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南超深圳,被放大的焦虑

2022-06-12燎原

南风窗 2022年11期
关键词:南风窗越南深圳

燎原

深圳再引关注。原因是邻国越南的“崛起”—

据越南统计总局统计,2022年一季度,越南货物进出口总额1763.5亿美元,同比增长14.4%。其中出口885.8亿美元,增长12.9%。进口877.7亿美元,同比增长15.9%。

而深圳2022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为7404.8亿元(约1099.6亿美元),同比下降2.8%。其中,出口4076.6亿元(605.4亿美元),下降2.6%。进口3328.2亿元(约494亿美元),下降3.1%。

越南一季度外贸进出口在量上确实超过深圳。互联网上“越吹”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

“这是被放大了的焦虑,不要紧张。”2022年5月17日,深圳市政协科教卫体委主任吴思康接受南风窗采访时表示,未来国际竞争中,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如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该焦虑的是如何迭代,而不是谁替代谁的问题。

吴思康曾任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政策研究室)主任,他对深圳的历史和发展韧劲,有着精准的判断。

越南热背后的门道

查询发现,在外贸进出口方面,早在2018年,越南就逼近深圳,2019年开始超过深圳。但彼时,疫情还没出现或真正影响到人们生活和经济运行,因此,国人对越南的超越并不敏感,也不在意。

随着新冠疫情出现,压抑中的人们往往会放大了数据背后的焦虑。事实上,分析就会发现,越南对于深圳,特别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来说,很难构成威胁。

林震文是一名台商,1996年他来到大陆,在大陆从事制造业至今近30年,目前在广东东莞和江苏苏州共开3家工厂(东莞2家、苏州1家),主要生产和销售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制品、汽车摩托车模器、耐高温绝缘材料等。

今年5月中旬,林震文告诉南风窗,中美贸易战后,涉及关税等原因,很多客人也邀请他到越南开厂,但他没有迁移去越南的打算,“因为那边泡沫经济也很厉害”。

林震文比较注重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市场,因此,他把工厂分别布局在广东和江苏,利于上下游厂商产业链发展的配套需要。

“越南到处都是工地,正在掀起新的改革开放浪潮。”互联网上,自媒体这样描述越南的发展前景。

现在的越南会是30多年前的深圳吗?

“从其运作模式看,不可能,这和当初很多产业进入中国的模式并不一样。”林震文说,当初中国主要是发展制造业等实业经济,但现在,很多企业进入越南,大多冲着圈地去而已。一些制造业厂商亏本也在接单运转,因其在制造领域的亏损,可通过在资本市场套利来弥补。

“越南出口超过深圳,是因为贸易战以后,企业的很多产品从越南走关税更低。”林震文一语点破,“这涉及转口贸易的问题,也是行内都知道的秘密了”。

所谓转口贸易,就比如一些原产地本在中国的产品,其销售地在美国,但其从国内直接去美国,关税较高,在越南等欠发达地区或美国有意扶持的国家和地区换柜、转口,原产地变成越南等地,企业就可在关税上等节约一些费用。

在深圳等地,就有专门帮助企业做转口贸易的贸易公司。某贸易公司业务员告诉南风窗,转口贸易是为规避贸易战给企业带来的高关税问题,这需要通过换柜、改变原产地等流程来进行。

如果不换柜,美国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查柜号来查询到这个货柜究竟从哪来出发,在转口贸易中的换柜,就需要转口地工人把货物一件件搬运出来,再换上当地的新货柜,以新货柜运往销售地,不仅减少关税,也享受到出口退税等福利。

很多企业进入越南,大多冲着圈地去而已。一些制造业厂商亏本也在接单运转,因其在制造领域的亏损,可通过在资本市场套利来弥补。

据越南官媒报道,自中美贸易战以来,很多中国厂商为避免高关税将货物经越南周转,再从越南出口。

針对这一现象,美国也曾警告过越南。越南海关也因此加强对货物原产地证书的检验和认证,避免外国商品披上“Made in Vietnam”(越南制造)的标签出现在欧美和日本市场。

据前述贸易公司披露,美国已对越南施压,一再督促越南严查“洗产地”的出口。越南在进出口原产地确认方面,也屡屡调整规则。

此前,越南工业贸易部发布的“越南制造”(原产地)标准草案规定:商品标签上必须标示产地,某一货品若纯粹为越南产地或完全在越南生产,将可标示“越南制造”。若商品经在越南最后加工阶段制成,需满足符合有关商品代码(HS)转换规定以及境内新增价值比率达30%以上等条件,才能标示“越南制造”。

前述贸易公司业务员告诉南风窗,目前要想到越南转口依旧可行,但因查得比较紧,相关费用也提高不少。

“总费用大概是两层海运15000USD(美元),如果做成菲律宾产地,需要加1500USD,另外换柜费用是1000USD,这样算来就是17500USD。”他说,一个柜子比从中国直接出货多支付7500USD,利好是关税低、有退税。

转口贸易的现象早已引发美国方面的注意。中美贸易战后,据美国政府统计数据,2019年前5个月,越南出口到美国的电脑和电子产品同比增长71.6%,而同一时间,从中国出口至越南的电子产品、电脑、机械和其他设备较2018年同期激增。

