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家,学会“狠”起来

2022-06-12贾昌荣

人力资源 2022年2期
关键词:特质企业家企业

贾昌荣

大道至简,大道相通。企业家共有的性格特质就是“狠”!然而,“狠”并不影响企业家格局与形象。被誉为“女版巴菲特”的“风投女王”徐新选择投资对象有三个标准:一是企业创始人要有杀手直觉,够快够“狠”,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二是学习速度要快,学习能力要强;三是志存高远,富有远见。她管理员工也够“狠”,她把员工分为明星、狗、鸡和小白兔四类并实行差异管理,见图1。

企业家之路并非一蹴而就,必须要经历“创业者——企业家——企业家”的三级跳。每一次飞跃都是一次蜕变,而支撑破茧成蝶的就是性格特质。对企业家来说,没有先天的基因缺失,只有后天的铸炼不足,没有一步到位的性格特质,还要靠后天自我修炼及环境“改造”。只有在顺境与逆境中不断磨炼,性格特质才能趋于成熟,而成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狠”。正如董明珠所言:“对自己狠一点,逼自己努力,再过五年你将会感谢今天发狠的自己,恨透昨天懒惰自卑的自己。”

有人说“狠”就是对财富占有欲强烈,也有人说“狠”就是对管理细节严看死守,还有人说“狠”就是对竞争对手冷漠严酷,更有人说“狠”是在资金上敢融敢投……然而,这些理解都存在误区——青年企业家对自己“狠”一点,不是让自己变得“完美无瑕”,而是学会扬长避短。正如任正非所言:“人人都有缺点,有缺点很正常,不要去改正所有的缺点做个完美的人,要把精力放到自己的优点上,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长处。簡言之,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并把时间与精力都放在缺点的自我完善上,形成棱角分明的个性特质。”这有赖于青年企业家养成“三力”,即耐力、毅力与定力,以及“四自”,即自省、自励、自学与自律。通过内在修炼与环境磨炼,使自己的性格特质稳步形成并稳定发挥。在此过程中,逐渐积累与释放自己的“狠”劲儿:具有自我进攻精神,敢于否定自己,勇于直面自己的错误,有为自己加压的习惯,更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和自我约束的习惯,以及不断革新的决心,并确保自己的成长速度超过企业的成长速度。

敢于打破“传统”

有企业家习惯于按照传统规则行事,但“传统”很可能是一个很可怕的“坑”。董明珠历来主张“对自己狠一点”,只有“狠”才不会吃“哑巴亏”,对合作伙伴也绝不手软。家电厂商对渠道大客户国美电器几乎唯命是从,而她却敢与其“撕破脸皮”,宁可不合作也维护企业权益。正因董明珠具备“倔强”“固执”等性格特质,她才从销售员做到了“霸道女总裁”。

企业家要时刻展示自己的性格特质,要有一种“我的企业我做主”的霸气,敢于撤并删减冗余经营要素、剥离或放弃非核心业务、调整转移业务重心……革新时刻考验着企业家精神!2012年年初,罗睿兰成为IBM 首席执行官,尽职尽责地履行着前任首席执行官彭明盛的战略。上任两年后,罗睿兰发现坚持前任目标会阻碍IBM重塑自我。2014年10月,罗睿兰放弃了前任首席执行官的计划, 让IBM成为一家基于云的“解决方案”公司。为此,为先进技术投资数十亿美元,卖掉了那些不适合新模式的部门,最终改革获得了成功。

然而,打破传统很遭罪!不但会让企业觉得痛,也会让员工感到难。敢不敢做,唯有看企业家血液中的性格基因。越敢于破坏与颠覆,越勇于推倒重建,越能浴火重生。据《财富》杂志报道,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而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企业家如果不能适时革新,还有多少机会可以重来?有多少时间可以等待?波士顿咨询集团专家斯托克和霍特,在跟踪研究了欧美和日本企业十多年的竞争优势变化后,发现企业最核心的竞争优势是时间,快速反应可带动其他各种竞争优势。变革就是与时间赛跑,要有割肉般的勇气,要敢啃硬骨头,要敢于迈进深水区……面对联合航空公司34架777喷气式客机的大宗订单,交货期紧迫,按照波音公司过去的流程根本不可能完成。为此,波音公司积极变革生产程序,通过“集体协作”圆满完成合作目标。

终身“实时学习”

