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地化视域下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设计分析
——以长沙市含浦家苑小区交互空间的改造设计为例

2022-06-14湖南工商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

广西城镇建设 2022年5期
关键词:场所老化广场

文_陈 湘(湖南工商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

蒋 艺(湖南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社会养老形势逐渐紧迫,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了“9073”“9064”养老模式,即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社区养老,3%左右的老年人机构养老,这预示着社区将会成为未来养老机构的主体。2020年7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强公共空间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提升既有城市住区养老旧公共服务水平,同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做到精准施策,合理制订改造方案,体现小区特点。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影响老旧小区适老化交互空间改造的在地因素,并以湖南省长沙市含浦家苑小区为例,提出因地制宜的改造方案,旨在为老旧小区的老年群体提供一个和谐舒适的交互空间范例。

一、“在地化”之解读

“在地化”是一个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兴起不久的词语。最初是在台湾地区1994年“社区总体营造”运动的背景下,由批判的地域主义结合场所理论、现象学等理论以及部分实践发展而成的一种设计手法。“在地化”强调设计师的“在地实践”,即在现场、在原地、就地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实践,突出表现所在地域下的土地特殊性,并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同所在地域的自然资源、人文精神、社会群体和建筑肌理等要素发生特定的关联,以确保设计内容成为当地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追求在保留原有社区邻里结构的同时,推动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最终促进城市良性发展。

二、影响老旧小区适老化交互空间改造的在地因素

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对老旧小区适老化交互空间的改造,难以依靠物业公司及政府的统筹规划而获得良性发展。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结合清华大学周榕教授提出的“在地化”特质,提出关于影响适老化交互空间改造的在地因素。

(一)场所的在地原生化

原生化指场所的原生特殊性,对于老旧小区交互空间的适老化改造,要挖掘此地原生要素的特殊性,围绕“特殊性”开展在地化的改造实践,强化场所的特殊性。适老化空间与其他空间最显著的差异是“适老”,因此场所的改造既要关注老年人的生理需求,也要关注心理健康。在生理需求上,老年人在行动及各项操作技能上普遍出现动作缓慢、运动障碍、反应能力差等行为特征;在心理状态上,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充实、忙碌的状态被空虚和孤独感替代,加之短期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退化也会使得老年人对新鲜事物接受度下降,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因此,对于适老化社区交互空间的改造需匹配老年人的需求特征,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适老化交互空间,为老年群体提供安逸的养老环境。

(二)场所的在地包容化

包容化强调对场所所产生的一切予以充分的尊重和宽容,并将对这些多样元素的场所包容当作在地适老化交互空间改造的基础。如对于交互空间景观和铺砖的在地改造应建立在小区原有资源的基础之上,不可大拆大改。

(三)场所的在地精微化

精微化是指对微弱状态下的特殊在地要素予以固强,如社会习俗、社区传统或物资遗存等,都有可能成为在地适老化空间精微化发展的思想起点。如小区固定活动、兴趣角的规划与开发,不仅能够拓展老年人的活动项目类型,还能加强老年人群体之间的交流,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增强小区凝聚力。

(四)场所的在地持存化

持存化是指空间规划不能只满足于偶然的灵感与临时的反应,必须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使当地居民对空间萌生出真正的认同感。适老化交互空间的实践必须以此地的老年人群体作为空间和环境的感知主体,通过对老年人生活需求和身体情况等实际考虑,为老年人营造一个舒适宜人的活动空间,以增加老年人在空间的停留时间。

三、含浦家苑小区适老化交互空间的在地分析

含浦家苑小区始建于2006年,是长沙市岳麓区亟待改造的小型老旧小区。小区交通便利,可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但周边缺少城市公园和文体活动中心,老年人的活动场地受限。小区内共有房屋21栋,占地面积为78166平方米,共分为A、B、C3个片区。早期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的教师住宅,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小区老年群体占比高达70%,适老化交互空间亟待改善。

(一)面积过小,限制老年人户外活动范围

社区活动广场是老年人户外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含浦家苑小区共有3个片区,但可供老年人进行大型聚集性户外运动的空间仅有A区和C区的两处活动广场(如图1),老年人实际可使用的活动空间较少,活动范围受限,不便开展聚集性群众活动,从而影响老年人参加户外活动的积极性。

图1 含浦家苑小区活动广场分布示意图

(二)设施缺乏,减少老年人户外活动频率

含浦家苑小区的户外基础设施极为缺乏,广场中只有休憩平台,没有其他运动器材,且部分休憩设施使用的材质未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特征,设计极为不舒适。一是在A区的活动广场内(图2),仅有一处休憩凉亭,偌大的广场内再无其他基础设施,休闲活动单一。二是C区活动广场(图3)多为景观,西面有一处观景长廊,但未设置休憩桌椅,老年人久待于此的可能性较小,长廊仅为“形式”上的长廊,而无实用价值。三是C区小广场内(图4)变为停车场,浪费了采光良好的休闲广场空间,且因无基础设施的投入,人流量小,适老化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图2 A区广场

图3 C区广场

图4 C区小广场

(三)景观零散,破坏交互空间功能完整性

含浦家苑小区内绿化景观占据活动面积的现象十分严重。在A区和C区的活动广场中(图5、图6),空间被零散的景观打破,使原本开阔的场地变得局促,老年活动受限,空间利用率降低,且局部小活动空间存在脏、乱、差的现象,因此极少有老年人在此聚集。

