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上福州”战略背景下加快海洋经济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2022-06-12黄保霖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2年4期
关键词:福州市福州海洋

黄保霖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 福州 350200)

引言

陆地和海洋资源都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但是陆地资源的大量消耗,海洋资源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珍贵财富,而海洋经济更是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来源。在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到党的十九大则提出更加具体的战略构想“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国家领导人20世纪90年代曾指出“福州的优势在于江海,福州的出路在于江海,福州的希望在于江海,福州的发展在于江海”[1]。“海上福州”这一战略构想是国家领导人在1992年提出的。到1994年,福州市正式出台《关于建设“海上福州”的意见》[2]。此后陆续地出台《关于贯彻〈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关于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海上福州”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措施,并明确指出建设富强繁荣的“海上福州”是福州市未来要实现的一个目标。

1 福州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福州市对照《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并紧抓“五区叠加”及其他一些列的政策机遇,完成了“十三五”规划中的海洋经济发展目标,其2020年的海洋生产总值预计接近2 900亿元;水产品产值超530亿元;水产品产量超过280万t。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政府部门积极出台推动海洋经济项目和扶持渔业稳定生产等相关举措,努力推进涉海涉渔等产业井然有序的复工复产[3]。

2 基于钻石模型海洋经济发展的评价维度选择

2.1 海洋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及规律

目前,有关海洋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代表性的成果有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等。英国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未来降低本国劳动力成本,就需要把自己国内的优势产品集中生产并出口到他国。竞争优势理论又称为钻石模型,它是由美国迈克尔·波特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国际竞争优势主要是由四个内部决定因素(要素、需求、支持产业、同业竞争)和两个外部力量(政府和机会)组成的。

基于“海上福州”战略背景和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的理论依据及一般规律,本文以“钻石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分析。

2.2 “钻石模型”的作用原理

20世纪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他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相关产业能否持续具备国际竞争优势,那这就归属于其以下四个内部先决条件: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产业、同业竞争,此外还有关联两个外部辅助条件:机会和政府。以上四个内部条件和两个外部条件都相互作用,只要某个因素在其六个条件中发生变化,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他因素朝良性或恶性方向发展,因此,他们影响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形成的优势地位变化。钻石模型如图1所示。

2.3 基于钻石模型海洋经济发展的评价维度选择

2.3.1 生产要素——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生产要素主要是指在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为其投入了相关的资源配置,譬如当地的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科研机构、人力资源和交通条件等。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海洋经济发展必然需要有生产要素的支持,其中更需要有科研机构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因此,生产要素是直接影响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首要因素。

2.3.2 需求条件——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第二个因素

本文将需求条件作为行业对国内市场需求提供产品或服务,而推进海洋产品生产的多样化、推动海洋市场产品产量增长的主要动因是国内海洋市场需求多样化的发展及需求规模的扩大。因此,需求条件是直接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第二个因素,并且需求条件也是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2.3.3 相关支持产业——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第三个因素

在钻石模型中,虽然相关支持产业更多的是指整个产业的上游部分,但是在整个产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上下游产业也会因为某种特殊因素而导致相互之间是相关联的,因此下游产业不管是优势或劣势都会影响上游产业是否健康发展。在整个产业链中,当上游相关支持产业把自身的优势力量发挥出来时候,就可以和下游产业积极合作共赢,上游和下游相反也是如此。可以看出上游或下游相关支持产业的优势力量对整个产业链健康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并会间接地推动其他产业的改造升级。如果企业在当地所选择的产业对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不具有带动作用,那么该企业就有可能放弃该产业的发展。因此,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是影响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第三个因素,也是海洋产业的间接动力。

2.3.4 同业竞争——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第四个因素

同行业竞争状态是影响钻石模型的第四个关键因素,他不仅仅是企业现阶段发展与生存的动因,也影响到企业将来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同业竞争是会影响到企业是否选择在该产业进行发展,当企业选择朝着某个产业方向发展后,企业就要尽可能地发挥自身优势来与同业进行竞争,并发展壮大。因此,企业的同业竞争是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第四个关键因素。

