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生态农业、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

2022-06-15胡颖峰

鄱阳湖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农场生态农业

胡颖峰

社会生态农业(CSA①)大会已成功举办12届,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社会参与最广泛且持续时间最长的社会生态农业论坛,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

为使社会生态农业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联系更加密切,为新农人群体注入新认知,给乡村振兴事业引入新思路,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13届社会生态农业(CSA)大会于2022年1月8—13日采用线上方式举办,主要以圆桌会议和专题论坛两种形式展开直播讨论。与会专家、学者、企业家、政界学界代表、乡村振兴先进代表、新农人代表、媒体朋友等各方人士,围绕“社会生态农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主题展开讨论。

此次大会由北京市顺义区生态农业发展协会主办,分享收获(北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诚食(北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北京市顺义区农业农村局、共仁基金会、国仁乡建社企联盟提供支持。

一、启幕仪式

2022年1月8日晚19:00,大会启幕仪式以圆桌论坛的形式成功举行,多位热心公益、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事业的知名企业家共同参与,大家就“乡村振兴·生态发展·共同富裕”的话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启幕仪式由好农场创始人程存旺博士主持,线上6家直播平台同步直播,累计在线观看人数超过10万。

发言人:温铁军(著名“三农”问题专家,CSA联盟顾问委员会首席专家)

现在整个社会对乡村有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认识。新冠肺炎零感染的地方是乡村。在乡村,人跟自然界是直接结合的,大自然就是天然的抗疫基础。一场疫情在很大程度上对所有人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改造,使我们不得不重视大自然的多样性,原来大自然的多样性就是社会多样性的基础。我们早年做社会生态农业的时候,之所以把它叫作社会生态农业,就是因为人类社会的文化多样性本来就应该是自然多样性的另一种表达。有什么样的生态就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为了维持这种生活的生产,这是自古以来人类农业文明传承的主要方式。现在国家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这么多新农人特别是青年人投身其中,难道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当然不是,他们推动的是社会企业的发展,每个人都是社会企业家。大家不可能为了私利最大化去从事社会生态农业,而是或多或少会想着要如何推动中华民族文明的伟大复兴,如何维持可持续生存。

接下来我简单回顾一下社会生态农业的演化历程。记得19年前我们在河北定州翟城村创办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的时候,既无钱又无权也无人。我们在学院做生态农业、环保农村的实验,跟农民谈怎么转向有机生产,尽管我们申报了国家专利,但是农民并不接受。当时这项工作非常难开展,也没几个人能理解,不管是农民还是市民都没有这方面的认识,怎么办呢?我们就进城办市民农园,把第一个市民农园办在海淀区,安排学生去农场干活、实习。我们干得好的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是在2008年,这一年由华尔街引发的“金融海啸”波及全世界,国内又发生三聚氰胺事件。三聚氰胺事件使人们终于意识到,完全用现代化方式进行生产,结果导致了恶性竞争,对人体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伤害。大家开始相信社会生态农业。我们在2010年初举办首届社会生态农业大会的时候,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的一个大教室里,人很少,但是3年之后就迅速发展起来了,线下参会人数最多的时候有1000多人,大家都是发自内心来参会的,参加上午、下午、晚上三个单元的讨论,积极性非常高。这说明社会生态农业是为社会所需要的,我们在这个领域中真正做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是一个简单的农业生产方式问题,而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中华民族文明伟大复兴的问题。

当前全球资本过剩条件下以生态文明战略转型带动跨周期的中国发展,要求农业发展战略应该与生态文明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所谓跨周期调节,就是从产业资本的一般周期进入到一个新的生态经济发展阶段。近20年来我国靠逆周期调节投资拉动,靠国债维持增长,已经形成了1300万亿元的设施资产,这些都是实体资产,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其中有数百万亿元沉淀在乡村基层。这些固定资产一旦被激活,新投下去的就相当于流动资金,它能够通过这些小的项目把资产带动起来,对应的货币增发就会是一个非常龐大的数字。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乡村振兴就是乡村的事、就是“三农”的事,国家财政金融优惠政策向“三农”倾斜,其实就是在做跨周期调节。我们要尽可能把各个方面的合力变成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跨周期调节的力量。社会群众发动越广泛,我们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越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我们迈向共同富裕也就有了更好的基础。

发言人: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

我是农民出身,对农业一直比较关心,但是过去30年我一直在做教育,没有介入到农业中去。我是在江苏江阴的鱼米之乡长大的,从七八岁起就开始参与农村劳动,一直干到18岁,对农村的山水风景、稻花飘香有一种天然的喜欢和亲近感。新东方选择农业作为一个方向,其实是缘自我的亲身体会,这也是现在城里人的一个比较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自己买到的农产品是否真正安全、是否能保证人体的健康。当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触发因素,还有一个比较大的触发因素,就是我觉得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速度是远远不够的,优秀农产品的价值和附加值的增加速度是不够的,真正的好东西卖不出价钱,卖出好价钱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真正好的农产品,也就是优质不优价、优价不优质这样一种状态。过去几年我对农村比较关心,每年都要花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去农村走一走、看一看,当然更关心的是农村的教育问题,比如孩子们在乡村学校的学习问题、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问题、孩子们成长的环境和心理健康问题等等,顺带就会发现其他一些现象。比如我到了大西北、大西南之后发现,农村的劳动力基本上被抽空了,种地的都是老人家,还有不少地是荒着的。尤其是在大西北,由于山区的小块地没法实行机械化耕种,不可能有任何的农业公司包下来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那里的地其实都是空着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农村的凋敝其实是缘于农业产业的竞争力不足,以至于青壮年劳动力没法回到农村。紧接着我又发现农村还有两个问题特别严重:一个是留守儿童问题,另一个是离婚率超高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让农村的劳动力变成当地的劳动力,让他们有一份很好的稳定的收入。如果县一级乡镇有大量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小企业的话,不管是工业企业还是商业企业或农业企业,老百姓其实还是愿意回去的,这样的话他们就有一个更加安定的生活,有一个全家团聚的氛围,他们的基本娱乐需求和消费需求也能够得到满足。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把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转变成农业产业工人,让他们生产出城市消费者非常信赖的有机农作物和产品,这是一个链条。我想我至少可以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新东方的渠道,对一些优秀的农业公司进行考察,建成一个真正将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城市消费者连接起来的可信任的平台。二是做农业教育。也许我们能提供一部分力量,把企业管理的经验和农业管理的经验结合在一起,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新农人。凭我多年来的培训经验,说不定真能把中国一大批农民培养成农业产业工人和农业管理者,这对中国农业的发展肯定是有好处的。8478E5B0-8DD0-4BD2-942B-EE2EDCBD8ADB

发言人:丁立国(德龙钢铁集团、新天钢集团董事长,北京慈弘慈善基金会创始人)

我原来总以为经济是以钢为纲。我创办钢铁集团的缘起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如果没有40年的改革开放,就不会有我们这一批企业家和商人。现在我们的企业参与乡村振兴,一方面缘于我们跟大家一样想吃到健康有机的食品,另一方面缘于钢铁业作为排碳大户,我们要通过学习农业低碳化发展经验,积极推进降碳减排。除此之外还与几个时间节点有关:第一个节点是2018年11月1日,习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民营企业家要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我有幸在现场聆听了。我创办了慈弘慈善基金会,在全国十几个省做了10年的慈善活动。现在要怎样更好地回报社会、为碳减排做贡献,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第二个节点是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这也是企业家的责任。第三个节点是2022年1月4日,国家出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作为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尤其是还担任了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轮值主席,我觉得自己在乡村振兴中要身先士卒。此外,我有幸认识了温老师的两位学生——石嫣和程存旺,这两位博士扎根农村12年,让我特别感动。我今天还有幸跟几位新农人交流,他们有的是农业专业学校毕业的,有的是学其他专业的,在分享收获农场经过几年培训以后成为新农人,在农业领域自立自足并且很自豪,这也让我非常感动。我想把自己从商30年积累的经验,跟今天的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下一步我想跟程存旺博士联合创建一个可复制、可持续的运营模式并加以推广,将来也想跟俞老师联合,培养更多的新农人。总之,我参与乡村振兴,是被感动所致、被责任所驱。万里雪飘不如春风十里,农村天地大有可为,我会尽自己所能,为实现共同富裕尽一份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发言人:夏华(依文集团董事长,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社会责任委员会主任)

我是在十几年前开始打造深山绣娘这个乡村振兴项目的,原因很简单,那时我创办了以服装为主业的依文集团,第一次去贵州少数民族的乡镇采风时,看到大山里这么多绣娘传承了几代人的手艺,但她们不知道怎么把这些手艺变成钱,我感到很惊讶。我想试试看,让她们绣一些城里人喜欢的产品。这些绣娘有能力,而我要把这种能力变成产品,再变成城市能够消费的商品,这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一开始用的办法是先培训这些绣娘,因为她们的手艺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我要把这些非标准化的手艺变成标准化的产品,这个过程挺难的。我最初到贵州各个村寨去做培训的时候,大家都不太愿意参与,我就给每人每天发200元钱误工费,发原料让大家绣。就这样一点一点开始,现在在贵州和云南上百个县已经有1200多家工坊了,绣出的产品已经销往全世界。欧洲人非常喜欢这些绣品,在英国深山集市开集的时候都排起了长队。后来我又想到要建立一个股份制合作社,动员了很多人参与股份。现在很多工坊的收入达几百万,像蜡染工坊的收入已达上千万了。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特别深的是要建基础设施。为此我建了两个数据库:一是民族纹样数据库,收录了大概37个民族的5500多种纹样。我建了16个村寨博物馆,让设计师到每个村去收老绣片并采集提取纹样,然后应用于现代设计。这些纹样非常重要,让全球设计师发现了中国民族文化中最美的图腾及其寓意。现在这个数据库吸引了全球2000多名设计师参与进来。二是绣娘数据库。现在这个数据库大概有2万多绣娘的资料。她们会绣什么、绣工怎样、在哪个村寨、绣龄有多长、绣成的作品是什么样的、每天的工时……这些资料在数据库里都有。全球400多个品牌设计师都能在我们的数据库里找到绣娘,她们的收益也能有保证。

数据库建完以后,绣品越来越多,达上千种,把一个一个单品拿去卖已经来不及了,这时我就琢磨出一个办法:在城市里开一个深山集市。第一场集市开在北京侨福芳草地,我找了最时尚的设计师,搭建了一个非常美的文创场景,一下子就火爆起来了,最多的时候一天有几十万人来赶集。就这样,深山集市开起来了,4年里一共开了大概700场,不仅开在中国的贵州、云南、四川、内蒙古等地,还开在国外的巴黎、米兰、伦敦等地,而且都挺受欢迎的。深山集市慢慢变成了都市消费者最喜欢的一个大山里的手工艺集市。2021年习总书记去贵州看了苗绣以后,贵州省政府相关人员找我沟通,我才知贵州本土的绣娘有八九十万,我突然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如果说大山里的绣娘是产业的后台供应链系统,那么产业的中台就是我们建的数据库,产业的前台除了深山集市之外,还有很多网红直播平台。我去年又建了选品云仓,把所有手工艺刺绣的好东西都集合到这个云仓,然后一起对外销售。这些年我们就是以这种方式参与乡村振兴的:先数据化,然后产品化,再时尚化,最后市场化。这些年我们又打造了很多IP,准备在城市购物中心开几百家集市,还想进驻旅游景点。3年前深山集市又增加了一项吃的产品,叫“深山味道”,卖的是大山里的原生态食品。这些食品复购率比较高,线上购买量也比较大。帮助大山里的手工妇女走出大山、改变自己的命运,把她们的手工艺品卖给全世界,这是我下半辈子最重要的事业。

最后我用三句话总结:一是让都市读懂大山,让大家看到大山不仅有美好的、漂亮的风景,还有一群人的日子。二是让未来读懂过去,让今天的很多年轻人知道我们过去还有这么美的创造、这么强大的创造力。三是让世界读懂中国,一个特别不一样的美丽的中国。

发言人:石小波(中国中冶美丽乡村与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

非常高兴参加第13届社会生态农业大会。中国中冶美丽乡村與智慧城市研究院是在2015年12月依托中冶赛迪成立的。我们一直在想,作为一家工程公司,如何来参与乡村振兴?自研究院成立以来,我带领我们的团队走访了全国大概20个省市400多个区县的1000多个村镇,对各种文化背景、各种区域条件、各种产业背景下的乡村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经过这么多的调查研究之后我们发现,中国的乡村建设,从新农村建设到美丽乡村建设再到乡村振兴,需要有一个系统解决方案。所以,我们提出要做美好乡村生活的创造者,通过系统解决方案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文化、旅游、康养这几大产业,是中国乡村主要的驱动产业,但由于人才问题,其咨询模型不是很融合。为此,我们首先围绕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搭建了一个乡村振兴的农文旅康融合发展的产业高端咨询团队。以往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一个很大的痛点就是规划落不了地,只有建设而没有产业运营。为此,我们又搭建了中冶赛迪农文旅康乡村振兴产业联盟,整合了全国500多家农文旅康的龙头企业,加上中冶赛迪,形成一个综合甲级的设计院,从政府开发到政府招商运营,提供一站式服务。我们通过中冶赛迪搭建乡村振兴的产业生态平台,让所有的企业在这个生态平台上共同形成一个产业链集群,为乡村振兴项目提供相关的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探索了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经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三十几种乡村振兴驱动模型,同时把我们的资源产品化。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区域条件实施相关的乡村振兴一站式服务。比如我们现在服务重庆市30多个区县,做政府的乡村顾问,为政府提供从顶层设计到制度设计到项目设计再到产业链设计这样一个系统解决方案。中冶赛迪作为一家工程公司,多年来围绕乡村振兴的系统解决方案打造的一套价值链,在全国大概20多个省市实施了将近300多个项目,受到政府和客户的欢迎。这就是我们多年探索的以系统解决方案助力乡村振兴的一种模式。8478E5B0-8DD0-4BD2-942B-EE2EDCBD8ADB

发言人:石嫣[国际社区支持农业(CSA)联盟(URGENCI)联合主席,北京分享收获农场负责人]

