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2022-06-14王宝华

新西部 2022年5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辅导员防控

后疫情时代高校管理下,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下的高校学生极容易产生情感和情绪组织功能的失调。疫情常态化管理下,学生的心理健康仍会有一些波动。这种情况下,高校辅导员应该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世界观。

新冠疫情暴发之后,党和国家指导各地高校有条不紊地进行线上线下的教学工作,各个高校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开展新冠疫苗的接种及核酸采集工作。积极有效的校园工作为各地疫情防控工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良好的高校疫情防控绝大程度上减轻了地方政府防疫工作的压力,展现了新时代下高校师生的风范与精神面貌。但是,回归到高校主体本身——高校学生身上,我们也应该注意在高校疫情防控过程中,学生们的心理变化以及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高校封闭管理下的学生心理健康

鉴于高校学生人数众多且流动性大,一旦某地出现了新冠病毒确诊病例,高校学生极容易感染。为了当地疫情防控需要,更是为了高校学生的自身安全,所在疫区高校一般会采取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将线下授课改为线上授课,禁止学生无故擅自离校,同时也杜绝外来人员(包括社会外卖送餐工作者)进入校园。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下的高校学生极容易产生情感和情绪组织功能的失调。

情感和情绪组织功能的失调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情绪和情感的组织功能,一方面表现为积极情绪的调节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一般来说,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而消极的情绪如恐惧、痛苦等会对操作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1]高校学生多是青春洋溢,活泼好动的青年,他们的反应思维和活泼指数都很高,他们的情感需求也很强烈,因此在校园封闭之后,他们常常会因为自己的各种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而陷入失落甚至是愤怒、悲伤之中。极大的心理变化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变化“当人们处于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时,容易注意事物美好的一面,其行为比较开放,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而当人们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时,则容易失望、悲观,放弃自己的愿望,有时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2]

举一则事例,一高校男生由于校园封闭政策,无法出校见到自己女友,女友多次以“不相见就分手”为理由威胁该男生,男生每日心情低落,无法学习。随后,他向辅导员请假看望女友未果,一气之下不仅私自翻越学校的高墙离校,还在个人社交平台辱骂并造谣辅导员及学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该生辅导员在了解情况后,耐心向他讲解疫情的严重性,希望他能以疫情防控大局为重,该生答应删除不实信息并承诺不再违规私自离校。此事被其室友知晓后,多次奚落斥责、嘲笑辱骂并有意孤立疏远该生。该生在女友压迫和室友排挤下情绪越来越低落,不仅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而且出现轻生的念头。该生辅导员在走寝过程中发现了该生的异常,高度重视并展开心理辅导工作。首先对该生室友批评教育,后征得同意后与其女友通話,说明了当地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女友表示理解和支持。随着老师和院领导的悉心开导帮助,该生逐渐解开心结,化解了一场由于心理情感失衡而导致的学生工作问题。

在封闭环境下,学生容易产生悲哀的情绪,“悲哀是由于自己热爱的事物丧失和所期盼的东西幻灭而引起的情绪体验”。[3]上述案例中,学生因为产生抑郁和悲哀的心理情绪,产生出以伤害自己来减轻心理压力,逃避现实压力的念头,险些酿成大祸。而另一种负面情绪——愤怒,则是通过伤害他人来释放心理压力的另一种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应对策略为主要内容,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实践性。”[4]

再举一事例说明情况。在疫情高校封闭期间,一些线下招聘会被迫取消。一大四毕业生在考研失利后决定通过招聘会寻求就业机会,但用人单位受疫情影响,纷纷取消线下的招聘会,改为线上的招聘会,该生自觉就业机会减少情绪逐渐失控,时常暴躁易怒并迁怒周边人。且经常情绪高涨和低落交替出现,情绪高涨的时候表现为话多、特别兴奋、感觉到喜气洋洋、有非常高兴的内心体验、行为动作多、容易激动、讲大话、认为自己很能干,聪明有才智,同时做事往往不稳定、虎头蛇尾。在情绪低落的时候表现是另一个极端,会有消极的想法,很不开心、忧心忡忡、感觉到思维不活跃、与别人交流反应差、不能理解别人的意思、不想动,表现很懒散、有消极的想法和消极的行为。在一次学校组织的线上招聘会上,该生室友与一用人单位成功签署就业协议书,并给其家长通话告知好消息。一无所获的该生认为这是室友对自己的羞辱,于是对自己的室友大打出手,造成对方多处软组织挫伤。后经医院检查,该生已经患上躁郁症。

上述案例并不是个例。在高校疫情防控工作中,辅导员的工作量成倍增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处理学生的请假问题。学生们有情感需求,他们思念亲人,思念伴侣,思念朋友,这是人之常情,但在非常时期,这种情感需求往往不能满足,有些学生就会产生心理问题。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老师和任课教师更加细心地观察和耐心地工作,“这是挑战也是机遇”。[5]

校园疫情工作常态化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当高校所在地的疫情防控工作趋于平缓,高校往往会以疫情常态化管理代替全面封闭管理,但是这种管理方式仍然区别于疫情出现前的高校管理。囿于各种情况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仍会有着不同波动。