2.3.5 政府——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第一个辅助要素

政府作为钻石模型中的第一个辅助要素,它主要包含了相关政府部门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活动方式和指导性方针等。虽然相关的政府部门不会直接参与到海洋经济产业发展中来,但是会对整个产业将来的布局会产生深远影响。因为相关的政府部门会间接地对钻石模型其他五个因素产生影响,当然,政府部门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要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起到推进作用时,相关的政府部门就要对其提供相适应的支持政策。因此,相关的政府部门是影响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第一个辅助因素,也是可变因素。

2.3.6 机会——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第二个辅助要素

机会作为钻石模型的第二个辅助要素,它的产生是瞬息万变,有可能是科技发明创造、市场需求变化等等。机会虽然作为影响海洋经济的一个辅助要素,但是它对其他关键因素的变化也有所影响。机会不是与生俱来的,其主要是发展海洋经济时企业能否捉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并准确地选择相应的产业。因此,机会是海洋经济创新发展中的隐形力量,对其长远发展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3 基于钻石模型的福州海洋经济创新发展路径分析

3.1 福州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生产要素分析

生产要素作为直接影响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首要因素,主要包括天然资源、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培养等。

从天然资源方面看,福州市的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区域,拥有着适宜的气候条件,还有丰富且优良的水质资源。福州市大陆海岸线总长达到了920 km;海岸线从福州港从经罗源湾到兴化湾长达1 310 km;海域面积接近10 600 km2,越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47%。此外,福州市海洋生物资源也非常丰富,如海藻类就越有150种,已知的海洋鱼类超400种,其中100多种鱼类有较高经济价值;沿海蟹类有100多种,其中20多种蟹类有较高经济价值[4]。

从交通运输方面看,福州港口码头长度超过25000 km,生产性泊位超190个,万吨级以上泊位数达60个,其中超过25个泊位是在5万吨级以上的,不止17个泊位是在10万吨级以上的[5];福州港集装箱的吞吐量已跃居全球的第49位,而货物吞吐量也将近2.5亿t,稳居全省第一位。

从科技创新方面看,福州市建设的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有着显著的成效,在连江启动了养殖海权改革试点扩面,成立了200亿元海洋产业的信贷基金池,101个已入库海洋产业的重点项目2020年全年投资额达到了276亿元[6];开展的国家“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已顺利完成,并实现投资超8亿元;福州市顺利举行了2020渔业周·渔博会,签约总额超237亿元。

从人才资源方面看,福州今年举办了“福榕500”优秀青年人才交流活动,将来“福榕500”工程会凭借福州高校校园吸引更多青年志愿者,让他们为全国各重点高校福州籍学子做好联系和服务等相关工作,位推进福州市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都市提供了扎实的人才队伍。为把握海洋时代的新时机,成立了闽江学院海洋研究院,该研究院的发展目标是要实施福州战略“海上福州”,以海洋资源开发等为主线,重点建设海洋资源与环境等多个研究中心,该研究院的博士科研人员已超过60人。

3.2 福州海洋经济创新发展——需求条件分析

在海洋经济发展中,能够为福州市海洋产业发展提供动力的就是国内市场需求,它对相关海洋产业创新发展升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激励作用,并能对企业快速准确地选择产业发展方向起到主导作用。福州市有着广阔的海洋产业市场,主要得益于国内外海洋产业需求的扩大,以及福州市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不断地创新升级。

福州市的海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20年福州市海洋生产总值接近2 900亿元,不断保持增长势头,“十三五”期间,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出12%。2020年福州市水产品产量超280万t,而水产品的产值也达到了530亿元,这两项都分别比“十二五”末(2015年)增长了28%和48%。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作用下,福州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健康成长起到了引导作用,而这些新兴海洋产业的市场需求前景不可小觑。

