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作业技术推广分析

2022-06-14曹广如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2年6期
关键词:播种机田间作物

曹广如

(尚志市黑龙宫镇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黑龙江 尚志 150605)

0 引言

我国农业种植面积广泛,部分农业生产区域如西北及部分西南丘陵地区,存在气候干旱、降雨量少,土壤风蚀、水蚀严重[1-3],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会加重土壤恶化,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耕作层的养分,如N、P、K及有机质等降低,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削弱,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播种成活率及作物的提质增产[4]。为了改善土壤质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其本质是在农作物收获后进行秸秆整株覆盖或秸秆粉碎后的残茬覆盖在收获后的土壤表层,然后利用少耕或者免耕作业进行下茬作物的播种作业,该技术可以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与传统作业方式相比还可以减少多项作业环节,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达到作物提质增产的目的[5-6]。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核心技术为免耕播种技术,免耕播种机是提高作业效率的基础条件之一,是保证作物出苗及生长的基础条件之一。但是由于免耕播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专业的技术指导,并且该技术推广及技术培训等不完善,相关推广应用体系不成熟,导致免耕播种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存在推广辐射面窄、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以玉米免耕播种机为例,针对目前玉米免耕播种机在推广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研究结果旨在为提升我国玉米免耕播种机的推广应用及使用效率提供技术参考,对于推动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作业技术的优势

1.1 改善土壤环境,提升土壤肥力

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可以减少田间作业工序,减少大型机械对土壤的反复碾压造成土壤板结,降低土壤通气性。利用免耕播种技术可以将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从而减少土壤的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秸秆残茬在田间发酵腐解后还可以释放养分,提高土壤质量及土壤健康指标,进而为作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在保护土壤的同时达到作物提质增产的目的。通过将该项技术与传统玉米种植技术相比较,幼苗期生长情况如表1所示,产量对比如表2所示[7]。

表1 玉米幼苗期生长情况对比

表2 玉米产量情况表

1.2 降低作业成本

与传统玉米种植技术相比,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可以直接在未经过翻耕的农田土壤中实施玉米种植作业,不需要对农田土壤进行其他多余的作业工序,无需清理农田土壤中的残留秸秆、耕整地等作业工序,可以大大节省作业时间及经济成本。

1.3 增强玉米抗倒伏能力

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可以提高土壤通气性,改善作物根系生长环境,增强作物根系对土壤水肥的吸收利用率,根系生长茁壮,扎根深度增加,可以提高作物的抗倒伏能力,加强了玉米根部与农田土壤内部的固定,从而提高了玉米自身的抗倒伏能力。

1.4 提高作物质量

作物秸秆残茬在田间发酵后可以提高土壤养分,也是碳的来源,碳是微生物的食物,可以使土壤更疏松,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同时可以有助土壤中一些益虫和蚯蚓的繁殖和生长,能更好地平衡生物菌落,秸秆残茬覆盖减少水土流失,为作物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及品质。

2 玉米免耕播种机使用规范

2.1 前期准备

在免耕播种机进入田间作业之前,首先,需要根据田间作业情况选择合适的玉米留茬高度,利用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将其粉碎覆盖在土壤表层,为后续的玉米免耕播种作业做好前期准备;其次,进行土壤整地,确定是否进行灌溉或施底肥,如农田土壤的含水率较低,无法支撑后续作物种子破土及幼苗的成长,就需要进行灌溉,再进行播种作业,如果土壤养分含量较低,就需要进行施底肥,保证后续作物生长对养分的摄取[8-9]。

2.2 机器型号的选择

目前,随着免耕播种技术相关机械的发展,市面上各种型号及类型的免耕播种机较多,为了保证免耕播种机的工作效率,在进行田间作业时,首先,根据不同地形及不同需求来确定所需要用的免耕播种机械,同时,按照正确的使用方式对其进行相关技术参数的调整,保证后续田间作业的顺利进行。其次,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机器的零部件检查,检查零部件是否存在磨损严重或损坏现象,并进行及时更换。最后,机器检查完毕后进行试作业,观察是否满足田间作业要求,整机运行是否平稳可靠。

