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转变
2022-06-15杨雪梅蔡艳青陈兴刚
杨雪梅 蔡艳青 陈兴刚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已经不能完全适应高校用户的需求。与此同时,“双一流”高校建设政策的提出,给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应当发生转变,实现突破与创新。该文从学科馆员和学科服务平台着手,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转变进行研究,以期创新学科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学科馆员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5(a)-0000-00
Transformation ofSubject Service in University Library
YANG Xuemei1CAI Yanqing2CHEN Xinggang2
(1.Jitang College of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HebeiProvince, 06321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new media era, the traditional library discipline service can not fully meet the needs of college us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posal of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policy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library.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subject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should change and realize breakthrough and innovation. Starting with subject librarians and subject service platform,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subject service in University Library in order to innovate subject service.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Discipline services;Subject librarian; Intelligent
高校學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针对科研人员、师生等用户群体的需求,为其提供学科知识资源,帮助其完成学科研究、学科教学等工作的过程。学科服务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对高校的发展产生着影响。作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科服务应当紧跟高校教育的发展方向,不断进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教育背景。目前,关于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转型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转变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1]。
1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
1.1学科馆员现状
学科馆员是高校学科服务的基本要素之一,负责学科服务的诸多工作[2]。学科馆员的素质能力影响着高校学科服务的质量,关乎用户体验的感受。因此,分析学科馆员的现状具有必要性。首先,就高校图书馆的人员结构而言,图书馆现有学科馆员的配置不合理,导致很多学科馆员没有负责自己擅长的工作。在人力资源制度等条件的影响下,高校图书馆未能组建优秀的学科馆员队伍,现有的学科馆员大都处于兼职状态。其次,就学科馆员的素质能力而言,很多现有的学科馆员缺乏学科服务意识,不具备学科服务能力。在众多的学科馆员中,只有小部分人接受过专业的教育与培训,而大部分人不具有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另外,学科馆员缺少综合素质,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差。在此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效果大打折扣[3]。
1.2学科服务平台现状
学科服务平台是支撑各项学科服务功能、环节实现的平台,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质量产生着影响。当前,一些高校图书馆仍然采用线下学科服务这一种方式,只是将图书馆作为学科服务平台。用户在申请学科服务时,必须到图书馆完成表单填写等一系列流程。不过,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一些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始借助新媒体开展线上学科服务,逐步开发了学科服务移动客户端、学科服务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使学科服务平台的种类更加多样[4]。线上学科服务平台的产生,是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重大突破,为学科服务转变奠定了良好基础,有利于高校图书馆学科资源、服务方式等的完善。
2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转变策略
2.1学科馆员转变策略
2.1.1推动学科馆员管理制度化发展
目前,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管理缺乏科学依据,导致很多学科馆员思想散漫。针对此情况,高校图书馆应当发挥制度的效力,健全学科馆员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规范学科馆员的行为,以此来推动学科馆员管理制度化发展。首先,高校图书馆要建立学科馆员管理制度,在制度中明确规定学科馆员的任职条件、工作时间、工作要求等内容,从而使引进的学科馆员人才具有较高的素养与能力。其次,高校图书馆要建立学科服务制度,规范学科服务的方式与流程,使学科馆员严格按照规定为用户提供学科服务。
再次,高校图书馆要建立学科馆员团队制度,通过制度引领学科馆员合作、交流。在此制度的规范下,学科馆员能够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树立集体观念,有效解决学科服务中的诸多困难。最后,高校图书馆要健全考评制度,通过正面调查、用户侧面反馈等方式,定期评价学科馆员的学科服务态度、学科服务能力等,从而全面、准确地认识学科馆员,为学科馆员制订恰当的培养方案。0ACCFF6C-45F8-4E25-9A51-820836312E3D
2.1.2推动学科馆员个人素质综合化发展
学科馆员个人素质是学科服务的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科服务的最终效果。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转变中,学科馆员个人素质发展是一项重要工作。在信息环境下,学科馆员不仅需要具备学科服务专业素质,而且需要具备信息技术运用、人际交流等拓展素质。所以,高校图书馆需要推动学科馆员个人素质综合化发展[5]。在学科服务专业素质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举办专家讲座、专题论坛等活动,为学科馆员提供学科服务知识资源,使学科馆员通过讲座、自主学习等过程加强对“学科服务的定义、意义、流程”等知识的认识。
在拓展素质方面,高校图书馆需要帮助学科馆员增强道德素质、信息素质。首先,学科馆员需要与用户交流,通过对话了解用户的需求并为用户提供学科服务。在此过程中,学科馆员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展现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高校图书馆可以组织学科馆员观看专题视频,通过视频宣传“职业精神”“服务意识”“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等思想道德内容,帮助学科馆员提升思想境界。其次,高效学科服务已经处于信息环境下,与多种信息设备、信息平台结合了起来。所以,高校图书馆要培养学科馆员的信息素质,通过实践练习等方式锻炼学科馆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2.1.3推动学科馆员思维意识转变