图5 A区广场内的景观

图6 C区广场内的景观

(四)道路障碍,影响交互空间出行便捷性

含浦家苑小区的人行道路并未贴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特点,缺乏适宜老年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以A区1栋老年住户通往A区活动广场的步行路径为例(图7),老年人从“①”处建筑出入口出发,便遇到一楼缺乏适宜轮椅通行的无障碍通道的问题,且楼梯处未安装无障碍扶手;当行至“②”小区通道处时,又需跨越因砖块脱落导致凹凸不平的道路;最后到达“③”处A区活动广场后,则面临着入口处有路面高低差和障碍物导致轮椅难以顺利推行的困扰。由此可见,小区内的道路不平整,严重影响老年人日常外出活动,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

图7 A区1栋老年住户通往A区广场步行演示图

(五)空间封闭,缺乏交互空间活动联动性

含浦家苑小区活动空间缺乏互动性,如C区1栋和2栋的架空层活动空间(图8),空间内以简易的健身器材和休憩空间为主,架空层内主要为承重结构,空间呈半封闭状,区域功能散乱。2栋楼宇南北相邻,中间以一片绿化景观为间隔,架空层之间缺乏互动,容易造成空间功能的重复,不便于老年人活动的联动展开,且局部小空间存在荒废的问题(图9)。

图8 C1栋架空层活动空间

图9 局部小空间无人问津

四、含浦家苑小区适老化交互空间的在地改造策略

(一)回应场所的适老化改造

含浦家苑小区的老年住户人数占比大,面对这一原生特殊性,小区交互空间的改造应从“适老”的角度去解决问题,让空间功能跟着社区居民的“主体感知”而逐渐发生变化。

1.增加多样化的聚集空间

通过增设多样化公共开放空间,满足含浦家苑小区老年人多样且丰富的交往需求。针对老年人多样化的活动需求,在不同的小空间规划差异化的基础设施,提高小空间的利用率,如曲艺角、太极区、种植区、手工区等。同时,将合理的场地改造成开放式的老幼空间,如在C区2栋架空层楼之间增设滑梯、跷跷板、秋千等儿童娱乐设施,老年人既可在架空层内照看小孩,也可与其他家长交流,既适老又适幼,能够吸引老年人带小孩前来玩耍,空间的互动性也因此增强。

2.增添适老化的植物配置

C区广场中的树池座椅的植被茂密,容易刮坏老年人的衣物。因而在植物的配置上应替换掉多刺、有毒、容易引起过敏的绿植,选择具有防风减噪、降温增湿、吸附灰尘等功能的植物,保证老年人与自然互动的安全性;合理搭配不同类型的乔灌草花,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用丰富的颜色和清新的花草味促进老年人视觉、嗅觉、触觉等方面的感知。同时,物业定时修剪小区绿植,保证景观的视觉美感和舒适性。美观的绿化不仅可以提升整个小区的居住品质,同时也能提高老年人出门的积极性,增添出行乐趣。

(二)在地资源的有效化利用

小区交互空间的改造是在原生环境基础之上进行改造,不可脱离实际,盲目地开发创造,应对在地的植物、水体、道路等原生资源加以有效利用,依旧翻新,可持续化地提高适老化空间的环境质量。

1.优化多维度的绿化景观

美观、舒适的绿化环境可以带给交互空间深层次的梯度变化,提升小区品质。含浦家苑小区的绿化改造应在小区原有绿植的基础之上,对杂草丛生的绿地和长势不佳的植物进行修剪维护,对大量占据公共空间面积的一些绿植进行剔除,恢复空间本身的完整性。同时要合理利用绿植来划分过渡空间,如围合室外场地,形成半私密的活动空间,增强空间的层次感和互动性。

2.完善出行安全的交通环境

安全的出行环境是适老化交互空间改造中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含浦家苑小区的道路改造应在“就路修路”的总原则下执行。一是完善无障碍出行设施。填平凹凸不平的步行道路,或在人流大的路段改用防滑、防摔的地面铺贴材质,以减少安全隐患;完善步行道路的照明系统,增加夜间通行的可视性。二是老年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视力和记忆力减退、方向辨别能力变弱等问题,因此要制作较为醒目、易辨识的交通标识,结合老年人的步行路线,在交叉路口、道路转折点或终点设置标识,使老年人在行走过程中通过亮丽的色彩不断刺激大脑感知能力以形成惯性记忆,增强空间的导向性和可进入性,从而促进老年人交往行为的发生。

(三)场地精神的归属感营造

在小区中营造友好的交互氛围,可有效塑造小区公共精神,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场所归属感。一方面,含浦家苑小区可以通过建立不同的活动角,为具有相同爱好的老年人之间提供交流机会,扩大老年人的社交圈,增加老年人社区活动参与的乐趣,形成对交互空间共同的认同感,丰富老年人在精神层次的追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来激活社区的原始交互氛围。如组织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让有特长的老年人能够在活动中一展所长,获得满足感;收集既有年代感又具有共同记忆的照片或物件用于小区“历史”展览,增加老年人的共同话题。同时,通过举办文艺晚会、志愿者活动等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以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参与,激活公共空间的利用价值。

五、结语

老旧社区由于建筑时间较早,部分公共设施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暴露出居住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等一系列问题。而老旧小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养老问题格外突出,所以适老化改造尤为紧迫,但全部推翻重建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对环境的极大破坏。因此,老旧小区交互空间的适老化改造应建立在小区的原生基础之上,合理利用在地资源对小区进行提质改造,以提高老旧小区适老化空间的环境质量,促进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同时,这还对实现我国城市既有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其他老旧小区进行适老化在地改造具有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场所老化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在广场上玩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节能技术在开关电源老化测试中的应用
广场
考虑知识老化的知识网络演化模型
考虑知识老化的知识网络演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