我做生态农业有这么几个阶段。当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的时候,温老师经常让我们到乡村去调研。我那个时候还懵懵懂懂的,温老师把我们派到一个村里待一周左右,心里感到特别忐忑。后来在不断去乡村调研的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很多问题意识,开始思考乡村未来的命运。但是在那个阶段,我觉得自己好像总是很难跟乡村建立直接的联系,因为我是在城市里出生长大的。这时正好遇到一次机会,学校派我去美国的一个农场跟着农场主干半年活。我当时就欣然去了,之后就在那个农场生活、工作,天天干农活。我最初去的时候是想学习美国先进的农业生产模式,但是当我在那儿生活了半年之后,我发现对我影响最大的不是美国农场的有机农业技术,而是与自然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更令我深受启发的是,在我回国的时候,美国农业与贸易政策研究所所长送我一本书,书名Farmers of Forty Centuries(中译本名为《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程存旺、石嫣译)。作者富兰克林·金(F. H. King)是100年前美国土壤局局长,他当时来到中国学习我们的农业是如何通过堆肥和有机质还田,几千年来不仅保持了土壤的肥力,而且在这片土地上持续地养活了那么多的人口。这本书在1911年出版后影响了整个西方的农业,促使他们反思过去的工业化农业带来的土壤破坏。我觉得作者学到的一个最核心的东西就是我们的种养殖循环和城乡之间的物质循环。我原本是去美国取经的,结果取回来的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经验,内心的触动是非常大的。我在美国种地那半年,那种从土壤里种出东西,然后通过自己的烹饪吃到肚子里的感觉,是我原来在城市里无法体验到的。土地改变了我,包括原来在学校读书时去乡村调研的经历也改变了我。我看到了一种光,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年轻人也能像我一样看到光。我想在中国的乡村也可以过上很好的、幸福的生活,而不只是在理论中谈理论。那时正好温老师在海淀区建了一个基地,我就毅然申请去那个基地。印象中虽然第一年只有三四十户消费者,但是第二年很快就增加到300多户,很多人希望到农场自己租地种菜,希望有配送服务。现在我的分享收获农场做的其实就是温老师说的市民下乡、农业进城。我们希望把城市里的消费者拉到乡村来,让他们近距离地体会农业的多功能价值。我们通过新农人培训,把全国各地的新农人链接起来,组建成CSA联盟,然后又举办了十几年的社会生态农业大会。我觉得农人是一个真正顶天立地的职业。现在我们的平台销售能力还比较有限,我们希望能够结合当前市场的需求,把真正好的农产品卖出去,这可能也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现在正值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别是今天丁总和俞校长都来了,我希望未来我们能够一起把这项事业真正做好做大。

二、系列發布

2022年1月9日上午,大会发布了爱农工作室Logo、中国第一部CSA新农人电影启动仪式以及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框架下“微度假+民宅合作社”试点实施合作计划,以下为系列发布会发言摘录。

(一)CSA互助网络·爱农工作室Logo发布

主持人:张笑(CSA联盟项目官员)

发言人:魏婧婧(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非常有幸能够参与爱农工作室Logo的设计。艺术的本质是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农业的本质是对人的物质需求的最终追求,艺术和农业是处于人的生存线上的两个端点,把这两个端点结合在一起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设计和农业有一个共同的点,就是它们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下面我简单地介绍一下Logo设计的一些想法:我用“手”这个符号表示团结合作;把“叶子”这样一个象征符号放在中间,代表生态农业;整个标志呈现为圆形,寓意整个地球,同时也寓意着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两个“手”形合在一起为“心”形,体现的是社会各界对生态农业的呵护和关爱。我非常高兴能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也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教。

发言人:马晓飞(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副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我在去高校工作之前,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工作了7年,所以骨子里其实是一个农业人。我个人主要研究品牌设计相关理念。我觉得CSA模式与我从事的设计工作有非常高的关联度。从品牌的角度来说,我们现在已经不局限于做单一产品的设计,因为它并不能解决实际需求。农场包装设计是一个工程体系,它要做成什么样子,并不只是好看就行,还要和社区及其服务的顾客之间产生一种非常好的互动关系。我觉得CSA模式是一种非常好的品牌塑造模式。在生态农场的基础上,CSA模式已经帮我们找到第一批种子用户。在种子用户的协助下让品牌生根发芽,对我个人的设计研究也能起到比较好的促进作用。我希望未来几年可以与两三家生态农场共同成长,大家一起去探索品牌生长的轨迹。

发言人:秦臻(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讲师,Huuup LAD互撑实验室创建人)

今天我来讲一下互撑实验室跟CSA联盟合作互助的几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共益”。现在的社会分工比较明确。我们几乎很少有机会可以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们合作,或没有一个平台促使大家连结在一起。互撑实验室坚信跨专业与行业的开放合作,有利于建造可持续的运作系统。我们致力于将设计、商业、科技应用于探究、分享与实践新创意,呼吁社会多方参与、协同创新,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影响共益,在社会、经济、环境、文化四个维度作出贡献。所以在这一点上,互撑与CSA的理念是非常一致的,因为CSA正是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有机种植的基础上建立直接合作的关系,两者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第二个关键词是“可持续”。我们希望能为CSA联盟带来更多持续的解决方案。麦克阿瑟基金会的循环经济系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即让农场的资源循环起来。第三个词是“协同创新”。CSA产业链以有机种植为基础,融合一、二、三产发展。希望在接下来的合作中,我们能够融合一、二、三产的视觉、产品、体验和服务,如农场体验和食农教育体验等活动,提供一系列的设计内容。让我们一起期待未来。8478E5B0-8DD0-4BD2-942B-EE2EDCBD8ADB

(二)中国第一部CSA新农人电影启动仪式发布

主持人:程存旺(好农场创始人、CEO)

发言人:王纲[天画画天(北京)影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受分享收获农场的启发,为石嫣、程存旺夫妇的经历所感染,我们正在筹备一部以新农人为题材的电影。据我所知,这也是国内第一部新农人题材电影。何谓新农人呢?我的理解是,他们代表了人与土地的一种新型关系。中国电影是从土地中走来的,乡村题材影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为观众所喜闻乐见。乡村有富饶的故事宝藏和最广阔的观众群体。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城市里,很容易让人失去与土地的连接,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回到乡村。在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农民不再代表一种单一的社会阶层。从城市来到乡村、专门从事农业的这些年轻人,被我们称为“新农人”。农民重新回归为一种职业属性,而不再是固定身份甚至阶层的指称,这是非常可贵的进步。正如石嫣博士所说的,健康农业是一项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选择的事业。农民是健康农业的执行者。人如果无良心,就无法生产出“良食”。没有安全感的土地,就生长不出有安全感的果实。2021年底天画画天新农人电影策划组来到位于北京顺义区的分享收获农场,看到了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放养的鸡鸭牛,了解到土壤改良的必要性,以及土壤固定二氧化碳对解决全球碳排放的重大意义,同时也了解到农业污染对土壤、水源的破坏程度远远超过工业污染。曾任美国农业部土壤局局长的金博士,对中国持续了几千年的农业赞叹不已,写下一本影响西方农业转型的书籍《四千年农夫》。在这本书里,他探讨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美国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就穷尽了地力,而中国农耕历经4000余年土壤肥沃依旧,原因何在呢?农耕文化的无穷魅力让金博士认定,东方农耕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农业,东方农民是勤劳智慧的生物学家。如果向全人类推广东亚的可持续农业经验,那么各国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富足。石嫣将《四千年农夫》翻译介绍到国内,也是为了提醒人们,重塑人与土地的关系已经迫在眉睫。在分享收获农场,我们看到了新农人们克服各种困难,包括自然灾害、虫害、旱灾等,谱写了他们的生活新篇章。同时,我们也看到城里来的志愿者们以劳动换饭食、乡村沉浸式体验、深度疗愈等崭新的生活方式。新模式下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其产品设计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把好的农人故事进述给消费者听,让大家了解农产品不单单是一件用于消费的物品,还包括食品背后的故事,让大家真正了解自己吃的食物及其背后的生产者,这也是新农人构建新型的人与土地关系的任务之一,与天画画天影业公司的创作理念不谋而合。正如有机农业对乡村振兴、土壤改良以及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产生巨大影响一样,天画画天影业公司对年轻人回归土地的话题有着天然的表达需求,因为我们认为这些真挚朴素的情感表达,就像去除了化肥农药的蔬菜粮食一样回归了生命的本源。最近几年,天画画天影业公司也面临着转型,我们努力从艺术性中寻找商业可能性,开发新农人题材电影便是转型的一种尝试。我们希望电影展示的不再是过去农村题材电影惯有的表现手法,而是希望拍出年轻人的困惑与焦虑,拍出年轻人的希望与成长,进而展现出人类劳动与自然共同营造的和谐美感。人与土地将在电影里以新的方式重新相聚。如果说土壤是自然对人类的馈赠,那么拍摄新农人题材的电影,以文化的传播属性赋能产品,同时见证属于新农人的时代,这是我们电影人的幸运。

发言人:高桥[天画画天(北京)影业有限公司剧本总监]

自从去了分享收获农场之后,我最近又走访了很多农庄,发现大家都在用各种办法跟土地建立连接。有的农场小而美,有的农场很大,最大的有4000亩的规模,但营收都非常可观,这让我们看到了生活更多的可能性,包括怎样认真地对待植物和动物。其实很多年轻人心里很向往这样的生活,但是不敢迈出这一步。我们非常希望通过这部电影拍出年轻人的困惑,同时起到一个鼓舞人心的作用。我们也了解了非常多的有意思的新农人,但还是希望通过一个主线人物,讲述一对青年及其新农人朋友们一起实现梦想的故事。

(三)社会生态农业壮大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模式之一:“微度假+民宅合作社”试点实施合作计划

主持人:程存旺(好农场创始人、CEO)

发言人:何忠洲(北京国仁永续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广东好农场总经理)

我想利用今天这个发布会的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跟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沙浦镇合作实施的“微度假+民宅合作社”试点计划。在后疫情时代,旅游市场消费主力回归国内城市近远郊,“微度假、深体验”需求明显。体验型乡野“微度假+民宅合作社”,就是依托乡村特有的乡野环境,聚焦乡村“宅院+田园+森林+文化+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文化资源,以定制化共享活动、共建性开发运营模式,增加客群使用粘性、满足市场度假需求,打造集亲子教育、社交互动、田园休闲、乡野住宿、投资理财等多功能一体的体验型乡野微度假民宿村,以微度假吸引大湾区的社会生态农业投资人到乡村来,攻坚乡野度假聚集区。

沙浦镇建设用地资源相对短缺,难以承载大资本对大规模国有建设用地资源的需求,而该镇丰富多样的空间生态资源恰好有利于社会生态农业产业的发展。因此,需要以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整合镇域内空间生态资源的平台,对“山水林田湖草”等空间生态资源进行统筹开发。我们结合温铁军教授的“三级市场”理论,通过对沙浦镇进行调查研究,设计了各村级合作社和沙浦镇合作联社(供销社、乡建公司、鼎湖平台公司),以及联社下设“两社(资金互助合作社、民宅合作社)三部(购销合作部、全域旅游部、社会生态农业发展部)”的两层合作架构。具体做法是:由村级组织牵头把每个村空置的房子收起来,然后统一与文旅公司合作。我们目前在典二村做试点。典二村的产业、文化等资源都不典型、不突出,但该村生态资源优越,环境非常好,还有天然绿色养殖产业,有资产归集基础。“微度假+民宅合作社”计划实际上就是以村集体的方式把空置的房屋和民宿整合起来,盘活村里的民宅资源,把农村的山水林田湖草沙这些资源注入到村级组织;然后由村到镇,再由镇到县,建立县农村资产管理公司。如果能把所有的资产注入进去的话,可达上百亿规模,实际上能够发挥很多功能。总之,生态资源价值化实施路径按三级市场分步骤实施:一是建立“一级市场”,推动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转变;二是完善“二级市场”,推动生态资产向资本转变;三是培育“三级市场”,打通生态资源转化金融资本的路径,实现集体资产转变成金融产品。近几年的实践表明,这条路径值得尝试。希望借此机会与各地的农人合作,大家一起来推动“微度假+民宅合作社”合作计划的实施。8478E5B0-8DD0-4BD2-942B-EE2EDCBD8ADB

三、专题论坛

2022年1月9—13日,大会8场专题论坛在线上举办,议题分别为“社会生态农业的多功能性——生物多样性、碳经济”“可持续农业、食物系统转型及社会创新”“中英CSA互助网络合作计划”“如何培养生态新农人”“农业的韧性、包容性与气候变化暨《四千年农夫》中文版出版10周年”“参与式保障体系(CSAPGS)的问题与挑战”“以社会化参与来应对食品安全危机”“乡土生活之教育传承”等。以下为嘉宾发言摘录。

(一)社会生态农业的多功能性——生物多样性、碳经济

主持人:乔玉辉(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

1.我国生态农场评价试点进展

发言人:高尚宾(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原副站长、二级研究员,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秘书长)

今天我主要向大家介绍目前我国正在开展的生态农场评价试点工作的一些情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介绍开展生态农场评价的背景。第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绿色发展。近年来中国农业保供给、保收入、保安全、保生态的压力越来越大,农业发展已经到了必须更加注重合理利用资源、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更加注重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新阶段。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绿色发展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015年一号文件提出,“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2016年一号文件提出,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发展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观念,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2017年一号文件提出,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018年一号文件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9年一号文件提出,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2020年一号文件提出,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农药化肥减量、畜禽粪污、秸秆资源化利用、地膜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利用、黑土地保护等。第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日益向往,更关注吃得安全、营养、健康。第三,农场主、农业企业、合作社等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主体,如何调动他们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我们开展生态农场建设评价工作的初衷。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组织开展了生态农场竞赛活动。如自2016年开始在宁波连续举办了4届现代生态农业研讨会,开展生态农场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其中在“生态农场竞赛”环节,参赛农场经自主申报、专家遴选产生后,农场代表要进行现场路演,从创业初心、年度营收、生产指标、社会评价及团队建设五个方面进行演讲;每次竞赛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和三等奖3名,参赛人数达到400余人,提升了生态农业的影响力。第四,开展生态农场的调查研究。2016—2017年原农业部生态总站和中国农業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牵头,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四所高校开展中国生态农场典型案例调查,调查内容为生态农场的基本特征、生产情况、经济状况、政策支持情况等,起草了中国第一个生态农场建设评价标准《生态农场评价技术规范》(NY/T 3667-2020)并于2020年11月1日实施;在全国15个省份组织调查了468家生态农场,形成的《中国生态农场案例调查报告》已正式出版。

接下来介绍生态农场评价试点工作的进展。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2021年由农业农村部生态总站和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共同组织,在“长三角”(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和部分重点区域,率先开展生态农场评价试点工作。2021年3月1日,发布了生态农场评价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工作目标、试点任务、申请条件和申请程序等;4月,制订了《生态农场评价试点管理办法(试行)》和《生态农场评价试点工作手册(试行)》;5月,完成对24个省、直辖市农业生态环保体系/专家推荐的319个申请主体的形式审查;5月底,以广西2家农场为程序试点,使用生态农场评价小程序对其进行初审打分,并邀请行业知名专家进行现场评审;6月,对238个通过形式审查的主体开展专家函评工作、综合推荐意见、形式审查和专家打分,筛选出166家主体;7月初,对166家主体进行信用风险信息查询,其中129家主体基本无问题,37家主体存在不同程度的信用风险;7月14日,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6家主体进入初审评审会,共评选出133家初选农场;8—9月,生态农场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与他方专家组成生态农场现场评审小组,陆续对全国17个省、1个自治区、3个直辖市共131家初选农场进行现场评审(不包括广西2家);10月,汇总各现场评审小组反馈资料,全国共有132家申请主体通过此次评审;12月22日,正式发布生态农场评价结果。

最后谈一谈生态农场评价工作下一步的设想。经过多年的努力,《“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已经把生态农场写进去了,要求打造一批生态农场的样板,建设生态农场;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也提出要打造一批生态农场和生态循环产业联合体,探索可持续运行机制。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在农业农村部科教司的支持下,依托生态总站和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以生态农场为抓手,重点开展生态农场评价工作,培育更多的生态产业主体,其核心功能是生态引领,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和生态产品,推动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要求。一是开展生态农场评价试点。大力宣传贯彻《生态农场评价技术规范》;在2021年启动的生态农场评价试点农场中选择20个左右开展重点监测与评价;制订生态农场推荐性技术清单,建立有效的认定监督机制;率先在长三角地区和部分重点地区建设一批自我发展、良性循环、高效运转的生态农场试点,今后将逐步启动新的生态农场建设。二是探索农村生态补偿制度。按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的原则搭建农业生态补偿框架,明确农业生态补偿的要素、空间和对象优先顺序;开展生态农场受偿意愿和支付意愿调查,探索面向生态农场的综合生态补偿方案,为探索建立新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供实践经验。三是创建机制,整合资源,打造一个生态农场技术联盟,培育一个生态农场产业联盟,链接一个生态农场投融资平台,推动生态农场发展。四是共享一套全产业链的信息平台,引导生产者正确从事农业生产;保障消费者对生态环境状况和农业产品安全性的知情权、选择权和投诉权,倒逼农业生产者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转型升级。8478E5B0-8DD0-4BD2-942B-EE2EDCBD8ADB

生态农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市场巨大。壮大生态农业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多专业、跨学科、跨领域、全产业链的共同打造,需要生态农业同人们相互合作,分享经验、产品、服务,实现共赢。祝愿生态农业、生态农场明天更美好!

