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估法的杭州2022年亚运会碳足迹识别与判定分析
2022-06-12王进
摘 要:本文基于展前、展中和展后的会展活动全生命周期,构建会展活动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模型,并使用该模型建立全生命周期碳足迹项目判定和评估矩阵,对即将在杭州举办的2022年第19届亚运会进行碳足迹项目判定和评估。杭州亚运会碳足迹项目主要涉及交通出行、场馆等相关设施运维、日常办公和赛事运维、餐饮、酒店住宿、采购、物流和仓储、赛前基建和赛后遗产处理、赛事安保、垃圾处理和亚运会相关的独立活动事件。利用全生命周期概念分析杭州亚运会各环节碳足迹,目的是对整个杭州亚运会碳足迹判定进行系统性和全面性的梳理,从而提高整个杭州亚运会碳足迹总量核算准确度。
关键词:杭州亚运会碳排放;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低碳亚运会;会展活动碳足迹核算;全生命周期评估
本文索引:王进.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估法的杭州2022年亚运会碳足迹识别与判定分析[J].商展经济,2022(11):-014.
中图分类号:F403.8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会展活动与其他行业(如航空、能源等)相比,有其行业特殊性。每一场展会展览、节庆活动、会议论坛、体育赛事、社会事件等都有一个启动、策划、筹备、执行、收尾等各环节组成的完整闭环,该闭环被定义为会展活动全生命周期(Life Cycle of the Event)。利用全生命周期定义识别和判定会展活动各环节碳足迹,目的是对整个会展活动进行系统性和全面性梳理,提高其碳足迹总量在核算层面的准确度。
目前会展活动碳足迹识别和判定主要聚焦于全生命周期某些环节和项目。比如Hischier & Hilty (2002) 将会议活动碳足迹核算聚焦于组织运营、产品采购及参与者交通出行三个项目。Jones (2008) 选择赛事运营和赛事观众与选手团队交通出行两大项对英国2004年世界拉力锦标赛进行碳足迹核算。Econ P?yry (2009) 从交通出行、展前基础设施建设、场馆电耗能耗和住宿四大方面,对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所产生的碳足迹进行预测。Dolf 等(2011) 对2011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场篮球赛进行赛事碳足迹核算时,选择场馆电耗、观众住宿餐饮、交通出行和赛事结束后的固废垃圾处理这几项。Neugebauer 等(2019) 聚焦学术会议的现场电耗与会议用品采购碳足迹。也有一些学者对活动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比如Spinellis & Louridas (2013)侧重于会议用纸的碳足迹量。Zeng 等(2014) 围绕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的固废垃圾处理进行碳足迹核算。Achten 等(2013),Dolf & Teehan (2015) ,Desiere (2016) ,Collins & Cooper (2017),Dosumu 等 (2017)侧重对会议活动或大型体育赛事的交通出行进行碳足迹核算。
聚焦全生命周期某些环节和项目的识别与判定方法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会展活动碳足迹总量核算结果与实际发生的结果有偏差。本文以会展活动立项、策划、筹备、执行、收尾为一个生命周期,构建会展活动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模型,并使用该模型建立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判定矩阵,对即将在杭州举办的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以下简称杭州亚运会)进行碳足迹识别和判定,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2 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模型
对于会展活动主办方而言,会展活动全生命周期边界包括三个阶段,即展前(Pre-event)、展中(Event-execution)和展后(Post-event)。展前阶段从会展活动立项之日起,至项目正式开始前,通常包括会展活動举办申请、展前策划、前期筹备等各环节。立项时间通常以会展活动主办方官方公布日期或与合作方合同签订之日为判定标准。中小型会展活动展前阶段往往在数天、数周和数月不等;大型会展活动,如世博会、奥运会和世界杯等,往往需要数年展前准备时间。展中阶段以标志性事件或日期为分界点,比如中小型会展活动普遍按照主办方官方宣布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进行区分;大型会展活动通过开幕式/闭幕式、活动启动仪式/闭幕典礼、首映式/颁奖典礼等进行区分。展后阶段为项目收尾阶段,项目完成时间以主办方设置的结束日期为准。大型会展活动,如奥运会,是以奥委会组委会与举办城市解除法律协议日期作为正式结束时间。
对会展活动全生命周期三阶段各碳足迹项目进行系统性识别、判定与评估,被称为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估法(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基于LCA的会展活动碳足迹总量核算公式为:
公式(1)中,E总为会展活动主办方所承担的碳足迹总量,单位为吨CO2当量(tCO2e);1、2和3分别代表展前、展中和展后三个阶段;I、J和K分别代表展前、展中和展后阶段碳足迹项目共有I、J和K个。
