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影戏在陕西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分析

2022-06-10王惠文郑州大学

艺术品鉴 2022年14期
关键词:皮影戏皮影陕西

王惠文(郑州大学)

一、陕西皮影的起源和特点

陕西是皮影最早的发源地,皮影艺术在当地流传后,遍布全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动画表演艺术,皮影戏的人物形象、舞台效果均别具一格,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皮影绘画人物神韵生动,动作丰富趣味性较高,对于动物、植物的刻画与表演效果也栩栩如生,同时配以陕西独有的唱腔,贴合人物性格、剧情创造出视听盛宴。在古代,皮影戏文化传播广泛,源远流长,无论男女老少皆对皮影戏着迷。此外,皮影戏剧本和人物多借鉴古代历史人物故事或神话故事,通过再加工,绘出符合人物形象的皮影,表达故事隐含的道理,传播正义与善良的品质,有对游手好闲的少年的教导、对尊老爱幼、兄友弟恭的高尚品质的描述、对和平的渴望,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和戏剧效果使得观者如痴如醉。相比于京剧、川剧等戏剧,皮影戏的表演更加简便,占地面积小、不必定制过多的服装、饰品即可完成。皮影文化与地方民俗文化更加贴合,皮影艺术充分吸收不同地区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唱功的说唱方式,逐渐演变成以月琴、板胡为背景伴奏乐器的特殊戏曲表演文化。此外,皮影戏的发展与陇南地带的丝绸之路有着紧密联系,清朝将士率军队入疆,民间艺人随军来到奇台演出,皮影戏、灯影戏的艺人多来自甘肃一带,其唱腔、语调、旁白应以秦腔为主,正因皮影戏得变幻多姿、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才使其受到无数观众的喜爱。

二、陕西文化底蕴分析

(一)陕西传统文化

陕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民风十分质朴。在陕西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流传下来了丰富绚烂的文化艺术作品,传播价值较高。秦腔、皮影戏、唐三彩、民歌民俗等都属于陕西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其中,秦腔也被称作是“乱弹”,是一种陕西的地方性剧种,发展历史最为悠久,在现存戏曲艺术体系中具有突出特点。皮影戏深受人们喜爱,属于古老戏曲艺术内容,起源于汉代之前,唱腔种类较多,表演技术十分高超,对于陕西省的文化传播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陕西皮影戏文化

皮影戏文化属于古老的陕西文化类型,表演技术水平较高。古老的动画是演绎皮影戏的最主要方式,具有独特的舞台效果。皮影戏主人公的造型十分精美,趣味性极强,在独特唱腔的烘托下,成为最受大众喜欢的传统文化类型之一。皮影戏中的人物可以生动形象地表达出陕西传统文化的真诚、善良和美丽,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流传。实际上,皮影戏表演水平和表演人的操作技能与唱腔水平息息相关。表演水平较高的艺人可以同时控制多个皮影人。皮料是制作皮影人的主要原材料,需要对牛皮、羊皮或者驴皮进行刮毛去血操作,将其处理到半透明状态之后,再完成刻制与上彩任务,使其拥有较长的保存时间,能够用于多场表演中。

三、陕西皮影文化的形式特征

(一)陕西皮影是一种傀儡艺术

傀儡戏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具有表演功能的戏剧形式,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皮影戏中的任务可以随心所欲为的夸张、变形与典型化,不受任何演员实际条件的限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可以按需设定高矮胖瘦或者奇形怪状,幻化人物形象。可以用写实或夸张的手法,甚至可以将人的脑袋扳过去,脖子可以随意伸长,人可以飞上天,动物可以随意发言。傀儡艺术可以展现出人戏舞台上不能登场或者难以登场的角色,包含各种动植物及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在皮影戏舞台上“粉墨登场”,不受任何限制。皮影戏具有广阔的表现空间,给观众呈现出童话、寓言等多种题材的故事。但皮影戏不能像人戏舞台一样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展现心理状态及思想特征,只可以通过机械性的形体动作表现出皮影人物的感情,表现能力相对有限。

(二)陕西皮影是一种光影艺术

皮影戏中的角色及景物都是透明的或者是半透明的,在灯光的照射作用下可以将优美景象呈现在观众面前,具备平面的特殊性。平面透光的特征决定着皮影角色的人物及景象需要将雕刻造型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夸张力及表现力较强,具备剪纸风格及装饰气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灯光投射作用下,皮影银幕上产生了朦胧诗意般的意境,创造出了虚无缥缈的神秘色彩感,创造出了十分明快、爽朗的气氛感,能够表达出传奇的故事及童话世界意象。

