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年画艺术中传达的传统文化
2022-06-10黄倩武昌职业学院
黄倩(武昌职业学院)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中国人有了文化自信,西方思潮正在逐渐褪去,倡导传承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经过时代变革的产物,对于我国和谐文明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其传承的过程中可用艺术推动的方式,扩大其影响力,使其助力我国和谐社会的稳定构建。基于此,本文研究民间年画艺术中传达的传统文化,先分析民间年画艺术的创作主题,再分析民间年画艺术中蕴含且传达的传统文化,最后阐述了传统文化在民间文化艺术中的传承,以期为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年画艺术的发展做出参考。
一、民间年画艺术创作主题
民间年画艺术蕴含的文化底蕴深厚和历史渊源深远,千百年间,民间年画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记录着民族的历史变迁。具有超强感染力的民间艺术,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也作出了突出贡献。民间年画的作品繁多,题材内容也相当丰富,本文结合了传统文化结构,研究了民间年画艺术的几种创作主题。
传统的民间年画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象征艺术,与创作者的艺术修养有一定联系,虽然很多民间年画艺术创作者没有受过系统训练,但都有各自不同的创作方式,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象征体系,但万变不离其宗,民间年画艺术创作主题来自民间,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第一是生命意识创作主题。生命意识是一种最原始的创作命题,与人类的繁衍生息有重要联系,但人类始终无法对其进行全面解答,因此,人们产生了许多有关生命意识的猜想,借鉴古代传说创造出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很多民间年画以新生儿的降生化育为背景,绘制了代表民俗特色的图案,对民间民俗进行有效表达,其展示图如图1 所示。还有部分民间年画艺术作品对生命进行了艺术表达,使用葫芦、鱼等图案代表繁殖关系,期待多子多福。很多民间艺术年画作品依附于民间的传统民谣创作,在明清时期就有年画创作者用鱼来代表对作物丰产的需求。
图1 划龙舟(图片来源:网络)
第二是幸福生活追求。民间艺术与广大人民的实际生活需求息息相关,因此,民间艺术的创作也代表着广大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寄托,美满生活是民间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主题。研究历史中的民间年画艺术作品发现,作品展现给大家的通常是红火热闹的场面,带给人们热情善良的感受,很少表现凄惨不幸的内容,很多民间年画作品更是结合了福禄寿喜等题材,设计了团圆、祝福、兴隆等特殊的图案,意在祈求家庭美满和生活富足。
第三是多元信仰。民间年画艺术创作题材多种多样,很多作品结合民间故事中表达的内容进行创作,经常通过张贴年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祝愿,或祈求丰收,或祈求财源广进,除此之外,很多年画还会添加梅兰竹菊等景物,意在赞美良好的品格。事实上,民间信仰与民俗因素有重要关联,在欣赏民间艺术品时,需要结合相关的民间信仰进行综合鉴赏。
第四是民俗,民俗是民间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民间年画艺术事实上也是一种特殊的民俗,能体现群众的道德信仰,因此,民间艺术大多以民俗作为基本创作源泉。例如,《八仙上寿》年画的创作题材就是传统民俗八仙过海,也能体现出百姓的良苦用心。还有部分年画根据三国演义、水浒传、岳飞传等题材延伸出的民间故事进行综合创作,意在体现精忠报国、信义等思想,也进一步传递了传统文化。民俗是民间艺术创作的源泉,但受民俗复杂性影响,民间年画艺术中展示的民俗也更加复杂,如图1 所示为1986 年出版由侯纪德创作的《划龙舟》就对端午的民俗进行宣传,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年画对我国传统民俗中的打扫舍宇、糊裱窗户、贴彩画、剪纸、还账、送节礼等进行宣传展现。
二、传统文化传达现状
目前,大众所接触的传统文化是经过加工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传统文化的精髓继续传播。其传播必须以传统特色为宣传点,重视时代与社会的变迁关系,为传统文化传承奠定良好基础。目前,和谐是社会发展不变的主题,新时代传统文化传播需要与国内良好的文化思想进行融合,选取有效的文化传承载体,保证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近几年,传统文化开始在各个领域活跃起来,首先是旅游业,国内开放了大量古代经典人物相关的旅游胜地。随着文化的发展,这些旅游胜地也进一步得到了开发和优化,举办了多次文化展示活动,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占据了有利地位。除此之外,目前还建立了很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产业,通过产业化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研究发现,由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宣传方式的结合有限,导致目前传统文化的宣传面临很大的问题。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现代人每天接收大量的信息,如果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或宣传方式不到位会影响其在群众中的传播速度。同时,现代宣传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传统文化的表达,因此,在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需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思想感化,将民间传统年画艺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提高传统文化的通俗性,促进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
传统文化中也包含了教育、诚信等多种美好理念,这些美好理念也被许多人认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积极进行传统文化传承对学生的教育十分有帮助,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思想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也可以开导学生解决生活中面对的挫折,开阔眼界。因此,近几年,传统文化也广泛在教育中传播,取得了一定的传播成效,但综合来看,目前,传统文化的传承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利用民间传统艺术带动传统文化传播,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三、民间年画艺术中传达的传统文化