2.3 种肥准备

在进行播种前,需检查种子质量,首先,应该保证种子的干燥、干净,种子中不能夹杂石块、秸秆等杂物,防止在播种作业时造成机器的堵塞或零部件磨损。其次,种子要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种子中的细菌等进入田间繁殖后造成病虫害。最后,肥料要选择正规厂家,保证肥效,检查肥料是否存在受潮、结晶等情况,防止肥效失效影响作物生长。

2.4 田间作业

在农田中利用玉米免耕播种机进行作业时,需要保证其平稳匀速行进,防止出现玉米种子播量不均匀的情况出现,影响后期玉米幼苗的正常生长。玉米免耕播种机在田间作业时要尽量避免停车,在遇到转弯、掉头等情况必须停车时,应将免耕播种机缓慢升起,后退一段距离后进行转弯或掉头,缓慢下降免耕播种机,再进行播种,防止机器损坏。在播种作业期间,需要严格观察机械各部件工作是否正常,如果出现问题,驾驶员应该及时做出相应解决办法,保证作业效率。

3 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作业技术推广的问题

3.1 机械质量差,售后服务体系并不完善

免耕播种机是在未经过翻动且土壤表层覆盖一层秸秆残茬的环境中进行播种作业,因此,在进行播种时,田间杂草、秸秆残茬容易造成机器堵塞等问题,严重时还会影响整个机器的正常运行。由于免耕播种机关键零部件加工制造技术较低,导致零部件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发生磨损,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在免耕播种机出现故障后,由于相关企业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导致农户在机器发生故障时不能进行及时维修,影响农业生产进程。

3.2 需定期配合深松作业

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作业技术跟传统玉米播种技术相比较,减少了土壤的旋耕作业,长期不进行土壤翻耕会导致土壤板结,土壤透气性变差,影响作物根区的土壤呼吸作用。因此,在实行免耕播种区域,应该每3~4年需要对农田土壤实施一次深松作业,打破农田土壤由于免耕形成的硬土层,提高农田土壤内部的透气性。由于多数农户常年养成的玉米种植作业习惯,难以接受新型农业生产方式,这也限制了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作业技术的推广使用。

4 玉米免耕播种技术推广建议

4.1 提高农机与农艺的融合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作物种植种类及种植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及农业生产方式选择合适的免耕播种技术参数,如作物留茬高度、秸秆覆盖厚度、选择整株秸秆覆盖还是秸秆粉碎后覆盖等。这就需要相关专业技术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完成,提高免耕播种技术的应用效率。

4.2 加大政府补贴力度

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及应用中,农户需要购买相关的秸秆粉碎装置及免耕播种机械。为了提高农户的积极性与参与力度,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政策补贴力度,享受国家给予的补贴,鼓励更多的农户积极接受并实施免耕播种技术,从而做到对于该项技术的推广使用。

4.3 促进免耕播种技术的宣传与推广

从全国范围来看,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作业技术在黑龙江省推广辐射面积最为广泛。一方面是由于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生产大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为领先,对于新型农业技术接受及应用程度较高;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及相关科研部门的宣传力度较强,从而改变农户传统农业生产观念,提高农户的环境保护意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地区政府部门应该提高相关技术宣传与技术指导,配备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撑,为农户科普相关的技术知识,促进该项技术的后续推广发展。

4.4 提高技术推广人员综合素质

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作业技术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推广宣传的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具备更好的综合素养及专业技术能力,熟悉该项技术有关的所有操作流程,面对不同的土壤、作物类型及种植方式,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及专业水平制定相应的生产推广方案,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及相关的售后指导,进而提高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应用效率。

5 结论

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作业技术的推广使用,对于提升玉米种植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培肥农田土壤肥力的基础上,实现作物的提质增产,从而提高农户的经济收益,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基于免耕播种技术的发展优势,详细阐述了玉米免耕播种机的使用规范及操作流程,提出未来提高免耕播种技术推广应用效率相关策略。研究结果对于加快免耕播种技术的发展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播种机田间作物
春日田间
田间地头“惠”果农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大蒜播种机让蒜农挺直了腰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无人机遥感在作物监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我们都是播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