碳足迹总量E总在各阶段均由会展活动主办方和其他方两部分责任主体产生。对各阶段I、J和K的选择,核算机构需要根据会展活动主办方的项目预算,结合会展活动规模、特点和性质进行识别与判定。如图1所示,决策树提供会展活动项目是否应纳入主办方碳足迹核算范围的判定原则和判定流程。碳足迹总量各阶段项目分为图1中①、②和③三类。类型①,判断项目是否由会展活动组织方/举办城市政府部门出资,可以直接通过责任主体的财务资料进行确定。如果该项目在类型①范围之外,则进一步需要确认该项目是否在会展活动组织方/举办城市政府部门的可控范围内,即类型②。比如,举办城市的公共交通和出租车服务不是由组织方出资,而是由举办城市的相关企业负责管理和维护(在举办城市政府可控范围内),此类活动所产生的碳足迹属于类型②。如果项目在类型①和②范围之外,则再进一步需要确认该项目是否由会展活动所引起或者所产生,即类型③。比如,海外观众飞机出行,酒店住宿、餐饮娱乐等日常活动是由会展活动所引起和产生的,则属于类型③。2D216EAC-F83D-4DA8-9E58-46431F9D174F
各阶段项目碳足迹排放源的核算边界包括两大类,即由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碳足迹和由电力消耗所产生的隐含碳足迹。图2显示各碳足迹项目核算公式的参考文献来源和出处。在会展活动碳足迹核算结果报告中必须标注每个项目的核算公式和所有相关参数的引用来源,方便后续审定核查机构在验收过程中检查和核对。
根据图2,2006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 (2006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简称《2006 IPCC指南》)成为我国许多产业和领域碳足迹核算理论的主要参考文献来源之一。在对《2006 IPCC指南》研究和分析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和特点,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在2008年启动了2005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的编制工作,并在2014年发布了《2005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研究》。为了进一步加强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能力建设,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组织各相关机构和单位专家编写了《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目的是加强省级清单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按照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废弃物处理五个方面内容展开。在此基础上陆续出台了《中国民用航空企业温室气体足迹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陆上交通运输企业温室气体足迹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公共建筑运营单位(企业)温室气体足迹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等指南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主要碳足迹行业,如交通运输、能源等行业性碳足迹核算方法。
除了IPCC发布的指导性文献之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碳足迹核算方面也发布了相关的指导性材料,其中《ISO 14044-2006 Environment Management-Life cycle assessment-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ISO 14044-2006环境管理-产品寿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简称 ISO 14044) 和《ISO 14064-1: Specification with guidance at the organization level for quantification and reporting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removals (ISO 14064-1:在组织层面温室气体排放和移除增量的量化、监测和报告指南性规范)》(简称ISO 14064-1) 两个文件对会展活动碳足迹核算具有指导性参考作用。在ISO 14044文件内容基础上,2008年英国标准协会发布了《PAS 2050:2008 Specification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life cycl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goods and services (PAS 2050:2008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足迹评价规范)》,此项规范对采购的商品和服务在其全生命周期内的碳足迹核算原则起到主要参考作用(产品和服务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在目前国际上主要有四种方法,PAS2050是主要方法),而ISO 14064-1则成为我国《饭店业碳足迹管理规范》在碳足迹核算方面的主要参考来源。
3 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碳足迹识别与判定
