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四川农村电商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2022-06-13曹呈楠
曹呈楠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乐山 614000)
1 引言
2021 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之一,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大力振兴乡村的这几年,我国农村电商存在发展数量和质量不均衡的现象。如何结合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实际,促进农村电商产业集群发展,加强农产品产业链建设,进一步激发四川经济活力,还有待深入研究。
2 四川农村电商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问题
2020 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9 万亿元,占全国网络零售总额的15.3%,其中四川农产品网络零售额304.19亿元,累计培育涉农电商企业6263家,带动31.8万人口就业,网络零售店铺数量进入全国前十,电商企业密集度进一步提高,但仍存在一定问题。
2.1 农村电商规模效应不高,没有形成集群优势
农村电商产业集群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各地电子商务产业由原来的单打独斗逐步向集群化发展,“淘宝村”“淘宝镇”“孵化基地”“产业园区”“创业中心”等多种形式显现,农村电商的发展也为众多地区脱贫摘帽贡献了力量。以淘宝村为例,纵观近5年全国各省淘宝村、镇数据,四川省总量虽位居前十,但根据逐年增减变化数量趋势(表1)可知,由于地方重视程度的加大,四川省内淘宝村、镇数量逐年稳步增加,农村电商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有所提升,但与全国其他省市对比并不突出,地方资源优势没有完全转变成经济优势,也没有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明显资源优势的产业集群。
2.2 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同质化严重,创新意识弱
“十三五”期间,四川省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带动,认定“三品一标”农产品5729 个数量居全国前列、西部第一。但由于地形地貌原因,四川农村地区各类农副产品的分布总体较为零散,品类集中且质量参差不齐,以2020年为例,四川农产品网络零售额304.19亿元,农产品分布行业在水果与茶饮两大类,占比农产品网络零售总额的56.9%,排名前10的热销农产品中,水果与茶饮就占据8项。农特产品较少且同质化严重,品牌创新意识较弱,加之地形因素不利于运输和保鲜,甚至比其他地区的农产品更缺少竞争力,这为电商产业集群发展增加了阻力。
图1 2020年四川省农村网络零售情况
图2 四川省2020年农产品销售数据
表1 2017-2021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淘宝村数量增减变化
2.3 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链不够完善
道路、网络、物流等基础设施是电商发展的前提条件,完善的物流渠道更是电商活动开展的保障。区位与地形地貌的约束,加之起步晚、发展较慢等原因,四川农产品产业链并不完善。一方面,农村电商对主要农产品的保存与运输要求更高,而四川农村地区地广人稀,单一的网点不能保证货物及时、准确送达,物流网点布局难度较大,增设网点则会使得成本不断加大,网点范围限制,致使省内基础设施和物流建设不够完善,没有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产业链体系。另一方面,四川农村电商在“十三五”期间,较多采用的是“农户(贫困户)+电商平台”模式,多是单打独斗、个体经营,产销分离且销售渠道不稳定,产业链不连续,影响辐射范围较小,产业集群效应小,对区域经济整体带动作用较小。
2.4 专业人才缺乏,产业化发展后劲不足
农村电子商务因其行业特殊性,需要专业人才储备,特别是掌握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仓储、营销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四川农村,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整体文化水平不高,青壮年多数外出务工,留下的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思想固化,文化程度较低,缺乏此类专业技术人才,虽然乡村振兴战略契机下,部分农村青年开始探索新形势下农村电商发展方向,但大多都是单打独斗,缺少专业运营团队,使得省内电商发展既缺少带头示范效应,又缺少中坚力量。
3 对策与建议
3.1 普及电商集群观念,激发产业群规模效应
农村电商市场上,农民、农户作为供需市场主体,集群化观念的普及与推广有助于农村电商产业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后,在地方政府激励与带动下,农村电商的发展需要向集聚式发展,即区域内同类型农户成立品牌联合发展,形成了形成产业集群,达到规模效应。对广大新农人普及产业集群规模效应的观念,让其清楚不仅要追求电商企业规模和数量的增多,更要利用好乡村振兴背景,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重视地方农产品品牌带来的集聚效应,利用优势资源,集群化发展农村电商,采用推广淘宝村,建设创业园区,打造特色小镇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辐射文化、科技、旅游、生态等乡村特色产业,推动农村电商产业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激发区域经济发活力。
3.2 打造特色品牌,推进农产品品牌化的发展
促进农村电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省内各区、县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区位优势与资源特色,克服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包装方面同质化情况,打造符合电商特色的农副产品,创新地方网销特色品牌,在品牌建设上,要体现标准化、特色化,提高川内农产品附加值,消费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创新营销理念,形成竞争优势,获取客户认可。
3.3 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储备,组建专业电商团队
农村电商的发展,有利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增强农村地区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将原有的传统农户吸收转变为新农人,壮大农村电商人才队伍,是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储备的有效方法。一方面,可以从农村自身实际出发,开展电商知识培训,帮助大家掌握电商技能,培养新农人思维,打造电商致富带头人,先富带后富;另一方面,加强招商引资与人才引进,在自身发展成长的基础上,引进具备新技术、新理念的青年人,组建专业电商团队,激发区域集聚效应,助力新农村建设,进而反哺当地乡村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形成规模效应。
3.4 完善产业链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集群理论强调,区域内上下游企业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建设以核心企业为中心,上、中、下游企业及相关主体进行产业分工,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完整产业链。因此,地方政府应给予配套政策支持,改善产业链不健全问题,帮助产业链条上的各主体,诸如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服务企业等,它们具有相关性、互补性、竞争性,相互作用下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资源与信息的共享、更好的适应市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