2.用生物多样性打造绿色转型优势,用“双碳”融入绿色发展主流

发言人:于之的(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任专家)

按照论坛主题的要求,我结合生物多样性和“双碳”目标谈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坚持系统观念,吃透政策+顺应导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特别强调:“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以往经济发展方式更多是靠外需拉动,现在要转到以内需为主,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其实就是一种绿色高质量发展。对农业来说也是如此。我们的饭碗要端在自己的手里,就意味着我们的生产、消费、市场机制都要有一个转换,要推动农业和其他行业各领域统一转型。在这个统一转型的过程中,要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替代灰色和黑色(技术、生产、资本)市场主体。因此,必须得到市场监管者、消费者、同业生产者和金融投资者的响应和配合;必须构建新的命运共同体,其基础是新利益共同体,以生产生活绿色转型、获得优质优价的生活福祉为目的;必须形成国内外共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开展良币劣币比较的最大同心圆、最大公约数,即绿色高质量发展。我们的许多工作都是串联在一起的,是一种系统推进。

当前以生态文明引领全球命运共同体建设有两大主题:一是生物多样性。这是全人类的共识,要有系统认识并落实保护优先、持续利用和效益共享三大目标。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文明推向全球,其实是要打通生产者、消费者、监管者、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壁垒,改变(市场主体、产品、标准等)良币劣币难分的灰色行为导向和市场预期,这也是社会生态农业必须顺应的潮流。二是碳达峰与碳中和。要对不同行业、企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下的碳排放、碳吸收绩效作比较,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的不同技术、方法、企业、产品作比较分析并用脚投票,这为围绕绿色高质量发展推进绿色替代,区分比较绿色良币与黑色劣币提供了打通行业壁垒、资本壁垒的逻辑主线、衡量标尺和可行路径。中央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双碳”工作是系统部署、一体推进的,“兼顾雄心和务实平衡”。

高质量发展重在提升绿色竞争力,绿色竞争力要靠高效益来实现,高效益就是要形成绿色替代和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共识和投资、消费导向。社会生态农业在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行业转型升级、市场主体绿色替代中如何彰显自身的高质量、高效益?要争取政府的、社会的、国际的更多支持,从生物多样性角度挖掘高效益、高质量。高效益要充分激活用足自然生产力和资源循环利用,即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利用和价值产出科学转化,实现经济、社会、气候环境综合效益与中长期效益的最大化、公共利益分配的最优化。高质量要通过双碳科学配置市场化的社会经济资源,实现新发展理念所要求的内外循环造血。

激活绿色价值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所以建议:一是运用生物多样性挖掘社会生态农业的价值优势,二是运用“双碳”聚焦比较优势,三是运用环境和碳信息依法披露,对披露信息比较分析与优劣评级,进行资源的科学配置,引导消费者、投资者、生产者用脚投票,彰显和培育壮大CSA绿色竞争力,破解目前潜在优势无法彰显、比较优势缺乏载体,与绿色发展主流化政策、市场化需求结合还不够紧密等难点,以及体制、技术、资金、人力、市场、信息等堵点问题。

第二,落准主体作用,科学巧干+精准会说。“说”,就是要讲出既有优势,吸引政策支持和市场资源;讲出投入不足而未能激活的隐性优势,求援求救求合作。要在干前先“说”,干中用事实比较验证“说”,干后总结经验推广“说”。要跳出“小我”“单一产出”“及格线”,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吃透政策,把握主动权;摸清家底,选准突破口,开展比较,选准比较优势,彰显绿色绩效,吸引跨界资源;重新站位,预见风险点;盘活挖潜,创新杀手锏;软硬兼修,共建生态圈。

第三,跨界联合行动,双轮驱动+激励约束。绿色替代黑色、灰色反替代的竞争力博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如碳达峰的过程也可能是曲线而非直线。具有绿色价值竞争潜力的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必须主动发声,不断提升发言权和影响力,融入绿色替代大联合。现在慈善投資大量向ESG(环境气候+社会责任+企业治理)转型,社会生态农业要进一步健全环境治理企业责任体系、市场体系和信用体系。

3.小规模农业多功能性的多样化实践路径及思考

发言人:贺聪志(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

我在2019年4月曾随团队去荷兰参观,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与论坛主题相关的参观内容,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

农业除了生产功能之外,还有很多非食物的价值功能,如景观、居住、文化、就业、生物多样性、生活质量等。小规模多功能农业在欧美国家较早兴起,近年来我国也有大量的实践,这些实践大多是回应工业化农业和外部依赖增加而引起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环境退化、环境污染以及农业供应链中价值分配不均等。此外还与新的社会需求有关,即人们希望有更高质量的食物和更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对乡村旅游以及城乡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治理有很多新的需求。这些实践通过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和组织适应、市场创新体现出来,丰富多样。今天我给大家呈现荷兰小规模多功能农业实践的三个案例。

案例(1)多功能农业与环境关怀。荷兰北弗里斯兰省的畜牧业发展非常兴盛,但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对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如环境退化、氨气威胁、土壤酸化等。从20世纪90年代起,荷兰政府开始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环境景观的治理,希望农户关停生产以涵养土壤并进行生态治理,但这样使很多农民的生计受到冲击,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开始提出抗议,他们认为自己作为生产者有能力发起自组织,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自我调整,以此推动农业与环境的平衡。1996年,北弗里斯兰省60个农民发起成立两个协会;2002年,农民开始联合成立新的合作社,慢慢壮大至像一个伞状组织般运作;2016年,合作社设6个分支部门,随着影响力越来越大,开始获得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合作社成为与政府签协议的“前台”,签署了8000份个体农民自然管理协议,40个集体协议(当地总共6万户农民,参与率达到70%左右)。后来欧盟开始认可合作社的做法,使合作社有了更多的谈判空间。合作社总体会议委员会包括管理部、主题小组和田间试验。主题小组有自然与景观、鸟类保护、农业、环境、水和经济等各种各样的主题,策划许多致力于创新的田间试验,涉及土壤、水、自然与生物多样性、能源与气候、粪处理、饲料等领域。北弗里斯兰农民协会和农民合作社作为一个支持性和自我调控性的区域组织,努力实现生产和自然生态的平衡,并维护与政府和其他组织的关系,实践效果非常好,不仅对周边的农民、国内其他的一些农民协会有影响,甚至对欧洲其他国家的农民组织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已被纳为欧洲农业发展政策的一部分。8478E5B0-8DD0-4BD2-942B-EE2EDCBD8ADB

案例(2)地方性的团结经济。荷兰Amland协会设在一个小岛上,该岛有5万多居民,每年有很多游客来岛上参观,岛上有一些餐馆,还有几十家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组织。Amland协会成立于1995年,最早由6个生产者发起,联合向政府申请补贴来拓展组织;现有26个成员,其中餐馆成员12个,生产者成员13个,目标是联合起来保护地方经济、文化和环境。该协会创造了一种横向、团结的合作结构:生产者生产的产品没有重合且销售互助,避免相互竞争,使用统一的协会标识;环岛旅游点设计将协会成员串联起来,以便推介他们的特色产品。该协会内部有很多创新的工作机制,是一个学习型的、不断创新的组织,是成员之间联系的情感纽带。协会成员之间非常合作和团结,有很强的身份认同感。

案例(3)多功能农业与社会关怀。荷兰瓦赫宁根大学附近的Land Winkel农场,面积12公顷,在欧洲不算大,但融合了非常多样化的功能。比如这个农场有一家农场店,汇集了周围很多农场的食物;有茶馆和餐馆;养殖了各种各样的动物,供消费者观赏并开展骑马活动;花园里种植了很多鲜花(如郁金香等),可供消费者采摘。非常有意思的是,这家农场还提供社会关怀服务,每天接纳15个以上的残障人士参与农场各个环节的活动,有专门的接送机制,并安排专人协助和指导这些残障人士服药,政府对这些做法也进行补贴。这个农场还有食物生产和加工、农业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功能。比如农场创造了70多个就业岗位,其中茶馆就有20多个工作人员。实习生和志愿者在荷兰多功能农业的推动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我们参观的一个芥末生产作坊,5个成员中有3个志愿者。我们看到,这类农场的社會功能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在社会关怀方面体现了欧洲提出的“绿色关怀”概念,也就是如何把农场与康养以及对残障人士的照料结合起来。又比如将农场学校与青年教育结合起来,对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将消费者对生活质量、休闲的需求与就业等结合起来,等等。

基于这三个案例,我尝试作出如下思考:其一,小规模农场发展多功能农业采取了适应性策略,这些策略在组织和治理层面,建立了团结和自治的权力结构,拓展了很多新型合作形态和合作领域,按照自组织和自我调节的原则建立相应的机制,建立了多方利益相关者网络,共同塑造了新的愿景;在生产和技术层面,关注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开发、技术创新和推广,重视社会技术方法的开发,重新引入农民作为决定性因素,农民自组织和自我调节成为重要机制;在市场层面,创造新的市场、服务,以短链供应绕开与常规市场的竞争,尽可能多地保留附加值以增加收入,创造更多基于农场资源库和农民内部的资源循环,使农业投入品和农场的再生产尽可能去商品化,并获得更多的自主性。其二,小规模农场发展多功能农业是一个缓慢的创新和转型过程,不仅需要耐心和坚持,也需要其他支持性策略和机制。如:生计方式的多样化;志愿者/实习生作为一种重要的维持机制;多元群体的合作、传统经验和科学知识的互动;经济、环境与社会功能之间的微妙平衡;在公共政策层面将创新、先锋性的实践常规化,认识并肯定其价值,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撑,等等。

(二)可持续农业、食物系统转型及社会创新

主持人:曹夕(Cathy)[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政策和外联专家,北京毕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1.重塑食物:利用循环经济促进自然再生

发言人:于杨今奇(Vigil)[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中国)食物项目顾问]

《重塑食物:利用循环经济促进自然再生》是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2021年11月发布的中文报告,我今天向大家详细介绍这份报告的洞见。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致力于探索和推广循环经济理念,以分布式、多样化和包容性的方式动员关键参与者,推行系统性解决方案,致力于打造一个新的经济体系——废弃物和污染被淘汰,产品和材料得以循环,自然被促进再生。

食品是经过设计的,对环境的影响往往被忽视。美国环保署(EPA)认为,产品对环境影响的70%—80%在设计和研发阶段就已注定。因此,企业可以重新考虑产品和原料的选择与采购,从而改变景观。通过重新思考产品及其原料,可以使景观和生态系统发生变化。食品企业转型可产生积极影响,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显著效益,如:进入市场增长领域;在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目标上取得进展;提高供应链的韧性;支持农民生计;在不断变化的法规中抢占先机。

食物的循环设计是一个可行的框架,可用于重新设计产品,实现自然向好的结果。我们提出四项原则,可以释放显著的环境、经济和产量效益。这四项原则分别为:一是多样化的动植物种类和品种。如全球范围内有超过4500个不同的土豆品种,但我们平常能吃到、见到的其实不会超过10种,因此我们提倡关注更多的土豆品种,这样不仅使人们在口味上有更多的选择,而且不同的土豆品种在耐虫害、促进土壤功能以及固碳方面都有不同的功能。又如人们对甜味剂的选择,目前食用的糖主要源自于甘蔗、甜菜和玉米这些一年生的作物,而实际上水果、枫树等多年生植物也可作为甜味剂来源,它们对土壤的需求、对农业投入的需求相对来讲要低很多。因此,使用更多样的作物来生产甜味剂,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农业方面的压力。二是低环境影响,即选择对环境影响比较小的食材,以此取代对环境影响比较大的食材。比如重新设计以小麦为原料的产品(如面食),用豌豆来代替小麦,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低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同时提高作物产量。三是对副产品进行升级利用,变废为宝。如果汁、作物残余、可可果肉和咖啡果四种常见的食物副产品有望被大规模升级利用为甜味剂。四是因地制宜,以再生农业方式生产。以常规方式生产的原料,可减少20%生物多样性丧失,减少50%温室气体排放,增加5%粮食总产量,提高农民每公顷200美元利润;而以再生农业方式生产的原料,可获得显著的效益提升,减少50%生物多样性丧失,减少70%温室气体排放,增加50%粮食总产量,提高农民每公顷3100美元利润。上述四个原则结合在一起,可以发挥更大的功效。8478E5B0-8DD0-4BD2-942B-EE2EDCBD8ADB

目前企业可以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充满雄心的行动计划并为其匹配充足资源,使自然向好的产品组合成为现实;与农民建立新的合作形式;开发标志性产品以展示食物循环设计的潜力;促进制定和采用通用的农场实践标准和定义;倡导和支持推进自然向好的食物体系政策。

2.日本Minpata CSA的做法:从CSA向ASC转换

发言人:饭尾裕光(Hiro)(日本Minpata CSA协会负责人,日本全国爱农会会长)

特邀翻译:欧阳蔚怡(“客观日本”特约记者,异文化理解研究会理事长,在日华人医疗翻译)

