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审视及化解
2022-06-11陈端春左雪琳
陈端春 左雪琳
高校是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受多元意识形态冲击、市场利益关系调整、西方文化输出、不良网络舆论、信息全球化传播等因素影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科技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化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风险治理的重要论述,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壮大主流意识形态、以生动的话语体系提升师生政治认同、以多元的网络媒介主动占领网络阵地、以过硬的工作队伍形成协同育人合力、以健全的风险防控机制净化网络生态,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1]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信息时代,网络舆论场中的意识形态斗争更加艰巨、更加复杂,风险防控难度更大。“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2]因此,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治理是我们必须直面的新挑战、新课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面临的主要风险,深入剖析其影响因素,以科学精准的策略打好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战略主动战。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现实表现及成因解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就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重大风险作出深刻分析、提出明确要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诸多内容。我们必须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多方面去考察、认识、分析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一)政治风险:多元意识形态渗透网络空间
政治风险主要是指政治领域或其他领域的可能性、潜在性因素引发的政治事件,从而危及党的领导、影响政权稳定,威胁国家的安定团结。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网络空间的方式及表现主要有三种。
第一,境外敌对势力针对高校师生展开拉拢渗透活动,传播西方价值观念。近年来,境外非政府组织将高校作为在华活动的重点,以线上线下学术交流、讲座论坛,提供免费音影资料等形式作为幌子,鼓动、教唆高校师生,传播西方普世价值,企图掀起中国版“颜色革命”。
第二,利用重大时间节点、教育领域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进行意识形态炒作,散播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企图消解主流价值、攻击教育制度。
第三,对师生进行宗教邪教渗透活动。一些邪教组织通过地下教会、网络等隐蔽方式拉拢师生,开展非法传教活动。
(二)经济风险:利益关系调整挑战核心价值体系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经济社会深刻转型。而经济社会转型促进了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关系格局重新调整,形成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利益关系的调整就会影响人们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比如,由于市场的逐利性特征,很多人为了炮制网红挣快钱而开设一些内容恶俗的技术性虚假“大胃王吃播”,造成大量粮食被浪费,违背社会主义荣辱观,造成不良社会风气。再如,明星艺人的高额片酬、富二代的高调炫富等都影响着学生对社会分工、收入分配等现实问题的认知,容易产生读书无用论,形成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倾向,而对劳动精神、劳动价值、劳动创造产生认识偏差。
(三)文化风险:西方国家文化输出加剧文化渗透
意识形态还蕴含于文化、教育、艺术之中,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层次的、长期性的。长期以来。西方国家通过创作网络小說、拍摄影视作品,资助分裂分子制作涉疆涉藏纪录片等途径,以公共文化产品的形式输出、传播西方文化或揭露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和不足,进行文化渗透,分化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青年学生作为影视文化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对这些感官刺激、画风另类、情节丰富的产品又有极大的兴趣,很容易被带偏节奏,产生认知冲突。比如,美国迪士尼出品的动漫电影《疯狂动物城》以极具人情味、感染力的故事吸引了众多大学生观看,但电影却在无形中输出个人主义价值观,宣扬美国精神、美国文化。
(四)社会风险:不良网络舆论影响青年行为选择
社会风险主要存在于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领域,这些领域的现实问题很容易通过网络发酵、传播,形成不良的网络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站稳人民立场,高度重视发展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但对一些社会问题的过度解读、片面理解或不恰当处理,就很容易上升到道德层面,形成社会道德风险。
社会道德风险的出现,就会影响青年学生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让他们产生价值迷茫,无法正确认识自身的社会化角色,会对学生妥善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五)科技风险:信息全球化传播侵占网络阵地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各种信息实现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多形式、更快速度的全球化传播,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加剧了各国间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从国内来看,各种网站、APP、论坛数不胜数,每个人都是自媒体,获取知识和信息,发表观点和看法的途径日趋多元,但相应的监管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却没有完全跟上,存在技术性风险和安全漏洞。有的APP还利用大数据技术搜集阅读偏好,从而大量为阅读者推送单一信息,固化阅读者认知领域和水平,形成“数据拜物教”、网络团体和圈层文化,进而放松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警惕。
从国外来看,推特、脸书、YouTube等媒介上的一些观点以极端民族主义裹挟青年学生,肆意发表极端言论,抹黑中国政府,放大社会问题。这些网络媒介的存在和肆意生长都极大程度上挤压、侵占了高校意识形态的阵地,加大了网络风险防控的难度和风险。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化解的主要策略