竞争的核心在质的提升

罗斌是广西东兴人,因精通越南语,十多年前,他从广西民族大学毕业后前往越南发展。目前,他在中国驻越南的一家企业做管理。C1FF0C1A-5727-4603-A204-CC5DB6166ACC

罗斌告诉南风窗,越南的工业布局主要是在越南的北江、北宁、广宁、海防、海阳、平阳、胡志明市等地。

“越南工人工资每月折合人民币1800元至2000元不等,胡志明市的工钱相对较高些,有的是2500元人民币。”罗斌直言,和中国大陆相比,越南制造业有成本优势,但工人职业素养还需提升。

此外,目前进驻越南生产的中国企业中,不少依旧保持中国的厂家和销售,主要将部分生产或加工较为低端的环节迁移到越南,核心的环节依旧留在国内。

罗斌说,前两年,因疫情较严重,越南几乎关停所有生产车间,很多企业都是亏钱,甚至倒闭,随后导致也部分订单回流到中国。

如今,越南疫情局势稍微缓和后,就呈现了报复性增长。“越南地皮被炒得很高,我也看不透,因为以本地人的购买力,是难以承受的。”罗斌说,当地的制造业主要集中于纺织、服装、鞋帽以及家具和手机生产等。

张杨是广西招商系统的一名处级干部,他曾长期在深圳驻点招商。在他看来,即便越南出口贸易没有转口贸易带来的虚假增长,其总量超过深圳也无须担心。“根据我的观察和研究,根本就不是一个能级的。”他告诉南风窗。

“当然,越南的发展也需要一个过程。”张杨表示,目前在量上的超越,只是一时环境所致—它受益于中美贸易战和一些低端产业的转移,可能在低端产品的出口上,量上去了。但从越南发展产业的基础看,其没有坚实的产业基础,不像深圳从无到有,是逐渐递进的增长极,且不断被赋予创新和突破重任和使命。

“越南是一个国家,其人口约1亿人,面积32.95万平方公里。深圳是一个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城市,常住人口约1800万人。”吴思康接受南风窗采访时表示,在进出口总量上,越南总量超过深圳也是正常的,核心在于质的提升,在于品牌的塑造和提升。

“我们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吴思康说,在出口贸易方面,不光要看量,更要分析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资本含量,深圳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资本含量是非常高的。

虽然越南在今年一季度出口的增幅明显,但一季度越南贸易顺差仅有 14.6亿美元,经济附加值并不高。

进出口市场方面,今年一季度,美国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场,出口金额约252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进口市场,进口金额276亿美元。

今年一季度,越南对欧盟贸易顺差约70亿美元,同比增长24.5%;对华贸易逆差143亿美元,增长21%,越南很多零部件、原材料是从中国进口,在越南加工后再出口到欧美等地。

从这个意义上说,越南出口的增长对中国也产生积极影响,问题的关键还是中国在与东盟各国的国际分工协作中,如何抢占产业链更高的附加值位置,并长时间保持这种优势,完成自我迭代与升级。

替代还是迭代?

当人们还在论争谁替代谁的问题时,吴思康关注的是中国城市和未来如何完成产业迭代升级的问题。

虽然越南在今年一季度出口的增幅明显,但一季度越南贸易顺差仅有14.6亿美元,经济附加值并不高。

深圳已从一个制造强市逐渐向服务业大市转变。深圳第二产业增加值由2016年的40.3%下降至2020年的37.8%;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16年的59.7%增长至2020年的62.1%。其出口结构也在改变,出口的多是计算机等高科技含量产品。

2021年深圳发布的经济运行数据显示,2021年,深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0664.85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9299.67亿元,同比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338.59亿元,同比增长4.9%。

由此可见,在2021年,深圳延续过去的發展路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GDP总量约63%,而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为37%。

“深圳服务业占比连续多年超过60%,制造业比重连年下降,这说明深圳已进入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发展阶段,发展到这个阶段以后,转型是必然的。”吴思康说,低端产业逐渐转移出去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必然结果。

《人民日报》旗下的《证券时报》也关注到互联网对越南崛起的论争,今年5月9日其头版的一篇报道提到,在上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即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香港地区,因抓住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经济获得迅猛发展。

在以出口带动经济高速发展后,亚洲“四小龙”适时进行产业升级,最终得以成功进入发达经济体行列。但一度和“四小龙”齐名的“四小虎”,即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却没那么幸运。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四小虎”的经济发展速度减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没能培育出更有竞争力的产业。

随着人口红利减弱,中国成本的优势也在减弱,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转移,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从更长远的历史视角看,似乎也难以避免。

正如《证券时报》在评论中提及的那样:高速发展40年后的中国经济,开始面对成为“龙”还是“虎”的选择,“但低端产业的转移,对中国企业来说并不意味着末日,没能及早推进产业升级才是”。

(文中张杨为化名)C1FF0C1A-5727-4603-A204-CC5DB6166ACC

猜你喜欢

南风窗越南深圳
《南风窗》新媒体营收激增原因分析
读图
越南Vedana餐厅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越南百里“银滩”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
《南风窗》 强化教育公平
“凯萨娜”侵袭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