(三)陕西皮影具有独特的表演形式

皮影戏的表演设备十分轻便,具有流动演出的优势,在剧场、大厅、广场及普通庭院内都可以进行表演。每个戏班由六七个人组成,在演出完毕之后可以立即收拾行头箱离开,是一种便捷的娱乐方式。皮影戏早期是一种随军的娱乐手段,后来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开来。屏幕是皮影戏的重要依托,不受舞台的时空限制,随意表现出电影画面中的海阔天空、上天入地等夸张情景。皮影戏表演需要技巧与唱功,同时兼顾伴奏与配唱,表现出隐身变形、喷烟吐火的夸张情景。皮影戏可以分为历史演绎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等多种类型,表演形式独特,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

四、皮影戏作品的文化价值分析

(一)皮影戏艺术中的美术文化内涵

皮影戏人物造型中具有十分丰富的美术内涵,可以为美术设计提供素材,给美术文化创造出了巨大的展示空间,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力。观众可以从皮影戏文化中感受到艺术真正的价值。皮影戏表演的精彩程度取决于艺人的表演素养及皮影戏人物的性格特征。皮影人物可以通过脸谱变化以及多样的服装吸引观众,面部表情十分夸张,使观众能够在粗犷的动作中感受到浪漫,给人以丰富的视觉感受。此外,在行云流水的雕刻艺术及丰富多彩的服装搭配技巧烘托下,皮影戏的艺术价值尤为明显,或许这也是陕西人民喜欢皮影戏节目的重要原因。皮影戏人物可以将民间艺术和皮影人物形象融为一体,收藏价值极高,属于重点保护文化类型之一。在皮影制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人物身份和个性特征设计出相应的形象,突出脸部特征这部分及服饰色彩。其次,可以选择羊皮或者牛皮当作皮影的主要制作材料,将画稿拷贝到粗皮上,得到大致图形。然后,需要依次完成着色、罩漆和缝接任务,运用多重工艺完成制作过程。皮影戏艺术的表现形式十分简单,描绘出了劳动人民朴素及内敛的特征。深入分析陕西文化中的皮影艺术,发现二者具有密不可分的特征,皮影艺术能够促进陕西文化的发展。同时,皮影艺术吸收了大量戏曲类型,将民间剪纸艺术、地方性戏曲文化等精髓吸收进来,形成了当代艺术造型,审美价值较高,在陕西地区具有重要地位。

在制作皮影人物的过程中,需要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起来,创作出多种形态的皮影人物,使人们能够通过其精美的外形特点感知人物性格,对提高陕西文化中的艺术审美价值具有重要作用。

在欣赏特征上,陕西的皮影艺术十分棉柔,给观众绚丽的视觉感悟,表演形式生动有趣,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在文化特征上,皮影文化与其他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展现出了陕西整体文化和地域文化中思维艺术形式上的差别。研究表明,皮影戏艺术可以展现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协调统一性,展现出了陕西文化的艺术特点。

(二)皮影戏中的文化意义阐述

民间说书向大众传播了皮影戏文化,塑造出了耐看的皮影人物形象,展现出了陕西文化的巨大价值。为了更直观地展现皮影人物的特征,在皮影人物配件上雕刻了大量的图案与花纹,展现出了具有陕西特色的民间文化,凸显出了整体造型特点。皮影艺术具有丰富的民族风情,给现代艺术提供了参考价值,具有借鉴价值与研究意义。实际上,皮影戏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较多挫折,现已被列入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在艺术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价值。皮影戏在民间已经流传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最初在城乡地区十分盛行。随着之后人口迁徙、朝代更替等过程,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程度逐渐加深,皮影戏艺术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起来。国内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较大,对皮影戏文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各个地方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地方流派,是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类型之一。国内皮影戏艺术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与各种民俗活动之间具有相互依赖的关系。民俗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皮影戏艺术的支撑,皮影戏艺术内容也展现出了各种民俗文化的特征,具有强大的感染力。皮影艺术流传民间,在不同省份、地区均有不同的表演形式,例如陇南影子腔,流传于甘肃一带,民间称其为“灯影子”,与当地民俗文化融合,着重体现乡土文化,戏剧剧本多以现实题材为主;上海皮影戏的发源地位于松江县,由民间艺人毛耕渔先生进行制作改编,主要演出作品为古代神话传说、中国四大名著改编的戏剧,毛耕渔先生在松江皮影戏中融入丝竹弦乐、管笛、高台山歌,使其别具一格。因此,深入挖掘皮影艺术的特点及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五、皮影戏作品在传播陕西文化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一)传承皮影表演者的技能,传播陕西文化特点