(一)价值引领: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壮大主流意识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我们必须把增强文化自信作为做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础性、关键性环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3]我们要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元固本、润泽心灵,特别是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要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深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动实践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和凝聚力。
(二)话语构建:以生动的话语体系提升师生政治认同
“话语的本质和意识形态的功能,决定了在阶级社会中话语和权力必然要结合到一起而形成话语权,并为特定的阶级服务。”[5]要在网络空间占据意识形态制高点,赢得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就必须认知网络传播规律、把握网络传播特点、创新网络语言表达,把政治性、理论性、思想性较强的教育内容转化为具有亲和力、感召力、吸引力的话语体系。
一方面,要丰富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深度和情感温度。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不断发展着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帮助学生解决在网络上反映的成长困惑、利益诉求和现实难题,帮助学生把网络从“情绪的垃圾桶”变为“成长的助推器”,切实提升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比如,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就生动解读了疫情防控中的“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向大学生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奥妙。
另一方面,要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要综合运用语音、视频、图片、H5页面等多种表现形式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结合校史校情和学生个性特点进行再加工、再转化,提升话语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三)平台建设:以多元的网络媒介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意识形态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当前,网络已成为多元社会思潮的集散地,网络空间的舆论引导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场所,高校必须抓好平台建设,抢占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制高点。
一方面要构建新媒体工作矩阵,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全媒体传播。既要管理好校园网、校园报刊等传统媒介,又要积极开发、运用微博、微信、易班、抖音等新媒体,结合学校学科专业特色开辟专栏,定期推送融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优质内容,实现党的创新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象化、立体化、全方位传播。
另一方面要加强线上课程开发,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活起来。思政课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主渠道,要以“八个相统一”为遵循,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特别是要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一批线上金课,通过师生的双向互动和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情感体验实现知识迁移与价值观塑造。
(四)队伍打造:以过硬的工作队伍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教育者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发挥着关键作用,必须统筹联动、多方发力,形成协同育人局面。
首先,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构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大格局。高校要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共同管理、各部门和基层党组织统筹联动的工作格局,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细落小落实。要以“四有好老师”和高校思政课教师“六个要”为标准選优配强以思政课教师、高校辅导员、政工干部为主体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并按照“六个下功夫”的要求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和网络舆论引领力。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骨干中培养青年领袖,形成积极正面的强大舆论导向。师生自己身边的朋辈榜样、先进典型往往能够起到更好的示范引领作用。高校要有意识地在青年教师、学生党员、学生干部骨干、青马班学员中选树一批主导舆论风向的青年意见领袖,凝聚起壮大主流意识形态的青年力量,引导他们敢于亮剑、勇于斗争、激浊扬清,实现青年群体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
(五)环境优化:以健全的风险防控机制净化网络生态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净化网络空间,彻底铲除滋生异质话语的土壤。
要强化“防”的意识,健全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监测、研判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形成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各类软件系统的共建共享、共治共管机制,消除信息孤岛,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始终做到抓早抓小,把安全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要提升“治”的能力,健全网络意识形态网格化治理、处置机制。要形成工作应急预案,对不同内容、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风险进行分类定级,分而治之、精准治理,对那些混淆视听、恶意攻击、破坏稳定的错误思潮和不当言论,做到重拳出击、从严处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2).
[4]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N].人民日报,2021-02-21(1).
[5]陈锡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陈端春 西华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与大学文化
左雪琳 西华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