3.3 福州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相关支持产业分析

在钻石模型中,相关支持产业的优势发展会对福州海洋经济的整个产业链产生影响。福州长乐区恒申集团已实现了全球规模最大、最完善的锦纶6整条产业链,其中己内酰胺产品甚至占据了全球1/4的市场总份额;福建中景集团则做到全球唯一一条完整的“丙烷—丙烯—聚丙烯—聚丙烯薄膜”产业链,其中聚丙烯薄膜的产能甚至位居全球首位;万华化学(福建)异氰酸酯有限公司为解决我省MDI技术瓶颈,弥补化工短板,投资500亿元建设全产业链项目——万华福建产业园。此外,我国自主研发的单机容量世界第二大的海上风电机组——东方电气十兆瓦已顺利并网发电。

福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联合集聚冷链物流生产加工、存量设施、农产品流通和市场供需等上下游产业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建设[7]。因此,从相关产业集群的角度发展,可以激励上下游产业的壮大发展,并能够带动福州市海洋经济的不断增长。

3.4 福州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同业竞争分析

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良性的同业竞争可以较好地推动行业战略转型升级、产品改革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也是整个行业创新发展的源泉。一是与沿海城市相比,福州市每年的GDP值、外贸依存度、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营商硬环境、营商软环境、当地要素竞争力等在6个城市中排名较后(见表1)。如福州市的GDP是在2020年才第一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但在省内还是未能超越泉州市。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福州市的经济发展实力、城市整体竞争实力等还有待提升;二是福州港口对外贸易方面,2020年福州港口货物吞吐量虽然在省内排名前面,但和省外沿海城市相比,则是排名靠后(见表2);三是海洋经济发展方面,福州市的海洋生产基本是集中在传统领域,如海洋渔业、海洋装备制造和临海化工等,此外,福州市2020年海洋生产总值远不及天津市和青岛市,天津、青岛他们在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新兴领域保持着绝对优势;四是省内环境相比,厦门的“海陆空”交通网络、海洋科技人才等方面都强于福州,而泉州在民营经济和海丝文化方面比福州更具优势。因此,福州市在多方面都受到省内外各市的竞争压力,还需要探索有效路径。

表1 2020年福州市与部分沿海城市竞争力对比

表2 2020年福州市与部分沿海城市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对比

3.5 福州海洋经济创新发展——政府方面分析

政府方面作为钻石模型中的一个辅助要素,但对福州海洋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以忽视的影响,因为海洋经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需要政府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在福建省“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出在海洋新兴产业、现代海洋服务业、临港产业、以全产业链为主的现代海洋渔业等海洋经济产业上要加快转型或升级,以增强海洋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在“十四五”和2021年工作思路中指出,要鼓励并加快对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并对海洋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壮大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开拓海洋和渔业经济发展的新路径。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已开工建设,以上这些都为福州海洋渔业未来健康稳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6 福州海洋经济创新发展——机会方面分析

机会作为钻石模型理论中的另外一个辅助要素,也对福州市海洋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作用。第一,国家出台政策,支持沿海城市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主动引导海洋相关企业开展国际合作交流,这就给福州市相关企业提供了参与“21世纪还是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建设的宝贵机会。第二,福州市获批开展建设国家“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以及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这些都为海洋经济更加稳健地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此外,在闽江学院成立了福州海洋研究院,也为推动海洋科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第三,自2015年在福州成立的全球首家专门从事海产品交易的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为福州与东盟多国在大宗海产品进出口贸易方面提供了电子平台服务,有助于整合福州市的海洋经济全产业链快速发展。

4 “海上福州”战略背景下提升福州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对策路径

4.1 推进海洋开发合作,融入“一带一路”

1)与周边省市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福州市作为福建省省会城市,多个内陆城市围绕其周边,如三明市、南平市。此外,与福建省相连的内陆省份还有江西省,因此,福州市要利用地理位置优势与内陆省市建立良好的常态联系措施,突出福州港口的重要枢纽地位,利用福州海洋经济优势,积极对接内地,建立相应的陆海空港口,有利于提升口岸进出口效率,并带动毗邻内陆省市的经济快速稳步发展。

