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农产品直播电商人才多元协同培育路径研究
2022-06-11赵微
赵 微
(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一、农产品直播电商市场发展现状
(一)农产品直播电商市场现况
近两年来,互联网营销最火爆的模式莫过于网络直播,仅2021年在线直播用户规模就达到了6.35亿人,我国MCN市场规模达到245亿元。一直以来,农产品的销售问题都是行业最难解决的一环。通过网络直播,让更多的消费者实时了解生态农产品真实情况,相比于传统的线下推销、传统互联网营销模式等,这样的销售方式能够更直观地展示产品,让消费者看到农产品的种植或养殖环境,通过全方位描述农产品的形态、品质,让消费者买的更放心。借助电商平台卖农产品,已经成为许多农户及农产品企业的优选方式,“直播+农业+电商”的新模式给农产品打通了销售通路。现如今,除淘宝、京东、微信等传统沟通、社交平台已经开始搭建直播电商业态以外,也产生了许多诸如抖音、快手、小红书、西瓜视频等自媒体平台的直播电商业态,尤其像抖音、快手平台的日活跃用户数更是超过许多传统大型电商平台,分走大量的用户流量[1]。
(二)农产品直播电商人才需求
电商新零售业态的发展,对兴农电商人才产生大量需求。表中预计2025年我国电商人才缺口将达到350万人。从当前农村县城电商人才分布情况来看,运营、美工及摄影方面的专业人才较为稀缺,且农产品电商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多为高中及以下,许多高校毕业的电商专业人才往往并不会将就业目标放在基层农村电商方面。事实上,当前多数农产品电商创业团队都需要一人身兼多职,尤其直播带货类的新电商形式兴起速度太快,人才需求大,但是高校针对此方面的培训体系建设却并未及时跟进,从而扩大了农产品直播电商人才缺口[2]。
表 农村地区、农产品电商人才相关信息
从供给侧来看,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已经针对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特色农产品状况等,制定了农产品电商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则根据农产品类别、质量安全、运营模式等给予商户一定的智力支持;电商平台也根据农产品的上行状况,加强平台实操培训,以利用市场化手段培训农村电商人才[3]。从需求侧来看,农村电商人才培养需要从六个方面体现:其一,培育新农商,真正实现让农户成为全产业链的利益主体;其二,打造优势特色产品产业带,实现规模优势;其三,集中种植或养殖销量大、品质好的特色拳头农产品;其四,充分利用好百亿补贴等惠农政策,提升消费者购买热情,激发电商创业热情;其五,利用好直播带货,通过本地区领导带头进行农产品背书,以提升销售量;其六,借助网红经济,以及网络红人的流量,提升农产品销售量。面对当前电商新零售业态快速发展及350万的电商人才缺口,仅凭政府、高校、平台或者任何一家企业都是无法解决问题的,需要加强政府顶层设计、高校智力支持、行业及电商平台实战培训、企业人才培养的“四位一体”联动,以此建立起高效适用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高校农产品直播电商人才多元协同培育的方法路径
面对农产品直播电商的发展需求,各地方政府部门在对口扶贫协作的总框架下,要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与地方高校、行业组织及相关企业协作,积极筹备及搭建农产品直播电商创新创业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当地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结合地方产地货源优势及企业直播实战优势,形成具有强大区域影响力的直播电商人才培养师资力量。
(一)打造农产品直播电商人才培养基地
直播电商运营涉及到的工作方向很多,包括如何打造直播间、如何进行短视频制作、如何进行直播运营、如何制定直播活动方案、如何进行直播拍摄等。对此,高校应联合政府、行业、企业等打造专门的农产品直播电商人才培养基地。
第一,建设“网红直播区”。根据农产品网红直播室标准,搭建标准化的休息室、直播准备区及直播区,专门用于农产品直播。在准备区设计上,要设置更衣室、沙发、农产品陈货架等,以便于学生能够在准备区进行直播前演练,并实际了解所陈列的各种农产品。在实训教学的时候要注意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开播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例如了解本场目的、(运营+主播+投放+中控玩法策划)排品、产品上架、设备灯光调整、主播流程框架话术演练入状态等;在休息区设计上,要设置一个电子直播大屏,让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大屏观看直播情况,总结人、货、场配合情况,并对直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在直播间设计上,可以针对农产品的特征,设置美食类直播间、产品展示类直播间等,并配置直播所用的各种硬件,保证直播的画面、光线、声音等符合直播要求。此外,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吸声设计,保证直播环境的安静、独立。
第二,打造短视频创制实训室。以新媒体企业短视频制作水平为基准,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打造短视频创制实训室,以满足视频剪辑与合成的教学需求。在实训室打造上,主要应围绕头部平台,如快手、抖音、火山、微视等设置短视频运营区,让学生通过轮岗训练的方式掌握这些视频平台的运营规则、视频制作技巧、运营机制等,并培养学生农产品相关的视频拍摄技巧与剪辑技巧。
第三,建设直播策划实训室。高校要加强与行业组织、直播运营类企业、农产品企业的沟通交流,模拟真实工作环境,构建直播策划实训室,让学生通过实训学习如何制定农产品直播方案、如何撰写直播脚本、如何进行活动策划及数据分析等。同时,直播策划实训室也要对标短视频创作实训室,设置头部平台对应的策划区,让学生能够掌握不同直播平台的活动规则、运营流程等。
第四,构建“影像—图片”拍摄一体化的实训室。在该实训室教学中,要重点引入视频及图片拍摄、视频剪辑及后期制作、图片制作等课程,以帮助学生掌握PS技术、视频剪辑技术、图片处理技巧等,并教会学生运用拍摄工具制作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短视频,并将作品对接到视频平台上。
(二)完善农产品直播电商人才培养流程
以农产品直播电商相关岗位的技能需求为出发点,确定实操项目,构建“课程教学—项目实训—企业实战”三位一体的农产品直播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教学方面,以理论教学为主,让学生在直播实践前学习直播文案策划、PS软件操作、视频剪辑、视频拍摄技巧等相关的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高校要逐步让学生接触实训项目,引入实战课程,让学生初步接触农产品直播电商的运作方法,为学生进入企业进行运营实战奠定基础。
(三)细化教育内容
高校农产品直播电商人才培养需要落实到项目运营细节,真正做到手把手教学,而不是空有其形不达其意。针对农产品直播电商的实训课程设计,要从账号建设、操作、硬件投入、运营实操方法、流量导入、团队建设、场地打造等方面进行全面教学,真正做到“教完能上手操作”。比如在抖音平台运营实操方面,教学要细化到如何进行开播操作、直播标题如何设置、直播间页面如何设置、怎么建粉丝群、怎么发直播预告贴纸、抖音客服需要用到什么工具、小店随心推怎么投放等细节内容[4]。
(四)构建创新创业学院
高校应以与政府有关部门、产业孵化基地等进行工作对接,构建独立建制的创新创业学院,打造多元化的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政—校—行—企”各自的优势,对标农产品直播电商领域,形成创新创业通识课、实训课,做到产教融合、专创融合,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5]。高校还应对标标准直播团队组建要求,帮助想要深入农村基层进行电商创业的学生打造直播团队,例如农产品展示、销售的直播团队,此直播团队至少要设置、主播、运营、助播、产品经理、中控、客户售后、摄影、后期编辑和仓库发货9个岗位。高校通过帮助学生孵化农产品直播电商团队,帮助学生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秉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原则,面对当前直播市场中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例如假冒伪劣产品、不健康直播内容等,要秉持乡村振兴的宗旨,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一次项目活动,通过言传身教切实地让学生从学习中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