(一)孝文化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包括养育父母、缅怀先祖等,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也是人的天性。成百上千年来,孝文化在社会发展中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渲染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在民间年画艺术中,也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二十四孝”该年画作品主要以农村的人口往来变化为背景,营造了浓厚的孝道氛围,在“二十四孝”年画中,包含单个人家的孝题材,还包含组合式孝文化展现题材,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特殊事件段内各个家庭在孝文化来往中的具体走向,具有缄默传承性,有助于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孔子在《孝经·谏诤章》中曾经说过:“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这句话也体现了孝文化的延伸,即不可愚孝,在“二十四孝”作品中这一观点被集中展示出来,因此,在民间年画艺术中,孝文化是重要的传统文化传达因素。
(二)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能体现出“仁”的核心,也是传统文化“忠”的代表,传承精忠报国的文化思想不仅对培养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帮助,还对我国的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传承精忠报国内涵。
研究发现,民间年画艺术中能展现精忠报国的“仁”“忠”作品也很多,例如,《精忠报国》《父子英雄精忠报国》《岳武穆精忠报国》等多个作品,如图2所示。由图2 可知,这类作品均能展现人民热爱国家,报效国家的思想,也传承了“仁”与“忠”,在精忠报国精神传承的过程中,对人们起着重要的教化激励作用,也推动了人民形成爱国主义思想,对弘扬我国时代历史精神,培养崇高的爱国品德有重要帮助。部分民间年画艺术传承者坚持在年画中添加英雄救国因素,并为其编制相关的小故事,进一步吸引了人们的兴趣,对传统文化和年画艺术融合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图2 精忠报国年画展示(图片来源:网络)
(三)信义文化
信指的是诚信和信任,义则代表大义、公正,信义文化作为人的立身、兴业之道对群众的思想价值观建设和社会思想氛围的形成有重要意义。孔子在教导学生时,将信作为思想传递的重要部分,也强调了信、义二字的关系。“信”是立身之道,因此,传统文化中的信义文化是群众建立良好价值观的基础。
在民间年画艺术创作中,也充分利用了信义文化中的信、义二字,相关的代表作品包括《三国演义》《诚信为本洪福临门》《诚信古董店》等,这些年画都融入了实际的社会现状,让群众从艺术作品中感知信义文化。信义文化的传承同样具有缄默性,作为时代的重要价值观组成,信义文化在民间年画中传承还需要注重实践性,彻底地付诸社会行为,将人们的生活与文化传承连接起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在民间年画艺术代表作《武松打虎》 《关公》中,体现出了主人公的仁义、忠勇精神,因此,民间年画艺术中也传达了信义文化。
四、传统文化在民间年画艺术中传承建议
(一)突破原有传承形式
原有的民间艺术年画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依赖于特殊的展示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现代化变革加快了,民间年画艺术的应用领域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广泛,现有的民间年画艺术传承方式急需进行突破和变革。现在过年时,各家各户已经不再使用年画进行庆祝,而是变成了其他载体,这对年画的发展也十分不利,因此,为了保证民间年画的传承,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民间年画艺术需要突破原有的传承方式,增加自身的教化作用,还可选取其他具有现代化特征的民间年画艺术载体进行传承,改变将传统的简易传承法转换成显性知识传承,最大程度上突出民间年画艺术的特色。
传统文化在民间年画艺术传承中需要格外注重潜移默化,设计合理传承环节,进一步促进传统文化与年画艺术的融合发展。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民间年画艺术的演变,坚持主流的传统文化传承力量,将实际传承中的思想领悟应用到年画创作中来,充分展示传统文化智慧,实现共同发展,因此只有重视文化传承潜移默化,突破原有的文化传承形式,才能进一步保证民间年画艺术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
(二)形成独特文化传承体系
受民间年画艺术的历史底蕴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年画艺术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文化传承体系。
随着现代化发展和文化冲击,原有的文化传承体系逐渐被打破了,严重限制了民间年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共同传承发展。因此,在民间年画艺术与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需要结合时代文化特点和传承需求,形成独特的文化传承体系,保证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有效性。
传统文化在民间年画艺术传承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特殊的传承符号,能耳濡目染地向群众灌输传统文化知识,因此,传统文化在民间年画艺术传承中具有潜移默化传输特点,可唤醒群众内心深处的文化意识。因此在传承过程中,可以依托文化传承语言,结合传承文化元素间的关系,形成独特的文化传承体系。在实际传承过程中,可设计相关的文化传承场所,积极运用文化传承方式,进一步激发群众的了解欲望,促进文化的传承发展。
在传承过程中,可使用师徒式教学方法,由教师带领学生领会文化精髓,形成规律性传播链,在身心领会和精神传递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除此之外,还可从民间年画艺术的基础载体出发,将传统文化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彻底实现传统文化的高效传承。
五、结束语
民间年画艺术不仅是我国璀璨的艺术珍宝,还传承了我国的优秀文化思想。本文通过分析民间年画艺术创作的主题和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研究了民间年画艺术中传达的传统文化,提出了文化传承建议,为后续年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作出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