我从10岁开始在父母的影响下学会了有机农业劳动。在农村生活中,山羊、绵羊和牛这些动物都是重要的伙伴,我被农业的乐趣和丰富的生活方式所感动,立志要当一名农民。我现在是3个男孩的父亲,是一个有机农民,从事很多相关的有机农业活动。2006年我开了一家有机食品餐厅。随着餐厅的开业,我们有了各种各样的活动机会。2011年2月,我和妻子约了几个朋友一起创建了一个自己生产、自己销售的早市,最初只有3家。一个月后日本发生了东北大地震,从那以后年轻人开始寻求与他人相关的生活方式。以此为契机,早市扩大到80家规模,客人也迅速增加。在这个早市中我们提出了四个概念:具有地方特色;便于正在养育孩子的年轻父母的餐饮;能创造可持续的新的生活方式;重视制造者与购买者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些概念受到我们迄今学到的CSA理论的影响。10年来早市成为一个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场所,聚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发展成为多达230家店铺、日均1万人来往的大型活动。我们确信,好的生活必须关注饮食、农田与当地的相互联系。现在每个月有8次早市,很多人跟我们一起奋斗,也吸引了当地很多民众,非常热闹。与日本传统早市不同,我们的早市是有很多年轻人参与的新型早市。

2014年我和妻子又建立了一个小农场,这个农场是为了让更多人更好地体验农业、感受农业的魅力。那时农场还非常小,我们提出了体验、农业娱乐、与生活相连三个主题。有很多市民参与农场活动,虽然效益不高,但大家可以一起分享快乐。由于我们的活动得到了很好的评价,2016年得到政府的预算补贴,我们与当地有了更密切的合作,也成功地扩大了规模,于2020年5月注册了名为“Minpata项目”的农业公司。为了研究CSA,我们还成立了CSA研究所。我们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农业和食品的生活连接项目进行实践和建议;充分利用城郊农田,进行新农业建设、山村农业建设;以CSA活动为中心,对相关人力资源的培养和指导进行建议和实践。我们农场的会费比其他体验农场要贵很多,我们希望会员能够像进入游乐园支付入场费一样支付会费。人们在購买蔬菜的时候会追求便宜的价格,但是在有趣活动的学习体验中,即使费用昂贵也愿意支付。我告诉他们,会费是农场的入场费,你可以在这里学习并获得乐趣,你可以收获种植蔬菜的体验,而蔬菜本身只是一个附加的礼物,会费不是买蔬菜的钱。同时我们还导入了价格波动系统。会员参加的年数越长,会费就越便宜,因为老会员在积累了农场经验以后会帮助新会员,为我们提供帮助。会员在他们自己的块田里学习种植四季的蔬菜,而且可以全部拿回家。我们倡导农场不只是生产,还要充分利用有机农业的潜力策划相关活动。如我们在农场举行聚会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与牲畜玩耍、接触生活的机会。我们还组织了烧烤、烤红薯等各种娱乐活动,让市民感受四季的变化。我们的会费也包括各种活动的参加费以及策划费。我们增加了农场的粉丝,并吸引了很多来自城市的参与者。我们相信,建立一个娱乐性的农场对于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这些活动,我开始思考,CSA究竟是什么?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造成了环境污染和食品污染等公害,由此兴起了消费者运动,并发展成为CSA联盟。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CSA达到鼎盛状态,随后持续衰减,目前仍没有任何进展。为此我改变了CSA大项目农场的经营方式。我认为,CSA即社区支持的农业,也可以叫作ASC,即农业支持的社区。CSA的目的不仅是农业生产,它还支持农民、市民的生活,还支持当地社区。CSA农场对于生产者来说是一个通过有机农业创立的场所,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个以自然为中心进行体验、共鸣、合作和分享的地方。我的大学导师曾说过,CSA的本质是通过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作形成社区共同体,在努力实现有机生活方式的过程中打造农场,这个农场是可以分享价值观的社区基础。因此,为了可持续的社区,我们必须进行人才教育,培养出能够发挥强有力领导作用的人才,使农民在连接生命循环、创造健康生活、支持社区中发挥作用,这就是CSA的真正目标。

3.慢钱资本

发言人:孙一茗[美国慢钱(Slow Money)协会Beetcoin全球顾问、影响力投资人]

慢钱运动其实起源于慢食运动(Slow Food Movement)。慢食运动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号召人们反对按标准化、规格化生产的汉堡等单调的快餐食品,提倡有个性、营养均衡的传统美食,目的是“通过保护美味佳肴来维护人类不可剥夺的享受快乐的权利,同时抵制快餐文化、超级市场对生活的冲击”。近几十年来慢食运动已经传遍全球,随之应运而生的便是慢钱投资。

慢钱投资是指通过慢钱大会、点对点投资、投资俱乐部等形式,为进行有机生产的农户提供零利率的贷款,从而促进全球有机农业发展。慢钱是一种思想流派,也是一种社会运动。慢钱协会致力于促进资本流向当地粮食系统,并推广“将金钱投回土地”的信托责任新原则,缩短投资者与其投资对象之间的距离,使资本不再聚焦于赛道和永无止境的消费循环,而是聚焦于支持本土经济,促进社区发展,倡导自然、有机、合一的生活方式。

慢钱协会网络已引导6000万美金的慢钱基金投入超过600个小型本地有机农场与食品企业,并将慢钱投资模式成功落地非洲以及加拿大、法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每年举办的慢钱大会与《慢钱杂志》的创办也将投资人与农民、生产者和消费者更好地链接在一起。慢钱投资的世界最大的屋顶农场建在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每年盛产5万斤有机食物。人们不仅在这里种植生产,还在这里生活、娱乐,每年在这里举办很多场婚礼,曾一度风靡社交媒体。8478E5B0-8DD0-4BD2-942B-EE2EDCBD8ADB

与传统投资追求利润、经济增长、廉价食品、大规模生产、效率高、技术革新、竞争、财富和个人利益等不同,慢钱主张直接投资自然,植根于恢复和保护、适当的规模、恢复地方性、加强人与自然的情感连接,以一种非暴力和可持续的方式,直接将金钱投回土地。过度求大求快与追求投资回报率,使我们从心灵上切断了与自然的连接。根据2020年的数据,医疗和科技赛道的投资达1267亿美元,但人类的健康却越来越差;聚焦食品赛道的3R(Reddy To Go;Reddy To Heat;Reddy To Eat),其根源也是求快,没有解决底层逻辑,即食物来源与安全,以及通过生产反哺社会与自然。农业和食品不为滋养人类和地球而设计,而是为适应资本需要而设计。追求快速与廉价的体系导致农民不得不使用农药、化肥、膨大剂,在收入不被保障的情况下,农户还要独自面对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因素带来的损失。真正的投资回报率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如从种地活动中得到的经济回报是:100元的种子可以结出10000斤的果实。再来看社会影响力。经济活动引发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破坏等很多的恶性后果。如果回到土地修复,投资传统种植,发展有机农业,就可恢复土壤肥力、保护地下水、维持生物多样性。现在中国提出“双碳”这个宏大目标,所有的资本、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碳中和上。其实几百万年来大自然都是免费为人类固碳的。固碳两个最大的来源:一是海洋,二是土地。现在所有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回到根源上,其实传统种植、有机农业都能够解决。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回过头来重新思考资本的速度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慢钱就是将资本的视角从攫取转移到给予,从竞争转移到培育。

与传统的风险基金(Venture Capital)不同,慢钱资金被称为培育资本(Nurture Capital),可填补传统投资和慈善非营利之间的沟壑,即将资金直接投入土地与食物,用钱去培育人类的健康未来。慢钱投资坚持以下几项原则:一是将钱直接投回土地;二是在过速发展的时代必须让一切慢下来;三是开启培育资本的时代(围绕自然承载能力、对土地的关怀、对地方的关怀、生物多样性和非暴力原则而建立);四是将投资者与其所在的地方联系起来;五是引导新一代的企业家、消费者和投资者,从剥夺和竞争走向培育和给予;六是需要像农民那样,把从土地里面拿取的适当还回去。目前已有33170人签署了慢钱投资原则,并承诺一切投资活动会以上面的六项原则为大纲。

慢钱大会已经持续举办了10年。每年的慢钱大会不仅聚集了投资者、生产者和消费者,更聚集了政治家、音乐家、手工艺人,大家聚集在一起欣赏艺术、品尝美食,讨论如何更好地建立自己所在的农场和社区。慢钱通过食物和土地,把所有一切都连接了起来。慢钱的愿景目标主要有:一是把金钱化为肥料,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中国每年氮肥施用量达2500万吨,农药用量達337万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农药超标率达31%。如果投资有机种植,让食物远离资本逐利,让良性资本引导生产,就可从根源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二是连接人与自然,把地球原初的繁荣还给地球,以一种有韧性的、可持续的方式重新构建一个满足未来100亿人基本需求的自然生态体系。

慢钱的任务有:一是为传统小农或希望转型有机种植的农户提供零利率贷款。采取参与式保障体系的社会化认证方式,改变具有垄断性质的有机认证体系,逐渐摆脱农业资本化、全球化,注重本土化、地方化和社区化,从而促进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并支持乡村经济发展。二是成立气候变化扶农基金。随着气候变暖,每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000万公顷,为此慢钱将与本土合作社共同建立抗灾帮扶小组,以抵御自然灾害引起的减收或无收,帮助农民更好地抵御极端天气对基本生活的影响。三是鼓励线上平台低碳采购。农产品碳排放的40%来自于物流端,因此慢钱鼓励用户就近下单购买本地农产品,并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意见》,尽量避免长途运输和过度包装,实现整个产业链减碳化。

慢钱的组织运行原则包括:一是连接人与自然。让消费者走入农场观光,参与生产劳动,与食物和土地产生连接,结合农村文旅康养“以动养生”,使生产与生活完美结合。二是连接投资人与生产者。让每一种食物都有故事,让每一个耕种者都有姓名,让资本直接与农民握手,让农民更有尊严,让资本更有效率。由于投资人也是消费者,因此还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变为投资人。三是连接人与社区。让消费者买本地的新鲜农产品,支持当地采买,发展本土经济,加强社区链接,更好地抵御突发灾难带来的冲击。

慢钱开创了以慢为快的培育型时代。在追求快这条路上,我们永远没有止境,只有慢下来,我们才能真正看清楚我们给予这个世界的是什么。

4.打造健康、低碳的社区美食空间——妈妈厨房

发言人:周静(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良食基金首席项目官)

良食基金是于2017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成立的专项基金,专注于推动健康可持续食物体系的建设,是国内最早关注食物体系转型的公益机构。良食基金的发起人是知名导演、耶鲁世界学者简艺先生,理事会成员包括优酷创始人、著名互联网企业家、投资人古永锵先生。良食基金在全国推动以“植物领先”、“动物福利”、“健康饮食”和提升“知食力”为核心的食物体系转型议题和项目,是国内推动食物体系转型的一个开启者、传播者、建设者,也是国际食物体系转型领域的一个沟通者。良食基金从公众参与、研究与教育、商业参与以及公共政策四个方面来推动工作,其使命是推动良食,促进人类健康、动物健康、星球健康,其愿景是“同一世界、同一健康”。

良食基金倡导健康可持续饮食的背景之一是《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的“合理膳食行动”,该项行动提出:学习膳食科学知识,使用平衡膳食宝塔、平衡膳食餐盘等支持性的工具,根据个人特点合理搭配食物。每天的膳食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基于国家可持续健康饮食的倡导,以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报告,良食基金在2019年4月发布了良食倡议,推动健康可持续饮食消费,强调饮食应以植物性饮食为主,这也是基于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的倡议。良食倡议包含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植物领先(即以植物性饮食为主)、动物福利、健康饮食、减少浪费、当地当季、循环永续、生物多样、食物教育。这也是根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的一个方向。8478E5B0-8DD0-4BD2-942B-EE2EDCBD8ADB

2021年1月7日,良食基金项目“从妈妈厨房到良食枢纽”(Good Food Hub),荣获洛克菲勒基金会和OpenID共同发起的“2050食物体系远见奖”(Food System Vision Prize)的“顶级远见者”(Top Visionary)这一殊荣!该奖项评选历时半年,良食基金项目从全球1319家优秀机构的食物创变项目中脱颖而出,是全球10个获奖项目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获奖项目。希望这个项目可以連接食物系统的利益相关方,包括大厨、生态农场、餐厅、食物的教育机构,共同推进健康可持续的食物体系建设。

我们希望在2050年能够实现:一是健康可持续美食。在社区打造健康低碳的美食中心,这个中心可以有美食实验室、社区厨房、食物工作室、烹饪教室、美食档案馆等多种形式。二是生物多样性。希望生态农场、营养师、厨师共同努力,增加食物从生产到消费的生物多样性。三是食品安全。以社区为单元,推广植物性饮食为主的食谱,减少动物产品的消费,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畜共患病的风险。四是药食同源。关注传统中医“药食同源”的饮食智慧,恢复“道法自然”的生活方式。

用味觉治愈心灵,一蔬一饭见自然。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伙伴加入我们,大家一起共创妈妈厨房,把健康可持续的理念传播给每一个人。

5.土壤保护性农业与环境健康

发言人:高睿友(Philippe Grieu)(法国驻华大使馆科技专员,法国图卢兹大学农学教授)

致力于促进小农农业的CSA模式是值得倡导的农业模式。我今天主要讲一讲人类健康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人类健康在国际层面已被纳入“同一健康”这个大框架中,这个框架包括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和环境健康,这三种健康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我们需要维护的整体健康概念。土壤是环境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环境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生物多样性对于土壤健康而言至关重要。据估计,土壤生物多样性占整体生物多样性的25%。

什么是土壤生物多样性?土壤中有各不相同的生物,它们形态各异,并且数量庞大。比如线虫的数量可达每平方米900万只,且种类多样;还有蚯蚓,它们在田地里很常见,1平方米的土地里有多达300条蚯蚓;还有一种特别重要的生物,那就是细菌,它们是原核生物,1立方厘米的土壤中有40亿—200亿的细菌,可以说数量相当庞大,也代表着惊人的生物多样性。在全球范围内,从北极到南极,我们只要刨开一点土,就能看到丰富的地下生物多样性。反之,地上生物多样性主要集中在赤道附近热带地区,在极地区域较为贫乏。地下生物多样性很重要,但是不太为人所知。科学家们正在世界各地进行研究以便人们更好地了解地下生物多样性。

土壤提供了多种类型的服务,我们称之为生态系统服务。土壤的第一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载体”,也就是土壤的形成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基岩的剥蚀、枯落层分解带来各种矿物质。这促使土壤承担起重要的物质循环作用,包括碳循环以及在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氮、磷酸盐、钾等营养物质循环。土壤的第二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供给服务。土壤既储存水源,还提供食物,比如所有的根茎类蔬菜就是依赖土壤生长的植物。土壤的第三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调节服务。土壤对水质产生影响,水渗入土壤中,经过过滤和净化成为洁净的水,再进入含水层;土壤可以固存大气中的碳元素,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土壤可以控制水土流失。为了改善和优化土壤提供的这些服务,首先要提高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其次要在土壤中重新加入有机质,也就是要让碳元素重新回到土壤中;再次要防止水土流失,防治各种各样的污染。