首先是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两种教学模式来回切换产生的教育不耐受。据某校问卷调查数据反映,多数学生认为长期的线上上课无法体会到老师们在线下课互动的感觉,这种失真的感觉往往让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能汲取的知识则更少。因此,更换为线下教学后,大多数学生都乐于从线上学习的模式中抽离出来,迅速投入到线下的师生互动教学当中。然而,还有少部分学生面对按时按点的课堂教学中产生出一种距离感和陌生感,并在固定的上课时间后产生疲倦感等生理心理不适。这些学生一方面急于投入新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又力不从心,控制不住自己玩乐懒惰的欲望,在这种双重夹击之下,学生往往出现失落和消极的情绪,继而产生厌学和“破罐子破摔”的念头。

其次是校园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学生“报复性”的消费和娱乐。高校学生大部分虽然都是成年人,但他们的消费观念还在不断的发展成熟中。一些学生在封闭校门打开后,迫不及待地去各种娱乐场所消费释放,造成金融“赤字”,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最后一点是学生对高校疫情防控工作的不完全理解进而造成的心理问题。一些学校对于疫情防控期间舆情的通报不及时,以及对疫情相关防护措施的解释和指导相对滞后,导致大学生极易被不良思想影响,陷入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念逆转的危机之中。[6]尽管目前我国在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上的经验已经很完备和成熟,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也逐渐深入人心,但一些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表示不理解,甚至是不支持。举一个实例,因为疫情防控要求,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高校统计接种各针剂新冠疫苗的学生数量。经辅导员核查,发现一名学生没有接种疫苗但却谎报自己接种。该辅导员向学生询问具体情况,学生以种种理由拒绝与老师见面。后该生家长给辅导员打电话,指责学校及辅导员强迫学生接种疫苗,声称学生受到老师的威胁后精神恍惚,恐惧忧虑。面对这种突发情况,辅导员第一时间向家长说明实际情况,阐明学校并没有任何强制要求,只是例行统计数据,随后前往宿舍看望该生。原来该生因个人原因错过学校集体接种疫苗时间,但因担心被老师训斥就隐瞒了真实情况。瞒报以来,性格内向的学生一直饱受心理压力,以至于精神恍惚,受到家长的追问后只好再一次说谎。

这些案例说明了后疫情时代下的高校管理措施对学校和老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情况是疫情暴发之前并未有过的,而对于很多进入高校的学生,也是面临着双重考验,一是人生中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二是学会接受疫情下的高校管理生活,因此,学生在疫情之下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都值得学校和老师关注。

后疫情时代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端正认识,以理育情

面对疫情,高校辅导员应该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世界观。正确的理想和世界观是科学的认识体系,它可以把情绪和情感纳入理智范畴,以理育情,培养和发展学生具有正确倾向、深厚而稳定的情绪和情感。首先给学生讲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叮嘱学生不要违背疫情防控要求,从自身做起,积极配合国家疫情防控一盘棋。其次叮咛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除了尽快接种第三针疫苗以外,还要做到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不要误人误己,做好积极防护的准备。最后,提醒学生疫情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假期間,做到非必要不旅游,减少与陌生人接触,时刻关注疫情发展,提高自我疫情防控意识。正确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它可以指导人们从光明的一面观察事物。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如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就会使人们产生不同的印象。很多表面看上去是引人生气的事件,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用另外一种观点看,常可以发现其有正面的积极的意义。因此,即使是疫情之下,也应该引导学生向豁达开朗的心性发展,比如,我们在抗疫期间,收获很多温暖的真情故事,这些都是民族的力量、人民的力量和国家的力量,这些都是我们砥砺前行的坚实后盾。

(二)加强引导,以导育情

作为奋战在学生工作一线的高校辅导员,首先要引导并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地面对新冠疫情,认真解读高校的疫情防控措施,经常开展线上或线下的疫情防控知识座谈会。有责任向学生传播正能量,及时公布国内外疫情形势,告诫学生时刻保持警惕之心。同时关注深处疫情区的学生,注意疏导学生的恐慌心理,为学生排忧解难。对于其他学生,也要向他们传达,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做到严格防范,同时要求学生查看当地的疫情防控要求,不为国家添麻烦。时不时地在班级群中发布一些疫情防控的小知识,或者让学生参与到疫情防控的大家庭中,切实感受到疫情防控的重要性,让学生们为提高防疫工作效率,出谋划策。同时利用网上直播平台,在疫情防控期间,让学生讲述自己身边最值得学习的人,增强学生共同防疫的集体荣誉感和积极性。最后让学生了解,新冠疫情就在身边,但是我们不要害怕它,不要恐惧它,更不要接触它。让师生以积极心态应战,我们国家在历史上曾经创造过无数个奇迹。如今我们对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已有多种经验,要在战术上重视它,在战略上藐视它,要相信战胜它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

结 语

面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疫情,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首先要稳定自己的心态,相信国家的防疫能力,相信医护人员的检查工作,相信大家的身体素质。在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中,我们定能战胜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参考文献

[1][2][3]杨广柱,耿希峰主编.心理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38+147.

[4]佟拓.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21,7(36):46.

[5]张鑫.后疫情时代高校在线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探索[D].山西财经大学,2021年硕士学位论文.

[6]田涛.“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若干思考[J].新乡学院学报,2021:1.

作者简介

王宝华 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世界史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辅导员防控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饮食习惯、BMI的关系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