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媒体时代如何提升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力
2022-06-10熊言亦佳
文 熊言亦佳
在信息时代下,新媒体形式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已经习惯于从新媒体渠道中获取信息,在此新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传播力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对此需要主流媒体把握时代机遇,积极创新、转型,以此更好地在新时代中占据一席之地。
新闻传播力概述
传播力从表面来看是指某一件事情在特定时间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能力,新闻传播力主要以新闻媒体作为载体,通过多种传播方式,将具有一定价值和影响力的新闻资讯传递给观众,促使观众获取自己想要的新闻信息。在早期传统媒体占据着主流地位,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方式单一、获取效率低下,进入到新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力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对此需要切实提高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力。
新媒体时代提升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力的阻碍性问题
主流媒体内容单一、无规律
据调查得知,当前主流媒体内容杂乱无章、没有特色,无法让读者有效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且当前人们正处于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浏览新闻资讯成为了人们打发闲暇时间、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长此以往,人们更加向往更加有趣味、新奇的新闻信息。如果主流媒体新闻内容长期不更新、不改变,会降低其传播力,最终被新媒体时代所淘汰。
标题党横行
当前,主流媒体新闻采编存在严重的标题党现象,导致新闻传播过程中读者产生了厌烦和抵触情绪,大多数读者不愿意主动去观看新闻内容,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力,大多数新闻采编人员为了迎合新媒体趋势,吸引读者的注意,往往会夸大新闻标题。虽然这些标题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读者的注意,但是长此以往,读者发现新闻标题和内容不符,就会产生一定的厌烦感,从而失去对新闻传播的信任,最终不利于提升主流媒体新闻的传播力。
例如,2017年1月9日发布于某重点新闻网站移动新闻客户端上的新闻,来源为“央视新闻”,标题为:“北京发布《雾霾防护常识十三问》:霾天尽量别炒菜”。通读全文后,我们发现,《十三问》其实从各个方面为市民介绍了雾霾的来源和防霾常识,内容科学客观且面面俱到,绝不仅仅是“别炒菜”这一点可以代表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关于炒菜的内容,位于《十三问》中的“第十二条”,标题为“雾霾天气时家庭如何合理烹饪?”也就是说,无论从次序还是重要程度,这一内容都不是《十三问》讨论的核心问题。此外,原文为“尽量采取蒸、煮的方式”,并没有直接出现“别炒菜”的字眼,而是列举了不同烹饪方式的污染数据,最终给出了合理建议。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主流媒体会在新闻加工中对标题进行这样的筛选和处置呢?原因显而易见——流量饥渴。有关雾霾的信息,近年来已经成为兼具热点和爆点的新闻资源。更早时期,北京市一位政府官员的“烹饪对PM2.5贡献不小”的观点曾引发过广泛争论。根据当年10月10日《北京青年报》报道:这位官员在回答记者有关空气质量的问题时表示,北京市已制定城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包含控制人口、机动车等八大项措施。他还提出建议,“中国人习惯的烹饪,对PM2.5的贡献不小,希望市民配合做好清洁空气工作。”此言一出,在互联网即掀起一片热议,其中质疑之声尤多,例如,有观点认为:“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从未离开过烹饪,而雾霾则是近期才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古至今人们做了几千年的饭,为何就到我们这一代做饭做出了雾霾?”……“油烟污染不是雾霾产生的直接原因。我们应该做的,有比减少炒菜重要得多的事情”。由此可见,这是一个能够制造网络话题的“爆点”;同时,该新闻发布的时间为今年1月9日,我国大部分区域刚刚集体经历了历时最久的一次全国性空气重污染天气,人们对雾霾话题的关注度极高,由此可见,这又是一个能够吸引眼球的“热点”。