数据显示,在国际和国内市场双重压力下,企业家已明显感觉到未来不确定性增加,经营压力持续加大。有44.5%的企业家对未来持乐观态度,近50%的企业家表示对未来“不太确定”。VUCA时代,对未知的恐惧和转型焦虑困扰着每一个企业家,解决办法有两个:一个是企业家不断学习,另一个是用人才应对充满易变性、不确性、复杂性与模糊性的世界。

企业越发展,企业家越会遇到高层次的管理挑战。谁能虚心学习,掌握更高的管理智慧,谁就能在变幻莫测的外部环境中洞察先机并赢得挑战。前光明乳业董事长王佳芬曾撰文指出:“企业家精神就是始终保持积极心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重视对人的投资,始终保持学习能力,不断创新,迎接挑战。”

青年企业家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期,“实时学习”尤为必要,即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任何人学习任何有益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实时学习”强调消灭“业余时间”,把碎片化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任正非称自己是“宅男”,始终坚持业余时间在家里读书,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学习,被财富中文网评为“最爱读书的年度中国商人”。

如今,营销强调抢占客户的无聊时间,无聊时间正在价值化。青年企业家不应有无聊时间,充分利用无聊时间将是赢得事业的关键。企业家比拼的是“业余时间”,而不是日常工作时间。鲁迅在30年间写作和翻译了600多万字的作品,有人说他是一个天才 ,可他却说:“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执着地理性坚持

执着坚持、永不止步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体现,不会因为条件不具备或困难阻挡就放弃,心里应该装着如何才能解决与完成。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进入胡润全球富豪榜前100名。他认为“坚持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企业家的梦想只有在坚持当中才能得到实现,一定要到了黄河心也不死,撞了南墙也不回来”。B7DE2D5D-C528-498F-B07E-7E5AB8469D7F

京东首席执行官刘强东亦认为,“企业家的坚持是一生的坚持。创业者要在十年的黑暗时光里坚信你的方向是正确的,坚信所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坚信企业是社会需要的,并且坚持越久就越容易成功”。

在事业的旅途上,难免会遇到十字路口,坚持还是放弃成为两难的抉择。有时,放弃也是一种智慧,以退为进。“转弯”也是一种理性坚持,要有主见并勇敢“脱身”。无论取与舍,只要正确并执行到底就可以,尽管可能要付出时间成本并承受退出成本。

2020年,TCL旗下的手机品牌黑莓(BlackBerry)及安卓之父安迪?鲁宾创办的智能手机企业Essential都停止运营。还有,英国最大零售集团乐购TESCO、美国知名服装零售品牌Old Navy、英国潮牌Superdry等品牌也在2020年退出中国市场,2021年年初米聊也暂时关闭……这已成为一种商业现象。坚持不是固执地一路走下去,而是在恰当的时刻转身。

坚持不仅仅是时间概念,坚持是专一,坚持是专业,坚持是专注。做企业不是看风景,不能留恋路边的风景,左顾右盼必然会受到惩罚。如果企业家缺乏毅力、耐力与定力,就无法与自己的企业赛跑,更难于打败强敌。在诱惑面前缺乏定力,没有咬牙克制的精神,难免会“栽跟头”。

不断“进攻”自己

企业家要敢于不断挑战身体极限和能力边界,敢于进攻自己,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更要敢于把自己摆到更高的位置上,迎接更大的挑战。仅以现有能力判断“行或不行”,就不可能再上新台阶,就不可能攻坚克难 ,就無法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

福耀集团占据中国汽车玻璃70%以上的市场份额,掌门人曹德旺不断施压与挑战自己,以身作则带动中层干部,也自动自发地自我施压。盖洛普调查公司研究发现,普通公司只有20%的中层干部会有这种“带自虐倾向”的施压,而有30%—40%的人如此,就算是非常优秀的公司了,而福耀集团中层干部中这个数字达到了80%。

企业家要敢于自我批判与检讨,敢于自我否定,敢于让员工挑刺儿。企业家敢于自我否定,就是不断前进,不断提高。另外,企业家还要敢于让员工挑刺儿,而不是追求员工崇拜。

很多企业家都有让员工提建议或意见的胸襟,让员工把“枪口”对准自己却很难,但二者本质并没有什么不同,敢于直面人生,是每一个管理人员最重要的品德。任正非指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自己,坚持自我批判,永不停歇,直到死的那天”。正因如此,华为积极打造“心声社区”,鼓励员工批评内部管理问题。员工要敢于揭露矛盾、暴露问题,以“对症下药”治理问题。“心声社区”实施民主化管理,高级领导都会读帖、跟帖,员工可以穿着马甲或实名发言,亦可以提出批评意见。不过,“心声社区”的发言仅限公司内部问题,不涉及社会问题。同时,不允许指名道姓进行人身攻击,有问题可向道德遵从委员会、审计部反映。

