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肝胆胰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
2022-06-10吴雷
吴雷
关键词: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肝胆胰恶性肿瘤;
【中图分类号】 R5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6--01
如果患者肝脏等内脏器官受到癌细胞影响发生病变,病变部位周边的各个神经组织或者血管等都将会遭受侵犯。由于肝脏等部位内部结构构造复杂,这也使得手术治疗难度系数比一般的手术治疗更高,也会产生更多的治疗风险[1]。如何降低风险,减少至于之后复发的可能性已经成为现阶段肝胆胰恶性肿瘤治疗的关键问题。而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也被称之为CHPPC,则是实现对这种疾病治疗的一种重要措施。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接治的肝胆胰肿瘤患者当中以自愿为前提性原则选择98名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9人。观察组中的49名患者当中,男性患者有26名,剩余的23名患者均为女性,另一组患者有28名男性和21名女性,所有患者的年龄范围均在53-59岁之间,患病时间最高长达三年。
纳入标准:经过病理学检测以及影像检测之后,检测结果均表现出恶性肿瘤相关反应。
排除标准:患者由于自身原因无法采取手术治疗的将不被纳入研究范围当中。如果患者患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或者存在心血管类型疾病的也不符合研究条件。
1.2方法
所有患者对肿瘤均采用手术切除方法,观察组的49名患者在结束手术治疗之后还需要进行化疗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患者盆腔和上腹腔的左方位以及右方位分别放置硅胶材质的导管,在确保导管连接正常之后关腹,此时再将刚刚接入的硅胶导管与相应的机器设备连接起来,保证各个管道顺利有序运行,保持管道的通畅性,对患者进行CHPPC治疗。化疗过程中所使用治疗溶液为氯化钠,其药物规格为3000ml,稀释至0.9%的浓度之后使用。化疗主要使用的药物为氟尿嘧啶,保持温度在42-43℃,每次灌注1500-2500ml坚持长达1h的灌注时间。同时还应当对灌注的速度有所控制,保持在400ml/min左右。患者在结束切除手术之后的24h之后便可以接受化疗治疗,所有化疗活动均需要在手术室进行,坚持化疗治疗三次,总治疗疗程为4-8周,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作出细节的调整。
1.3临床治疗疗效判定
显效:接受专业治疗之后,各种症状消除。有效:患者身体状况好转。无效:即使接受治疗,最终效果较差。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
使用CHPPC化疗方法的49名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而另一组的治疗效果并不明显,最终有效率仅仅只有71.43%。详细情况见表1。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经过对比之后发现,采用CHPPC化疗的一组患者生活质量更高,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于生活质量的评分分别是:(56.33±1.25)、(47.48±5.56)。
3讨论
我國所有患者当中,腹腔恶性肿瘤患者人数较多,是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病症,危害大众生命健康。早期肿瘤由于癌细胞扩散范围较小,能够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实现彻底性治疗,手术结束后的复发可能性较小。但我国针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鉴别技术较为落后,很多情况下无法判断出患者是否患有恶性肿瘤,直至肿瘤发展到一定严重的阶段之后才能被现有的医学技术所发现[2]。现阶段对于这一类患者的治疗方法依旧是手术治疗的方法,只有将患者体内的各类型癌细胞清楚或者切除已经发生病变的部分才能控制病情。如何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的可能性,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也就成为我国医学界研究的一大重点。而腹腔热灌注化疗(CHPPC)也是现阶段推出的一种用于腹腔恶性肿瘤治疗的先进辅助治疗方法。由于人体内部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对于温度的感知以及耐受度有所差异,如果将化疗治疗所会使用到的药物进行加热处理,再将处理之后的溶液灌注到发生病变的位置,不仅能够有效地清除患者体内的各个癌细胞,还能够更好地发挥出药物对癌细胞的作用,保证患者体内正常细胞存活的基础上杀灭癌细胞,以此实现疾病的根本性治疗[3]。
在本文的研究当中显示,在手术切除治疗之后使用CHPPC化疗的小组成员疾病治疗效果更好,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达到93.88%,相比较另一组的71.43%的治疗有效率来说,有着明显的优势价值。采用化疗的患者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
综上所述,腹腔恶性肿瘤患者使用CHPPC化疗方法,有着较高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晨,沈预程,殷荣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肝胆胰恶性肿瘤腹腔积液的疗效观察[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22,31(02):225-229.
[2]李菠.腹部恶性肿瘤行循环腹腔热灌注治疗的护理配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5):105.
[3]李旺,熊翔,刘广成,陈智盛.胃癌根治术中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06):741-742.