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的崇高美

2022-06-10刘跃兵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071001

名作欣赏 2022年17期
关键词:崇高三国演义

⊙刘跃兵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1]

“崇高”(Sublime)是重要的美学范畴,作为一种与“优美”相对立的重要的审美形态,是指审美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崇高范畴最早由古希腊朗吉弩斯(Longinus)提出,他的《论崇高》从创作主体和修辞学角度指出了形成文学作品崇高风格的五个因素:掌握伟大思想的能力、强烈深厚的热情、修辞格的妥当运用、高尚的文辞和把前四种联系成为整体的庄严而生动的布局,它们有一个共同基础,那就是运用语言的能力。英国美学家博克(Burke)既肯定了崇高对象体积巨大等客观性质,又从“自我保存”本能的心理学角度探讨“崇高”。德国美学家康德(Kant)的《判断力批判》系统研究了“崇高”,他强调崇高对象的“无形式”特征和崇高感的道德性质及理性基础。

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阴阳刚柔思想确立了“壮美”和“优美”两种美的类型。“壮美”又称为“阳刚之美”,是指审美对象的雄伟、劲健等特质使观众“惊而快之,发豪士之气”,“壮美的对象和审美主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对抗的关系,使审美主体产生惊怖的情绪,但同时又在审美主体内心激起一种摆脱琐细平庸的境界而上升到更广阔更有作为的境界的豪壮之气,因而感到兴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古代文学中壮美风格的代表作。

从文艺鉴赏的一般规律来说,“壮美”适合用来概括诗词歌赋等小型文学体裁的风格特点,而对于史诗型巨作来说,用“崇高”范畴去观照显得更为契合。西方文学史上,歌德的《浮士德》称得上是具有崇高风格的不朽之作,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国演义》也呈现出鲜明的崇高的审美风格,足以与西方文学媲美。综合美学理论以及审美经验两个维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品析《三国演义》的崇高之美。

一、超群绝伦的人物形象

“据统计,《三国演义》中有姓名有行动的人物约四百多个”。在这几百个人物之中,绝大多数为男性,其中有大批武艺超群、忠肝义胆、足智多谋的英雄人物形象。古罗马西塞罗说:“我们可以看到,美有两种,一种美在于秀美,另一种美在于威严,我们必须把秀美看作是女性美,把威严看作是男性美。”他所说的威严即是指崇高。《三国演义》虽然以历史资料为据,但绝不限于照录史实,而是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处理和美学加工,凭丰富的想象虚构了很多离奇和带有传奇色彩的情节,突出了英雄人物的鲜明性格。阅读小说时,读者的道德感和崇敬感被猛然唤醒,不觉间被英雄豪杰所征服,仿佛身临其境,驰骋沙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众多的英雄人物形象中,最突出的是关羽、诸葛亮、刘备,作者是遵循类型化原则去刻画这些人物形象的,用歌德的话来说就是“为一般而找特殊”。在这些英雄人物身上,共性对个性占有突出的优势,直接以比较纯净的形态出现。如果用高度性格化的典型来衡量或许欠佳,然而它却达到了类型化审美创造的高峰,在文学史上贡献了一系列千古不朽的令人崇敬的英雄人物形象,构筑了比较突出的“崇高”的艺术美形态。具体说来,作者对人物形象崇高美的刻画有以下四种方式。

首先是赋予英雄人物奇特非凡的外貌。在第一回中,作者着力描写刘、关、张的奇伟形貌,刘备“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第七回描写赵云外貌:“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这些精彩的外貌描写突出了英雄人物粗犷、博大、不同凡响的感性形态,从而冲击人的感官和想象力,引导读者深入发掘其深层内涵。

其次是“突出”原则的运用。创作历史题材的小说,作者忽视其他朝代而独对三国历史情有独钟,这是题材上的“突出”;在三国群英中,作者又以蜀国人物为主,吴魏集团为辅,这是表现对象上的“突出”;在塑造蜀国英雄人物时,作者又浓墨重彩地夸大他们性格的某一个方面,这是人物性格上的“突出”。其中以最后一个“突出”最为重要。关羽是“义”的化身,为了义,勉从虎穴暂栖身,身在曹营心在汉,同处一室不欺嫂,秉烛达旦到天明,挂印封金去,千里走单骑,华容道私放曹操,单刀赴会,刮骨疗毒,宁死不降。诸葛亮是“智”的化身,他最突出的特征是拥有高超的智慧。隐居隆中时,即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初见刘备时就提出了高瞻远瞩的战略方针。初出茅庐就在博望坡出奇制胜,赤壁之战中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七星坛祭东风,火烧赤壁。刘备死后,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时,巧用空城计,造木牛流马,甚至死后还能吓走司马懿。刘备是“仁”的化身,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仁君”。刘备仁厚至极,广施恩泽,与百姓秋毫无犯,从樊城撤退时,不顾自身安危坚持携民渡江。他不但对老百姓仁义,而且对文臣武将也倾心相待,情同手足,不仅对桃园结义的关羽、张飞如此,就是对诸葛亮、赵云、徐庶等人也都是以诚相待,视同手足。白帝城托孤时,“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立为成都之主’。”在弥留之际甚至将蜀国全部托付给孔明,体现出极度的信任。