那么,农业种植者要如何提高土壤肥力呢?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土壤耕作最小化,减少甚至不要翻耕土壤。第二种方法是在一片农田或一个区域范围内增加作物种类的多样性。为此,需要延长轮作周期,进行多样化作物种植。第三种方法是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即增加土壤中的碳含量。为此,土壤表层需要长期覆盖作物,避免地表裸露。这就是保护性农业,换言之就是保护土壤的耕作方式。保护性农业属于使用生态农业技术的可持续性农业的范畴。

实现土壤保护性农业的第一个要点是停止翻耕,其原因有多种:首先,翻耕加剧对土壤的侵蚀,尤其不利于有坡度的地块;其次,翻耕导致农田土厚度变薄,人为干预下农田土的肥沃土层仅有30厘米厚,而实际上土壤的肥力可以达到更大的厚度;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翻耕导致土壤中固存的碳被释放至大气中,在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对气候非常不友好。那么通过何种方式可以替代翻耕呢?农业种植者开发了免耕播种的种植方法,就是不对农田进行翻耕,只对播种行进行翻土。在有覆盖作物的地块和留茬地上,播种机只对播种行的土壤进行作业,并且只在播种行播撒种子。由于没有对土壤进行翻耕,土壤可以保持自身固存的碳元素,土壤中的碳元素也不会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至大气中。此外,还要实施配套技术使碳元素被引入土壤中,为此需要在土壤中重新加入有机质。如厩肥,即动物排泄物,是可以向土壤中注入的传统型有机质。在同时存在大宗作物种植、草场和畜牧养殖这种模式下,这是可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动物粪便成为农耕地的肥料,由此形成良性循环,可不断向土壤注入有机质。现在受到关注的一种农业模式,就是混作和养殖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以最生态和最尊重自然的形式实现碳循环和营养物质(如氮、磷酸盐、钾)的循环。遗憾的是,这种混作加养殖并存的模式正在日益减少。比如在法国,现在只有8%的地块上保留了混作加养殖的模式,这是远远不够的。

实现土壤保护性农业的第二个要点是实现农田作物多样化种植。第一种方法是延长轮种周期。如长周期轮种的一个模式:三年种植苜蓿,其后一年种植小麦,之后一年种植黑小麦,然后种植油料作物向日葵,再种植豆科作物豌豆,之后再种植小麦,最后种植大麦,如此构成一个长周期的轮作。目前全世界主导的模式是短周期轮种,如在欧洲可以见到小麦和油菜轮种,在中国有玉米和大豆轮种,但没有见到年复一年地种植玉米,因此需要推广长周期轮种的模式。如果说具体到一块农田是轮种的问题,那么当涉及大规模的区域时就是景观多样化的问题,因此第二种方法是要提高生物多样性。与农田呈现的相对单一化的景观,即成片成片的大宗作物种植相比,更为复杂的景观囊括多样化的作物种植和动物养殖体系。实现大规模区域范围内的作物多样性,不仅涉及农业种植者,也涉及区域发展的所有参与者,即所有的相关方,包括行政机构、企业、地方官员、猎人、渔民、游客等。所有这些人要协同工作来制订区域发展策略,以增加区域种植作物的多样化。8478E5B0-8DD0-4BD2-942B-EE2EDCBD8ADB

实现土壤保护性农业的第三个要点是间作,即长期性通过作物或绿肥作物来增加对地表的遮盖,将碳元素重新引入土壤中。绿肥作物种植于轮种休耕期,其目的并不是为了收割后进行销售,而在于制造生物质,将其重新埋入土壤以提高碳含量。一般来说,绿肥作物由不同的作物组成,既能通过提供生物质来增加土壤中的碳含量,也能增加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在法国经常可以看到农业种植者拓展出绿肥作物与免耕播种相结合的技术,绿肥作物为土壤提供生物质,免耕播种则是将生物质搅碎后还田,在这个过程中不进行翻土,而是直接将种子播种到被搅碎了的绿肥作物中。如一台拖拉机前面配备有切刀的滚筒用于切割绿肥作物,后面的播种机用于播种,我们称之为免耕覆盖播种。这种技术在法国以及世界各地得到普遍发展。

总之,为了发展保护性农业,需要发展复合型农业系统,以便增加生物多样性。目前正在推广的有两类系统:一种被称作“林牧结合”,即将林地与养殖相结合的体系;另一种被称作“农林间作”,即将作物种植引入林地的复合系统。在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土壤友好型农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已持续了15年,尤其自2015年以来得到了很大发展,有机农业得到了大力支持。此外,农业公共政策通过提供带附加条件的定向援助,对保护性农业的发展给予了支持,如发展草带、保护永久性牧场和绿色基础设施等。

(三)中英CSA互助网络合作计划

主持人:石嫣[国际社区支持农业(CSA)联盟(URGENCI)联合主席]

1.搭建中英两国青年研究者与实践者合作的平台

发言人:武斌(英国诺丁汉大学商学院创新创业中心高级研究员,中英青年研究者未来乡村合作网络创始人)

中英青年研究者未来乡村合作网络是英国牛顿基金会资助建立的学术团体,挂靠在诺丁汉大学,英文的简写为“CFRS”。其宗旨是帮助中英两国青年学者发展跨学科、跨界的交流合作,更好地理解和参与第三世界的乡村转型、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我认为,中国未来乡村转型面临四大挑战:一是中国乡村未来发展的愿景不清晰;二是如何破解农村劳动力、人才流失和新农人成长的困局;三是如何解决自上而下推动与自下而上发展之间不匹配、衔接不好的问题;四是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交流、互信、合作问题,即如何形成自下而上的发展合力。我认为上述挑战性问题需要从理论层面进行反思,它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在基础理论问题上,以西方乡村转型为基础的发展理论能否解释第三世界农村发展的动力和未来?二是对现有科学理论和方法的过度信任、盲目推崇,导致了对本土经验知识的排斥;三是科學领域研究中理论导向与现实需求、挑战性问题相脱节。四是科学学科分工过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针对上述问题或挑战,我发展了一个乡村研究转型的理论框架,它包括全球-本土知识系统与乡村转型研究的理论视角和三个方法论原则(挑战性问题的研究导向,而不是学术概念导向;系统/整体思维和跨学科交流,避免专业偏见;利益相关者参与,因为他们不仅是研究受益者,也是知识创造者)。基于这个理论框架,近几年我完成了三个国际项目:“农村创新、企业家成长与可持续发展:建构全球-本土知识系统”(诺丁汉国际会议,2019年);“中国贫困地区合作社生态系统研究”(英国全球挑战研究基金试验示范项目,2020年结题);“中国食物安全保障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思考与创新”(中英青年研究者合作网络项目,2021年结题)。

牛顿基金资助项目的主题是中国食物系统和乡村转型问题。该项目有两个平台建设目标,一是中英(两国青年研究者)跨学科研究挑战性问题的合作网络,二是青年学者参与中英产业创新的合作平台。受疫情影响,目前该项目在线上执行,历经三个阶段:一是学术导师和青年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发展共同研究兴趣和选题;二是跨学科研究方法论沙龙;三是青年学者参与中英产业创新圆桌会。该平台的基础和服务对象是认同CFRS理念的青年研究者,但不是纯粹学者的网络,我在其中加了第四类人,即善于思考理论问题的实践探索者。

合作网络的研究方向与选题主要有三个板块:一是可持续食物/农业转型研究,基于挑战性问题和成功案例,发展组合技术解决方案或模式;二是产业振兴/乡村转型的国际创新合作基地,为中英两国青年研究者和实践者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支撑;三是社会创新和企业家成长的模式与路径研究,为解决人才短缺、农民组织和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合作的内容包括:共同建构乡村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本土知识系统”;理解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反向移民(流动)创新创业成功的内外因素、条件和政策;区域农村可持续发展、生计系统转型同CSA发展间的关系;针对中国和第三世界乡村转型、生态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性问题,总结若干CSA企业成长、模式扩散的成功案例。

关于CFRS与CSA的合作基地建设,我有下列初步想法供大家参考:一是经常组织中英学者和CSA实践者之间,中、英农场主和农业组织之间的线上和线下会议、专题讲座、沙龙和活动,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二是欢迎CSA联盟中对理论问题感兴趣的成员参与,共同组建合作研究小组,定期讨论双方感兴趣的问题;三是共同设计、申请研究、试验、示范项目,争取得到中英两国政府、国际相关组织、研究基金会、企业的支持,形成高质量、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和政策建议;四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共同开发中英农业/农村创新创业培训课程。

2.参与中英青年研究者未来乡村合作网络

发言人:钟淑如(美国德州农工大学人类学博士,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特聘副研究员)

我是作为一名中方年轻学者代表,参与中英青年研究者未来乡村合作网络的。我个人的研究兴趣其实很简单,就是可持续饮食系统。目前主要是以CSA为例,研究如何发挥CSA在建设中国特色可持续食物系统中的关键作用。我认为,研究和实践必须紧密结合在一起,研究结果必须很好地反馈给研究对象,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这样才能知道研究中的一些结果是否可靠,是否能促进双方共同的反思。我近期授课的名称叫作“如何构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链接”,其实就是分析现在社会生态农业面临的各种问题,如在生产端面临的技术问题,传统农民和新农人之间的隔阂问题,面对市场对接的问题,以及消费者信任的问题等等。我还希望在课程中讲一讲如何采取措施加强双方之间的信任。学员给我了很好的反馈,他们的背景也非常广泛,有的参加这个课程培训以后要开农场,有的正在租地行动。我们的讨论也比较深入,其实就是希望这种共同的探讨,实打实地碰撞出一些思想火花,来共同推进我们的知识生产。8478E5B0-8DD0-4BD2-942B-EE2EDCBD8ADB

对于这个合作计划,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设想:一是希望这是一个合作研究的长效平台,因为青年学者有其理论优势,而CSA联盟有其资源优势,可以帮助对接不同的农场更好地进入当地。二是新农人培训。青年学者可以参与课程设置、授课、材料设置、框架设置等。培训内容包括政策分析、理论知识分享等,特别是介绍国外的一些成功案例。通过培训分享让大家坚定信念、建立信心,也让大家知道社会生态农业的发展代表着全球可持续食物系统的未来。三是希望能搭建网络销售渠道,尝试把中国的CSA农产品介绍给世界,一定程度上解决CSA目前面临的市场对接问题。四是举办季度会议,吸引更多的同行加入合作计划。

3.搭建中英CSA互助网络合作计划:可持续的未来食品体系

发言人:杨茜(英国诺丁汉大学生物科学学院食品营养及饮食系助理教授)

我个人对CSA非常感兴趣,非常希望能够有一些合作的机会参与进去。我的研究方向及兴趣有:改善食物营养口感并保持食物的安全度;理解和满足消费者的喜好,以此帮助农户/公司产品设计、市场规划和创新战略;建立可持续的食品消费系统以及政策引导和配套的教育体系。我所在的诺丁汉大学生物科学学院(通常也被称为农学院)的研究方向包括:先进的技术工艺,家禽,食物和饮料,基础分子生物,微生物,营养和健康,植物和农作物,土地和环境,可持续农业。我们学院致力于跨学科研究和国际合作,合作伙伴跨越全球。我们学院做的跨越粮食全产业链研究,希望可以与CSA共同合作。诺丁汉大学自我投资六大全球卓越科研课题,其中之一就是未来食品,希望以创新应对全球粮食保障挑战。CSA是中国可持续食品系统的先驱者,我们的很多学者希望可以把自身的研究方向跟CSA的需求联系上,做成更有影响的研究。

(四)如何培养生态新农人

主持人:葛文光(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1.如何让更多人加入生态新农人队伍

发言人:杨肃昌(“杨秸秆”农产品品牌创始人,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生导师,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

很高兴与生态农业的研究者、参与者、劳动者以及追求健康生活的朋友们一起交流。我今天要说的是如何让更多的人加入生态新农人队伍。

第一个问题,何为新农人?我认为,新农人是农业生产及其密切相关的农产品加工、流通等领域的劳动者,农业产业链中的参与者。我们不能以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户籍、出生来决定一个人的职业身份和工作标签。而且,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社会和生活中往往有多个身份或工作,如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家庭的、职业的等等,因此,应该以变化的、发展的目光看待新农人。

第二个问题,何为生态新农人?新农人不一定就是生态的。我觉得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衡量生态新农人:一是爱护地球上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善待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命体,对大自然与生命怀抱敬畏和感恩的新农人;二是尽可能以大自然恩赐人类的能量和资源(包括阳光、水、土壤、空气、二氧化碳、微生物等)组织生产和加工食品的新农人,也就是在农业生产和加工中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新农人;三是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尽可能避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和肥料、生长调节剂、激素、转基因、添加剂等投入品的新农人。

第三个问题,如何召喚新农人?这是一个众多因素决定的命题,既有国家宏观政策因素,又有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和个体观念方面的因素,还有经济、社会、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因此,新农人的召唤和培养要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去统筹、去考虑,光有情怀是不行的,光说喜欢农业也是不行的。具体有哪些因素呢?我提炼了以下几条:

一是从政策导向上召唤新农人。要有大力支持生态农业与生态消费品的政策,有鼓励资本、人才等资源流向农村农业的政策,有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二元化的政策,有教育引导与职业鼓励农业农村发展方面的政策。

二是从产业和市场上召唤新农人。要有随资本的投入而带来人才的流入,有生态农业产业兴旺的促动,有众多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的喜好与支持,有越来越大的消费市场对生态产业的预期与支撑。

三是从职业发展上召唤新农人。要打破职业歧视与偏见,农业人应该被看作是一个与银行职员、公务员等平等的职业,是一个能够带来职业尊严的选择,同样也是一份通过自己的劳动能够养家糊口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工作。

四是从价值倾向上召唤新农人。当你意识到自己的劳动与成果能够给人们带来健康的时候,就有一种正能量和让人愉悦的感觉。当你吃到真正健康的农产品时,就有一种也想参与种植生产并为自己、为家人、为朋友提供更多更好农产品的想法与冲动。“杨秸秆”的工作人员中有不少是辞职而来的年轻人,且很少再离职,因为大家觉得生产生态农产品带给人们健康,从事生态农业是一种积极向上、积德行善、有意义的工作。

五是从农业农村情怀上来培养和召唤新农人。人生跌宕,生活奔波,许多人向往追求一种安静的农村田园慢生活,“诗酒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不少城里人向往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去农村做农业,试图通过把生存、生活、事业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有一些人来自于农村,祖祖辈辈是农民,对农村农业有深厚的感情,他们很容易投身于生态农业。

六是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中来培养生态新农人。目前中小学有越来越多的劳动教育、农耕体验活动,孩子们从小就对农业有了兴趣,或许会影响他们未来的选择。在此,我建议在小学开一门“农耕”课程,把大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与孩子们的成长相联系,把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和粮食相联系,把农耕体验与语文、思德、科学等课程相联系。这些学习和收获会伴随孩子们终生,或许新的一代农人就来自于他们。

2.“兼善”精神引领下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教学创新

发言人:张赛(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讲师,兼善生态美农场主)8478E5B0-8DD0-4BD2-942B-EE2EDCBD8ADB

