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BOK在测绘地理信息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2022-06-10张斌,冯颖,孙雯
张 斌,冯 颖,孙 雯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0 引 言
测绘地理信息项目类型多样,规模各异。规模较小的项目如单幢建筑物施工放线、单个住宅小区竣工测量等,项目管理方法比较简单,管理难度较低,通常情况下一个作业小组凭既往经验就能胜任。但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项目,以及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些新型项目,如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实景三维城市建设等,由于这类项目周期较长、投资较大、技术较复杂,而且参与主体较多导致项目变更较多,因此项目管理的难度和风险也随之加大,经验式的项目管理方法已无法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必须运用专业的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与协调。基于此目标,本文将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简称PMI)发布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简称PMBOK)引入测绘地理信息项目的管理,探索基于PMBOK的测绘地理信息项目管理方法,以对测绘项目进行高效的成本、质量、进度等方面的管理,确保项目成功。
1 项目管理在测绘生产中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一切都是项目,一切都将成为项目(Paul Grace)”。任何项目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一个期望的结果或产品。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否具有高效、强有力、高水平的项目管理。
测绘项目包括大地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项目都有着明确的目标体系,包括质量、成本和工期目标等。同时,测绘生产过程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包括限定的质量标准、可支配的资源,以及技术条件、法律法规、自然环境等,因此,有测绘项目必然有测绘项目管理。
测绘项目管理就是将知识、技能、工具与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并创造满足客户或用户需要的测绘地理信息产品和服务[1]。因此项目管理的作用就是在限定的时间内,在限定的资源条件下(如资金、作业人员、测绘仪器等),在预算费用范围内,提交满足委托方要求的测绘成果,并使相关各方均感到满意,最终实现项目预定目标。
2 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作为管理科学的分支,现代项目管理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近年来,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发展迅速,管理技术和工具日趋丰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
项目管理界全球最大也是最专业的非营利性组织PMI总结了项目管理实践中成熟的理论、方法、工具和技术,于1996年发布了第一版PMBOK。该指南以项目经理为主要读者对象,是世界项目管理领域内专业知识的总和,包含了项目管理所需的知识、概念、技术及技巧,给项目管理者构建了一个完整、翔实的项目管理体系框架,并提供了适用性很强的项目管理流程、知识及方法,是行业公认的项目管理知识要点的系统性集成[2]。
2017年,PMI官方发布了第六版PMBOK,将项目管理过程归为五大过程组,并将管理项目需普遍使用的专业知识划分为十大知识领域[3]。五大过程组是指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各过程组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十大知识领域是指项目整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和相关方管理。
2021年7月,PMI发布了第七版PMBOK。与既往版本相比,该版存在较大变化,用“十二大项目管理原则、八大项目绩效域”替代之前的“五大过程组、十大知识领域”,并由基于过程的项目管理标准转为基于原则的项目管理标准[4]。
3 测绘地理信息项目的管理
一个测绘项目一般由不同的参与单位、不同的管理层次承担不同的具体任务,其工作任务、工作性质和追求的利益可能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项目管理。本文以测绘生产单位项目经理的角度来阐述PMBOK在测绘地理信息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3.1 测绘项目的启动
测绘项目的启动是指开始一个新的测绘项目或现有测绘项目进入一个新阶段(如联合测绘项目的规划测绘阶段、房产测绘阶段)。