再次,作者善于运用夸张、对比、烘托等手法强化人物刻画的效果。如为了表现孔明的智慧,作者夸张地虚构了“草船借箭”“祭东风”“空城计”等情节,赤壁之战中又以周瑜作为反衬,以周瑜的狭隘凸显孔明的高超。为了表现刘备的“仁”,作者多次把他与曹操进行对比,在鲜明的对比中,曹操形象显得愈发渺小,刘备的形象则显得愈发崇高。如第六十回刘备的话就是这种对比的概括:“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

最后,在着力描绘男性英雄人物之时,作者亦不忘塑造一批有见识、有胆略的奇女子形象,与男性英雄人物交相辉映。最典型的例子是貂蝉,在“百姓有倒悬之危,君臣有累卵之急”时,她毫不犹豫地承担起诛灭国贼、重扶社稷的重任,凭色智周旋于董卓和吕布之间,随机应变,以柔克刚,终于达到了诛灭董卓的目的。另外,还有“极其刚勇,侍婢数百,居常带刀,房中军器摆列遍满,虽男子不及”的孙夫人,在以祭江为由与刘备逃出京口时,面对东吴大将的追赶,她镇定自若,刚毅严正,高声大骂,使追兵面面相觑,不敢再追,直接导致了周瑜美人计的破产。在这里,女性不再只是男性的附庸,而是有个性、有血肉、有品质的人物形象,丝毫不逊于须眉,由此极大加深了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体现崇高的广度与范围。

二、宏伟壮阔的艺术场面

《三国演义》讲述的故事历时漫长,人物众多,事件复杂,头绪纷繁,既要照顾历史事实的基础,又要适应艺术情节的完整。作者以蜀汉为中心,抓住三国矛盾斗争的主线,井然有序地展开故事情节,既曲折变化,又前后连贯,宾主照应,脉络分明,构成了一个十分完美的艺术结构整体。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特意精心描绘了一些壮观、宏伟、充满阳刚之美的艺术场面,主要有以下三类:

(一)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

三国时期是一个战乱频繁的时代,《三国演义》就是以描写各个政治集团的斗争尤其是军事斗争即战争为其主要内容,称得上是一部“全景式军事文学”。正是在各种各样的斗智斗勇、雄伟壮丽、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中,各路英雄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的个性,体现出罕见的英雄豪杰的崇高气概。

首先,这些战争场面中人物的激烈搏斗,充分体现了英雄的超常武艺和胆略。比如第五回中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这是小说中刘、关、张三兄弟首次在战场上集体亮相,由于吕布英勇无敌,三兄弟陆续上场合攻仍只能打个平手。三兄弟共赴战场英勇应战的精神让人敬佩感动,吕布的勇猛无敌,双方旗鼓相当、难分胜负的决战过程让读者心里始终紧绷着一根弦,体会到一种心理上的阻力,紧张、兴奋、担忧等复杂情绪混合在一起,这与欣赏优美对象的轻松心态截然不同。

然而,《三国演义》的战争场面描写并不流于表面和肤浅,而是充分写出了战争的种种复杂局面,既写斗勇,又写斗智,这在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司马懿的较量以及姜维九伐中原与邓艾的较量中体现得尤为充分。单有匹夫之勇是远远不够的,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双方将领的智慧,正如孔明所言:“兵不在多,在人之调遣耳。”只有把“智”“勇”结合,战争场面描写才能收到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的战争场面还多次描写到“火”。先有“劫乌巢孟德烧粮”“诸葛亮火烧新野”“三江口周瑜纵火”,后有“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破曹丕徐盛用火攻”以及“上方谷火烧司马懿”。古代由于科学尚不发达,作战手段和技术不能与今天相比,人们只能采用简单原始的方法如火烧、水淹等作战。然而,从客观效果来看,关于“火”的描写在营造战争场面的紧张、宏伟、崇高的氛围时起了很大作用。如果没有这些“火”的描写,战争场面的崇高风格和壮美效果将大为逊色。如第四十九回赤壁之战结尾处写道:“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起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黄盖的苦肉计和火攻计策使曹军兵败如山倒,此时“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抛开战争的惨烈程度不说,单从艺术效果看,这是一幅多么壮美可怖、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