将LCA模型应用于杭州亚运会案例,构建杭州亚运会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识别与判定矩阵(见表1)。该矩阵作为杭州亚运会碳足迹核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确定碳足迹项目,确保最终核算结果系统性、科学性和完整性,防止少算、错算、漏算及重复核算等问题的发生。
表1碳足迹项目判定与评估矩阵主要分为四个内容:碳足迹项目名称、对应的责任主体、是否计入赛事碳足迹总量及项目内容涉及对象。根据图1判定原则和图2评估方法,结合大型体育赛事运营和管理经验,确定杭州亚运会碳足迹项目主要涉及交通出行、场馆等相关设施运维、日常办公和赛事运维、餐饮、酒店住宿、采购、物流和仓储、赛前基建和赛后遗产处理、赛事安保、垃圾处理和亞运会相关的独立活动事件,共计12大项。目前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足球协会和其他国际性赛事主办方对碳足迹责任主体的区分根据“谁污染谁负责”(The Pulloter Pays)原则进行判定,此判定方法也同样适用于亚运会这类国际性赛事。根据图1的流程,判定原则有三项:
(1)如果由主办方全资资助的赛事活动项目,主办方承担其全部的碳足迹责任并负责对其进行碳抵消。
(2)如果项目活动由主办方出资一部分,则主办方按照出资比例承担相应的碳足迹责任并按比例进行碳抵消。
(3)如果项目活动的出资方与主办方无关,则主办方无必要承担该项目的碳足迹责任。
表1需要特别注意三个问题。
(1)采购。杭州亚运会官方采购包括办公设备和用品、奖牌、特许商品、运动员号码牌、媒体标记服装、志愿者服装、注册证件、防疫物资物料、门票等各类产品,采购清单中商品根据生产目的不同,可进一步分为两大类:①主办方定制商品,如制服、徽章、各种纪念品(礼品和商品)、各种定制办公用品等;②非定制商品,如电脑等办公设备。定制类商品由供主办方授权生产和销售,因此涉及此类商品各环节碳足迹均纳入表1,各商品碳足迹核算边界包括从制作定制类商品的原料采集、原料运输、定制商品生产加工、定制商品物流运输、使用及维护等各环节产生的碳足迹。非定制类商品批量生产,针对整个市场,主办方的采购行为被视为普通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因此非定制类产品从原料采集、原料运输、生产加工到物流运输各环节碳足迹均纳入生产厂家自身的碳足迹核算体系,不纳入表1。
(2)赛前基建与赛后遗产处理。杭州亚运会赛前场馆基建项目涉及56个竞赛场馆、1个亚运村和4个亚运分村(运动员分村),其中新建场馆12个、改造场馆26个、续建场馆9个、临建场馆9个。考虑到其他场馆在赛后均留作他用,在赛后遗产处理碳足迹核算中仅涉及临建场馆拆除。除场馆基建之外,在对赛前基建进行碳足迹判定时特别需要注意,相关交通出行配套设施在很多案例中属于“灰色地带”,其识别与判定原则以该交通出行配套设施项目的建设目的为标准。为迎接亚运而实施的杭州市基础设施提升行动,涉及5G基站建立、景观亮化提升工程、轨道交通、快速路、高速公路、动车站交通枢纽、机场航站楼扩建及其他综合交通中心项目,此类项目建设目的是方便杭州市及周边地区交通出行,虽然在杭州亚运会赛前完成并对赛事有直接或者间接积极作用但不纳入表1。同样,在整个杭州亚运会项目出现之前已纳入杭州市的市政规划项目亦不纳入表1,如地铁、高架和绕城高速等。2D216EAC-F83D-4DA8-9E58-46431F9D174F
(3)独立事件和活动。杭州亚运会的独立事件和活动,除开幕式、闭幕式、火炬接力活动、世界媒体大会等亚运会传统活动之外,还涉及本届亚运会的特色活动,比如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国际文明礼仪大赛及其配套活动、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中国移动杯亚运英语之星大赛、“亚运走十城”等活动。在对此类独立事件和活动的碳足迹进行判定和评估时,通常要注意这些项目本身也有一个从项目立项、策划、筹备、实施及收尾的全生命周期,需要独立核算。
数据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碳足迹核算结果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准确性。目前我国会展活动产业在碳足迹核算方面尚未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数据信息收集体系和标准,数据收集存在各种问题,导致碳足迹的核算面临较大挑战。在实际操作层面,实现杭州2022亚运会碳足迹核算的关键是数据信息的收集。表1中数据信息有直接数据与间接数据之分。直接数据是指亚运碳足迹核算机构直接从相关数据提供方获取。直接数据质量高、可信度高,基于直接数据的核算结果准确度较高。间接数据是指因相关数据提供方无法直接获取,需要借助其他辅助性材料,如参考文献、问卷调查、专家建议等进行收集。间接数据在亚运会碳足迹核算机构进行报告引用时需注明数据来源,以便第三方机构开展审定核查时对其进行核查和检验。在杭州2022亚运会前期策划阶段,碳足迹核算机构根据图2所涉及的方法论,掌握表1中亚运会各项目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对需要采集的数据进行详细了解,如数据类型、衡量单位、时间阶段、数据来源、数据所有者情况等,并将所需要的数据信息汇总后整理成数据信息需求表,便于项目实施与开展。
4 结语
