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百年 风起崧泽
2022-06-14戎静侃
戎静侃
崧泽遗址20世纪70年代的发掘场景
2021年10月,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開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崧泽遗址是上海唯一入选的项目,印证了崧泽遗址和崧泽文化的关键性价值。
从1957年遗址被发现至今,上海考古人在以“假山墩”为中心的崧泽遗址进行了多次试掘、正式发掘和勘探调查,已探明崧泽遗址现存面积约30万平方米,发现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周代至唐宋等时期文化堆积,考古出土大量遗物,获得了一批重要的考古资料。上海先民最早的生活足迹在此起步,崧泽文化由其得名,中国古史因之增辉。
这是6000年前从海中新生的一片陆地,密布着湖沼丛林,来自太湖之畔的人群迁徙至此,带着他们生活的经验和开拓的热情,看中了崧泽这块宜居的水边高地,开始繁衍生息,上海的历史大幕由此缓缓拉开,“最早的上海人”登上舞台。
“最早的上海人”长什么样?2004年,崧泽遗址发现了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墓葬,其中一座墓葬中的头骨保存状况较好,墓主人是一名年龄在25至30岁之间的男性,“上海第一人”被找到了!现在,运用先进的成像技术,这位先驱者质朴而坚毅的面容,透过六千年的迷雾,重新展现在我们眼前。
“最早的上海人”怎么过日子?2004年发现的马家浜文化房屋遗迹,堪称“上海第一房”。这是一座地面式的圆形建筑,房内面积约5平方米,墙体共有15个柱子腐烂后留下的直立式的洞,墙体应是以竹、木为立柱,立柱外再涂上泥巴,推测屋顶用茅草覆盖,像斗笠的样子往周围披下,出入口还设有廊檐。今日上海万千广厦的源头,就是崧泽这座小小的“上海第一房”。
有了遮风挡雨的住所,还应有便利的生活设施。1987年崧泽遗址发现的马家浜文化水井,是“上海第一井”,也是中国出土年代最古老的水井之一。凿井技术的发明,提供了稳定清洁的水源,既提高生活饮用水质量,又有蓄水灌溉、加工玉石器等生产用途。此外,当时陶器、石器、玉器、骨角器制作等手工业也不断进步,先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日益丰富,而借助密布的水网,人们与周边甚至远方的族群保持着往来互动,文化在交流传播中积蓄着飞跃发展的势能。
“最早的上海人”吃什么?除了采集的野果实、狩猎的飞禽走兽等等“野味”,人工种植的稻米、饲养的家猪也登上当时的食谱。1961年崧泽遗址出土了一些马家浜文化炭化稻谷遗存,是上海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发现也是中国考古中率先提取出的有确切依据的栽培稻遗存,此后在浙江、江西、湖南、河南等地的新发现又将我国水稻栽培的年代不断上推至一万多年前,实锤了水稻起源于我国南方。
与定居生活和农业生产相适应,先民通过长期的驯养,逐渐改变了一些动物种群的习性和体态。2004年出土的6000年前的陶猪,豆豆眼、没脖子、水桶腰、小短腿,鼻子短肚子大,已然是脱离了野性特征的家猪形象,体表还涂着并不是猪实际体色的红色,这意味着它可能与一些意识形态上的、精神领域的需求和功能有关。屋中有猪(豕)就是中国人的“家”,“谷豕是飨”的农耕传统深深影响了江南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存续演进。
有了食材,先民们在烹饪上也不含糊。当时的双耳宽檐陶釜与炉箅须配套使用,将炉箅搁在炉塘中间,上面堆柴烧火,下面通风出灰,旺盛的火力将肉食、米饭和野菜煮得酥烂,犒劳辛苦劳作了一天的人们。
在“最早的上海人”生活的时代之后,历史进入了距今6000年到5400年的崧泽文化时期。这一考古学文化正是因崧泽遗址中墓地的典型性而得名,同类的文化遗存被广泛发现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遗址中。崧泽文化的发现和确认,是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史前文化连接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的重要一环,为建立起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贡献了重要的一块拼图。
