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物流服务体系优化建设研究*
——以宜昌市为例

2022-06-11杨菁菁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宜昌市物流农产品

□ 杨菁菁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0)

2021年年初,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弥补农村发展短板、开拓农村发展空间的重要战略,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发展方向。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指出要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是“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构建贴合地方发展实际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搭建快递进村的路径,实现农产品出村进城、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安居乐业,是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邮政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和目标。

1 宜昌市农村物流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近年来,宜昌市多措并举推动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形成结构完整、主体多元、模式多样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

1.1 农村物流服务网络体系深入化

依托省、市农村物流发展项目,形成了包含1个市级城乡共同配送中心、8个县级农村物流配送中心、81个乡镇农村物流综合服务站,辐射1170个行政村的村级物流服务点的农村物流骨干网络[1]。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成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商物流网络,全面实现电商下沉,初步形成了覆盖面广、结构合理的农村物流服务网络。

1.2 物流市场主体多元化

目前,宜昌市农村物流市场既有秭归华维、长阳百誉等专业性强、网络覆盖较广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也有对接产地、开展电商扶贫的拼多多等全国性商贸平台型企业,还有开展零星物流业务的农村商贸个体。通过多元化的物流市场经营主体提供差异化的物流服务,实现了多方联动、协同发展,基本满足了农村地区基础物流需求。

1.3 物流运营模式多样化

宜昌市结合当地特色,培植多样化的物流运营模式,增强农村物流龙头企业的服务能力和经营辐射范围,降低物流运营成本。既有以“农村客运班线+客货联盟”“信息平台+商贸+物流快递+基地”“快递超市+农超(供销)对接+新零售”等为典型的第三方物流运营模式,也有打造“邮局+银行+网购+超市”的综合服务平台的邮政快递运营模式,还有采取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的商贸平台运营模式。

2 宜昌市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虽然宜昌市已经初步形成了农村物流服务体系,但与建设物流枢纽城市、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与不足。

2.1 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物流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目前,宜昌市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存在着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的问题,主要表现为①对农产品资源整合不够。除秭归脐橙等少量地方特色农产品开通了物流专线外,大部分农产品难以实现标准化生产,无法形成集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与流通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另外,由于市场信息获取的滞后,农户往往追涨杀跌,无法形成稳定的农产品流通市场;②对运力资源的整合不够。目前,宜昌市偏远农村物流主要依托农村客运班线,但由于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老人及小孩留守农村,导致部分客运车辆客座率不高,空车往返、停运,造成大量的运力资源闲置,运输企业资产效用发挥不好;③对其他领域的资源整合不够。随着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农民对电商、经贸、金融等行业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而大部分物流企业往往只开展某一方面的业务,没有针对农民变化的需求动态进行延伸拓展,无法实现农村物流功能叠加,形成农村物流生态圈。

据统计,目前县级物流中心覆盖率仅为66.66%,乡镇综合农村物流服务站覆盖率仅为74.7%,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覆盖率仅为57.53%,5个区县所辖行政村的快递覆盖率均不超过60%[2]。而村级物流服务点往往是居民改造自家住房作为承接站点,有的村组甚至利用村委会、村卫生室等公共机构存放快递,缺乏专门的物流设施设备,物流基础设施配备落后,物流功能受限、快件安全得不到保障。

2.2 专业服务水平不足,物流运营成本高

①目前,大品牌的物流企业网点止步于乡镇一级,规范化的村组物流网点较少。在工业品下行的过程中,物流企业一般只将货物运到县、镇,再由兼任农村快递业务的超市店主、货运司机运回村组,配送周期长;大部分快递需要农民到末端服务网点自取,无法实现送货上门。多数村级物流服务点没有配备专门的快递存放柜、收取件信息平台,个别服务点负责人不能熟练使用物流设备,导致取件时间长、快件管理不规范、服务态度不佳。②由于农产品生产具有分散性、季节性、易腐性的特点,对预冷、包装、流通加工等冷链物流的需求较高。在农产品上行的过程中,村组网点的信息流通渠道不畅,无法扩散销售信息,农民只能就地低价销售给收购商,销售渠道单一;乡镇物流网点虽然具备一定的信息流通渠道,但缺乏专业的冷链物流设备,只能进行简单的寄件处理,无法提供专业冷链物流服务,无法形成集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与流通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体系。

由于农村居住地分散、市场需求不集中、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快递布点成本高,快递下乡单行,上行时空载,导致配送到村成本高、效率低,送货上门、上门取货难以全面覆盖,处于“送不起、下不去”的境地,同时缺乏相应的资金扶持,部分农村快递网点处于关门或转让的状态[3]。据调查,目前长阳县快递物流费用下降为首重6元/公斤,远安县为4.5元/3公斤,五峰县为5元/3公斤,但与周边市州、宜昌平原县市区电商物流成本在4元以下相比较,宜昌市偏远山区的物流成本依然较高,不利于壮大农村物流企业、培育多样化市场主体,同时由于运营成本偏高,导致寄件收费也偏高,一些农民在选择电商销售形式时也会望而却步,不利于提升农产品从业者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2.3 体制机制配套不全,信息化水平不高

