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榆阳区林业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022-06-14万亚平
万亚平
摘 要:林业资源在生态环境改善、调节气候方面的意义重大。榆林市榆阳区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优势明显。该文结合实际对榆阳区林业资源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林业资源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努力实现林业资源经营规模化、充分发挥林业生态产业的作用、积极引进高科技人才、深入改革与统筹林长制等,以期为当地林业资源的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问题;建议;榆阳区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09-0059-03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为暖温带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与黄土高原相接,属于中纬度区域,全市总面积3578km2。光照资源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短,但当地降雨量偏少,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人们的生产生活遭到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威胁,农业和林业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加上当地常发的一些自然灾害,导致生态环境脆弱。
榆阳区位于榆林市境内,具体位置为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过渡区域,区域内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近些年来当地林业部门在林业造林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榆阳区内“三北防护林”工程全面启动,林业造林种草的面积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大大提高了该区内林业的覆盖率。截至2020年,全区森林资源覆盖率达48%以上,较好地改善了当地的土壤沙漠化趋势,生态环境逐渐走向好转,林业造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国家推行林业改革的大背景下,榆阳区成为改革的试点区域,通过一系列措施的推广,当地林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为林业资源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结合当前实际,开展提高林业质量、实现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意义重大。为此,结合笔者多年来的经验,对榆阳区林业资源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1 榆阳区林业资源现状
目前,全区林业用地面积为54.76万hm2左右,在榆林市林业用地总面积中占比达80%左右,其中适宜造林的林地面积共计17.13万hm2,疏林地、苗圃地、灌木林地的面积分别为0.33万、266.67、29.47万hm2;根据榆阳区林业资源的树种进行分类,防护林、用材林、特殊用途林、薪炭林面积分别为30.07万、1.060万、0.74万、0.72万hm2左右。目前,全区活立木蓄积量共计103万m3,在榆林市林业活立木总蓄积量中占比为35%,其中疏林地的活立木蓄积量占榆林市的4%,乔木林、针叶林的蓄积量分别为1.89万、0.24万hm2,在榆林市乔木类、针叶林总蓄积量中占比分别为87%、12%。榆阳区树木散生状的树木数量约250万株,在榆林市所有散生树木中占比达42%。近些年来,当地政府一直关注当地林业的发展、积极改善生态环境,明显提高了当地林木植被的覆盖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林业部门在生态保护优先原则的指导下,推广了一系列生态工程,包括退耕还林、生态移民等,对当地林业资源的大幅度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榆阳区森林覆盖率达48%以上,林业资源保护工作效果明显。
2 榆阳区林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之间存在突出的矛盾 榆阳区各类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种类繁多,具有开发利用的优势条件,包括地下煤炭资源、盐、天然气等。20世纪90年代末,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矿产资源得到了大量的开发利用,社会及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对生态资源带来了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现象逐渐加重,地表坍塌、植被破坏程度严重,对该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森林的生产力不断下降,大量的生物种类灭绝,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矿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当地大量分布的矿产资源与林业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林业工程的实施面临的挑战巨大[1],多年林业建设成果的保护形势严峻。
2.2 林业产业发展缓慢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榆阳区的林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多种林木类型的发展实现了良种模式,包括经济林、用材林等,加工链也较之前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延伸、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林业产业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一是林业的结构合理性不够,存在林分过于单一等情况,林业经济的规模相对不大,一些经济产物(如花卉等)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二是林业中增值效益高的产业发展速度较慢,林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领域内,相关的生产工艺、配套设施等跟不上林业实际发展的需求,难以将当地优越的自然资源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三是林业品种的配置不合理,在市场上没有较大的竞争力,整体上发展后劲不足。
2.3 林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林业系统中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对相关林业规定的读取、把握、履行程度表现不同[2]。在林业的建设、推广方面,每年国家均会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但是受到林业服务体系发展不完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经费的安全不能确保有效到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林业工程建设实施的效果,不利于林业体系的开持续发展。
3 促进榆阳区林业资源可持续经营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户的参与度 林业工作开展中,耕地的所有者是影响国家推广退耕还林工作的最主要的因素。农户世代以耕地为生,由于对国家政策不够了解,导致对退耕还林工作具有排斥心理,阻碍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各地政府要加大宣传,就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重要意义、林业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等方面做好政策方面的解读,且结合实际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给予必要的支持,做好相关细节的完善,如公益林补助等。
