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傣族舞蹈《春之萌》中的创新性及意境美

2022-06-10柴明君

民族文汇 2022年23期
关键词:意境美创新性

柴明君

摘 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傣族舞蹈不断传承发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深受人民大众喜爱。在中华民族灿烂的舞蹈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傣族女子独舞《春之萌》基于对传统傣族题材和身体舞蹈语汇的思考,意图探索创新性手法对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艺术意境营造的重要作用。舞蹈《春之萌》通过对生命形象的刻画,反观人在生存境遇中所彰显的韧性与张力,将感悟生命、歌颂生命與敬畏生命的崇高精神融汇与肢体语言中。作品通过对传统舞蹈语汇演变发展的探索以现代意识对舞蹈结构、音乐、服饰和动作设计编排的创新,使舞蹈中心思想的表达不断提升。

关键词:傣族舞《春之萌》;创新性;意境美

一、引言

“在萌动中苏醒,在苏醒中萌动。在拼搏中求生,在求生中拼搏。生命是一首浪漫的歌,生命是一条奔流的河。”傣族舞蹈《春之萌》是传统民间舞蹈题材与创新性舞蹈表现手法相结合的思考,在肢体语言、舞美设计、音乐服饰方面、通过创新性的手法,赋予传统民间舞蹈元素新的活力,将创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生命规律用傣族舞蹈元素来表现,让舞蹈回归自然回归社会,体现民间文化的当代意识,赋予作品深刻的文化内涵,提升艺术境界层次。

二、傣族舞《春之萌》中的创新性手法

创新是文艺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是新时代文化工作的大政方针。  在《漫谈民族舞蹈创作的创新意识》中曾说道“目前的民族舞蹈创作存在一个如何更深入地表现各民族新生活的问题。人民需要既具时代特色,又具鲜明民族风格的作品, 这就需要创作者深入各民族生活,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从传统中吸取精华。随着时代的发展,舞蹈艺术在新时代的发展走向舞蹈本体的主体化、诗化、内在心灵化、内涵意蕴的深刻化和形式的多元化。”

(一)作品《春之萌》中傣族舞蹈语汇的创新

傣族舞《春之萌》在有限的舞台表演空间中,通过对傣族传统动作语汇的创新语境表达出生命力的无限之境,带给观众无限的遐想与可能。舞蹈《春之萌》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在萌动中苏醒,在苏醒中萌动。”伴随着潺潺的流水声,舞者后背蜷缩着,随后由手臂带动慢慢直立,转身后手臂由指尖末梢神经带动小臂、大臂直至胸背躯干的延伸意识从纵向手臂一高一低生长路线慢慢转变为横向生长,虽然为静态形象但舞者气场占满了全场。昏暗的灯光附和着灵动的音乐好似一颗颗小种子破土而生,吸收无限的能量向阳而生。通过对传统“三道弯”S型曲线进行加工演变进行植物的拟态化,运用手臂“三道弯”的曲线形像、手腕的绕与攀爬营造出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意境。通过植物破土而生的形象为载体,营造出生命萌动复苏蜿蜒生长的意境之美。

第二部分“生命是一首浪漫的歌,生命是一条奔流的河”。舞蹈尾声部分通过舒展的手臂去演绎悠长久远这个形象的特征。舞者肢体语言与眼神传达的是新生力量的强大。在舞台上能看到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敬意,对万物有灵的尊重。三各部分情感各不相同但共同烘托一个意境,实则表达了美好生命积极向阳而生的人生哲理韵味以及对生命的赞颂。

(二)傣族舞《春之萌》中服饰的创新

服饰是民族特征的表现,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传达了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民族服饰的形成与发展,积淀与延续都是人类文化生活的一大表征。像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一样,傣族被称为“水的民族”傣族人生活中喜欢穿着筒裙。傣族舞《春之萌》服饰采用黑色到深绿渐变的裙摆,在传统单层筒裙的基础之上加上双层的制作,将外面一层布料修剪的参差不齐,在旋转时有如盛开的花朵,有别于传统鲜艳华丽的傣族服饰,具有较强的现代服饰意识。舞蹈高潮部分通过快速的旋转接后踢步动作,灵动的多层筒裙随之摆动,完美的诠释出在拼搏中求生的生命力。在舞蹈演员身上运用刻画绿色蜡染的手法,使整个服饰更加充满灵性,感受到动植物与人之间共同对生命的敬重与感悟。

三、傣族舞《春之萌》对艺术意境的营造

(一)舞蹈作品当中的“艺术意境”

舞蹈是一种通过身体传情达意的艺术形式,如何“以情带舞”营造至善至美的意境一直都是舞蹈创作、表演的崇高艺术追求。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是特定的民族地区劳动生活方式、精神风貌和思维观念的载体,民间舞蹈文化所要传达的不仅是原生态的土色土香,更旨在表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信仰与精神理想。袁禾教授曾说到:“舞蹈的‘虚’全部建立在‘实’的人体动作基础上,舞蹈用动作营造情感意象,用动作营造空间意象,用动作造景,用动作达意”。傣族舞《春之萌》通过拟态化形象来表现虚实相生的“有限之象”与“无限之境”从而实现主客体的有机统一,创造出了与观众情感共鸣联想等思维方式之下的深邃现实意义。通过对舞蹈本体的各方面诠释去探究创新性手法对舞台作品艺术意境营造的重要作用。探索舞蹈语汇以及舞蹈在结构和动作设计编排的创新对舞蹈中心思想的表达提升。

(二)傣族舞《春之萌》的万物复苏之境

傣族舞蹈《春之萌》通过创新性的语态来营造舞蹈舞台语言,相比较《邵多丽》、《花儿》等傣族经典剧目而言在题材立意选择上抛弃了以往傣族欢快的小卜少形象,作品立意在以生命形象的缩影,反观人在生存境遇中所彰显的韧性与张力,将关照生命、歌颂生命与敬畏生命的崇高精神融汇与肢体语言中。同样是春季,在温柔的三月,舞蹈《邵多丽》中三个少女穿着鲜丽的裙摆,伴随和煦的春风,手拿鲜花、斗笠、竹竿哼着动听的曲调,迈着轻快的勾踢步在雨中欢乐的嬉戏打闹,在春天种下美丽的梦。给观众带来欢欣喜悦之感。

参考文献

[1]袁禾.《中国舞蹈意象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2]贾安林.《舞蹈批评导论及精品赏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

[3]王佳.傣族民族歌舞的现代走向:基于对云南民族歌舞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4]张珂.舞蹈创作手法的运用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06.

[5]李美静.论演员肢体语言对舞蹈作品“意境”的营造[D].中央民族大学.2021(03).

猜你喜欢

意境美创新性
珠宝设计中意境美的表现技巧探索
从安吉拉·卡特的作品看文化重塑与女性文学的创新性
美术教学中“古诗配画”教学探微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三维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教学改革
庐陵民俗体育文化特征与创新性研究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
浅谈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