(二)雄壮有力的言辞舌辩

在三国纷争的初期,刘备处于弱势,经常吃败仗,后来不得已投奔兵强马壮的曹操。作为当世英雄的刘备虽胸怀大志,却韬光养晦,瞒着曹操,以种菜为乐,以寻机借兵离去,发展自己的势力。据第二十一回“煮酒论英雄”记叙,有一次,曹操登门访问刘备,并与他一起畅饮叙谈,共论天下英雄:“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这是作品中最激动人心的场面之一。一方面,曹操此时意气风发,充满自信,以龙自喻抒怀,其龙之变化图本身就很精彩,洋溢着刚健精神和阳刚之美;另一方面,单从此处来看的话,曹操的确是很值得崇敬的“当世之英雄”,其雄才大略,宽博的胸襟,独特的眼光和魅力,超凡脱俗的谈吐,难以掩盖的英雄之气,谁人能及?读至此处,读者也不能不为他的英雄气概所折服!

三国之间纷繁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必然要涉及外交活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外交活动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战争成败和国家的兴衰荣辱。正因如此,《三国演义》的作者在这方面也大做文章,而外交活动的主要因素是辩才和辞令,作品中集中笔墨描写的舌辩场面不乏其例。如第四十三回的“诸葛亮舌战群儒”、第四十七回的“阚泽密献诈降书”、第八十六回的“难张温秦宓逞天辩”,这类场面就像一场不动兵刃的战争,其唇枪舌剑的激烈程度绝不亚于战场上无情的厮杀,给作品增添了难以言表的阳刚之美。比如第八十二回赵咨出使魏国那一段描写就非常精彩,面对魏主曹丕咄咄逼人的发难和居高临下的气势,吴国使者赵咨丝毫没有慌乱和害怕,他以极其沉稳的心理素质和不卑不亢的应对态度让曹丕对他心悦诚服,真心地赞赏他“不辱君命”。赵咨对孙权的语言描述简洁准确,让曹丕不敢小视,他对孙权的“聪明”“仁智”和“雄略”三个特点用具体的事例来加以佐证,具有不可辩驳的雄辩气势。最后的一句“何畏之有”的反问有力地维护了吴国的尊严,让曹丕听了再也不敢对吴国有任何动武吞并的想法。曹丕最后妥协并赞美的反应也充分说明赵咨的言辞雄辩有力,充分体现了语言上雄壮的阳刚之美。

(三)感人肺腑的忠义勇武

这类艺术场面在作品中随处可见,忠义方面有“祢正平裸衣骂贼”“王累悬门进谏”“哭祖庙一王死孝”;勇武方面则更多,有“夏侯惇拔矢啖睛”“张翼德大闹长坂桥”“曹阿瞒割须弃袍”“许褚裸衣斗马超”“甘宁百骑劫魏营”“文鸯单骑退雄兵”等。其中最为精彩的是第十六回“典韦之死”那一段描写:“须臾,四下里火起,操始着忙,急唤典韦。韦方醉卧,睡梦中听得金鼓喊杀之声,便跳起身来,却寻不见了双戟。时敌军已到辕门,韦急掣步卒腰刀在手。只见门首无数军马,各挺长枪,抢入寨来。韦奋力向前,砍死二十余人。军马方退,步军又到,两边枪如苇列。韦身无片甲,上下被数十枪,兀自死战。刀砍缺不堪用,韦即弃刀,双手提着两个军人迎敌,击死者八九人。群贼不敢近,只远远以箭射之,箭如骤雨。韦犹死拒寨门。争奈寨后贼军已入,韦背上又中一枪,乃大叫数声,血流满地而死。死了半晌,还无一人敢从前门而入者。”典韦是曹操身边最忠诚的卫士,他力大无比,英勇异常,拥有双戟这样的重量级武器,一般情况下是无人能敌的。然而,在曹操打败张绣时,他只顾享乐,麻痹大意,放松了防守的警惕,因此,典韦被人灌醉并被夺去了武器,然而,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典韦立刻投入战斗,奋力杀敌,冒死保护曹操突围,最终因寡不敌众而被乱箭射死,“死了半晌,还无一人敢从前门而入者”说明他的勇敢力量和超强武艺使敌人闻风丧胆、魂飞魄散。

