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小数计算教学提质增效的优化策略

2022-06-12胡爱华

民族文汇 2022年28期
关键词:小数小学教学策略

胡爱华

摘要:数与数之间的运算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承担着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职责。小数计算是学生学习了整数计算后,进一步学习数与数之间运算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会出现更多的计算错误,这就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为丰富小学生小数计算错误研究的相关内容,正视数学错误的产生,笔者对小数的计算错误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小数;教学策略

一、小学生小数计算中常见的错误及成因分析

(一)基础知识不牢固

根据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基础,从而进一步地学习相关知识。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发现,绝大部分教师在新内容教授前都会考虑到这个问题,但在实际教学及实际效果中结果不尽如人意。学生总是因为原来的数学知识导致在小数算法计算中出错,最为常见的就是基础加减乘法的错误,这也是笔者整理分析出九大错误中为首的、出现率最高的错误。让学生单独计算简单的加减算法,学生往往能够计算正确,但在多位数的算法当中,通常都是由十几个简单基础计算组合而成,再结合复杂的算理,学生往往“顾此失彼”,对最为简单的十以内的加减法都能计算错误,因此,对于一些十分基础的知识,是日后数学学习过程中十分必要的“桥梁”,这座“桥梁”不仅要能够承受得起“人”的重量,更要能够承受得起“车”的重量,才能在后期更为复杂计算中也能计算正确。

(二)算理理解不透彻

导致学生小数点位置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对小数除法的算理理解不够透彻,没有理解被除数和除数只有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算得的结果才不变。算理是公式、法则、定理等数学知识的灵魂,如果小学生对蕴含在其中的基本算理理解不透彻,就会陷入机械记忆或简单模仿的“泥潭”中,因此很容易招致数学错误的发生。

(三)算理脱离实际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的学生还不能脱离具体思维的支撑,而小数算法的算理是抽象而复杂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首先要理解算理,明白在计算过程中每个数字所代表的含义,理解每一个步骤的意义。通过对教师的访谈,笔者发现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会注重对算理的讲解,但缺乏联系实际,通常都是直接教授算法,如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等等如此下去。盡管教师讲解详细,举一反三,但这种方式方法最大的弊端就是容易忘记以及混淆,学生并没有真正地理解算理,而是仿照着老师讲的去计算,当问起为什么要这么计算时,学生并不能回答上来。另外,在竖式计算中,该对齐的对仗得很工整,每个数字也写得很工整规范,但是字迹潦草,卷面脏乱的学生往往会因为自身不良的书写习惯而导致不必要的计算错误发生。

二、小学小数计算教学提质增效的优化策略

(一)课前预习:独立预习,发现疑惑

有调查表明:“一个新的知识点,如果全部放给学生自学,学生可以掌握其中的73%,也就是说,真正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只有27%的内容(基本上是教材的重难点)。这27%的内容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师生对话、探索研究等方式予以解决。”因此,我们应该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充分的信心,让学走在教的前面。在“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学习之前,学生已有整数、整十数、整百数加减法的计算经验,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在算理上有着很大程度上的联系,但相比之下多了小数点。而三年级学生由于思维局限于具体事物和日常经验,缺乏一定的抽象思维,理解算理对学生较为困难。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的本质联系是相同计算单位可以直接相加减,竖式计算中相同数位对齐,即小数点对齐,这对于学生理解算理尤为重要。面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我们思考:学生面对小数加法的算式会想到借助元、角知识,转化为整数来解决吗?在竖式计算中,学生的认知应如何分辨“把小数点对齐”还是“把末尾对齐”?显然这些问题都和新旧知识有一定联系,但课堂上的时间有限,可以把部分知识的自主探究放在课前进行独立预习。

(二)课中研习:合作探究,聚焦问题

学生前期已有了充分的“课前预习”,这时课堂教学不应再是简单地重复课本,而应是在原有基础上,学生通过小组的交流,进一步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抓住预习疑点、找准预习盲点、展示预习亮点,让学生在质疑、辨析、发散等思辨过程中有所提升。在研习过程中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小数计算的方法。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又给学生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要相同的数位相加?当学生的思维点受阻时,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探究。这一次的小组合作探究,学生的思维活跃,促使学生对计算算理的理解有一个质的飞跃,认知达到更高的水平。

(三)课后练习:反馈交流,巩固提升

多数情况下计算教学的课后练习,往往是大量的“简单重复”计算训练,这种重现式的习题对于计算能力的训练与掌握确实起到重要作用,但如果练习仅仅要求计算技能的强化,必然会陷入形式单一和内容单调的局面,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缺失,出现思维钝化的现象。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告诉我们,需要转化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优化育人模式,实行因材施教。这就要求课后练习要具有层次性、探究性和开放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升与发展。在“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练习中,首先让学生熟练掌握小数竖式计算方法,再增加解决问题。

课后练习:解决问题。

(1)《动脑筋》比《童话故事选》便宜多少元?

各买1本书,10元钱够不够?

课后练习设计了不同题目,虽然都是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但难度层层深入、阶梯递进,满足了学生的差异性学习需求,巩固了新知,提升了能力。

三、结语

在小数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学的关键就是让学生探寻到数学知识的“生活原点”,以此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学生便能够更好地掌握计算知识,也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养成应用知识的意识。

参考文献:

[1]王瑞.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的研究[J].学周刊,2020(12):64-65.

[2]蔡永铭.小学数学解题错误归因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20(11):53-54.

[3]赵志荣.探究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学周刊,2020(09):11-12.

猜你喜欢

小数小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失踪的小数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一起解答含小数的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