3.2 努力實现林业资源经营规模化,有效推进生态产业发展 榆阳地区农林产业企业的发展运作情况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中大型规模的企业相对不多,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当地农林产业的集约化经营、延缓其规模化的进展程度。全区的农林牧资源具有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资源总量巨大,发展生态林业产业具有优势。因此,今后榆阳地区应通过一系列农林牧业产业化经营措施的推广,促使当地的相关企业、小农户之间加大合作力度,有利于林业资源等的规模化发展[3]。
3.3 充分发挥林业中生态产业的作用,为榆阳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近些年来,虽然在生态环境建设、水土保持等方面成效明显,但是生态产业的作用尚未充分地发挥出来;在“十二五”期间对当地制定出的规划内容即为从根本上实现具有当地特色生态产业的构建,此规划中一个实施的主要阵地即为榆阳区。需要结合全区实际、规划内容提前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实施措施,对相关的工作分类进行指导完善,以取得显著的成效、达到改善水土流失的目的。榆阳区目前结合当地沙地实际,已针对性推广了一些治理措施,整体上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系统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以牛家梁林场为例,当地原来为荒沙区域,经过多年的治理,植被覆盖率超过了70%。由此可知,要想实现榆阳区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充分结合自身生态建设的实际,科学定位,推广切实可行的生态产业发展道路,为当地农户增收、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3-4]。
3.4 推动生态产业发展,实现当地林业资源产业链的有效延长 生态产业除具有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生态功能的基本特征外,其还可以实现物质、资源、能量等方面的多级利用,其主要表现的形式为延长、延伸生态产业链方面,尤其是在生态产业发展食物链的应用[1,5]。通过对产业链进行有效延长,可以对产业进行最大限度的研发,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结合当前榆阳区林业实际,推行生态林业成为未来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榆阳区内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可结合生态林业的实际做好林业产业流通情况的充分调研及把握,在营销加工方面给予不断地完善,最大限度地延长产业链、增加效益[6-7]。
3.5 积极引进高科技人才,将人才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当地政府应积极对当地人才环境进行不断的完善,结合實际引进能力强、专业素质强的人才,且在人才管理方面继续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力度,创造条件改善人才的待遇。并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当地情况建立起相关的补贴制度,为稳定人才提供有效保障。通过高端人才的引进,其带来了先进的林业管理方案、技术等,使榆阳区与外界交流、沟通的能力不断加强,促使林业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8]。同时,还应加强对现有林业队伍的培训,重视其在专业能力方面的提升,为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打好人才基础。
3.6 深入改革林长制,统筹做好林业资源管理 在对生态文明体系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应推进森林资源的提质增效发展。依托各地林长制工作实际,使林业治理工作逐渐现代化、林业管理体系规范化,对相关的管理制度予以完善,包括林长制巡林、绩效考核等方面。结合森林资源负责人的工作建立提醒机制,实现检查制度的全面落实,要求护林员、村级林长、乡镇林业负责人、市(县)级林长对辖区内林业资源巡林的次数分别为每日、每周、每月、每季度至少1次。在森林巡查管理方面,要求结合各地的实际构建起高效管理机制。此外,在林长制推广过程中,将科技创新队伍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重视林长制示范乡镇、村等示范项目的建设,以不断创新林长制,将榆阳区的品牌打出去,确保在森林资源的保护中林长制可以成为重要的支撑力量,起到文明引领作用。
3.7 积极完善退耕还林的后续产业及经济发展配套措施 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非常重要。目前,榆阳区在退耕还林工作开展中结合实际,注重林地利用率的有效提高,不仅对其退耕后的建设情况予以关注,还应足够的重视后续产业的发展,为退耕农户的收入提供稳定的保障。榆阳区有着较为干旱的气候条件,土壤沙化现象严重,在粮食作物的种植方面没有明显的优势,因此需要从其他方向开辟新的路径推进经济的发展。在当地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基础上,需要在后续产业的经营方面加大研究,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后续产业发展路径。榆阳区要结合当地实际,除了给予退耕还林公益林必要的效益补偿外,还应通过积极发展林下养殖、林果产业、林下生态旅游等方式,为农户的增收、山区经济的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来源,以利于进一步巩固当地前期取得的退耕还林成果。
3.8 重视生态移民工作,改善生态环境 过大的人口密度、过多的干扰自然等活动,导致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巨大、破坏程度严重。生态移民,即为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不适合居住的区域内的人口大规模地迁移到其他的区域,可以降低人口密度、很好地缓解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趋势,从而促使环境治理工作项目得以顺利的实施。由此可知,在一些区域内,如果生态环境脆弱,当地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即为生态移民,各地政府需要给予多个方面的支持,包括政策、技术、资金等。榆阳区应结合当地实际落实退耕还林的生态移民工作,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户增收。
4 结语
榆林市榆阳区风沙大,水土流失严重,亟需加大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其关系到当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生态区是榆阳区林业发展的目标,只有林业发展实现产业化、规模化,才能兼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实现协调发展。林业生态建设的原动力即为经济效益,如果在林业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对产业链进行有效的延伸,从深度、广度2个方面推进生态建设的发展,则可为榆阳区林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了实现对现有的林业资源的有效保护,需要做好林业部门、企业、农户之间关系的协调工作,探索出适合各地林业资源保护、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1]郭海翠.论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建议[J].种子科技,2021(5):125-126.
[2]杜云亭.榆林市林业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1):85-86.
[3]王振海,高文彬,李龙.自然保护区的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林副特产,2019(1):93-94.
[4]李凯.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1):134-135.
[5]李红美.榆阳地区林业产业的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途径[J].中国林业经济,2019(2):119-120.
[6]王彦飞.林业资源保护中的护林防火技术应用[J].花卉,2021(18):173-174.
[7]吴小英.林业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J].文存阅刊,2019(26):22.
[8]刘树.浅论林业生态保护与林业产业发展[J].现代园艺,2021,44(15):52-54.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