我现在担任兼善生态美农场的场长,创办了重庆兼善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我们农场所在的村庄叫龙车村,为了更好地发展生态产业,我在村里挂职做副书记。我还担任重庆北碚区城乡文化建设促进会特聘生态农业指导专家。2021年4月我被遴选为重庆生态农业合作社理事长,该社目前正在筹办中。在这样一些身份和平台的推动下,我觉得我可以把培养新农人的工作做得更好。这主要源于我个人的求学经历:我在大学本科期间学的是管理学(农村区域发展方向),在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期间学的都是生态学,博士后在站期间做的是农学研究。这种交叉的学科背景让我容易跳出来,走到生态农业这个方向上来。我目前承担的课程是“耕作学”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我在教学和科研中意识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后,不再追求学术上的高深,开始转向更有价值和意义的教书育人实践,立志用行动做学问,做更接地气的学问。

自2018年以来,我的教书育人实践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一是培养自己,积累经验。我很清楚自己在实践方面是很缺乏经验的,所以我决定先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生态新农人,这样才能更好地去传承、引导更多的年轻人。为此,我参加新农人实战训练营,参加全国社会生态农业交流会,走访川渝本地的生态农场,组建“生态耕读家园”兴趣小组,开展校园版CSA模式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二是找到指引,兼善天下。卢作孚说过,学校不是培育学生,而是教学生如何培育社会。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如果说卢作孚的精神还比较遥远的话,那么近在眼前的周鸣鸣老师退休后一直在农村和基层社区无私奉献,她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和大公无私真正点燃了我。三是搭建平台,组建团队。正在探索教学实践的我,遇到了在龙车村深耕多年的周鸣鸣老师,被她的精神感动,被她的教育思想感染,更被她弘扬的卢作孚“兼善”精神吸引。后来我们联合申报了西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依托基地建设又创办了兼善生态美农场,作为开展学生实践教学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载体。兼善生态美农场基于CSA理念,为市民提供原生态健康蔬菜配送及亲耕体验服务;同时推动环保生态农耕技术研发、儿童自然教育、高校实践教学改革、可持续生活倡导和重庆市CSA生态农业网络建设,为龙车村、北碚乃至整个重庆生态农业融合发展作示范。我们不仅生产健康的食物,同时也培养健康的、向善的人。学生在农场实践过程中合作组建团队,做了很多绿色创新的实践活动项目,有的还获奖,如堆肥项目和“基于CSA理念,创造一分地的价值”项目等,成绩显著。我们在农场举办了很多活动,参加人员有老农民、市民、学生等。2021年我们的活动逐渐系统化,如每年3—4次妇女微家系列活动、寒暑假生态农友走访系列活动、每周六农场亲耕日、每个学期1—2次兼善文化课堂大地课堂系列活动、兼善文化课堂市集活动等。我们想在这些活动中培养新农人。为了体现培养质量,我们把这些活动做成了课程表。其中,大地课堂活动主要参考了“大地小脚丫”项目类型,活动类型有农耕生活、自然手工、在地食育、可持续生活和自然游戏等。此外,还有亲子版食农教育之24节气、大学生版生态农耕美育实践教育和实习生版农场运营实践教育等课程。学生调查问卷的打分数据显示,大家对实践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最高,达81.36%。

现在我们的农场有了一个培育本地专兼职生态耕读的教育团队。其中有顾问团,是一支既有理论、又有丰富的耕读实践经验的导师队伍;还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实干派,包括医生、全职妈妈、餐厅老板等等,大家都认可兼善理念,发挥各自的特长做事。我们的生态新农人培养思路:一是精神文化层面的引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地方优秀人物和文化是一筆宝贵的教育资源,找到一个本地的精神引领之后,能够更好地把大家团结在一起。二是知识技能层面的理解。知识很重要,但孤立的知识其价值是非常有限的。只有当知识流动起来,彼此碰撞、互相激发,才能产生令人眼前一亮的智慧。三是大地课堂模式的实践。实践的模式包括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兼善生态美农场活动、重庆生态创意市集活动、生态耕读家园活动、典型生态农场调研活动、垃圾美育堆肥活动、生态食材品鉴活动、卢作孚纪念馆读书活动等等。大地课堂就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我们主要围绕三个阵地培养新农人:一是高校阵地。以“作孚学社”等学生社团为基础成立“生态耕读家园”学生项目部,以兼善生态美农场为载体开展产学研政企融合的全产业链育人基地,开发线上线下系列课程以及对外服务平台。二是农场阵地。明确堆肥工艺流程,构建以堆肥为主体的农田培肥与土壤改良技术,筛选适合本地的生态种植模式与技术,并复制推广。三是合作社阵地。积极参加国内外生态农业交流会,分享经验、取长补短,与兄弟省市CSA合作社及全国总公司形成良好互动。我们就是守着这样几个阵地,希望培养一批能够辨五谷、勤四体、回归自然、释放天性、正己化人、兼善天下的生态新农人。

农业的生态转型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土壤健康是生态农业的根本,社会广泛参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3.分享收获CSA新农人培训项目

发言人:王纯华(北京分享收获农场“大地小脚丫”项目负责人、新农人CSA培训项目负责人)

分享收获CSA新农人培训项目由以下三个机构主办:一是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该联盟由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倡导成立,推动社会化、生态化的食物体系,自2003年开始培训农民学习立体循环农业和生态建筑,2009年开始构建全国CSA网络,2017年正式注册社会团体,每年举办社会参与最广泛的CSA大会,并与国际社会生态农业联盟(URGENCI)直接对接。二是分享收获农场。该农场由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石嫣创建,是一个致力于研究、推广社会化生态农业的社会企业,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是以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综合发展为目标,也是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的实践基地。石嫣提出中国未来的乡村应该是:有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理念的“新农人”,有让子子孙孙长久持续耕作的“新农业”,有让农人安居乐业的“新农村”。三是好农场。该农场成立于2014年,创始人是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程存旺,以三农问题、有机农业产业理论研究为基础,配合有机CSA农场10年运营经验,为田园综合体投资方提供内容和农旅产业托管运营服务,目前拥有北京、合肥、三亚、西安四个子农场,每个农场都以直接宅配到家的方式供应当地上百户家庭的日常食材。8478E5B0-8DD0-4BD2-942B-EE2EDCBD8ADB

关于新农人培训,我们目前看到的问题是:大多数人为了情怀、爱和健康选择做农业,但选择在农场做一名志愿者的学习时间成本高,很多人没有做好准备,且要面临租用土地、村民关系、地方政府、生产管理和营销等各种问题。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培训,为返乡从事与生态农业相关的新农人提供从清晰的目标定位到完备的农场执行的规划建议,让他们思考农业的生态、生活、生产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生态农业创业路上可能会遇到的风险,以及在初创过程中如何尽可能少走弯路,在前方遇到挑战时如何做好一些心理准备。

我们从三个“新”来定义新农人,即农民的新群体、农业的新业态、农村的新细胞。我们的CSA实战训练营帮助新农人学习社会化生态农业的理念、生态农耕技术和CSA农场运营理念等知识,培训模式有五天五夜田间体验学习和半耕半学实战训练学习等。我们从2015—2021年共举办了32期线下新农人培训,2021年因疫情举办了2期线上新农人培训。我们的培训课程体系有三个环节:一是分享环节,包括土壤、生产、技术、配送、会员、宣传、营销、管理、运营、食农教育等CSA农场全产业链学习。二是体验环节,包括农耕体验、育苗体验、种植体验、配菜体验、食育体验、酵素制作体验、团建体验等。三是收获环节。学员回顾、讨论并分享学習的收获。

2022年分享收获CSA新农人培训将采取线下和线上结合的方式举办,并新增种植技术、食农教育和销售等方面的专题培训。我们目前已培养了700多名新农人学员,学员涵盖全国各地(除青海、港澳地区之外),且有部分学员已创办并经营自己的CSA农场。我们希望通过新农人培训,让越来越多的青年返乡建设乡村,推动省级合作社的发展,让生态农产品越来越丰富,让农民成为一个令人骄傲的职业。CSA新农人培训的基础就在于:生产者保护消费者的生命,消费者保障生产者的生活。

4.文化自觉:新文化建设与新农人

发言人:萧淑贞(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乡村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读者》签约作者)

我们现在面临很多问题,比如食品安全问题,健康和医疗问题,道德、精神和社会伦理虚化、弱化问题,教育焦虑和“空心人”问题,抑郁症问题,睡眠和便秘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涉及生态、生产、生活和生命等各个方面,我们称之为现代性的系统问题。这些问题的本质是文化和精神危机。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文化重建,即重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文化重建包括健康生活(懂一点中医养生的常识)、生态生活(选择有机生活方式)、家庭和社会伦理(重建道德伦理)、精神成长和艺术审美(扫除美盲)等内容。我们的祖先留下的集生产、生态、生活、生命于一体的“天人合一”文化,丝丝入扣地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如衣食住行、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的东方生活美学,如阴阳五行观等等。中国人是把“天”(即自然之道)与“人”和合起来看,“天人合一”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古老、最有贡献的一种思想。

我们现在生活在城市和乡村两个文化系统当中。其中,城市是一个工业化的系统,其特点是标准化、单一化、制式化,因此是脆弱的,其社会关系表现为竞争和排斥;乡村代表传统和乡土文化,其特点是多样性、共生性、可持续,因此是有韧性的,其社会关系体现为包容与共生。两种文化间的取舍是平衡还是偏重,会决定未来的城乡关系,所以文化的选择也是生活方式的选择。

食物是迈向文化和生命的通路,不同的文化看待食物表现出不同的认识。西方营养学是从分子结构、营养成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锌等)等角度看待食物的,看到的是食物与人之间一种僵化的物质交换。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阴阳平衡、食药同源,看到的是食物的气、性、味。所谓食在当地、食在当季、身土不二等等,都是从物质到人与食物之间的联系、信息、能量、功能来认识食物的。这种认识食物的方式,是把人与自然、人与土地、人与食物的关系都指向宇宙天道,也指向生命。我们要从有机农业开始,重新建立与大自然的联系,要通过农业重新建立我们的健康认知和生活体系,从农业开始找回文化,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和城乡关系。

乡村承担着新时期新文化建设的重任,是新文化的再生之源。人类确实需要再一次回到土地“土生土长”,“重新发现休眠沉寂的传统知识,向土地和自然学习,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在天地之间让生命成长和升华,而这正是文化自觉的新农人的使命。

新农人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进行文化重建,包括健康生活、生态生活、家庭和社会伦理、精神成长、艺术审美等方面;“立地”是乡村的命脉,比如有机农业和手工业是乡村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价值,所以有机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根本。

有机食物促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引擎在城市。如果没有城市消费的支持,乡村也不可能振兴。我们可以把城乡关系理解为本和末的关系。历史上的城乡关系是重本轻末的,今天的城乡关系是本末倒置的,未来的城乡关系一定是本末一体的。所以,新农人要做的事情就是:重回土地、耕“田”修“心”;从食物出发,构建“互补共生共融共荣”的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的融合发展;从教育开始,推动城市消费支持有机农业和乡村振兴。有机食物是最好的健康良药,有机农业是城乡互通的根本途径,全域有机农业是通向生态文明时代的光明大道。

(五)农业的韧性、包容性与气候变化暨《四千年农夫》中文版出版10周年

主持人:程存旺(好农场创始人、《四千年农夫》译者)

发言人:杨建平(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原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

我早年看过《四千年农夫》这本书,后来又看了陈锡文的《读懂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将两本书结合起来读,对中国农业和国际农业的演进就有了大概的了解。我本人一直从事农业农村工作,在供销社工作就是为农民服务。有机农业包括大农业的发展,是历史的趋势。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和农村文明是不同于城市和城镇文明的另一种文明。过去人们认为农业是落后的、农村是落后的,只有城镇和工业文明是先进的,现在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和国家政策的重大调整来看,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农业文明和传统文明。农业文明是历史积累非常深厚的文明,也是历史传承非常久远的文明,在当代需要发扬光大。在乡村振兴中,应该把农业文明、农村文明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去理解,按照农业文明的自然逻辑和历史演进方式去建设它、振兴它,打造出一个完全不同于城市文明的美好的文明形态。8478E5B0-8DD0-4BD2-942B-EE2EDCBD8ADB

发言人:樊胜根(著名农业经济学家,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经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世界经济论坛食品安全全球议程理事会主席)

当前全球农业面临的挑战还是非常严峻的。其一,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如干旱、洪涝、高温、低温等等,会给农业生产尤其是小农生产带来巨大的冲击,使其变得越来越不可持续。其二,现在世界上还有8亿人吃不饱,有20亿人吃得不健康、不均衡,这些营养不良的状况是未来农业面临的挑战。其三,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破坏等已经到了不可承受的程度。因此,我认为有两个问题需要提出来:一个是农业的韧性问题。新冠肺炎、气候变化、贸易战等使以小农为主的社会系统变得越来越脆弱,变得没有韧性,容易受到冲击。另一个是农业的包容性问题。全世界有十几亿人在从事农业生产,小农可能有5亿人,其中有很多弱势群体,包括女性、年轻人、低收入人群等,他们没有妇权,没有权利获得生产资料,没有权益或者市场。中国应该借鉴过去4000年的农业文明经验,推动整个农业社会系统转型。要在政策上支持可持续、健康、营养的食物生产转型,同时改变饮食行为,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快乐。

发言人:黎松(东方出版社副总编辑)

《四千年农夫》是100前出版的一本书,中文版于2011年出版后畅销了10年,累计加印了10次,足以证明这确实是一部经得起考验的经典之作。这本书在欧美一直享有盛名,但在中国却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本书能在中国出版,并且取得目前這个成绩,首先应该感谢温铁军老师,还有程存旺和石嫣夫妇。我们当时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来做这本书的,因为东方出版社原来没有出版过农业方面的书。我知道国外的一些传教士或探险家或学者,他们来到中国后写了不少游记或回忆录,但他们的这些著作远远比不上这本书对国家的价值。今天我想借《四千年农夫》中文版出版10周年的机会说两点:其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中国除农业相关人员之外的更广大人群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因为这本书揭示的东方农业文明的发展理念,其价值不仅在农业方面能够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还能为我们的文化自信找到一种坚实的依据。其二,东方出版社跟温铁军老师的团队合作已有10年时间,在此过程中我们一起推出了很多重磅书籍,有的还非常热销。我们特别希望其中一些作品将来也能够像《四千年农夫》一样,不但在当下畅销,还能在一两百年之后继续流传。毕竟中国的文明不能总靠外国人来“背书”,中国的农业最终还是要靠中国的学者来书写。所以,我希望我们跟温老师团队的合作将来能够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发言人:陈向阳(天水潘集寨最甜苹果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始人)

我在第1届CSA大会举办时就读了《四千年农夫》这本书,当时非常受鼓舞。过去10年来,这本书给了我动力。今天我就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执行这本书中关于粪土回田理念的一些故事,然后再介绍国际上粪土回田的现代化技术。

