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人才引育现状及对策
2022-06-11覃春茂谢开云
覃春茂 谢开云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党和国家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重大决策部署。安康市农村旅游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但和发达地区的差距不容忽视。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制约安康农村旅游发展的短板。提高政治站位,运用政策红利,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培育和管理机制,才能使乡村旅游大有作为,为乡村振兴助一臂之力。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越来越受到重视,乡村旅游大有作为的时代已经来临。
安康市乡村旅游的现状
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巴楚秦文化在这里汇集,南北文化在这里交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汉水文化、南北兼容的饮食文化、淳朴的乡风民俗,使安康乡村旅游具有十分明显的区位优势,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安康市乡村旅游和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十分明显。从目前各级地方政府主导开发的一些乡村旅游项目来看,呈现出单一、分散、布局欠合理、规划欠科学、产品同质化程度高等特点,还不足以形成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优势产业链。在全国乡村旅游热潮的推动下,部分村民也尝试从事乡村旅游经营,但囿于经营者素质不高、科学指导不够和规范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很多经营户处在艰难维持之中。《2020年安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安康市全年生产总值1088.78亿元,其中旅游总收入75.38亿元,占全年生产总值的6.92%。在已有的旅游创收中主要靠各县区的旅游景点观光收入,而真正以农民创收为主体的,能够实际带动农民收入增加的乡村旅游收入非常有限。可以说,安康乡村旅游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发展乡村旅游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人才不足是安康鄉村旅游的短板
不可否认,安康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差,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但真正制约安康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是人才短缺。随着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实施,国家优先用于乡村振兴的财政投入将不断加大,经济状况与基础性建设将会得到持续性改善。然而,由于人才短缺造成的乡村旅游困境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从目前安康乡村旅游现状来看,制约安康乡村旅游发展的人才短缺瓶颈日益突显。
1、县级旅游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对量大面广的乡村旅游规划、管理、经营指导不够。村镇基层没有一支受过专业培训的管理团队和管理人员,从事乡村旅游管理者都是临时抽调且身兼数职的兼职人员,他们对什么是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乡村旅游资源缺乏基本的认知,认知的模糊导致了对乡村旅游重视程度的缺位。
2、村镇基层部门人才引进难度大
村镇基层部门缺乏素质高、旅游专业知识扎实的专业技术人员。受资金投入、用人环境、技术资源等条件的限制,造成了本土人才不愿反哺归乡、外来人才难以引进、高素质人才留不住的尴尬局面。
3、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者文化素质偏低
据陕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安康全市各类人员受教育程度在全省排名倒数第二,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9.06%,小学及以下占33.83%。安康市九县二区是集中连片贫困山区,大面积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远低于全市受教育程度的平均水平。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下,难以撑起乡村旅游这片天地。大多数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者是从种植业就地转产从事乡村旅游经营,没有受过专业的、系统的旅游经营培训,“小富即安”的思想使得他们只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只重习惯经验,忽视科学经营管理;粗放式经营,忽视优质的服务。单打独斗,甚至恶性竞争,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的现象时有发生,很少有经营者思考过要通过引进人才将事业做大做强,做成品牌和精品效应的企业模式。
4、乡村旅游服务不规范
乡村旅游服务人员素质偏低,多数经营者不愿花钱聘请高素质服务人员。家庭作坊式经营,家族成员式参与,生怕“肥水落了外人田”。服务标准低,行业缺规范,准入制度监管不到位,唯利是图,加之经营项目单一且无特色,服务质量跟不上,导致旅游者难以享受到高品质的旅游体验和情感上的愉悦,没有再次体验的欲望,也不愿向更多的朋友分享,口碑效应差。
5、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人才短缺
吃、住、游是旅游中的初次消费,购买农家土特产是旅游的次生消费,忽视次生消费带来的经济效益等于白白浪费了到手的财富资源。要让旅游消费者愿意掏钱购买,就必须有能够打动旅游者购买欲的旅游产品。部分经营者已注意到开发旅游产品的重要性,但苦于开发人才的短缺,致使已有的产品呈现类型单一,特色不明显,同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赶不上。产品销售依赖政府扶贫力量,实现财富增加最大化的旅游消费者主动购买、自愿购买不够。很多农副产品城市化倾向明显,商业味浓厚,感受不到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难以打动旅游者的购买欲。
6、缺乏综合性科技创新人才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安康富硒产品十分丰富,优质矿泉水资源取之不绝,“天然氧吧”得天独厚,“秦巴药乡”久负盛名,汉水文化历史悠久,饮食文化独具特色。要让这些资源转化成价值巨大的产业链,就必须构建一支专业的集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变过去零散低端型生产向技术链和价值链中高端产业攀升,为富硒产业和其他资源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7、缺乏乡村旅游宣传人才
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旅游项目、旅游产品,没有一支得力的宣传团队向外宣传推广,其潜在的经济价值是无法挖掘出来的。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的模式在全国已经如火如荼,不转变观念、闭门造车是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的。
突破人才瓶颈的路径探析
