浅尝小古文的“写”
“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读”。通过一段时间的迁移仿写,学生会发现小古文的表达比白话文更精妙,更有节奏,更富有韵味。因此,成功的仿写,为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小古文带来鼓舞。在选择仿写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难易适中、特点鲜明的小古文让学生仿写。例如: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仿照《荷》,写一写别的花或果。学生觉得有趣,然后以游戏的心态进行仿写。写出来的文章让笔者惊喜不已,以下是两位学生的仿写文章:
芒果(梁皓翔)
山中种芒,早春种下,盛夏结果。果呈黄,形扁圆。树枝交错,叶在其中。果肉黄,其名曰芒果。肉中有核,切块即食,味清爽甘甜。
柳(梁禹衡)
岸边种柳,春日长叶,或绿或青,树干曲折。枝条似须,茎垂水面,其名为柳,柳有叶,时有花,垂直水岸。
四、结语
在小古文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与学生一起学习,也感受到了学习小古文的乐趣。小古文的学习,为学生打开文言文学习的新天地。有了好的开始,笔者相信学生以后会乐于学习古文,汲取其精粹,从中领会到文言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张光琼.提高小学四年级学生读写能力的实践研究——以“小古文”的微写作为例[A].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C].2019.
[2]李笋.玩转小古文——小学语文古文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2).
[3]王蕾.趣味引领,风景这边独好——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小古文”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7(32).
[4]孟迪.小古文可以这样教——“小古文”教学策略初探[A].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C].2019.
[5]李健.浅谈小古文阅读兴趣的培养[J].语文课内外,2019(25).
[6]康晓琴.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