2)促进福州与港澳台地区间海洋经济贸易的往来。港澳台地区的经贸发展有着更为成熟的经验,特别是香港的海洋服务业水平也更为先进。因此要结合香港服务贸易的有利条件,吸引香港国际金融机构来榕投资,完善福州市的涉海金融服务产业体系,为福州市的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十分宝贵的金融支持作用。在对台方面,政府部门有条件解禁“小三通”后,要完善福州琅岐、黄岐对台客运码头建设,提升“小三通”的服务水平。此外,要加强和台湾在水产品冷链物流方面的合作,构建闽台两地水产品冷链物流和信息共享的服务平台,为将来海峡两岸建设海运高速物流网络提供有力保障。

3)快速融入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国际海洋产业领域协调合作。要充分利用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这一有利平台,深入与东盟各国间的渔业产业合作,推动福州渔业龙头企业赴境外开展渔业生产基地建设,推进与东盟各国在渔业养殖、捕捞、加工流通等项目间交流合作。

此外,加强福州海洋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与世界海洋经济大国在教育培训、海洋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进建立发展海洋产业相关联的应用学科专业,进一步建立健全与海洋科技人员学术科研交流有关的制度,塑造更具活力的海洋人才培养基地。

4.2 拓展海上风电产业链建设,健全配套政策制度

科学统筹制定海上风电产业链的发展规划。江苏省南通市在海上风电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此,福州市可以向南通市借鉴学习,例如在海上风电建设项目立项之前,多个政府相关部门(如发改委、海渔局等)要围绕海上风电项目发展规划的布局、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方面相互配合,海上风电开发的效率得以提高,并可以降低项目前期因行政部门管理问题而产生的风险,最终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完成。

在海上风电产业链建设,要推进海上风电场的运营、维护等海上风电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学习国外先进的海上风力建设经验,要认识到在海上风电设备运输、安装、存储中港口的枢纽作用是海上风电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整个产业链过程中的有效平台[8]。通过港口的有效布局,协调陆海间的物流运输并集中整合海上风电产业,可以有效地减少海上风电产业链的成本。

4.3 提升海洋渔业现代化体系,拓展远洋渔业及水产品的发展水平

在远洋渔业拓展方面,一要加快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的建设,它能有效地解决福州港远洋渔船上岸和装卸等诸多难题,并对老旧远洋渔船的技术进行改造,推进对部分滞留在港口的渔船转场生产,提升远洋渔船的装备水平;二要利用福州本土企业自身优势,对东盟等海外国家的综合远洋渔业基地进行扩建或新建,逐渐形成育苗、养殖、捕捞、加工、运输、交易为一体的海外远洋渔业产业体系;三要拓宽远洋渔业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来开发新渔场和探捕新鱼种,就要加快对福清东瀚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的建设,并与东盟、西非等国在远洋渔业方面建立更为牢固的互惠互利合作关系。

鼓励水产品精深加工与养殖的高效发展。一要围绕福州南国风等多家大型水产养殖企业为中心,进一步推广新型养殖模式的建设,如海水网箱和生态循环水等。此外,为了提升深海水产养殖高效发展就要加强与东南亚等国家中有丰富经验的水产养殖企业进行交流合作,更快更好地培育出具有高经济价值的水产品如海参、鲍鱼等;二要提升水产品的有效利用率,就需要对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做文章,如加快对水产品酶和保鲜等更深度技术的研发;三要把福州水产品的品牌做大做强,就需要吸引更多海内外渔业企业来福州洽谈合作,因此可以利用618、渔业周.渔博会等平台,把福州水产品品牌推广出去,以提升水产品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福州市福州海洋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奇妙的梨子提琴
福州市老促会到连江拍摄电教片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以生为本:互动中落实高效讲评——以“2018年福州市质检卷”为例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寻味福州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福州市色山区一黑电镀厂“死灰复燃”被执法人员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