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数字国土空间治理平台建设思路

2022-06-10傅文豪

自然资源信息化 2022年1期
关键词:空间规划国土湖北省

傅文豪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信息化处,武汉 430070)

0 引言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逐步建立,自然资源部门支撑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立足区域禀赋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湖北省比较优势,以国土空间整体优化服务湖北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战略布局,促进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是自然资源部门首要回答的问题[1]。如何制定符合湖北省实际的决策安排,更需全面掌握省域范围内的土地、人口、经济等各方面指标及其空间分布、运行轨迹、发展态势信息,通过数字化赋能,打造数字国土空间治理体系,以信息化驱动自然资源智慧化管理是解决上述难题的有效途径。

湖北省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在开展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建设过程中,通过“一图、一网、一平台”信息化基础体系的构建,建立了数字国土空间底盘框架,实现了国土空间的数字孪生化、系统化及整体化,有效提升了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数字国土空间治理和自然资源管理创新过程中,湖北省自然资源厅以自然资源部信息化顶层设计为指引,以治理科学、决策智慧为目标,提出“网、图、云、码、脑、盾”的“六个一”建设思路,基于地理信息载体,从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空间数据、经济社会人文数据、发展战略和空间规划数据的一体化落图、三维式展现、时空化关联、虚拟性推演和智能化辅助等角度入手,力争实现空间基础与发展战略有机统一、精准支撑、科学预测与高效服务。

1 建设原则

1.1 多层级一体化的协同治理模式

自然资源部门行政管理的一体化特性决定了其数据治理的特殊性,同时,自然资源信息化与各级数字政府建设又具备多层级属性,因此,多层级一体化的协同治理模式是数字空间治理平台框架的基本模式。按照自然资源部“一网、一图、一平台、三应用”的信息化建设框架体系要求,在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支撑下,实现自然资源业务的一体化管理[2]。湖北省数字国土空间治理平台的建设框架体系应坚持与自然资源部信息化框架体系一致,基于分层架构,逐层设计实现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平台支撑层和应用服务层,与“一网、一图、一平台、三应用”层层对应,实现数据共享。同时,依据湖北省数字政府建设规划,建设覆盖全省17个市(州)的多层级“1+17+N”政务云节点,在数据共享、集约建设、政务协同等方面深入融合各级数字政府平台。

1.2 整体规划与敏捷迭代的开发模式

本文借鉴“以需求为导向、永远在迭代”的互联网发展模式,按照“平台+数据+应用”的设计理念[3],以不断满足自然资源业务发展为需求,加快推动数字国土空间框架体系重构升级。将前端应用系统中基础性、通用性较强的业务功能向下沉淀,形成基础信息平台的“共享服务中心”,并持续完善和扩展共享服务体系,强化以场景化应用为核心的数据超市、数据工具箱等开发建设,实现“顶层设计引领、灵活快速迭代、及时响应需求、周到细致服务和科学精准决策”的目标。

1.3 统分结合的建设模式

坚持“整体规划、分建共享”的原则,按照“急用先行、尽力而为、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思路,推动数字国土空间建设从上至下分步骤展开、分节点建设。遵循省级搭框架、定标准、建基础、搭平台、统一底图,市级建节点、重应用、推协同,县级强场景、利群众、大集成,所有开发在一个省级平台集中的“总分总”模式,系统谋划、整体布局,分级分步建设覆盖全省、综合集成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一张图”,实现一张蓝图统一智控、一个平台镜像协同[4]。利用与整合省自然资源厅和17个市(州)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现有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分级共建全省自然资源时空大数据体系,统一配发扩展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确保全省自然资源系统采取统一的体系架构。实行通用信息化项目共建共享,省自然资源厅统筹下达建设任务,市(州)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分工建设,全省推广应用,最大限度节约资金,减少重复投入,实现信息体系的一致性和信息共享。

2 实施路径

湖北省“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建设省内互补、错位发展的大数据中心体系,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数字国土空间建设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数据底盘,其本质就是国土空间大数据中心建设与应用。按照自然资源部信息化总体框架要求,结合湖北省实际,搭建全新的自然资源管理职能框架,重构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四梁八柱”,扩展信息化覆盖领域。因此,通过“网、图、云、码、脑、盾”的“六个一”策略,如图1所示,全方位数字化重塑全省国土空间大数据中心,实现以数据驱动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治理模式创新,这是推动全省自然资源治理水平现代化的必然途径。

