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须结构清晰,笔力集中
2022-06-14凌志
凌志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1: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材料2:在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中,国家医保谈判代表张劲妮与企业谈判代表进行了8轮的“灵魂砍价”,罕见病患者用药报价从53680元每瓶开始,直到33000元每瓶成交。张劲妮表示,“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
材料3: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结合材料,联系自身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原作雏形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
生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迎着改革开放的钟声,我们自出生祖国便高速发展,仿佛从来便如此昌盛。可翻开史书,我们发现一片鲜红,我凑近书页,在字缝中看到那是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的共产党人的鲜血。
在同一面红色的旗帜下,共产党人为了中国的发展、民族的未来,毅然挺起脊梁,从历史深处走来,带着特有的红色气质,一个民族的图存、崛起、强盛,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奋斗与牺牲。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不为名利,生前35年如一日,坚守在脱贫攻坚的科技创新第一线,他的红色气质是一种奉献气质。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无时无刻不奋斗在工作岗位,思考如何改善人民的生活,他的红色气质是一种忘我气质。方志敏自陈“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法宝,为了革命事业,我们连生命都可以奉献”,他的红色气质是一种牺牲气质。他们的气质是个性的,也是共性的,因为共产党人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
(层次不清,分段失当。表现为层次和层次之间内容杂糅交错,在某一个段里硬将几层意思塞进来,以致破坏了段意的单一性、内容的完整性和容量的适度感。)
可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生活更强调品质,人生更强调成功。很多人偏离了奋斗的方向,追求利益至上,他们身上的灰色气质冲淡了红色气质,甚至蜕变为黑色气质。历史雄辩地证明了,只有红色气质才能让民心顺、国运强,强调了每个人都须担当自己的责任,为民造福,为国争光。
(撇开中心,横生枝节。围绕一个中心写着写着,中途岔出别的话题。这样的作文,从内容上看,是离题的;从结构上看,则笔力分散。)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前人的功绩不可被磨灭遗忘,他们将危亡之际的祖国和人民,从封闭的铁屋子中救出。而在日新月异的新中国,接过时代火炬的我们,该如何走向更光明的未来,新青年应揣中国于心怀,更应系人民于心间。李大钊先生于青年之际,投身救国救民的文化革新和社会革新运动,他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火炬,如窃来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培育了一大批杰出的共产主义者,加速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毛泽东受《新青年》启发,解放思想,对广大群众振臂高呼“人民万岁”。在毛泽东的心目中,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详略处理不当,作文的结构不美暂且不说,还对主题的表达带来直接的影响,使得中心不突出,偏题。)
(事先没有通盘考虑,写到哪算到哪,不尊重客观事物固有的逻辑,即它们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导致言之无序。)
谁的衣袂纷飞,壮志凌云?谁的目光坦荡,意志弥坚?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我们有“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决心,有“舍我其谁誓拔头筹”的豪情。我们必将引领国家和民族走向复兴。
星汉灿烂,岁月不老;山河悠远,天地常新。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的需求不断变化,只有坚定红色气质,方能以不变应万变,助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升格指要
1.结构清晰
考生在作文时要选准角度,抓住要点,对材料内容进行概括叙述,对“概述”的现象(事实)的本质进行评析,进而提炼观点。然后采用“五段三分四环节”法,使得作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五段:结构上分为引论(开头“三步破题法”)、本论、结论三部分五个段落;
三分:三个分论点,联系实际论证(可不举例,不必太长);
四环节:每一个论证过程,由四个环节构成,即提出分论点→对分论点进行扣题性解说→述例(重点)→引申挖掘(回扣话题)。
2.炼好关键句
每一段的首句写好,整个段落都会显得精神。炼好结句,特别是第一段最末一句,因为这里一般是提出论点或者思想观点的重要句子。行文中要以多种方式扣题,開头阐释,结尾回扣标题,行文中每段或明或暗扣一次话题。
升格佳作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
赵杨蕊
生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迎着改革开放的钟声,我们自出生祖国便高速发展,仿佛从来便如此昌盛。可翻开史书,我们发现一片鲜红。是谁,将劳工的苦难视同自己的苦难?是谁,将人民的幸福视同自己的幸福?我凑近书页,看到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的共产党人,于黑暗中脱身,于惊雷中涅槃,为最广大的人民谋幸福,带领人民翻身做主人。
人民的幸福,首先是物质生存需求。改革开放,让人民有饭吃,是幸福;扩大改革,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是幸福;疫情中的八方支援,万众一心,是幸福;大病罕见病的医保对生命的守护与温情,是幸福。脱贫攻坚,共同富裕……每一项扎扎实实的工作,都是为人民的幸福绘制最美的蓝图。在红色的旗帜下,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物质富裕,毅然挺起脊梁,从历史深处走来,带着特有的红色气质。一个民族的图存、崛起、强盛,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奋斗与牺牲。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不为名利,生前35年如一日,坚守在脱贫攻坚的科技创新第一线,他的红色气质是一种奉献气质。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无时无刻不奋斗在工作岗位,思考如何改善人民的生活,他的红色气质是一种忘我气质。方志敏自陈“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法宝,为了革命事业,我们连生命都可以奉献”,他的红色气质是一种牺牲气质。他们的气质是个性的,也是共性的,因为共产党人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
人民的幸福,还包括美好的精神文明。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有对自然风光的欣赏,有对文化艺术的体验,有各种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享受生活的幸福美好。让更广大的群众享受生活的乐趣,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上,让所有生命皆平等且有尊严,这是对物质幸福的突破,是灵魂幸福的源泉。共产党人正奔赴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向发展的征程上。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新时代青年应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投身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接过时代火炬的新青年应揣中国于心怀,更应系人民于心间。谁的衣袂纷飞,壮志凌云?谁的目光坦荡,意志弥坚?是我们,新一代接过共产主义旗帜的青年。我们有“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决心,有“舍我其谁誓拔头筹”的豪情,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引领国家和民族走向复兴。
星汉灿烂,岁月不老;山河悠远,天地常新。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的需求不断变化,只有坚定红色气质,方能以不变应万变,助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升格点评
作文论述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内涵,开篇立论“共产党人的宗旨便是为人民谋幸福”;接着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展开论述“人民幸福”的内涵,并列举事例,表现共产党人的务实追求;然后论述了新时代青年在这两方面应负起自己的责任;最后总结收束全文。升格文结构清晰,语言凝练,如同散文诗,优美而情感充沛,真实而有感染力,很好地表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与精神境界。E66CC925-F96B-4094-941B-58A17C5B2C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