20年前我在深圳工作时第一次见到瑞典生产的粪尿分离无水马桶,立刻爱上了这个马桶,觉得可以用它来改变我们的水环境。2007—2008年受汶川大地震的影响,甘肃天水的学校厕所被震得七歪八倒,当时听说潘石屹先生要给学校盖厕所,我就动员他的设计师团队建了粪尿分离生态旱厕(SOHO中国基金会天水儿童美德工程),总共在31所学校建了31座旱厕,大约2万个学生在用。受《四千年农夫》这本书的启发,我把孩子们的尿液收集起来,拿到山上种苹果。那时潘石屹先生帮我在微博上吆喝,苹果卖得很顺利,一年大概能卖130万元。2012—2015年,30户果农收入增加2%,化肥农药减量60%。孩子们的尿液变成了金钱,一个孩子的尿液一年能产生六七十块钱的产值。天水TOPE模式得到国际认可,在2015年8月召开的斯德哥尔摩水周会议上,世界上最大的厕所组织——国际可持续生态卫生厕所联盟SUSANA,把我这个案例列为全世界学校可持续水与资源管理第一案例。2015年3月5—6日在柏林召开的欧洲第二届磷回收大会,把我这个案例列为磷回收的成功案例之一。随后有10多个国家的60名国际人士先后来我这里学习、参观。从2015年开始,我把这种无水马桶推广到果农家,很多城里人都去果农家体验绿色低碳生活,这个马桶给果农带来了收入,也使他们的形象得到了提升。

2018年我去山西阳城县推广生态旱厕,让280户农民扒掉茅坑装上粪尿分离无水马桶,用尿液种玉米,过上生态、方便、安全、舒适的生活。2020年我又到杭州花开岭推广装有无水马桶和无水小便斗的公厕(黑土地厕所TPS),将竹炭泡在尿液里面(黑金+液体黄金),把碳变成了活性炭,用作底肥种菜,菜根长得非常快、非常茂盛。杭州实践证明,刀耕火种其实是最生态的农业。后来,我又在杭州青山村推广水厕改旱厕(青山村生态农业示范工程),2021年8月22日发了个帖子,受到全世界关注,有2000人次浏览,其中有执行董事61人、企业创始人40人、大学教授51人、世界银行4人、GIZ5人,涉及丹麦、瑞士、瑞典、英国、南非、荷兰等国家。

中国的粪土回田在《四千年农夫》中受到高度的赞誉,跟现在国际上的厕所革命大趋势是相一致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第一个目标“消除贫穷”、第二个目标“消除饥饿”、第六个目标“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等都跟厕所革命息息相关。小厕所是大民生,现在有45亿人缺可持续卫生设施,有10亿人吃不饱。如果我们不把粪尿回田,只是施用化肥,农业就是不可持续的,也无法解决人的饥饿问题。

当前全世界的厕所革命有五种模式:模式1.0为CSS传统水冲厕所,水冲后进行污水处理,即先污染后治理,这是一种不受欢迎的不可持续模式。模式2.0为20世纪90年代德国推行的Ecosan生态卫生系统,用大小便分离厕所实行粪土回田,不要化肥厂、不要污水处理厂、不要下水道,这就是生态农业。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测算,中国成人一年排出的粪尿中含有5.7公斤氮、0.6公斤磷、0.12公斤钾,可种植230公斤玉米,足够自己吃一年。天水学校厕所革命2.0实践就是“粪尿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共同富裕模式。现在瑞典国家农业大学Bjorn教授经过20年探索,发明了尿液风干技术,是粪土回田的一项高新技术,这项技术马上就要商品化了。瑞士的一家公司还用蘑菇粒把尿液浓缩到10%,然后变成商品。西方科学家发现,从厕所源头回收尿液,可以解决世界上22%的磷需求,能把污水处理厂的能耗降低20%。瑞士水科学院Eawag还发明了一种尿液倒流马桶,也是粪尿分离水冲马桶的最新版本,不改变用户习惯,可在无废城市推广,尿液水和大便水分开处理,可减少污水处理厂能耗。模式3.0为TPS黑土地厕所卫生系统。据考古发现,亚马逊森林地区有5%—10%的黑土地,是1000年前古人的生活垃圾、大小便和碳混合在一起变成的,至今依然肥沃,还能种庄稼。科学家据此发明黑土地碳厕所,厕所不用水或少用水,粪污加生物质炭发酵,可改良土壤和降低碳排放。模式4.0为SSSS智能可持续卫生系统。这是瑞士2015年提出来的。瑞士有世界上第一大厕所产业孵化器,把厕所革命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厕所硬件,就是卖厕屋、卖洗洁精、卖卫生巾等;第二部分为循环农业,即把大小便变成粮食、变成食物,然后变成水或能源;第三部分为远程健康监测与治疗,即在上厕所的同时用传感器测健康指数,然后传到手机云端上,让人随时可以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所以也叫智慧厕所。模式5.0为NSSS无下水道厕所。这是比尔·盖茨2018年提出来的,这种厕所不要用上下水和网电,能够消毒杀菌、回收营养物,每次使用5美分。盖茨先生花了10年的时间和几个亿美金请人发明这种厕所,但至今还未推广使用。8478E5B0-8DD0-4BD2-942B-EE2EDCBD8ADB

(六)参与式保障体系(CSAPGS)的问题与挑战

主持人:王建钧(云南梓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梓盟西红市柿长)

发言人:周泽江(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IFOAM国际有机农业联盟全球大使)

参与式保障体系是在两个基础上产生的。第一个是第三方认证。第三方认证的目的是为了市场需要,但对于小农户尤其是只有几亩地的小农户来说就不太现实,因为认证需要费用,并要求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技术,个体小农户是做不到的。于是就产生了CSA,温老师把它命名为社会生态农业,就是一家一户的小农户针对一群一组的消费者,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农户承诺用有机的方式去种植作物,消费者承诺用有机的价格去购买他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PGS(Participatory Guarantee System),即参与式保障体系,指的是一组农民或几组农民,规模可大可小,大家联合起来,遵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一起生产。其有机标准基本上与第三方认证的有机标准一致,只是线条略粗一些,销售范围以本地市场为主,在引进技术、引进投入制等方面比农民单独从事生产要强得多。其最终目标是农业和食品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发言人:佘永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我国的农产品标准认证体系,在保障农产品质量或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认证是一种强制性或组织性的。我们还需要自发性的认证,通过道德或自我约束去自发地管理农产品,所以参与式保障体系是国家农产品管理的一种补充。参与式保障体系特别适合中国国情,因为许多特殊的农产品都来自于很偏远的地方,要对它们全部进行有机认证,暂时还不是很现实,为了节约成本,参与式保障体系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当前环境下发展参与式保障体系是非常有意义的,能助力乡村振兴。

发言人:张田宇(CSA联盟项目官员)

在2012年举办第4届CSA大会时,我们就开始从国外引进PGS的概念。此后每一届CSA大会上,一些农友、农夫市集或其他公益机构开始分享他们的PGS实践经验。2019年CSA联盟组建两级网络之后,相继在18个省份搭建了18个省级合作社,开始以省级合作社为主体有组织地推进PGS考察。2019年和2020年,我们还申请了两个跟PGS有关的项目,用2年的时间考察了全国20多个省份的上百家生态农场。在考察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后来我们又申请了CSAPGS的一个商标,把商标授权给通过考察的农场。如果这个农场的某些产品,不管是数量或供应链都比较完善的话,我们就会把他的产品推荐到各个省级合作社,然后让各个省级合作社的农友或销售平台去分销这些产品。由于各个地域的文化差异、生态农场的发展差异都比较大,各省级合作社在推进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区别。为了让消费者能够很好地理解或应用PGS标准,我们开始草拟PGS评分表。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我们的PGS考察中来,助力实现社会生态农业的多元化参与。

发言人:王建钧(云南梓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梓盟西红市柿长)

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云南合作社PGS开展的一些情况。我们的合作社是CSA联盟中的一个省级合作社,于2019年9月成立,已连续召开了3届生态农业年会,现有37家组织社员和农户社员。与传统法律意义上的合作社不同,我们这个合作社是一种社区或社群组织,有生产者、消费者和销售者。我们的管理采取的是理事团队的方式,在37个人中选出7个人来运营管理。这7个人是去中心化的,也就是没有理事长,大家轮值负责管理,费用支出全部采取AA制。我们开展PGS考察的流程是:首先由社员提出申请,提交到当月的轮值主席,轮值主席在理事群里跟大家一起讨论评估是否要进行PGS考察;如果要考察的话,我们就会选出一个考察组组长,到基地之后先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跟农场的技术负责人进行对话;在现场考察结束后进行现场取样,在取样的过程中还会对农场进行初步打分,打分有两个标准,一是判定农产品的标准,二是看农场的环境、技术、管理和社会贡献等;等到送检结果出来后,我们再进行产品的评定等级和最终打分,最终打分会在初步打分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目前云南已经有8家农场接受了PGS考察,其中梓盟西红市连续3年参加了PGS考察。我们的考察小组成员的组成至少有以下几位代表:同行代表2人,销售代表1人,消费者代表1人。不管考察的最终结果怎样,都必须在合作社内部公布;至于是否要对外公布,我们目前采取的是一种保护性的方式,因为要尊重被考察人的意愿。我们在现场考察的时候,参考了第三方有机认证,也就是认证员检查的一套流程。在此基础上云南还增加了比较有特色的一项内容,就是考察农场的食堂,因为我们认为一个农场主如果自己经营的食堂都没有达到有机标准的话,那么这个农场的产品可靠性也会下降。2021年有了直播的手段之后,我们又增加一个规定,就是必须接受同步直播。我们现在还在逐步完善,并逐步跟CSA联盟的标准相结合。我们在考察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相当棘手的问题,希望向各位老师请教。

(七)以社會化参与来应对食品安全危机

主持人:石嫣[国际社区支持农业(CSA)联盟(URGENCI)联合主席]

发言人:赖志军(远大集团有限公司有机总监)

远大集团作为一家制造型企业,之所以跟食品挂钩,是跟整个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有关的。我们的口号是为了人类的未来做一些事情。我们所有的产品都会围绕环保来研发,比如非电空调、不锈钢建筑等。保护环境是企业的一种责任。我们的总裁说过,我们可能不需要发展得太快,但一定要维护地球的健康。我到深圳去做有机农业,最初政府给我们一片土地,是让我们进行生态保护的。我们第一批在这里种了1000亩水稻,采用企业+农户的模式,一方面提高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也为集团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我们看到很多老百姓都露出了笑脸,当时觉得很有成就感,一直坚持到现在,已经有10年的时间。目前我们做有机农业的范围还比较小,今后我们要走向一个更大的格局。8478E5B0-8DD0-4BD2-942B-EE2EDCBD8ADB

发言人:黄榛(四四慢食廚房创始人)

我做有机厨房跟孩子有关。那时在昌平,有一个冬天陪孩子去摘草莓,第一次看到种草莓的农民不在外面买东西吃,吃自己种的菠菜。我向农民要了一些菠菜,跟蛋(邻居养鸡下的蛋)一起炒,只用一点盐调味,那个味道我真的一辈子都忘不掉,菠菜是那么甜,鸡蛋是那么香。所以要说是什么支持我去做有机厨房,就是那口味道。我觉得餐厅如果不能输出这种味道,就不能叫餐厅。如果餐厅没有这种菜,即便请到米其林厨师,也不可能有很高级的味道。受这种味道的感召,我从2010年左右开始,在顺义租了一小块地,种了一些菜,养了一些鸡,那些鸡吃自己种的菜。那时死了好多鸡,剩下的几只鸡每天固定下蛋。我每天带着孩子去菜地里摘点菜,捡几个鸡蛋,拿到店里做菜,有多少就做多少。后来又在昌平那边多租了两块地。由于我们不专业,慢慢地出现了很多问题,直到后来我们开始和周边的农场联动才有所好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唤醒了调料,开始跟禾然合作,烹调全部用禾然酱油。大概从2016年开始,我们用的调料要么自己做,要么全部用有机的,也因此出现了很大的财务危机问题,赔了很多钱。虽然员工知道我们在做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如果不能把环境收益变成真正的收益,就很难说服他们。所以从2017年开始,我们作了很大的反思与整合。很幸运的是,在2018年我发现了一种叫肠道疗愈的饮食结构:要真正用食物疗愈身体,食物首先必须是有机的。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对食物进行重新整合和排序,作肠道疗愈的升级。如果没有这两年的疫情,我觉得我们肯定能翻身。我们在有机厨房中真的是投入了我们的青春、激情和金钱。我们原本可以拥有更多的财富,但我们把这个财富变成了有机投资。

发言人:高意静(自然艺术家,珍爱时刻有机餐厅创始人)

我创办有机餐厅的出发点,是早年在北京和台湾两地飞行时看到沙尘暴和雾霾很严重,就在想我可以为地球做什么。我过去在做各式各样的活动设计时是把植物的根鲜切下来,2013年开始想能不能把植物的根留在地球,让世界变得更美丽。当时机缘巧合地租下了北京798艺术区的一座房子,这里过去是一个工会的图书馆,有740平方米,前面是一块100平方米的草地。我在想怎样才能把人留下来。我是从“风”开始思考怎样去建立一个生物动力的空气空间。我认定全世界最好的有机农业方式就是生物动力农法。我用有机栽种的方式来养殖室内和户外的植物,这些植物带给人们有机的空气、运动的空气。然后我又想着怎样用吃把人留下来。餐厅建设了4年后,在2016年植树节那天开业。但接下来4年里真的是吃尽了苦头,因为我用大自然的元素做设计,并不代表我可以用有机的方法养活所有的植物,尤其是室内温带植物和户外植物是我不熟悉的。餐厅一开始经营得并不是很好,我全部的精力都用于研究怎样制造有机空气,怎样让室内的植物点石成金。从2018年开始我又思考,餐厅不是只有“风”而已,我开始把餐厅当成一个有机体、当成一个人来看待。生命的结构就是土、水、风、火。餐厅的土元素体现在从土壤到餐桌的各个方面。要做到百分之八九十的食材都是有机的,其实非常困难。我们餐厅的叶类菜全部都是有机的,但由于叶类菜很容易腐烂,我就跟北京周边的农场合作。餐厅每天要用大量的水,怎样才能还给地球干净的水,我就想到用酵素来做清洁。现在我们把所有的果皮、果渣、果屑都留下来,全部拿去做环保酵素。风就是呼吸,6年来我们非常成功地将生物动力农业方式运用于室内景观,把餐厅建设成一个专业科普性的植物园,而不仅仅是一个餐厅。火的元素是什么呢?火很重要,火是温暖,食物加工烹饪都要靠温度和温暖,温度可以把食材变成食物,温暖就是零添加。总之,我们用土、水、风、火这些元素去打造有机餐厅,使之成为一家让一口食物去关爱一个地球的企业。现在我们背后有几十家有机农场供应食材,可以说支持了我们就等于支持了有机农场的未来,等于支持了中国有机农业的未来。我们推崇良善经济,即如何让金钱变成善良。我们还在不断地推动各种公平交易。餐厅是一个非常棒、非常美妙的平台,它连接了农场的土地跟消费者。我们虽然是一家小餐厅,但却是一家可持续发展的餐厅。

