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栏红色资源利用成效及其对策
2022-06-11贺粲宁计盼静
贺粲宁 计盼静
利用好红色资源对推动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作用巨大。以陕西省旬邑县马栏为中心的关中分区曾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和党中央在延安的前沿哨所,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血与火的洗礼,留下了十分丰富宝贵的红色资源。马栏红色资源在利用方面取得的成效及其存在问题对其他地方在利用红色资源方面极具参考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31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1]以陕西省旬邑县马栏为中心的关中分区曾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和党中央在延安的前沿哨所,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血与火的洗礼,为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富宝贵的红色资源。今试论马栏红色资源在利用方面取得的成效及其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其他地方在类似方面提供参考。
马栏红色资源概述
革命时间跨度较长。从1932年12月西北第一支主力红军——红二十六军在马栏转角改编成立,到1937年4月陕甘宁边区关中特区党政军机关迁驻马家堡,再到1941年陕西省委、 关中分区机关分别迁驻马栏,直至1949年5月各首脑机关迁离,历时将近二十个春秋,完整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历史时期。
生活战斗过的老一辈革命家较多。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汪锋、赵伯平、张仲良、高锦纯、张德生、文年生、王世泰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马栏长期生活和战斗过。1936年12月,彭德怀、任弼时、邓小平、聂荣臻、徐海东、杨尚昆、罗瑞卿、王首道、程子华等率领主力红军南下时在此驻防,开展扩红和地方工作长达八个月之久。尤其是习仲勋同志“二下关中”主政关中分区六年多,这是习仲勋同志在七十六年的革命历程中主政地方最久的时期。
保存的红色遗存较多。仅马栏区域内,就有中共陕西省委、中共河南省委、中共山西省委、关中地委、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学校、工字房、七孔石桥、红军医院、八一剧团等革命遗存多处,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已成为新时代开展党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活教材”。
革命历史贡献较大。马栏曾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是孕育中国革命英才的红色摇篮,素有“小延安”之称。马栏时期,创造性进行了民主中国建政的探索和实践,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教卫生建设、社会建设、法制建设,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有理有力有节”开展反摩擦斗争,创造了一整套成功的经验做法,时至今日依然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孕育形成的马栏革命传统是我们党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马栏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的基本成效
1、统筹协调,设置专门机构
旬邑县是革命老区,红色遗存众多,主要有旬邑起义纪念馆、崔廷儒烈士旧居、陕北公学分校旧址、马家堡关中分区旧址、阳坡头革命旧址、马栏革命旧址、马栏革命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军部旧址及军战史馆、马栏烈士陵园、旬邑烈士陵园等。为统筹这些红色资源,旬邑县专门成立马栏革命旧址管理处,为旬邑县政府直属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负责制定并实施旬邑县红色旅游发展战略及红色旅游形象宣传,统一加强对各革命旧址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利用。专职机构的设立,避免了各自为战,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办事效率。
2、编制规划,加大旧址保护
旬邑县马栏革命旧址管理处成立之初,即组织各基层单位统一上报陕西省文物局《关于旧址文物现状调查表》,在摸清了各单位馆藏文物实物总体存量的基础上建立台账申报等级;编制《马栏革命旧址保护管理规划》《马栏革命旧址——中共陕西省委旧址、关中地委旧址大院窑洞维修方案》《马栏革命旧址开发保护总体规划》,维修习仲勋题词碑及马栏革命纪念碑部分花岗岩铺装,整修马栏水上剧场周边护栏设施,修缮关中地委旧址大院等窑洞外墙泥皮和门窗,恢复原有风貌;修订《文物安全保卫制度》,建立文物检查安全臺账,加强工作人员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及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确保革命文物安全。
3、搜集史料,充实布展陈列
旬邑县马栏革命旧址管理处一是走访旬邑县域内外老红军、老革命、老同志及知情人、部分老革命子女收集革命故事,核实印证有关史实。二是赴旬邑周边三原、淳化、长武等地党史研究室及政协文史委员会收集图片等史料。三是到延安革命纪念馆、照金革命纪念馆等征集革命史料。四是接受部分革命后代捐赠史料。按照“尊重史实、突出特色、传承精神、鉴史育人”的思路,广泛搜集革命史料,不断完善和提升各展馆陈列布展水平。
4、深入研究,形成党史成果
在中共陕西省委研究室、中共咸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旬邑县委党史研究室、及部分旬邑籍党史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关于马栏革命历史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其中由省市两级党史研究室合编的《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填补了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革命历史研究的空白,是陕甘宁边区史研究的补充,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由市县两级党史研究室编写的《峥嵘岁月——习仲勋在关中分区》《马栏革命简史》《习仲勋在旬邑》《中国共产党旬邑历史》(第一卷)《初心如磐——旬邑红色革命故事》等从不同角度对马栏厚重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红色资源进行了细致阐述。旬邑籍作家田润民先生致力于研究马栏革命历史,先后著有《习仲勋在旬邑的故事》《渭北革命火焰》《崔廷儒烈士传》等。这些党史成果是研究和学习马栏革命史的必备资料,也是宣传马栏红色资源的有效媒介。
5、依托资源,推进干部教育
依托于马栏厚重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红色文化,为充分发挥马栏红色资源资政育人的独特作用,2012年正式成立马栏干部学院,旨在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弘扬马栏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马栏干部学院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发党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特色专题教育培训课程,主要有《马栏革命斗争史及其现实启示》《习仲勋在关中分区》《弘扬马栏革命传统切实增强党性修养》等。马栏干部学院先后被中组部列入全国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备案名录,被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命名为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截至目前,马栏干部学院举办各类培训班1231期,培训人员11.2万人(次),在帮助干部锤炼党性、固本培元、正心明道、涵养政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6、打造品牌,发挥媒体作用