综上可知,主流媒体设置如此新闻标题的真实意图,其实就是想要顺应网络热点,引发话题爆点,为自己赢得点击量和转发量而已。这种目的也许无可厚非,但其副作用也非常明显。由于雾霾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困扰人们生活的重要社会问题,与政府的管理能力息息相关,就此例而言,在雾霾频发的冬季,北京市政府发布《十三问》的做法,其实体现出对市民的及时关怀和善意提醒,而媒体为撩拨社会敏感话题进行的“标题党”加工,却令新闻主题变得模糊不清,最终结果必然会降低此事件原本积极正面的社会价值。因此,对于社会敏感话题,主流媒体的报道应当充分考虑可能导致的舆论引导效果,避免因议题设置不当而激化矛盾。试想一下,如果该新闻标题改为:“霾天生活指南”或“霾天如何合理烹饪?”都要比单纯强调“别炒菜”要全面、平和得多,也许该新闻会少一些点击量,但对于社会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会大大强化,这也是主流媒体真正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主流媒体的媒体融合进程中,应当以正确舆论导向为行为准则,时刻警惕唯流量至上的片面思维,避免为追踪热点、寻找爆点而在报道中断章取义,片面放大,只求短期流量聚集效果,而忽略了自身作为主流媒体的新闻职业操守和社会舆论引导能力。
主流媒体记者自身能力不强
当前,主流媒体新闻记者自身能力不足,对采访对象的需求和特点把握不清,在采编的过程中没有真正挖掘事实真相,过于包装和渲染,导致新闻信息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当前大多数采访对象参与新闻采访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社会交往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需求,如果记者对这两点把握不到位,会影响采访效率和质量,导致新闻采访工作缺乏真实性。
媒体融合能力不强
媒体融合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找到一种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路径,且两者还需要对自身的优势、特点、资源进行了解,以此科学进行融合、创新、发展,最终在有效发挥融合作用的基础上,实现自身价值。
目前,传统媒体借力互联网技术,部分运用外包设计模式,打造类似“中央厨房”形式的融媒体平台,推出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应用平台。但在具体实施操作时,“中央厨房”式采编平台使用率低,尚未建立统一调度的在线指挥运转系统,缺乏可供集中上传稿件与分类抓取编辑的信息共享资源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新闻产品生产与分发通道没有打通,融合效果并不明显。两者的优势和特点不显著,缺乏创新力度,一些主流媒体虽然已经开通了属于自己的官方平台和网络账号,但是依然照搬传统新闻采编方式、发布方式,缺乏创新性。这种单一的传播渠道和落后的传播思维将会成为主流媒体传播力提升的一大阻碍。
新媒体时代提升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力的策略
丰富新闻节目,挖掘传播深度
对于以上内容枯燥、标题党横行的问题,需要主流媒体认清新媒体时代下面临的各种挑战,对于新闻节目创编和选题、素材等都需要新颖、独特、富有个性,便于更好地吸引读者注意,促使读者停留。且需要把握当下时代特点、读者生活特点,确保新闻内容符合当下生活现状、满足读者需求,通过一种大众化的手段进行新闻报道,促使新闻节目更加丰富、多样。对于新闻评论区也要设置为开放式的,可以让不同的读者群体之间相互交流、探讨、发表言论,最终形成系统化的新闻评论体系。主流媒体新闻工作人员也需要创新新闻平台,对新闻节目进行分类,促使读者可以在用户端系统中选择自己需要的新闻模块进行浏览、下载,以此让整个新闻内容更加全面、精简、有规律,有效提高读者的新闻阅读兴趣,最终提高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力。
另外,主流媒体还需要挖掘传播深度,根据不同的传播渠道推出各具特色的新闻产品,比如我国的新华网,作为主流媒体的前端,在把握我国时政方针的基础上,推出了一些优质的新闻内容,利用新华社客户端发布动图,精选政府会议报告内容,通过丰富的新闻画面,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且新华网还从多个渠道进行新闻传播,推出了多个具有影响力的民间故事,比如,将公交车司机救人事件放在封面上,吸引读者注意,并将其作为一大亮点进行传播,最终获得了较大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主流新闻媒体也需要以优质内容为主,积极挖掘传播深度,促使读者有更多的选择去浏览新闻信息,最终提高主流新闻媒体的传播力。
提高记者专业能力、媒体融合能力
