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期心脏康复运动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PCI 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2022-06-10贾菲,王方
贾 菲,王 方
运城第一医院,山西 04400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病人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药物治疗不能完全缓解。AMI 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威胁病人生命安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目前临床最有效的AMI 治疗手段,可恢复闭塞血管血流灌注,改善心功能,但其不能逆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术后病人仍存在运动功能减退、焦虑、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1]。已有研究显示,心脏康复能降低心肌梗死病人8%~37%的全因死亡率和7%~38%的心血管病死率[2]。《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建议,病人病情得到控制后应尽早开始康复运动以促进身体各功能恢复[3]。PCI 术后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密切观察病人穿刺口血肿情况、绝对卧床休息、随时关注病人病情、及时处理病人不良反应,其形式较为单一,对病人后期康复效果作用有限[4]。而科学、合理、具体化的Ⅰ期心脏康复运动在行急诊PCI 的ST 段抬高型AMI 病人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5]。本研究运用Ⅰ期心脏康复运动对行急诊PCI 的AMI 病人进行护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 年1 月—2020 年12 月运城第一医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收治的70 例AMI 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临床疾病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6]中的AMI 诊断标准;发病12 h 内行急诊PCI;病人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有严重的听力、视力障碍,影响正常交流;不配合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 例。对照组:男20 例,女15 例;年龄42~80(58.32±8.67)岁。试验组:男18 例,女17 例;年龄45~78(57.63±11.42)岁。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运城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干预方法 病人行急诊PCI 治疗前嚼服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30078;规格:100 mg)300 mg,术后每日100 mg 长期维持;同时,治疗前口服替格瑞洛(Astrazenexa AB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30020;规格:90 mg)180 mg,术后每次90 mg,每日2 次,维持1 年。
1.2.1 对照组 术后进行常规护理,病人绝对卧床休息48~72 h,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护士给予常规健康宣教。
1.2.2 试验组 术后采用Ⅰ期心脏康复运动护理。
1.2.2.1 入住CCU 期间 术后12 h 进行心电监护,康复护士在此基础上制定七步法康复训练方案对病人进行训练,见表1。
表1 七步法康复训练
1.2.2.2 转出CCU 后 对病人进行心脏康复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为病人制定下一步运动方案,实施干预直至出院。①由1 名心血管内科医师、1 名有心脏康复培训合格证书的康复师、1 名有心脏康复培训合格证书的康复护士和2 名心血管内科专科护士组成心脏康复团队。②心血管内科医师和康复师共同对病人进行标准病史、运动能力、营养、睡眠、心理、戒烟、呼吸功能和心功能评估。③根据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的康复运动七步法,并参照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动康复专家共识》[9]中的AMI 急诊PCI 术后病人康复步骤,结合呼吸锻炼和运动操要求制订康复运动方案,见表2。康复师与病人共同确认运动方案,康复护士和专科护士指导病人完成运动。
表2 康复运动方案
1.3 评价指标 ①日常活动能力:出院前,采用Barthel 指数(BI)[7]对病人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总分0~100 分,≤40 分为重度依赖,41~60 分为中度依赖,61~99 分为轻度依赖,100 分为无依赖,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自理能力越强。②心功能:出院前,采用飞利浦IPIQ7C 心脏彩超检测病人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在保障病人安全的情况下,测定病人6 min 步行距离(6MWT);以Borg 评分[8]评价病人步行时的活动强度,总分6~20 分,得分越高表示疲劳程度越重。③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并记录病人干预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和穿刺处血肿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后日常活动能力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后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3 两组干预后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比较(±s) 单位:分
注:t=-16.837,P<0.05。
组别对照组试验组BI 得分30±5 75±15例数35 35
2.2 两组干预后心功能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后心功能比较(±s)
表4 两组干预后心功能比较(±s)
组别对照组试验组t 值P例数35 35 LVEF(%)51±6 58±4-5.743<0.05 LVEDV(mL)133±7 144±5-7.565<0.05 6MWT(m)201±132 334±120-4.411<0.05 Borg 评分(分)16±3 11±2 8.204<0.05
2.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单位:例(%)
3 讨论
PCI 是AMI 的有效治疗方式之一,PCI 术后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向病人宣教疾病相关知识、安抚病人情绪,其对病人术后恢复效果有限[9]。而在Ⅰ期心脏康复运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在掌握专业健康知识的前提下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为病人详细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与肢体功能锻炼方法等[10],采用康复运动七步法配合呼吸锻炼,有利于改善病人心功能,增强病人活动耐力[11];制定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方案,可使病人在术后保持积极心态,消除焦虑情绪,缓解病人术后疼痛,加快病人康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12]。LVEF、LVEDV 是评估病人心功能的重要指标[13],病人心脏泵血能力出现下降趋势,提示病人心功能受损,可能出现心力衰竭;6MWT 可用于评估病人恢复情况;Borg评分可测定病人筋疲力尽或气喘症状[14];BI 评分可评估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反映对病人的康复效果[15]。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病人LVEF、LVEDV 大于对照组,6MWT 长于对照组,BI 评分高于对照组,Borg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行PCI 的AMI 病人实施Ⅰ期心脏康复运动护理可有效改善病人心功能,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此结果与张艳红等[16]的研究结果一致。
总之,对行PCI 的AMI 病人实施Ⅰ期心脏康复运动护理,可改善病人心功能,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且不会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