三、浓郁感人的悲剧倾向

优秀艺术作品所包含的主题和意蕴往往具有模糊性、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历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完全符合“诗无达诂”的艺术原理。然而许多人却一致认为,整部小说表现出一种浓郁的悲剧倾向,让人难以忘怀,感人肺腑。美学理论认为:“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的美。”据此可以认为,《三国演义》在主题倾向方面也体现出鲜明的崇高之美。《三国演义》的悲剧倾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作者以同情的笔调真实而深刻地描写了劳动人民在无休止的战乱纷争中所承受的深重苦难。在三国群雄并起、诸侯割据的动荡年代,就是皇帝也不能免受其苦,更何况是普通老百姓呢?如以下两段描写:“(董卓)尝引军出城,行到阳城地方,时当二月,村民社赛,男女皆集。卓命军士围住,尽皆杀之,掠妇女财物,装载车上,悬头千余颗于车下,连轸还都,扬言杀贼大胜而回;于城门外焚烧人头,以妇女财物分散众军。”“李傕、郭汜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每百姓一队,间军一队,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如有行得迟者,背后三千军催督,军手执白刃,于路杀人。”无辜的老百姓在无休止的混战中或遭到无端的杀戮,或无以为食,饿殍遍野,忍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和煎熬。作者对此并不是视而不见的,而是代之以细致客观的描绘,冷峻的风格寄寓了作者深深的同情,表现出一种悲天悯人的精神。这种精神极大地激荡读者的心灵,并产生出崇高感。

另一方面,作者着力描绘了一大批历史英雄人物的牺牲,预示着作者的希望和理想的破灭,使整部小说蒙上了一层厚重的悲剧色彩,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或许,这也是《三国演义》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层层深入地描述了自己所表现和讴歌的对象——以刘备、诸葛亮等为代表的蜀国集团是如何走向衰败和灭亡的,这个残酷的现实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就是这样一批道德、智慧、品质和勇武都无与伦比的英雄人物却遭到了失败的结局,作者在深深的惋惜中埋葬了他们,却始终没有找到合理的解释,于是只好将其归结为天命,似乎冥冥之中有一种主宰一切的超自然力量。从美学的角度看,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产生悲剧美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鲁迅先生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三国演义》的作者一方面赋予蜀国集团以最美好的理想寄托,同时又将其置于失败的境地,这样读者就会从深深的同情和惋惜当中,受到强烈的悲剧美的冲击。

从美学理论上来看,“悲剧的崇高特征,是通过社会上新旧力量的矛盾冲突展示,显示新生力量与旧势力的抗争,经常表现为在一定的时期内,还具有强大的实际力量的旧势力对新生力量暂时的压倒,表现为带有一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的失败或挫折,表现为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严重的灾难、困苦等,在严重的实践斗争中显示出先进人物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悲剧中所体现的崇高,经常以其庄严的内容和粗犷的形式震撼人心,引起人们的崇敬和自豪”。由于悲剧艺术反映了先进社会力量在严重实践斗争中的苦难或死亡,“美”暂时被“丑”压倒,因而给人一种特殊的审美情感,即在审美愉悦中产生一种痛苦之感,并使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这就是悲剧中的崇高感。从某种程度上说,《三国演义》就是一部悲剧小说,其中,蜀国及其英雄人物走向末路给予我们心灵的震撼,带给读者一种夹杂痛感的快感,而这正好就是人们被这部长篇小说深深打动时所体验到的崇高感。

四、结语

《三国演义》是一部古典文学杰作,它是我国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取得了多方面的艺术成就。如果从美学角度进行审视的话,可以认为《三国演义》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充分体现了崇高之美的长篇巨著。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简要分析,我们对《三国演义》的崇高风格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在倡导文化自信、共筑文艺高峰的新时代背景下,具有阳刚之美和崇高风格的文艺作品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希望艺术家们从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分,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不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具有崇高风格的文学作品。

①⑤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06页,第406页。

②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85—486页。

③马积高,黄均:《中国古代文学史(下)》,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78页。

④蒋孔阳,朱立元:《美学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9页。

⑥⑦⑧⑨⑩⑪⑫⑬⑭⑮⑯⑰⑲⑳〔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3页,第4页,第4页,第55页,第676页,第484页,第63页,第430页,第743页,第398页,第175页,第141页,第31—32页,第47页。

⑱㉒杨辛,甘霖:《美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5页,第225页。

㉑ 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97页。

猜你喜欢

崇高三国演义
走进崇高 锻铸崇高大国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被迫崇高
Yangjiabu : 500 Years of Pride, Paintings and Kites
The 11 Well-known Kite Families in Weifang
The Four Crafts of Kites
The “Crane and Celestial Boy” K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