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选题 追求实效
2022-06-12吴晓婕
吴晓婕
摘 要:练习课目的是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所学知识。如果练习课一味地进行大量练习,简单的重复,不仅激不起学生的兴趣,也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因此,要精准选题,提高“练习课”的实效性,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精选题型,精准分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凸显练习的实效,在过程反馈时,留足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在练习中适时进行课外拓展延伸,拔高学生学习的体验 。充分发挥练习的功能,提高练习的效益,使数学练习课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自主;精准;体验;实效
长期以来,数学练习课总是单调、枯燥、乏味,不受学生和老师们的欢迎。仔细想来,平常的练习课无非就是讲练结合,。这样往往会使课的容量里包含着许多等待的过程,导致最后的结果是完不成教学任务。其实,练习课是学生对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的巩固练习,目的是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所学知识。如果练习课一味地进行大量练习,不仅激不起学生的兴趣,也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因此,如何精准选题,提高“练习课”的实效性?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新颖有趣,激发学生自主参与
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练习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而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并有一定趣味的练习,一定会使学生乐此不疲,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真正使学生达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练”为“乐练”的境界。如在学完“互质数”的概念后,我设计了一个“我与谁是互质数”的练习活动。学生拿着自己的数字在班级里找到了互质数……枯燥的数学知识在学生面前变的有趣,从而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精准分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练习课要根据知识的结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做到由浅入深,不仅有层次、有坡度,而且环环相扣,教学节奏明快。多层次练习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促进技能的转化,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以“求小数除法中商的近似值”为例,谈谈如何设计多层次练习。
第一层次:基本性应用练习的设计
例如:如果将7.83-49的商算到小数部分第四位得到的商是0.1597,请按要求写出商的近似值: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
第二层次:综合性应用练习的设计
例如:已知4.53-1.5=3.02,写出下列各题的得数。
45.3÷1.5=( ) 0.0453÷1.5=( )
0.0453÷0.15=( ) 45.3÷0.15=( )
第三层次:创造性应用练习的设计
例如:一个两位小数除以0.6,得到商的近似值是1.4,这个数可能是( )。
通过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在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创造应用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发展能力。同时,多层次练习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使他们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有收获。
三、精选问题, 凸显练习的实效
《新课程标准》指出:“练习的设计要围绕着问题解决而设计,而且问题解决也成为考试考查的内容之一。”问题解决与常规练习的主要区别是:练习着重寻求答案,而问题解决着重解决问题的过程,着重如何尋找创造性的方法。仍以“有余数除法”教学为例:
1 、书店里儿童读物每本4元,小红带了23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本?还剩多少钱?小明带了25元,最多可以买
2、我们三(2)班有44人,星期天去游乐场玩:“丛林探险”每辆小车坐6人,“激流勇进”每船坐5人。我们都玩“丛林探险”,最多可以坐满几辆车?会有剩余的人吗?如果都玩“激流勇进”,该租几条船呢?
让学生充分地感知“有余数除法”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悟到具体问题进行“数学化”思考的方法和解题策略。
四、精准反馈,留足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张丹教授说:“若不提供给学生实际和闲暇,从而不能做出真正的判断,那就是鼓励迅速的但却是仓促的浅薄的习惯。”教师组织练习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质与量的兼顾,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并为学生留足探索和交流的时间与空间,使之都能有所提高。
学生完成练习的解答后,必须进行反思或小结。由师生共同完成,应提倡、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解答练习时所涉及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深化。
五、有效拓展,拔高学生学习的体验
在练习课将要结束时,可剩余一些时间进行课外拓展。例如教学“东南西北”的练习课时,可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课外拓展:出示庆元县地图,让学生寻找从学校去市民广场的路线。师生研究讨论,创设一个开阔眼界的机会,以训练其思维。
练习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每一位教师都应更新教育观念,加强练习的专项研究。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练习,充分发挥练习的功能,减少练习的无效,提高练习的效益,使数学练习课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