发言人:康艳丽(禾然有机事业部总监,浙江省有机产业协会副秘书长)

2022年是禾然有机20年。就像前面几位老师讲的一样,做有机事业有很多的艰难和不易,因为它真的太颠覆了。我们要把一种新的更开阔、更可持续的理念和思想植入到更多人的头脑中去。一开始我觉得这是一种责任,后来觉得是人生的使命,即如何能够让更多的家庭吃得健康,由此再影响生态环境的健康。

我们企业的愿景是引领可持续的饮食生态的改善。正是在这样一个愿景的影响下,我才有了坚持做下去的力量。我一开始做有机调味品时,发现调味品其实在消费者一日三餐里是非常容易被忽略的。我们可能在家里吃的是有机食材,但调味品却还是带有化学添加剂的。调味品既会被吃进人的身体里,又可以很快到达千家万户。所以,我们越来越把这件事情当作一个非常紧急的使命,其中包括对中国有机酿造和发酵技术的传承和发扬。我在公司工作了17年,最早工作时就开始了解酿造和发酵,后来发现在整个食品调味品领域中真正完全是酿造发酵的调味品其实是很少的,大多还是调和的。我在调味品的制作中发现了一个特别神秘的微生物世界,原来微生物是这么可爱,像有魔法一样的。我们的企业20年来开创了中国的一个新领域,即有机调味品。我们一直在钻研自然发酵技术,以及如何用科学的方式做到百分百有机配方、百分百无化学添加,做到更加低盐无糖,做到低温灭菌甚至不灭菌。这些技术是我们这些年面临的最大挑战。今天在座的很多朋友都是在与时间做朋友,在坚持一份美好的信念,我觉得很值得。

(八)乡土生活之教育传承

主持人:谭秦(北京师范大学新艺术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独立艺评人)

1.新时代食育与乡村振兴——内蒙古库伦旗食育进校园的实践与思考

发言人:刘晓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8478E5B0-8DD0-4BD2-942B-EE2EDCBD8ADB

时代呼唤食育。食育是有关饮食和良好饮食习惯培养的教育。以食物为载体,通过食育活动,可以使人与食物/自然之间建立情感联系。过去不同主体如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学校、NGO、企业和媒体等都在积极引领和推动食育活动。食育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差异性、动态性等特征。《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关于消除饥饿、确保健康生活方式等具体目标,可看作是食育的全球目标。绿色食物消费不仅是社会命题、学者研究命题,同时也是国家外交层面的关注热点。开展食育需要明确对象是谁,需要梳理知识技能/体系及其来源渠道,需要有专业的师资队伍,需要多种形式,不仅要与劳动/美育等课程相结合,还要更规范有序。

自2019年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国家级贫困县内蒙古库伦旗开展食育扶贫,以食物为载体,向贫困地区居民传播营养健康知识,推广科学饮食观念和方式,帮助贫困地区人口树立科学、文明的饮食观念,引导帮助孩子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贫困地区儿童面临诸多营养问题,如:营养知识较为缺乏;对本地民俗文化和习俗不了解;挑食、偏食现象较普遍;超重、肥胖或瘦弱情况不容忽视,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编制了食育辅导用书,组织了教师培训,用院科技扶贫基金建了2所小学“食育教室”。

当前食物教育面临五大挑战:不良习惯固化;影响因素复杂;西方快餐文化入侵;信息爆炸;错误偏好主导。食育的可持续之路,仅仅依靠科研人员的兴趣、校长的热情、各界的热情和有限的项目支持是不够的,希望在政府层面能够有更好的顶层设计,能够形成体系,能够有一定的制度保障等等。2021年我国已经进入全面乡村振兴阶段。在这个阶段,刚刚脱贫的地区处于一个很容易返贫的阶段,食育面向脆弱群体、边缘贫困群体,需要各界參与、精准施策,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补齐健康短板,提高生活质量。食育对人的发展、对产业的发展、对饮食文化传承与发展、对社会就业和民生、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应该都会起到很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后要以食育为抓手、为纽带,推动不同主体之间的融合、三产业融合和城乡融合。同时食育也是积极改善家庭关系和群体关系的一个很好的抓手。

总之,食育在未来乡村全面振兴的阶段,需要多主体团结起来,以科学研究为支撑,通过多方(学校、企业、NGO、公众等)积极参与和探索,学习国际先进经验,为政府决策制订提供基础。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未来食育任重道远,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件事情,特别值得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推动。

2.食农教育与城乡融合项目:全域旅教规划与实施

发言人:闫利霞(北京共仁公益基金会经理,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食农教育与城乡融合部经理,芬兰自然教育认证导师)

我们的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一直在做“农民主体·农民合作”的本地人才培养体系工作。从一开始的乡村带头人培训,到头雁计划,再到全国合作社网络建设,我们一直在做农民主体性培养的工作。近两年根据全国农民合作组织网络的需求有所变化,开始尝试如何让乡村与城市连接,形成一个双向良性互动的模式。一个比较好的机会是在2016年,我们比较幸运能跟国际慢食协会合作,在中国推动“美味方舟”这样一个项目,即寻找中国快要消失的老品种食材,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食物去构建城乡之间的联系。

从2016年开始,我们开始实施乡建慢学堂项目,推进食农教育。乡建慢学堂并不是一所实体意义上的学校,而是一所没有围墙的田园食农教育学校。通过反思我们当下的一些生活方式,探索“慢食、慢养、慢教育”,系统化地贯彻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方位教育。我们5年来的探索,其实是在引导城市的人去跟乡村对接,目前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种是食农主题的夏令营。让城市家庭通过参加各种各样全新的初体验活动,如做农夫、亲自烹饪食物、绘画、制作一个木屋或土窑、放羊、种地等,让他们看到食物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过程,能够从食物到农业有一个很清晰的认知,并且在体验小而慢、感受小而美当中享受农夫劳动的收获,了解食材的旅程,品尝食物的原味,感知环境的变化,看到自己在整个环境中与他人、与自然的联系,启蒙生命的意义。我们的课程有农耕体验、自然食育、自然土建、感官教育、自然艺术、自然游戏、生活美育、中医养生、自然教育、传统智慧、地理科普、公益研学、社区公益、户外体验、木工DIY等等。第二种形式是周末亲子家庭体验。让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共同去种地,共同去做一些节气的食育,回归最原始、最自然的生活。第三种形式是把公益研学的讲台放在田间地头、高山之麓、大河之滨,放在每寸土壤里蕴含着万亿微生物的园艺世界,放在上下五千年民族精神与文化的起源之地,让孩子在美的追寻与创造中孕育道德、精神并强健体魄。通过这些深度参与和体验互动式学习,全视角探究全域本土知识,融入公益服务行动,开启审美启蒙与生命感知能力,习得传统智慧与永续发展技能,注重个体与自然、社会的连接,树立尊重地区差异、平等友爱的价值观。

在乡建慢学堂项目的实践下,我们从2018年开启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实践活动,叫“全域旅教”(全称“全境协同旅游教育开发”),即:将县域范围内潜质资源纳入整体规划、模块化管理、体系化配置的教育-旅游-体验设计,实现差异化资源内涵式的教育价值的发掘与联动,将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产业资源、地质资源等融入整体目的性、区块效果性与潜在价值观的设计,并以“亦农亦教、亦工亦教、草木皆教”的人才队伍建设、分布式信誉评级的区块链经营模式创新、集体经济横向与纵向联合的实现方式创新等软实力构建突破硬件瓶颈;将文教发展与既有政策举措和产业布局相对接,发挥有限财政投入的多向效果,以文教资源开发的无限性突破实体资源的有限性,实现内涵式、可持续性发展。全域旅教在传统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的基本功能基础上,加入“教、养、文”的多功能性开发,根据市场多元需求,以生态、环保、健康、永续为理念导向,深度整合产业布局、硬件设施、软文化挖掘、人才队伍、组织体系、顶层制度等内容,推进良性的市场化运营,以旅教+X的多种模式,促进县域三产融合发展,在文旅产业方面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综合系统开发。8478E5B0-8DD0-4BD2-942B-EE2EDCBD8ADB

全域旅教包括顶层设计、课程开发、乡村环境改造、平台建设和在地陪伴形式等内容,是一种全体系助力乡村振兴的模式。我们最先是在山西临汾市大宁县尝试做全域旅教规划。这是一个很偏僻落后的小县城,全县6.5万人,常住人口只有3万多,交通很不便利,资源又很分散,县域经济产业主要以一产和二产为主,三产旅游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在做了深入的调研之后,在规划设计中融入了教育和研学这样一种产业布局,然后引入一些体验性群体,通过布局小产业助力大产业发展。我们在大宁县楼底村建设了一个生态园,即将原项目建设生产功能的农场改造为“活水源生态农园”。我们在实践中开发课程,以大宁三多中心小学作为食农教育试点,组织学生开展食农活动,帮助设计户外生存训练课等课程,推动县域内中小学参与大宁“全域旅教”战略落地。2019年9月23日,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三多中心小学创建国际生态学校启动仪式暨“青少年食农文化传承人”倡议发起仪式在楼底村有机蔬果示范园举行,同时楼底有机农场“青少年食农文化传承人实践基地国际生态学校实践基地”揭牌。经过近3年的陪伴,基金会给予课程指导,对接外部资源,引入食农教育新理念,培养小学老师和学生课外活动能力,已在大宁县三多中心小学形成24节气主题的食农教育课程体系,包含校园农耕(种植绿植)、堆肥实践(蚯蚓和厨余)、节气食育(中秋节做月饼、秋梨膏和芝麻盐)和自然教育(植物染)体验四大板块。此外,近5年来我们还在河北乱水河村、陕西佳县、新疆哈巴河等地开展了全域旅教项目实践。

3.食农教育在农场和学校的探索和实践:以分享收获农场食育项目为例

发言人:朱云云(分享收获农场大地小脚丫部门食育版块负责人)

食农教育是一种体制或非体制化的教学活动及赋权过程,其目的是为使其接收者了解食物产销过程对环境与社会的影响,进而改变人们生产及消费食物的方式,使人们建立起实践飲食新典范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使其具有维护个人健康、生活质量以及支持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能力。食农教育最早由铃木善次在提及环境教育“食与农的实践意义”中衍生出来,他认为食与农是一体两面的,人不能脱离食物与农业而存在。在国外,日本、澳洲、欧美等国都很重视“食农教育”,均开设了相关课程,如英国的“烹饪课程”、荷兰的“厨房教养”、意大利的“慢食运动”、日本的“食育基本法”、美国的“食用校园”、澳洲的“厨房菜园食农计划”等。在国内,部分中小学、自然教育营地等机构也开始开展“食农教育”,但缺乏完整的教学体系、统一教材和明确的教育目标等。

现在大家做食农教育,很多是停留在吃这个层面,其实它是一个立体的、丰富多元的体系。食农教育应该让孩子们知道食物的来源,从时间上了解自然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整个循环过程,从内容上了解食物的生产(种植)、制作(烹饪)、加工(传统食物储藏及食品加工)、分配(市场流通)的全过程,在方法上以参与式体验为主,通过体验获得相关知识(包括饮食文化、自然知识、烹饪知识、营养与健康知识、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等)、理念(如环保、节约、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健康生活、可持续发展等)与技能(如烹饪、饮食、栽培等),从而培养科学健康的、可持续的饮食习惯,改变自己的行为。

我们为什么要做食农教育呢?众所周知就是因为现在出现的各种问题,如食品安全问题、食物浪费问题、隐性饥饿问题、过度肥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等。从食农教育的对象——儿童来看,现在孩子的自然缺失症特别严重。比如很多孩子比较抑郁、暴躁、厌学、自闭等。由于远离了自然的环境,生命最初的自然属性没有完成,所以当他去发展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时候,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从道德角度来看,我们还要考虑代际公平的问题。代际公平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我们是否要留下足够的资源来保障未来的“良食”安全。

分享收获农场做的食农教育探索和实践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市民下乡,这是食农教育在农场的实践。分享收获农场有一个部门叫做“大地小脚丫”,主要负责农场的三产和食农教育。我们的食农教育依托农场这个环境。农场的梨园公社占地面积250亩左右,有牛场、羊圈、50亩核桃林下散养鸡鸭鹅,大片露天有机菜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此外还设有户外游戏设施,如秋千、网爬、木梯等等。我们农场的食农教育项目探索与实践已经开展了近10年:2013年,农场会员参观农场,开始简单的农耕体验;2015年,“大地之子”项目正式落地,后改为“大地小脚丫”,策划组织农场活动,举办农耕夏令营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2016年,食农教育课程进校园,与呼家楼小学、东风小学等合作,打造“一米菜园”项目,出版《食农教育手册》;2019年,食育课程进社区、进商场,与颐堤港、银砸社区等合作搭建屋顶菜园,举办研学游夏令营,组织食农教育师资培训,举办生日会、家庭聚会、成人团建等活动,建有机民宿等等;2021年,食育课程输出,科普绘本、科普视频输出,制作文创产品,举办农场婚礼等活动,多领域合作增多。

农场食农教育课程体系大体分为五大类,即本地食育、农耕体验、自然手工、可持续生活和自然游戏。农场食农教育形式多样,最常见的是一日农夫活动,主要是以农耕和食育为主。如“水稻插秧”课程按照流水学习法设计活动流程和方案,引导孩子们自然游戏、自然研学和农事体验,并分享感受。多日小营期包括农耕、食育、自然手工、五感游戏等内容,还有生日会、学生团体参观、成人团建、农耕夏令营、研学游夏令营等活动。

二是农业进城,这是食农教育在学校的实践,主要是以PDC理念开展“一米菜园”的项目。PDC理念的提出基于杜威的教育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可以解读为用项目(Project)驱动(Drive)学生的欲望和兴趣、实践和体验、思维和意识,通过驱动生成(Create)学生的经验与技能、素养与情感、态度与价值。学校的食农教育立足于以下三点:一是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教育面向生活并回归生活和社会;二是从当前核心素养的落实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出发,为培养真正适应并有创造力的社会人奠基;三是从生命的成长建构(感知-认知-体验-实践-生成)出发,儿童眼中完整世界的建构需要在实践中完成。我们编制的课本《大地之子:食农教育手册》,内容包括食物的获得、食物的加工、食物的市场、健康的饮食、食物的价值等。

我认为,完整的食农教育是农场和学校的相互补充。农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真实的农耕生活场景和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学校有完整的教学体系、丰富的知识体系和完整的体验过程。在食农教育中,一个孩子可以体验到可持续食农体系中的整套知识。我觉得这是特别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责任编辑:王俊暐 孙飞行8478E5B0-8DD0-4BD2-942B-EE2EDCBD8ADB

猜你喜欢

农场生态农业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快乐农场
农场
开心农场(1)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丰收的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