皮影艺人需要具备较强的唱功及唱词能力,通过操控皮影人物将生动形象的皮影艺术呈现在观众面前,引起观众的注意,使得陕西文化能够代代传承下去。当前,从事皮影表演的人群多为年龄较高、思想固守的老年人,接收信息的能力较低,思维方式十分保守,仅采用传统乐器完成表演人物,难以吸引青少年的注意,使其最终会放弃了对皮影戏的学习,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正面临着较大的挑战。若不采取更正策略,提高皮影艺术对于青少年的吸引力,会导致皮影艺术逐渐走向衰亡。

因此,需要改变皮影艺人固有的思维模式,从根本上摆脱其固步自封的意识,给皮影艺术注入新鲜活力,添加新鲜的社会元素,与当前表演形式深入结合起来,创建出新型表演形式,转变以往经营模式,促使青年人能够自主融入皮影艺术学习过程中,使得皮影艺术得到良好的传承,向全世界传播陕西文化的独特特征。

(二)运用新媒体技术传播皮影艺术,传播陕西文化特点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陕西文化的传播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可以充分利用多种新媒体技术传播皮影艺术,探索出陕西文化的独特特点。可以将互联网与皮影文化演出产业结合起来,或者将互联网、皮影戏周边产品开发与销售产业结合起来,探索出多样化的传播路径。例如,当前网络日趋年轻化,可以将皮影人物形象制作成表情包,在互联网上传播,提高陕西文化的传承效率。

(三)突破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增强陕西文化的感染力

为了吸引青年人的关注,可以运用动画制作艺术展现皮影艺术,在动画片中融入皮影文化,使用青少年喜爱的信息、视频获取途径传播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挖掘出传播陕西文化的新道路,推动陕西文化的发展。

同时,还可以增加皮影艺术周边产品的销售力度,将其制作成为毛绒玩具或者金刚玩具,革新文化传播方式,吸引民众关注。

(四)举办民间皮影艺术活动,推动陕西文化发展

可以通过举办与皮影艺术相关活动的方式传播陕西文化,与陕西省内的高校联合起来,共同宣传传统皮影戏文化。如成立与皮影文化相关的志愿宣传队伍、积极举办相关展销会议等,扩大皮影文化的受众范围,避免其仅局限于老人和儿童,最大化传播陕西文化活动。此外,在举办皮影文化活动的过程中,需要鼓励高校学生积极参与到皮影表演过程中,调动起学生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加皮影文化的影响力。在操作皮影人物时,学生可以近距离观察皮影人物的外形特征,感受其精美性,再向家乡人民传播皮影文化,发挥出文化传承中心作用,提高陕西文化的整体影响力水平。因此,陕西省的多所高校需要联合起来,将学生作为中心向社会扩散,吸收文化传播资金,建立皮影文化产业机构。通常情况下,建立产业园需要经过以下多个步骤,分别可以表述为:采购原材料、宣传皮影文化、搭建皮影宣传活动会场、分工完成表演任务、展示皮影文化及皮影人物作品、运用多种销售策略开展销售活动、现场讲解皮影文化特征及发展特点、整体活动资料,总结相关经验、完成进一步策划任务。举办皮影活动的目的在于宣传皮影艺术,使得高校学生甚至社会人群感受到皮影制作工艺和表演技巧特点,学习光和影的知识,将其融入传统文化中,在趣味性环境背景下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和思维高度,增强对陕西文化的认同感。

(五)打造“陕西皮影旅游”产业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已由农耕时代变为工业时代再到目前的信息互联网时代,农耕文明时代的产物正在逐渐被遗忘,皮影艺术起源较早,历史悠久,但其风采跟随时代变迁而黯淡。皮影艺术正面临其他视听艺术、娱乐方式的挑战,皮影艺术者与传承者间出现文化断层与认识断层,使得文化传播困难,传承度较低,导致皮影艺术逐渐淡出大众视野。针对目前陕西皮影文化的发展状况,可以根据当地文化特色结合皮影戏,打造旅游产业,使之成为陕西文化标志旅游景点之一,聘请皮影艺术家表演,增加收入外,吸引热爱皮影、对中国传统文化报有敬仰、传承之心的年轻人,使珍贵艺术得以流传。通过建设旅游产业的方式,使陕西皮影文化发展迎来新机遇,传播皮影艺术,使游客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深入分析陕西皮影戏艺术文化,可以感受到陕西整体文化的魅力与价值。陕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传承着丰富绚烂的文化艺术产物。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需要为传统艺术类型探寻崭新出路,充分展现出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传承艺术文化形式,创造出含有丰富文化的动画题材,将皮影艺术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扩大受众范围,促使陕西传统文化实现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皮影戏皮影陕西
我们来演皮影戏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皮影戏
月光皮影
我爱皮影
不老的皮影
皮影戏的秘密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