崧泽文化在科技水平和生产力上出现了以犁耕农业、快轮制陶等为代表的重大进步,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透过许多制作精致、功能分化、造型奇特、充满着艺术想象力的玉、石、陶器,我们仿佛能体会到先民张扬的个性、创造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崧泽文化时期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期。
崧泽文化的主要炊器从釜“进化”为鼎。鼎的传播范围很广、沿用时期很长,到了商周时期,除了三足圆鼎还出现了四足方鼎,青铜鼎成为祭祀用的礼器,是象征国家权力或地位等级的国之重器,形成了“列鼎制度”。“钟鸣鼎食”则是贵族生活的写照,还有了楚庄王“问鼎中原”的春秋传奇、项羽“力能扛鼎”的英雄壮歌。
甗是将食物蒸熟的一种炊具,有点像后来的蒸锅。崧泽文化陶甗整体像鼎,但在内壁有一周凸沿用来承箅,箅上放置食材,中间的腰部有个斜孔,可以随时注水。崧泽文化晚期,甗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炊器之一,它开创的蒸汽式烹饪方式,对中国饮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豆是用来盛放食物的“餐具”,商周甲骨文、金文中的“豆”字就是从这类器物象形造字而来,秦汉以后假借“菽”的意思,表示豆类植物及其籽实,逐渐取代了其本义。这件陶豆器形轮廓线条曲折多变,豆盘上压划几何形图案,布局对称协调。在圈足上,有三组圆形和弧边三角形组合镂孔,是崧泽文化陶器的主要纹饰特征。表面显现金属般光泽的奥秘在于,陶坯晾干后又增加了一道打磨的工序,并在烧制中形成渗碳效果。这种工艺后来盛行于良渚陶器,成为良渚黑陶的特色。
壶是用来盛装水或饮料的容器或饮器,陶壶器口与圈足的边沿都呈花瓣形,它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壶身有内外两层,外层在器身腹部和圈足部位有纹饰,由镂孔和压划纹组成,整器造型犹如一朵即将绽放的花蕾,独具匠心。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提出中华文明起源模式如同“满天星斗”。发轫于马家浜文化,延续并成熟于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的鼎、豆、壶礼器组合,其影响远远超出环太湖流域,而流行于全国广大地区。
崧泽文化先民对自己的仪容衣饰同样颇为讲究,他们琢磨美玉,缀饰于身,尤以玉璜最具代表性。玉璜普遍出自墓葬中人体的颈下,因此推断它是项饰。半璧形玉璜两头有穿孔,用以穿线。一面平整光滑,一面遗留工艺痕迹。这些痕迹弧度大小不一,是在拉扯线绳切割玉片时产生的。长江下游地区是史前玉璜出土数量最多、形态最丰富、分布范围最集中的区域。崧泽文化时期,玉璜已不同于其他装饰性玉器,具有象征地位和身份的重要作用和礼仪性质。
中国人藏礼于器,除了陶器组合和礼仪用玉,最早的权杖——钺,也是重要的礼仪象征。崧泽文化带镦石斧的器表曾经打磨,柄尾有一个骨镦,展现了斧钺的装配方式。从石斧分化出了石钺,崧泽文化晚期出现玉钺,良渚文化的冒、镦组合玉钺更是将象征着征伐和刑罚大权的威严肃杀展现得登峰造极,经历后来的历史变迁,夏商周时期的青铜钺延续了这一传统。
崧泽先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创造出诸多先进技术和文化因素,为后续的良渚文化率先进行早期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实践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崧泽文化的影响远远超出环太湖流域,流行于全国广大地区,在中国各地区史前文化的交往融合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中国文明起源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风起崧泽,流播千年。
编辑:夏春晖 3867532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