约翰·赖斯比特说:“在信息经济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靠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发展安康乡村旅游,必须从培育、引进、稳定旅游人才队伍的基础性工程抓起,制定培育、引进、稳定旅游人才队伍的一系列配套激励政策,建立乡村旅游专业人才统筹使用制度,提高乡村旅游专业人才服务保障能力,安康乡村旅游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1、提高政治站位,主动适应新形势下乡村旅游要求
今天的乡村旅游已经不是过去简单的欣赏乡村风景、品尝农家饭食、居住农家房屋的那种初级旅游模式了,它囊括了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技术链的深度融合,汇聚了精品农业、民俗风情、乡村文化、休闲康养、产品开发、文创设计等多元要素,乡村旅游的广度和深度正在无限延伸,发展理念和模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革命。发展乡村旅游最终要依赖于人才振兴,人才是乡村旅游的发展之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在人才发展观上,无论是各级地方政府的管理者还是参与乡村旅游的广大经营者,都要具备发展的眼光、开放的思想、宽广的胸怀、敢于摒弃陈腐观念,才能融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来。乡村旅游的深度和广度正在倒逼着所有参与者积极主动转变观念。只有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才能走出一条具有安康本土特色的持续发展之路,共享现代模式下乡村旅游带来的红利。
2、运用政策红利,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乡村振兴促进法》指出:“国家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提供教育培训、技术支持、创业指导等服务,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促进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安康发展乡村旅游,开发人力资本,健全乡村旅游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着重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完善对各级地方政府在培育、引进、留用、培训、爱才惜才等措施方面的管理和考核机制,严格与政绩挂钩,与个人的事业升迁挂钩。实行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上手,分管领导必须具备乡村旅游的专业知识,杜绝外行式的“瞎指挥”,各级管理人员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要努力成为旅游服务管理的行家里手。
(2)政府要把健全乡村旅游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落到实处。坚持持续优化、美化乡村环境,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教育、康养、娱乐、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关心服务好人才成长,稳定人才队伍;在薪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要出台吸引人才服务乡村旅游的配套政策,提高参与乡村旅游产业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人才能培育、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
(3)协同推进各类人才匹配政策。乡村振兴涵盖了一二三产业的经营内容,包含了农业、生态、休闲、文化、信息等多学科知识。乡村旅游人才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事乡村旅游的各类管理、规划设计、经营服务、产品开发、导游解说、乡村文化挖掘、电商销售以及旅游宣传等人才构成了不可割裂的人才队伍链。各类人才匹配科学合理,统筹兼顾,乡村旅游才能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在人才配备中要克服功利主义和只重眼前的实用主义倾向,要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短期效应。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让各行各业的人才共同参与乡村旅游,才能更好地促进和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4)多渠道培养旅游人才,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乡村旅游所需人才量大面广,靠引进外来人才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要坚持以自主培养为主,让本土人才成为乡村旅游人才的主力军。各级地方政府要舍得资金投入,积极支持安康本地高校以及地方其他职业学校开办与乡村旅游相关的专业、课程。地方职业院校要主动对接乡村振兴,综合利用教育培训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用长短结合的弹性专业设置方案和学历+培训的灵活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输送各类学有专长的高技能人才。要建立本土人才反哺归乡的激励政策,通过持续改善用人环境,建立优越的薪资福利、社會保障等配套机制,大力扶持本地孩子报考乡村旅游专业,确保毕业生走得出,回得来,愿回来。人人都有乡土情结,远离故土和亲人在外打拼是迫不得已。政策灵活、机遇较多、薪资优厚,才能让那些已经在外创业、就业的各类人才返回故乡,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乡村振兴力量。引进外来人才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人才短缺的捷径。引进人才靠的是行之有效的政策支撑、优越的薪资待遇、良好的用人环境。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种好梧桐树是当前各级政府引进人才的当务之急,有了梧桐树,才能构建一支发展乡村旅游的“快速反应部队”,在短期内收到明显的成效。
(5)积极搭建平台,充分利用社会力量主动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各级政府要激励引导乡村企业家和参与乡村旅游的各类经营部门主动支持并参与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工作,激活他们的“自我造血”功能,树立人才兴企、人才就是“品牌”就是“精品”的思想,变“一等二靠”为主动出击,有效缓解因人才紧缺给政府带来的巨大压力。
3、做好乡村旅游经营者文化普及和提升工作
提高经营者的文化素养、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充分激发发展乡村旅游的内生动力。建立完善乡村旅游产业经营者的准入门槛,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办法,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使乡村旅游在良性、规范中得到发展。
《安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做出了“推进全域旅游提质增效”的决定,为助推发展乡村旅游制定了中长期目标,从远景规划的层面为发展乡村旅游指明了方向。只有在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下,用实用活国家乡村振兴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靠人才、信息、科技做大优势产业,走打造乡村旅游目的的融合式旅游产业发展之路,才能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未来的安康乡村旅游才能为乡村振兴助一臂之力。
作者简介
覃春茂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教育与管理
谢开云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