旬邑县马栏革命旧址管理处采取“线上与线下”同步宣传媒介,举办“翰墨丹青·红色马栏”油画展;录制《红色沃土——马栏》《红色马栏·人文旬邑》及“红色景区中国万里行马栏革命旧址”等宣传片;配合CCTV《红色地标》摄制组完成马栏革命旧址景区720度3D全景智慧旅游拍摄;配合陕西省委宣传部开展了“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陕西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活动,先后有人民网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举办《唱响陕西·红色马栏》大型文艺晚会、陕西省“十六运”马栏圣火采集活动;2021年中央电视台“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今日中国”以“红色中转站边区南大门”为题专题报道了马栏,对提升“红色马栏”品牌效应和对外知名度具有积极作用。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马栏革命旧址获批全国第八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也是西安交通大学等全国数十所高校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15年和2021年,中共陕西省委常委会两次到马栏革命旧址参观学习。据旬邑县马栏革命旧址管理处统计数据,从2012年6月至2021年底,旬邑县各红色旧址累计接待游客近500万人,红色马栏已成为咸阳市乃至陕西省的一张靓丽名片。
马栏红色资源利用方面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1、存在问题
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红色旅游带动经济发展成效不足。马栏位于子午岭大山深处,距离旬邑县城近50公里,经济发展水平稍显落后,马栏村仅有几个小卖部及几处规模较小的农家乐无法为日益增长的客流提供优质服务,容易使游客在吃住方面的体验感不佳。而且从旬邑县城至马栏的旅游专线上移动通讯信号尚未完全覆盖,从而易造成“一锤子买卖”,降低“马栏印象”。发展红色旅游是带动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就目前来看,马栏老区的群众虽在红色旅游的大气候下实现了增收,但覆盖面较小。丰富的红色资源在转化为“发展优势”的过程中尚未形成有效成果,红色旅游在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中发挥作用还不明显。
“红色马栏”品牌效应宣传的深度广度力度还需加强。从现实来看,马栏红色资源在宣传方面已经做出了一些努力,但同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来比,还有较大差距。例如,主动出击少,只在“省内开花”,在省外的宣传几乎寥寥;宣传方式较为依赖传统手段,创新少,未有效利用最新网络技术手段,使革命文物只展陈在纪念馆里,不能“开口说话”;在文创产品开发方面尚无实质性进展,马栏红色资源在转化为物质载体的过程中缺少前沿谋划,缺乏结合不同群体的时尚设计。
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较为薄弱工作动能不强。革命旧址的专业技术人员是展现红色资源利用效果的首要窗口和直接来源。从马栏来看,还有个别专业技术人员对待游客的询问不够耐心,让游客“热脸贴个冷屁股”;个别专业技术人员基础不扎实,只知照本宣科,对一些历史人物挖掘不深讲解不透;还有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因为长时间重复性工作出现职业倦怠,在讲解过程中敷衍应付草草了事。马栏地处大山深处,条件艰苦,生活不便,加之待遇不高,专业技术人员晋升渠道缺乏,优秀人才容易流失,新招聘人员学习适应需要过程,工作动能不强。
2、解决策略
加强顶层设计,让马栏红色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要加强马栏红色旅游发展的顶层设计,与马栏实际相结合制定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将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融入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局中。[3]使红色旅游能为马栏地区带来丰富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辐射带动餐饮、住宿等经营服务,进而增加群众收入,进一步推动老区经济社会发展。
优化区域布局,高品质精细化完善马栏红色旅游的配套设施。完善的配套设施,可以延长红色旅游带来的附加效益。对马栏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科学布局,推进“红色资源教育区”与“乡村旅游生态休闲区”分区发展、相得益彰。加速推进马栏旅游专线公路沿线移动通讯信号建设,实现沿线全覆蓋。打造具有马栏特色的“农家乐”与“客栈”“驿站”,建设高品质精细化的吃住行服务团队,让游客到马栏来既受到精神洗礼,又得到物质的愉悦体验,真正达到“一次马栏行,一生马栏情”的效果。
利用前沿技术,多角度多手段打造“红色马栏”宣传品牌。建设“红色马栏”旅游形象品牌,提高“红色马栏”知名度,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等前沿科技的优势,直观生动地呈现马栏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让文物开口说话“活”起来。更好利用融媒体平台,从不同角度出发、面向不同群体,提高马栏红色文化的传播广度与深度。推出红色教育、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等多位一体的旅游产品,加强“红色马栏”文创产品开发。结合时代要求推陈出新,进行“红色马栏”舞台剧创作,赴全国交流巡演,真正让“红色马栏”享誉全国。
科学精准管理,努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及工作动能。加强对马栏革命旧址专业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在接待礼仪与专业技术方面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专题培训,巩固基础提质量。努力提高马栏革命旧址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解决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打通马栏革命旧址专业技术人员晋升渠道,建立激励机制,让“专业技术人才”能静得下来、沉得住心,一心一意聚焦马栏红色文化的研究与传承,从而更好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动能、避免人才流失,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把马栏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好,让马栏红色资源发挥真正作用,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当代“马栏人”的光荣使命与神圣职责,更符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利用马栏红色资源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人员要主动作为,以实际行动打造“红色马栏”卓越品牌,努力做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让红色“马栏”这个名片更加闪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J].求实,2021.19.
[2]中共陕西省委研究室、中共咸阳市委党史研究室: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M].陕西人民出版社,2016.12.
[3]袁学哲.发展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N].经济日报,2021-4-14(10).
作者简介
贺粲宁 马栏干部学院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共产党历史
计盼静 马栏干部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共产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