思维意识能够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使人们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向性。目前,许多学科馆员尚未形成良好的思维意识,导致工作效率较低。针对此问题,高校图书馆要推动学科馆员思维意识转变,使学科馆员增强思维能力。首先,高校图书馆要推动学科馆员由馆员思维转变为用户思维[6]。目前,很多学科馆员完全根据自己的想法、意愿为用户提供学科服务。今后,图书馆要帮助学科馆员形成以用户为导向的用户思维,使学科馆员根据用户实际需求提供学科服务。
其次,高校图书馆要推动学科馆员由被动服务思维转化为主动服务思维。在被动服务思维的指引下,学科馆员往往在用户提出需求时才会提供学科服务。在主动服务思维的指引下,学科馆员需要主动了解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学科服务。最后,高校图书馆帮助学科馆员转变独处思维、形成合作思维,鼓励两名甚至多名学科馆员共同提供学科服务,并且为学科馆员提供对外交流、合作的机会,使学科馆员能够通过多人合作解决学科服务中的问题。
2.2学科服务平台转变策略
2.2.1推动学科服务平台信息化发展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先进的信息设备以及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了高校教育中,推动着高校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在此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单一的线下学科服务模式就难以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所以,高校图书馆要构建学科服务线上平台,推动学科服务平台的信息化发展。通过构建学科服务信息化平台,高校图书馆能够将学科服务的部分内容、环节转移到线上,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科服务模式。这样,高校图书馆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科服务的效率,为各类用户提供帮助。
比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开发学科服务官方网站,将官方网站作为学科服务的线上平台。在学科服务网站中,图书馆可以开发学科服务范围介绍、学科资源概览、学科服务申请等板块,同时要赋予用户进入权限。通过官方网站,用户可以直接获取“学科服务申请须知”“学科资讯”“图书文献”等内容。在开发网站的基础上,图书馆要派专人定期维护网站、更新网站内容,以保证学科服务信息的流通。
2.2.2推动学科服务平台多样化发展
在构建学科服务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高校图书馆要注重学科服务平台的多样化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现如今,微信、微博等移动客户端广为盛行,已经在高校师生用户等群体中得到了普及。这些移动客户端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为用户了解学科服务信息、获取学科知识资源创造了便利条件。所以,图书馆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等第三方软件,构建学科服务公众平台,在公众平台中设计“馆藏资源”“特色资源”“借阅服务”等模块,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7]。尤其是作为当前主流社交软件的微信,建立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平台,可以使用户的线上线下服务有机融合,建立大数据背景下更为互动的推广模式[8]。
除了借助第三方软件,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开发属于自己的图书馆学科服务软件,将万方数据库、超星数据库等学科资源纳入软件,为用户提供学科服务。在开发软件时,图书馆要完成界面设计、模型设计、功能设计等工作,注重用户信息保护。在软件投入使用后,图书馆要确保用户能够通过软件管理密码、检索资源、分享资源,扫描条码,获取信息。同时,图书馆要根据用户反馈,不断更新、完善软件,比如将“添加好友”等功能纳入软件,使用户能够通过学科服务软件实现沟通和交流。
2.2.3推动学科服务平台智能化发展
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信息社会的一大突破,體现了人类智慧与信息技术的充分融合。学科服务平台智能化发展,能够使用户在利用信息平台获取学科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一定的乐趣。目前,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诸多角落,如智能手机的“智能语音”、车载系统的“智能语音”等。高校图书馆在开发学科服务信息化平台时,也可以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使用户与学科服务客户端实现“对话”,以此来帮助用户省去繁琐的操作步骤、提升获取学科资源的效率。
比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在学科服务官方软件、指定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公众平台中添加“智能客服”选项,使人工智能技术嵌入学科服务平台。通过编程等方式,图书馆要确保“智能客服”能够实现两项功能。其一,“智能客服”能够以语音的形式回答常见问题,如学科服务申请流程、学科资源借阅期限等。其二,“智能客服”能够快速调出用户所需的界面,将用户“带到”学科服务平台中的任何地方。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时,图书馆仍然要重视学科馆员的作用,由学科馆员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学科服务。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背景的变化,高校图书馆也应当主动转变学科服务方式,简化学科服务流程,提升学科服务质量。新媒体的出现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转变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图书馆创新学科服务模式。今后,高校图书馆应当加强学科馆员制度化管理,开发信息化、智能化的学科服务平台,推动学科服务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慧.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创新发展[J].知识文库,2020(6):158,185.
[2] 王艾.学科服务的转型与发展——高校图书馆助力双一流建设研究[J].图书情报导刊,2020,5(6):17-21.
[3] 张雪航.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发展[J].卷宗,2019,9(3):62.
[4] 龚军慧.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30(1):77-80.
[5] 历颖,刘皞旻.浅谈高校图书馆在"双一流"建设中服务模式的转变[J].科技传播,2019,11(8):167-168.
[6] 王辉.探索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设立与完善[J].青春岁月,2018(35):486.
[7] 魏萍.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构建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2):138,141.
[8] 朱茂富,孙琳,高国瑞.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与发展的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6):133-134.0ACCFF6C-45F8-4E25-9A51-820836312E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