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宜昌市对物流政策引导不足,停留在整体指导层面,未实现一区一策、因地制宜;资金扶持力度不够,缺乏惠农补贴等补助倾斜以及税收减免;对农村物流企业培育力度不大,缺乏农业专家、人才培训指导,对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挖掘不足,与农户、分销商、电商平台的沟通、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缺乏利益关联;快递企业间的联动合作机制不健全,竞争大过合作;农村物流信息化基础落后,缺乏必要的互联网、电视等基础配套设施。

目前,宜昌市农村信息化平台众多,但资源共享度、集成度不足,企业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城乡间无法实现信息集成,严重阻碍了农村物流信息网络的构建。

3 宜昌市农村物流服务体系优化建设措施

农村物流是支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农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民生工程,亦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的关键。

3.1 发挥政府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以《国家邮政局关于印发〈“快递进村”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等文件为政策导向,推动各县市区政府发挥主体作用,组建由交通、物流、国土、财政、农业、商务、供销、邮政等多部门参与的工作专班,研究各区县农业优势项目和现有农村物流资源,整合各部门发展规划,实现“多规合一、一县一策”,将农村物流发展纳入政府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强化农村物流发展的顶层设计。

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物流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为引导,用好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政策,帮助符合条件的物流网点申报省级、市级农村物流示范点补助资金,帮助电子商务发展活跃的区县申报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补助资金;设立现代物流发展专项资金,通过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对“快递进村”网点建设、物流设备改造等项目予以引导扶持,对乡镇到村快递运输运营费用进行补贴,对农村物流龙头企业给予资金奖励,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深入落实减税降费措施,对物流企业所使用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减半征收土地使用税,对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农村快递企业免征车辆购置税,对农村保鲜冷库用电实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对鲜活农产品运输实行“绿色通道”政策,切实降低农村物流运营成本;加大金融机构对农村物流企业的融资支持,引导保险公司为农村物流企业提供担保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2 强化农村快递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服务网络

针对枝江、远安、秭归、五峰等区县,立足农牧业、经济作物等特色产业,建设县级电商物流公共服务中心、快递及冷链物流产业园区,提供分拨、转运、仓储、预冷、保鲜包装等配套服务设施,打造农村电商物流产业集聚区;针对宜都、兴山等快递基建较落后的区域,鼓励快递企业联合建设快件集中处理中心,实现分拨中心资源共享、成本共担。进一步加强乡镇客运站场物流节点建设,按照“多站合一”的思路,对乡镇客运站场改造升级,实现集交通运输、商务、供销、邮政、快递、农业一点多能;完善村级综合物流服务点建设,优先利用超市、村邮站、农村电商服务点等现有资源,涵盖快递收寄、信息采集发布、农产品展销和电商产品代购代销、便民服务等服务功能,实现网点可持续发展,完善末端物流网络。

3.3 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加快农村快递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加强运输资源整合,引导农村物流龙头企业与上游大型物流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实现场站共享、服务同网、货源集中、信息互通。优化农村物流资源配置,打造多模式、高效率、集约化的“快递+”特色项目,推行“快快”合作、“快邮”合作、“快商”合作、“快交”合作(如图1所示),实现物流、商贸、供销、电商、快递等市场主体协同发展,提供供销存运一体化物流供应链服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图1 多模式、高效率、集约化“快递+”特色项目

3.4 加强农村物流信息网络建设,打造智慧物流信息平台

由政府牵头组织,依托市级三峡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搭建“全链条、网络化、高效率”的农村物流数据集成与信息共享平台,将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产品消费者纳入其中,集成电商与第三方物流快递企业、各级物流场站、人车资源、供销社和生产基地等相关数据,并与市级物流管理系统形成数据共享。拓展农村物流信息系统功能,实现涵盖运单开单、运输管理、仓储管理、购物管理等的全方位服务。定期开展信息化培训,提升基层农村物流节点应用信息系统水平;培养和发展农村物流信息员,及时采集、发布农村物流供求信息,提升农村物流信息服务时效。

3.5 培育农村物流龙头企业,提升服务水平

引导市、县农村物流骨干企业与电子商务、物流金融、新零售等资源对接,促进线下产业链延伸和线上电商交易平台融合发展,组织农村物流骨干企业以镇、村为重点下沉供应链,开展集中采购、社区团购、集中配送、产地直供等业务。进一步规范农村物流业务流程,明确寄取件操作标准,提升站点管理水平。

3.6 推进快递服务现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鼓励快递企业为农产电商企业、专业合作社、农特产品加工企业制定个性化服务,对各县市特色农产品制定专属的资费标准,形成稳定的销售渠道和供应规模,提高农产品网上销售竞争力。鼓励快递企业依托物流网点优势,自办电商,提供农产品销售、运输、配送一体化服务,引导产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品牌化营销,促进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标识规范化、产品品牌化,实现快递与电商融合发展。引导有条件的农村物流企业开通特色农产品运输专线,从产地直达销地,减少中间环节,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损耗。利用已经下沉的电商网点,如农村淘宝、京东乡印、顺丰优选等,完善冷链物流环节,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打造“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示范工程、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4]。

4 结语

优化建设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是巩固地方脱贫成果的关键,宜昌市应利用乡村振兴的大好政策环境,全面构建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运营模式、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实现农产品出村进城、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安居乐业。

猜你喜欢

宜昌市物流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宜昌市举办中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班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我国青少年五人制足球推广研究——以宜昌市为例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