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保温措施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6-15梁俏靖黄利香
梁俏靖 黄利香
关键词:全方位保温措施;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体温;低温;寒战
【中图分类号】 R47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5--01
结合剖宫产的相关临床经验,手术室内实施保温护理服务,对母婴安全保障具有促进作用[1]。因此,本研究以收治的剖宫产手术患者为对象,给予全方位保温措施,详细数据做如下陈述。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遴选观察对象:本院内治疗的剖宫产手术患者,对象遴选时间段2021年01月-2022年01月,合计86例,遵照组别分配法则(随机掷骰子分配法),每组容纳43例。
对照组(常规手术室护理):患者年龄取值22-40岁,年龄取值经计算分析(31.49±3.27)岁,孕周37-41周,孕周取值经分析(39.05±1.05)周,初产妇28例、经产妇15例,体重59-70kg,体重经计算分析(49.56±10.33)kg;觀察组(全方位保温措施):患者年龄取值23-40岁,年龄取值经计算分析(31.51±3.29)岁,孕周38-41周,孕周取值经分析(39.08±1.05)周,初产妇29例、经产妇14例,体重60-70kg,体重经计算分析(49.58±10.35)kg。基础资料经过Excel整理,组间参数比较,差异不大,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分析。
纳入标准:经过临床检查,胎位正常;年龄取值20-40岁;既往无妊娠期糖尿病或者胎盘早剥等异常分娩史者;对本研究自愿参与者。
排除标准:排除中途因特殊原因转院者;排除短时间内参与其他研究者;排除患有肝肾功能异常、内分泌疾病者;排除手术前经体温检测温度低于37℃者;排除抑郁症、情感精神障碍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常规手术室护理,内容: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术前指导患者认识疾病,熟悉周围的环境,术中做好隐私、消毒、生命监测等护理,术后观察并发症,并对症处理。
1.2.2观察组 全方位保温措施,内容:(1)室温护理:根据室内外温度变化,合理调整手术室的温度,保持于26-28℃,湿度保持于41%-55%,提高手术室舒适度,预防低温现象。(2)干燥:手术前,产妇臀下垫于一次性的吸水垫,保持臀部干燥;同时产妇出血时,切口处运用无菌布类浸湿,及时更换,以防止液体流失诱发的散温现象。(3)保暖:手术室内采取专用的下肢保暖裤做好保温处理,同时将上肢、肩部等部位进行包裹,腹部运用红外线照射,身下则选择充气式保温毯,提高产妇术中的舒适度,降低手术期间的低温现象。
1.3分析指标
1.3.1不同时刻体温 观察病痛不同时间段内患者的体温变化。
1.3.2低温寒战 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低温寒战的现象,剖宫产产妇无寒战、低温现象,评估0级;剖宫产产妇面部肌肉出现轻微颤动,视为Ⅰ级;剖宫产产妇肩颈、胸部出现明显的颤动,视为Ⅱ级;剖宫产产妇全身肌肉出现剧烈颤动,视为Ⅲ级。
1.4统计学方法
临床中相关数据经过Excel收录,运用统计学SPSS24.0检验,参数经分类、检验,确认研究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参数分为连续性变量数值与定量数值,相关参数均运用均数、标准差、频数、构成比表述,检验方式运用方差、t检验、非参数、X2检测,对比分析t、X2与P,结果差异P值满足〈0.05,表示对比研究具备高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不同时刻体温
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分娩后、术毕的体温差距较大,P<0.05;入室、麻醉、切皮阶段的体温相差不大,P>0.05,见表1。
对照组0级30例、Ⅰ级5例、Ⅱ级6例、Ⅲ级2例,发生率30.23%,观察组0级38例、Ⅰ级3例、Ⅱ级2例、Ⅲ级0例,发生率11.63%,X2=4.4967,P=0.0339。
3.讨论
剖宫产是一种临床常用的辅助分娩手段,这种技术有效改善了产妇分娩的结局,将新生儿存活率大大提高,进而保证了母婴安全。不过就剖宫产手术的实际情况分析,剖宫产术后并发症较多,尤其是低体温或者寒战的问题,愈发严重化,导致手术期间的应激反应增多,提升含氧量,促使肺部的负担加大,进而影响产妇产后恢复效果[2]。
以收治的患者为对象,采取全方位保温措施,结果显示:比较对照组,观察组分娩后、术毕体温相差大,低温寒战发生概率低,P<0.05。研究分析,全方位保温措施,强化对产妇的各项指数,发现寒战的现象,护士与麻醉师相互沟通,持续供氧,做好心理指导,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室内裸露肌肤的面积,手术室内做好保温,进而减少不良事件。
综上所述,对剖宫产手术室患者采取全方位保温措施,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许家丽, 胡琼燕, 李峰,等. 手术室复合保温策略对剖宫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体温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2, 38(1):14-19.
[2]郑巧巧. 多模式综合保温干预对剖宫产患者低体温寒战预防及产后康复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21, 36(20):4696-4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