启动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立项:测绘项目的立项一般是以委托测绘合同的签订、中标通知书的发放、指令性任务的下达等为依据。
(2)明确项目需求,编制任务书:在接受任务时,项目组必须与委托方充分沟通,明确测绘范围、测绘内容、执行技术标准、收费标准、完成工期、工程费支付日期和方式、成果形式与交付形式、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委托方的需求就是项目的需求,也就是项目管理的目标。明确项目需求后,应对众多的目标因素进行分类、归纳、排序和结构化,形成一个层次化的、相互协调的目标系统,在此基础上编制任务书。
(3)识别相关方:现代大型测绘地理信息项目的参与主体较多且各主体的利益诉求也不同。因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来最佳地满足相关各方对项目的需要,所以许多目标因素都是由项目相关各方提出来的,因此在项目启动阶段需要识别项目相关方,分析和记录他们的利益诉求、影响力和对项目的影响(如不动产测量中相邻宗地权利人是否同意入户测量)。
(4)指派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居于整个项目的核心地位,对项目的成功有决定性影响,是“项目的唯一责任点”。实践证明,一个强的项目经理领导一个弱的项目经理部,比一个弱的项目经理领导一个强的项目经理部成就会更大。
3.2 测绘项目的规划
项目规划一般不是一次性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多轮反复、持续精化,最终形成项目计划体系。项目计划体系一般包括范围管理计划、需求管理计划、进度管理计划、成本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资源管理计划、沟通管理计划、风险管理计划、采购管理计划、相关方参与计划以及变更管理计划等[5],由于项目是多目标的,有许多项目要素和管理职能,且不同的项目类型、同一项目的不同层次,其规划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同,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编制各种计划。对项目成败起决定性作用的计划一般有:
(1)规划范围管理:范围管理就是解决“做什么事情”的问题,保证项目包含且只包含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既不多做也不少做,如某规划测绘项目包括放线、地下管线测量、竣工地形测量等内容;而另一个同样是规划测绘项目,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日照要素测绘、场地原始高程测绘、建筑面积测算等内容。范围管理常采用工作分解结构技术(Work Breakdown Structure,WBS)按照一定的规则由粗到细、由上而下、由整体到局部,将项目的任务逐层分解到可预测、可管理的单个活动(也称工作包)。工作包是计划和控制的主要对象,其范围可大可小,如图根控制测量是一个工作包,一幢建筑物的放线甚至一台全站仪的检校也都是一个工作包。
(2)组建项目团队:在明确项目工作内容的基础上,因事设岗,因岗定人,组建项目团队。一个配置合理、相互合作的测绘团队是项目成功的保障。团队成员一般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团队建立后,为明确组织内部的指令关系、内部成员不同的分工、各项工作的规范流程,需要确定组织结构形式,包括直线式、职能式、项目式、矩阵式等。
(3)规划质量管理:根据现行的各种测量标准规范如《工程测量通用规范》(GB 55018-2021)、《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等通用要求,以及委托方的专门要求(如某三维倾斜摄影测量项目要求的分辨率为2 cm),按照行业标准《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2005)的规定进行测绘技术设计,规定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设计作业方案等。对于一些比较重要、技术复杂的测绘项目,还应组织专家对技术设计方案进行论证。
(4)规划进度管理:编制进度计划时,首先要定义测绘项目所包含的不同测绘活动,分析各项活动的相互关联与相互依赖关系,对各项活动的先后顺序进行合理安排与确定,然后分别估算每项独立活动的持续时间和整个项目的工期,在充分考虑现有资源和各种制约因素后制订进度计划。进度计划一般采用横道图(粗横道图、细横道图)或网络图(单代号网络图、双代号网络图、时标网络图等)来表达。
(5)规划成本管理:成本计划一般采取自下而上法,即先根据项目进度计划确定项目所需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如需要的人力、仪器设备、技术等),然后估算完成各项活动或工作包所需的费用,最后将这些费用汇总得到项目的计划成本。估算依据可参照《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结合市场行情进行适当调整,估算内容包括直接费用(人工、材料、仪器设备等)和间接费用(管理费用、不可预见费用等),估算方法有类比估算法、专家经验估算法、参数模型估计法等。
3.3 测绘项目的执行与监控