敢于置之死地而后生

企业家(entrepreneur)的英文原意为“冒险事业的经营者或组织者”。毋庸置疑,冒险精神是青年企业家应具备的首要特质。机会来临怯于选择、风险面前徘徊不前、危急关头举棋不定,这样的企业恐怕就要完蛋了。企业家在合法、合理、合规经营前提下,必须有不畏生死一搏的精神,何怕失去身外之物的企业?企业是一种责任,但在需要放手一搏的时候,义无反顾是唯一的选择。

置之死地而后生,烧不死的鸟是凤凰。很多企业家经历过生死劫,笔者曾为一药企做营销策划,该企业老板曾遭遇一场车祸,这场大难不死的车祸带给他的不是享受余生,而是以拼命精神来做事业。这并非个别现象,很多企业家都感同身受。“生死”谁都不愿意挂在嘴边,但却是不可避免的话题。

不做“第一”不罢休

企业家争做“第一”,不是比谁最有钱、谁最有知名度,而是比谁最霸气、谁最具发展潜力与社会影响力。根据《2021年胡润全球富豪榜》,农夫山泉的钟睒睒首次登上中国首富宝座,而阿里巴巴的马云则跌至第三名,来自大疆科技的汪滔本次跌出前十……每年都有“黑马”杀出,成为财富增长“黑客”:拼多多的黄峥在财富增长赛跑上超越马云,而Facebook 的扎克伯格财富增长也实现了冲高……

有专家认为,只有“第一”或“唯一”才有竞争力,并非完全如此,“唯一”的终局是没有出路。如今还有什么东西不可复制?商业模式、技术专利、管理方法皆可模仿,“唯一”的结果是遭受市场虐待与社会惩罚。

2021年4月,阿里巴巴因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对平台内商家提出“二选一”要求,获取不正当竞争优势,结果被市场监管总局处罚182.28亿元。搜索引擎巨头谷歌也曾因恶意竞争,于2018年被欧盟罚款43.4亿欧元。市场虐待更易理解,“一枝独秀”虽暂时赚得个盆满钵实,但不要忘了替代品、他择品的存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会做出抉择。按照“波士顿三四律”,市场上前三名都有生存空间,即便第三名市场份额可能不及第一名的25%。

企业家没有做“第一”的霸气就无以行天下。做不了市场份额第一,就做利润上的第一,利润与市场份额并非正相关,苹果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不及20%,却收获了行业90%的利润。做不了全品类第一,就做“单品”上的第一,原加多宝、王老吉凉茶就是如此。做不了企业规模上的第一,就做品牌上的第一。第一品牌做标准,可给行业及竞争对手“定规矩”。做不了现有品类的第一,就去开创一个新品类。宁做第一个“吃螃蟹者”,开辟蓝海,也不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跑……

还有专家指出“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有道理的地方在于“第一”的通吃性,具有极强的扩张力。但“第二”也具有生存空间,甚至可与“第一”长期缠斗,“双寡头”共享市场,如华为、中兴共同主导主设备市场,以京东方和华星光电共同主宰面板市场。GE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推出了“数一数二战略”——

砍掉那些在行业中排名不在第一第二的事业部,仅保留排名在第一第二的具有竞争力的事业部,将GE带上了高速发展之路。后来,GE旗下12个事业部在其各自的市场上均数一数二。如果单独排名,GE有9个事业部能入选“财富五百强”。

然而,有企业家推出新品牌时直接定位为“第二”,不够理性与理智。小米手机上市,雷军最初的目标是锁定行业“第二”,但做来做去,还是向“第一宝座”发起了冲击,新品牌喊做“第二”是一种错误,只有有霸气的企业家才有争气的企业、品牌与产品。如果“第二”没有绝对或者相对竞争优势,不妨大胆决策,与“第一”来个亲密拥抱,或选择退出。在中国市场上,从微信横扫米聊、Uber被滴滴收购、美丽说被蘑菇街收购、赶集网被58同城收购等案例来看,“第二”也有前途,就看怎样选择。

作者 咨询策划专家、咨询式培训师B7DE2D5D-C528-498F-B07E-7E5AB8469D7F

猜你喜欢

特质企业家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