主流新闻媒体记者的专业能力、素养直接关系着主流新闻媒体在新时代下的持续发展能力,对此新闻记者需要提高自己的采编技能、丰富采编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有效胜任新闻记者工作。且记者还需要把握新闻发展规律、把握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立足于读者要求和时代要求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创造出更加优质的新闻作品,促使主流新闻媒体更好地在新时代下顺利实现转型。新闻记者还需要注重思维创新,主动摸索和研究当下新闻发展趋势、读者群体趋势,以此打造出富有个性特点的新闻节目。另外,主流媒体新闻还需要加强和新媒体的融合力度,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积极主动地融入新媒体,破除两者之间的障碍,形成新的新闻媒体传播体系和一体化新媒体平台。通过此平台,主流媒体可以对传统节目进行改版、宣传,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并积极和读者进行交流、互动,全面把握读者对自身的评价,利用信息反馈进行升级、优化,最终创作出符合用户需要、符合时代特点的主流媒体新闻传播模式。比如,我国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在融合的过程中提出了“AI合成新闻主播”,通过克隆出一个具备更强传播能力的新闻主播进行新闻报道,将事实音视频和真人进行融合,促使新闻生产更加高效和便捷。
树立用户思维
主流新闻媒体的主要职责就是制作和播出让用户满意、符合用户预期的新闻节目,促使用户可以快速、全面、精准地获取新闻信息,最终提高用户对新闻节目的认可度。想要有效完成以上职责,主流新闻媒体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传播力,让用户时刻关心和注意新闻,促使用户自觉主动地了解新闻内容,以此有效发挥新闻传播的价值和作用。以上工作最核心的任务就是树立用户思维,在树立用户思维的过程中,主流新闻媒体首先需要转变自身思维,以用户为核心、主动和用户交流,以服务用户为最终目标。互联网传播新闻的本质特点就是体验,体验可以有效反映出用户获取新闻的效果、对新闻的评价,体验感直接关系着忠诚感,忠诚感可以保留用户群体,以此间接地反映出新闻传播力的高低。对此,主流媒体在传播新闻时,也需要考虑用户的阅读体验、新闻获取体验,通过个性化的推动服务,让用户感受到新闻传播的价值,促使用户在新闻产品阅读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另外,主流媒体新闻单位还需要深入用户实际生活中,精选主题、挖掘各种可利用的新闻题材、信息,以此把握时代变化特点、时代风格、时代灵魂,最终创作出一系列富有时代特质的新闻作品。
提高用户参与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用户接收新闻信息的方式、途径更加灵活多样,接收的内容也更加精简和真实、全面,在此影响下,用户不再被动地接收新闻,不仅是新闻的直接传播者,也是新闻的创新和创作者,由此可见用户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此在新时代下,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需要加强和用户的沟通、交流,了解用户的性格偏好、分析用户的心理,以此制作出符合用户口味的新闻节目。在此基础上利用新闻传播平台,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活跃度,最终提高用户忠诚度,促使用户在浏览完新闻后,可以自觉地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最终有效提高主流媒体新闻的传播力。在此过程中,新闻工作者需要根据新闻事件特点和属性,加强对用户的积极引导,促使他们理性地分析、评论新闻事件,并选择正规渠道进行传播,避免被负面舆情所影响。通过以上方法可以促使用户正确看待当前的新闻性质和特点,最终推动新闻事业稳定发展。
利用新技术成果,拓宽新闻传播广度
传统主流媒体主要以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平台进行传播,这些平台对新闻采编人员、传播人员的能力都有着严格的要求,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新技术逐渐被应用到了新闻传播事业中,所以要及时学习、掌握新媒体技术,提高媒体融合质量。主流新闻媒体单位需要加强技术革新,积极利用新技术成果,创作出高端、优质、技术一流的新闻作品。一方面,主流新闻媒体单位还需要积极引进高素质、复合型新闻媒体人才,确保他们对当下新闻传播规律、新闻创作技术都熟练掌握,并可以灵活应用。另一方面,主流媒体单位还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加强实践交流,激发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促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变化趋势,全面提高自己的新闻制作能力,最终成为新闻事业发展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