测绘项目的执行就是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完成计划中确定的所有工作。本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运用动态控制原理,定期收集项目的实际数据,与计划值(目标值)进行动态比较分析,包括总目标和分目标等多层次的比较分析。如出现偏差,及时采取经济、技术、合同、组织管理等措施进行纠偏,以同时实现项目的总目标和各子目标(如质量目标、进度目标、成本目标等)。
(1)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测绘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既包括成果质量,也包括过程质量;既包括技术设计质量,也包括施测作业质量;既包括内业质量,也包括外业质量;既包括作业人员的观测水平,也包括仪器检校质量。我国目前已形成以400多项生产标准、40多项质检标准为核心的技术标准体系。质量控制需要按照质量管理计划中明确的质量目标,严格执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实行全面、全过程、全员“三全”管理[6]。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是PDCA循环法,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这4个阶段不断循环,每循环一次就提高一步。通过一次次的循环,测绘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2)进度控制:首先进行进度对比检查,常用的方法有横道图比较法、前锋线比较法、S形曲线比较法、香蕉曲线比较法等。如果存在延误,则需要对拖延原因进行分析,判断出现延误的工作是否为关键工作,进度偏差值是否超过总时差、自由时差,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例如增加资源投入、更换测绘仪器、将部分任务分包或者减小工作范围等。
(3)成本控制:首先进行成本核算得出费用的实际发生额,然后进行成本分析。成本分析常用的方法有比较法(对比法)、比率法、挣值法等,其中挣值法是进行综合控制的一个重要工具,所谓综合控制就是通过分析同时得到项目的进度偏差和费用偏差。挣值法通过计算“已完成工作量的预算费用”(即挣值)、“已完成工作量的实际费用”“计划工作量的预算费用”3个参数,以费用来衡量进度,同时考核成本和进度是否按计划执行。
(4)测绘作业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包括作业人员安全(包括交通安全、防暑降温、防触电、防毒虫恶犬咬伤等)、测绘仪器设备安全(防倒落、防丢失、防暴晒雨淋等)、成果资料安全(做好数据备份,定期进行病毒检查)等方面,并做好应急预案。
(5)涉密测绘成果管理:涉密测绘成果既包括地形图等纸质成果,也包括数据、信息等数字化形式成果。生产单位须依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加强技术防护,强化保密管理,认真做好生产、加工、提供、传递、使用、复制、保存和销毁全过程各环节成果管理工作。
3.4 测绘项目的收尾
收尾阶段是测绘全过程的最后阶段,没有这个阶段,测绘成果就不能顺利交付,测绘单位也无法结算测绘费用。收尾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查验收、编写技术总结、资料归档等。
(1)检查验收:测绘产品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检查中的一级检查即过程检查,由项目部检查人员采用全数检验方式对各工序、各质量元素进行检查。二级检查即最终检查,由测绘单位的质量管理机构或专职检查人员采用全数检验或抽样检验方式进行检查,并检查一级检查记录。验收由委托方组织,也可委托具有资质的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实施。检查和验收的主要依据是委托测绘合同、技术设计书以及《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等国家规范标准、部门规范标准、行业及地方标准。
(2)编写技术总结:测绘任务完成后,需要编写测绘技术总结,以对测绘技术设计文件和技术标准、规范等的执行情况,技术设计方案实施中出现的主要技术问题和处理方法,成果质量、新技术的应用等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并作出客观描述和评价。测绘技术总结分为项目总结和专业技术总结,对于规模较小的项目,可将项目总结和专业技术总结合并为项目总结。测绘技术总结的编写参照行业标准《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 1001-2005)。
(3)文件归档:文件归档是项目完成的标志。归档材料包括委托合同、成果资料(包括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检查报告、测绘成果、控制点成果等)、生产过程资料(包括原始观测资料、检查记录、问题处理意见、计算过程数据、仪器检定资料等),须严格审核。
4 结 语
测绘项目的类型比较多,尽管其成果形式不同,但都是为社会提供测绘产品或服务。项目管理的目的就是要确保项目成功,实现项目预定目标。PMI推出的PMBOK是对项目管理所需知识、技能和工具进行的概括性描述,对项目管理起到指导和规范的作用,因其专业性强、适用性广,现已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项目管理中,得到广泛认可。因此,应用PMBOK进行测绘地理信息项目的管理,有助于测绘生产机构提高管理水平,保证成果的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