国际赛事活动碳足迹核算方法的制定,是国际赛事产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使我国国际赛事活动碳足迹核算实施机构有明确标准可以遵循,有利于实现产业自身节能减排的战略规划,推动践行低碳理念,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良性循环,弘扬以低碳为荣的社会新风尚。本文通过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判定法,为即将在杭州举办的2022年第19屆亚运会提供碳足迹项目判定与核算方法。希望杭州2022年亚运会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积极引导全球赛事向低碳化、数字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Achten, W.M.J., Almeida, J., Muys, B. Carbon footprint of science:more than flying[J]. Ecological Indicator,
2013(34):352-355.
Collins, A., Cooper, C. Measuring and manag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festivals:The contribution of the Ecologi cal Footprint[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7(25):148-162.
Desiere, S.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academic conferences:evidence from the 14th EAAE congress in Slovenia[J]. Euro Choices, 2016(15):56-61.
Dolf, M., Vigneault, A., Storey, S., Sianchuk, R., Teehan, P., Zhang, S., Adams, T. Measuring the climate change im pacts of a UBC Thunderbirds mens basketball game. Rep[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entre for Sport and Sustainability, 2011.
Dolf, M., Teehan, P. Reduc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spectator and team travel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s varsity sports events[J]. Sport Management Review, 2015(18):244-255.
Dosumu, A., Colbeck, I., Bragg, 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s a result of spectators travelling to football in England[J]. Scientific Reports, 2017(7):69-86.
Econ P?yry. Feasibility study for a carbon neutral 2010 FIFA World Cup in South Africa[R]. Stockholm:South Africa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Affairs and Tourism & Norwegian Government, 2009.
Hischier, R., Hilty, L.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J].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 view, 2002(22):543-557.
Jones, C. Assess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a major sporting event[J]. Tourism Economics,2008(14):343-360.
Neugebauer, S., Bolz, M., Mankaa, Rose., Traverso, M. How sustainable are sustainability conferences? Compre hensi ve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series in Europe[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0(242):1-14.
Olena, Z., Petrin-Desrosiers, C., Gopfert, A., Hove, M.V. Carbon-neutral medical conferences should be the norm. 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 2020(2):48-50.
Spinellis, D., Louridas, P.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conference papers[J]. PloS one, 2013(6):66508.
Zeng, L., Zhu, H., Ma, Y., Huang, J., Li, G.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s from solid waste:an analysis of Expo 2010 Shanghai, China[J]. Journal of Material Cycles and waste management, 2014(4):616-622.2D216EAC-F83D-4DA8-9E58-46431F9D174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