图1 “六个一”策略

2.1 基础设施一“网”整合

以建成并贯通省、市、县三级的自然资源业务专网为骨架,按照“1+17”云布局模式,逻辑集中涉密网、政务网和互联网等网络资源和各市(州)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形成上下一致、左右互联、纵横贯通、统一调度的全省自然资源“一张网”,为各级数字国土空间治理提供数据存储、应用分析和共享交换支撑。同时,积极融入省数字政府“1+17+N”政务云体系,按统一部署打造自然资源N个节点,推动业务专网向政务网迁移,实现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

2.2 空间数据一“图”尽归

以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为底库,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底图,聚焦自然资源涉密涉敏数据归集应用,建立健全脱密脱敏应用技术规范和数据安全管理举措,通过建立服务政府部门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省域政务服务“一张图”,促进数据和应用服务跨部门高效稳定访问与使用以及资源合理调度[5]。加快形成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及交通、水利、环保等领域业务主管部门政务服务用图“一个标准、一个底库、一张底图、一个平台”,进而打造全域覆盖、地上地下、时间贯穿、一数一源、及时更新、层层叠加的数字国土空间“一张图”大数据体系,确保国土空间治理数据的可用、可达、可靠。

2.3 技术支撑一“云”集成

在已建成并贯通全省自然资源系统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基础上,按照“横向协同、纵向穿透、综合集成、多规合一、底图统一、一云操作”的模式,开展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与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的衔接[6]。在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体系内建设省域数字空间治理平台,通过升级平台的数力和算力,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数据供应链,建设自然资源数据汇聚、业务协同、应用支撑、服务保障的一体化调度机制,实现国土空间数字治理“一云承载、一屏尽揽”。

2.4 业务应用一“码”串联

按照自然资源部深化不动产单元代码应用相关要求,聚焦不动产单元代码对确定的物理空间具有法定和唯一标识的特性,围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政务服务三大应用主体,在自然资源系统内部,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建立与“规”“批”“供”“用”“补”“查”“登”业务流程相配套的赋码、用码、核码、管码等工作机制。在自然资源系统内部,通过业务系统集成改造、业务流程整体重塑,健全“码、库、图、场景”一体化治理,构建国土空间治理全要素、全周期的数字化闭环,实现“一码链业务”;在自然资源系统外部,依托省域数字空间治理平台、“鄂汇办”等平台,通过一码互联,构建与发展和改革、民政、生态、应急、农业等部门以“码”关联的协同新格局,打造“一码全息”“见码办事”“扫码服务”等空间治理新场景,提升国土空间治理法治化水平。同时,打通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省域数字空间治理平台的底层数据库,促进“空间码”和经济社会数据的关联、共享与应用,实现多源数据高效融合。

2.5 决策监管一“脑”辅助

紧跟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发展方向,建设省自然资源综合决策与创新中心,通过开发自然资源综合统计与辅助决策系统,实现自然资源形势战略、综合研判以及专题信息“一屏掌控”。围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监管决策和政务服务三大体系,以解决“卡脖子”问题为目标,梳理一整套涵盖全业务口径的逻辑规则,基于逻辑规则设计一系列算子和模型,建成“自然资源数字大脑”,为空间规划和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监管和综合决策能力[7],为数字国土空间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推动形成多级联动、业务协同、精准治理的自然资源管理新模式。

2.6 网络安全一“盾”协同

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建立网络安全保密工作责任制。基于分层防护思想健全安全等级保护、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风险评估、预警和应急处置、国产密码应用等制度[8],全方位提升大数据安全水平,强化对算力和数据资源的安全防护,形成“数盾”体系。

3 结语

湖北省“十四五”规划明确要求,要着力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加快构建全省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这是湖北省委、省政府对国土空间治理提出的最新要求,也是对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的全面大考。以需求为导向,通过数字化赋能,重塑业务流程,实现模式优化,全方位打造决策科学、治理精准和服务高效的数字国土空间治理新模式,以信息化驱动自然资源智慧化管理是自然资源部门的最优选择。湖北省自然资源厅提出“网、图、云、码、脑、盾”的“六个一”建设思路对于强化部门协同,服务湖北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推动自然资源业务深度融合和一体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空间规划国土湖北省
聚焦美丽呼伦贝尔 谱写国土绿化新篇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实施路径
国土空间规划的法理和机理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鲜花盛开的国土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银河空间规划委员会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