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2022-06-11穆标
摘要:社会政策双重要求下,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已然无法满足当前时代人才需求。加之步入“00后”大学生时代,学生个性化特征愈加明显。由此背景下的个性化思政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但是仍然表现出思政教育理念和学生思维脱節严重、思政教育课程内容无法吸引学生、思政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并未凸显的现状。是以,针对上述现状需要提出新的思考,以期对开展“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有所借鉴。
关键词:“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创新路径
1.引言
时光流转背景下,现阶段高校学生已然步入“00后”时代,且在现代社会影响下,“00后”大学生与以往学生具有明显差异,这也推动“00后”大学生形成鲜明的个性化表征[1]。如此,使用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已然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及政府的培养要求。开展个性化思政教育教学,可有效促进“00后”大学生形成自我个性,实现思政教育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教育目标。由此背景下,对“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的现状展开研究,继而针对性提出优化建议,以期采用有效措施推进学生个性化教育培养。
2.“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概述
为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培养,教育部门针对“00后”提出个性化培养模式。对于现代“00后”大学生而言,多数均为独生子女,拥有极为独立的个性人格。特别是现代信息化普及态势下。“00后”大学生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发展,采用传统课本式教学已然无法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无法获取理想的教育效果。开展个性化思政教育教学,要求高校方面树立以生为本的发展思想,以学生角度出发探索针对性的多元化培养路径,确保能够满足高校个性化培养需求[2]。在“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下,需要研判学生间的思想差异及价值取向,继而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推动学生创新精神及求知欲望得到激发,进而促进学生取得综合性发展[3]。是以,需着手对学生个性特点进行研判,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除此以外,需要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关注学生自我发展需求及主体思想认知,通过个性化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3.“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的现状调查
为进一步明确“0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个性化培养效果及发展态势,对本地区“00后”大学生实施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17份,回收率78%;剔除无效问卷后,剩余问卷共计102份,有效率87.2%。在实际调查过程中,以基本发展状况、思想动态以及学生主观看法等三个层次对“00后”大学生着手调查,并完成对应问卷调查报告。
3.1思政教育理念和学生思维脱节严重
依据当前“0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现状来看,显著存有思政教育理念和学生思维脱节严重的问题。依据问卷调查中的思想动态调查结果显示,73.1%的学生对于承担社会责任存在认同;部分学生认为社会责任承担属于意识行为,不应当存在强迫;仅有极少数的学生认为社会责任承担与否并不重要。依据问卷调查中的学生主观看法调查结果显示,40.6%的学生认为体现个人价值的重要路径在于对社会贡献度;39.5%的学生认可财务与权利的价值体现,有16.4%的学生认为在于其他方式。整体而言,“00后”大学生具有较为科学、合理的思想价值取向,但是在个人价值研判方面可能存在物质主义倾向。就学生对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印象而言,42.1%的学生认为思政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47.7%的学生认为思政教育目标是促使当代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的主旨思想,仅有不足10%的学生认为开展思政教育目的是为推动学生形成个人思想价值观念。由此表明,目前高校思政工作尚未与学生思想观念相互契合,进而导致无法依据学生思想观念针对性开展思政工作,致使思政教育观念与学生思维严重脱节。
3.2思政教育课程内容无法吸引学生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教育课程开展过程当中多是注重理论教学,内容多数为国家政策以及意见等,表现出教条主义,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对于“00后”大学生而言,在获取信息时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电脑,有多元化选择,可以依据内心思想选择自身想要的内容。在当前多媒体、互联网融合时代背景下,“0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较为明显,喜欢新潮,也致使其思想表现出多样性。一味在思政课程中单纯追求理论教学,只会让学生对于思政教育感到枯燥,无法体现出真正的教学效果。从学生对于思政教育内容的调查来看,53.1%的学生认为思政内容与学生个性追求不符,联系较少。39.7%的学生认为教育内容过于枯燥,缺少学习兴趣,仅有不足5%的学生认为思政教育与学生个性有所关联,具有学习兴趣。从学生对思政内容建议调查来看,64.2%的学生认为应当在思政内容中融合时事或其他热点内容;40.2%的学生认为需要增添有关心理建设的内容;50.2%的学生认为需要添加社会热点话题。据此表明,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内容无法充分满足“00后”大学生的个性化追求,以至于学习效率偏低。
3.3思政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并未凸显
现阶段对学生着手进行个性化培养,就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思政教育方式并未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致使“00后”大学生在思政教学中缺乏学习目标,尚未积极参与到思政内容学习。依据调查结果显示,60.3%的学生认为自身在学习思政课程中并没有明确的目标;31.4%的学生表示自身并没有学习思政课程的动力;18.9%的学生表示学习思政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获取学分。依据个性化培养的发展规划来看,显示开展思政工作过程中,辅导员及教师需要研究学生个性特征,继而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多数学生喜欢使用网络沟通,但是高校并未结合网络化开展思政教学。从网络教学调查报告来看,32.1%的学生并不认可学校选择的“通知”形式,认为学校应当充分结合现代化沟通方式;34.7%的学生认为无法和思政教师产生良性沟通;表示能够实现高效交流的学生仅为10.2%。从整体表观上刊,在面向“00后”大学生着手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高校各方面并未发挥学生主体性,难以促使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4.有关“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依据问卷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对于“0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开展而言,需要对应家里个性化的培养模式,并结合“00后”群体的个性特征开展有效的教学工作,进而实现理想的思政教学效果。
4.1建立个性化教育体系
对于培养“00后”大学生而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明晰学生个性化表征,加快学生个性化教育体系设立[4]。具体而言:高校方面需要组织建立多元化思政教学活动,并开展丰富的文化理论活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表现平台,提升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个人兴趣。同时,需要加强校园思政文化培育,打造适宜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内外环境。可在班级文化、宿舍文化、高校文化等各个方面着手建设,但在建设过程当中,需要充分听取学生意见,营造学生喜欢的环境。通过与学生思想契合的环境打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2设计个性化教学内容
鉴于“00后”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校方以及对应的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着手设计个性化教学内容,进而制定个性化的课程教学计划。具体而言:依托互联网进行可视化教学内容设计,避免教学内容仅为文字,致使学生学习兴趣较低。特别是应当以学生兴趣好好作为切入点,打造能够吸引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内容影响,合理避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
4.3促进大学生自实现自我管理
当前“00后”大学生存在普遍的功利性心态,习惯以自身价值标准衡量事物好坏。由此在实践思政教育工作中,学生需要先行树立自身的学习目标,并积极参与规章制度的建设,加强学生互相监督、管理职能。与此同时,需要依据学生性格特征,督促学生承担相应的职能,积极参与各种文化建设当中。如此,在实现思想道德水平提升的同时,实现高校、社会、政府对于人才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安辉.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分析及模式构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1):224-226.
[2]吕鹏,王振.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4(03):54-55.
[3]崔林夏,延光豪.实现大学生社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几点思考——基于Y大学学生社团管理现状的调查[J].山东社会科学,2015(02):302-303.
[4]高健,陈凌霄.高校精神形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4):13-14.
作者簡介:穆标,1988.06.12,男,汉族,江苏宿迁人,硕士研究生,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
2019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9SJB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